周 珊 陈帝昂 夏 婷 王 倩 郭 静
中西医结合教育是中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医结合医学既是传承创新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融合贯通现代医学技术的桥梁。近年来,中西医协同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充分彰显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有效防治体系,同时也促使了对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育的新思考[1]。为深入贯彻落实“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战略,推动中西医结合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加强中西医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中西医结合培育体系改革是核心关键。
60年前,毛泽东主席的批示《对今后举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学习班的批语》拉开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历史帷幕。20世纪90年代初,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体系逐步建立,2012年,教育部明确把中西医临床医学纳入国家本科教育专业。目前,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指明了“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2020年,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将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要求提到了新高度,进一步推动了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深入剖析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现状,主要是因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中西医综合能力体系构建与教材内容编排分离、课程设置独立、师资复合型能力缺失”等矛盾[2],导致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存在“思维难以互通、知识难以兼容、技能难以协同、能力难以提升”的难点,在临床岗位上呈现出知识结构不全面、临床思辨能力缺乏、实践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等不足[3],无法择优选用中医药知识与现代医学技术解决临床问题。因此,应当以思维体系构建、实践能力提升为改革重点,明晰以“中西医临床能力为主体,融通中西医思维兼具中西医技能为两翼”的核心教育理念,建立知识与能力相融合、理论与临床相贯通、中医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培养体系,以期改变现有中西医思维与知识难以融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现况,真正体现中西医融合贯通,强强联合的思维理念。
按照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和行业需求,准确把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内涵,始终把培养学生临床岗位胜任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放在首位,提出“以中西医临床能力为主体,融通中西医思维兼具中西医技能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衷中融西”核心教育理念,极大程度契合中西医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形成“改革与坚守并重、传承与创新协同”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育优化路径,以期满足中医药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需求。
1.1 以中西医临床能力为培育主体临床能力是检验中西医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加强能力建设是提升专业支撑效力的根本。基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对中医药人才人文素养与专业素质双重要求,始终将中西医临床能力提升作为培育重点,针对性开展“传承创新中西医思维与理论,融合中西医临床技能”的系列教育改革与实践,不断促进中西医能力双向提升,持续增强学生的中西医思维能力、中西医实践能力、创新发展能力。
1.2 以融通中西医思维兼具中西医技能为两翼中西医思维是探索与发现两门学科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中西医技能是思维外化的具体表现。针对中西医结合人才“思维难以互通、技能难以协调”的培养难点,重新定义中西医人才培养内涵及要求,着力构建理论体系、挖掘临床切入点,促进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互补与结合,具化中西医能力内涵,凸显“融通中西医思维与理论,强化中西医技能”的培养特色,强化择优辨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根据中西医临床医学“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教育教学特点[4],针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师资复合型能力不足、课程设置独立、教材内容编排分离”的问题,秉承“一体两翼、衷中融西”的核心教育理念,以“思维互通、理论融合、技能协同”为核心,围绕“复合型教师队伍、课程教材建设、临床实践教学”等要素[5,6],培养中医功能扎实,西医知识系统完备,深谙中、西医学专业特长,具备“融通中西医思维,兼具中西医理论和技能,中西医融合协调、择优辨用解决临床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2.1 引育中西兼并师资队伍扎实人才培养根基教师队伍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关键,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主体。高水平的中西医一体化教师可凭借较高的中西医医学素养及出色的教学能力启蒙构建学生中西医知识与思维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益。虽然目前中医药教师队伍学历水平、职称水平在不断提升,但中医药教师队伍整体仍存在复合型要求与能力失衡的矛盾,缺乏融通两门医学知识的能力,无法有效搭建沟通中西医思维与技能的桥梁,不能满足中西医人才的培养需求[7]。
立足新时代赋予中医药教师队伍发展的新要求,加强“中西兼并”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举措,精引细育,构建一体化师资培养链,夯实教师职业发展全周期支持[8]。依托名医名师工作站、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建立内涵清晰、模式丰富、层级健全的师资职业发展全周期支持体系,形成“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相衔接的成长支持机制。通过双师型教师专项培训,提升青年教师“医教双优、中西医兼具”的专业素质;开展名医名师传承项目、西学中项目,培养中医文化和学术传承骨干教师;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推动临床医学与中医药的交叉融合,促进师资团队学科融合发展与学术创新。
2.2 搭建知识融合课程体系统领中西思维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和核心要素,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合理设置课程比例结构、巧妙融合授课内容等已成为培养中西医人才的关键[9]。但受限于现有中医学或西医学的固定思维,中西医课程体系的建设普遍存在“缺乏中西医桥梁课程,课程内容结而不和”等问题。因此,提高课程建设系统性、针对性、融合性至关重要。通过强化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临床课程、桥梁课程的建设,促进教学环节链的优化与丰富,统领中西医结合思维的建设[10]。
紧紧围绕中西医结合思维科学设置课程,达到“西医基础课程深入化、中医基础课程系统化、桥梁课程特色化、临床课程一体化”的目的。搭建中西医思维结合的桥梁,新建中西医特色通识课程,围绕中医传统文化课程、西方经典人文课程、社会生态文明课程等构建特色通识课程类型,采用多种修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前启蒙构建中西思维。通过基础课程促进中西医思维结合,借助桥梁课程递进式强化融合中西医思维,运用临床课程加强中西医技能培训。以中西医优势病种为案例,以西医病症为主线贯穿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思维,强化“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司外揣内与见微知著”的思维体系训练,既强调中医药诊疗特色,又聚焦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强化中医西医并行思维体系,着重培养学生择优辨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形成以岗位胜任能力主导的理论、实践、素质三大综合立体化课程体系。
2.3 规范中西教材的编写使用推动知识体系融合 教材是学生自主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然而,目前中西医临床医学教材编写及使用既不科学也不规范,高等院校多各自选用中医教材、西医教材、中西医结合教材或自编教材等,教材水平参差不齐,教材内容仅是中医知识及西医知识的简单拼接,严重阻碍了中西医思维的建立与中西医技能的强化,导致中西医人才培养质量出现较大差距[11]。
高水平中西医临床医学教材应紧扣中西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与教育发展趋势,坚持“两个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并重、融会贯通”理念,充分体现中西医知识渗透、融合的特点。在编写过程中,融合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借鉴优秀教学经验,依托扎实的中西医专业知识,梳理凝练中西医知识体系框架和基本内容,可以“临床案例教学、实验实训课程、经典情景教学课程”为契合点,搭建沟通知识的桥梁,有效融合中西医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着力提升主编规划教材、自编教材、中西医特色实验实训类系列教材的质量,规范中西医结合系列教材的编制。力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基础与系统并重,教材建设与教育改革创新相结合,充分体现教材建设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2.4 强化临床实践体系塑造临床择优辨用能力临床岗位胜任能力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实践总结,应强化学生的中医“三基”和西医“三基”,并培养择优辨用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达到“知识兼容、技能协同、能力提升”的有效协同模式,克服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的矛盾。
基于9所高校本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本的分析,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上,存在中西医结合实践基地不足,临床实习科室、实习病种有较大差异的问题[12]。围绕中西医结合临床能力合理设置临床实践将是影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整合中、西医临床资源,拓展中西医结合实践基地,科学制定实践大纲,严格落实各环节教学任务。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目标,通过夜间见习、周末见习、中医SP训练、临床实践系列讲座、教学查房、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中西医思维有机结合;通过岗前培训、三基训练、出科技能考试、毕业技能考试、中西医技能大赛,达到中西医技能互根互用;通过系统化临床实训、名师跟诊、医案讨论,构建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临床岗位胜任力,达到择优辨用中西医诊疗手段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目的。
2.5 增强创新素质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输出坚持以提升学生创新素质为中心,从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3个维度进行探索和实践,构建中西医结合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完善相关奖励制度,提高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目标导向性,树立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从创新实践导师、博士班导师、硕士朋辈导师3个层次搭建“本-硕-博”传、帮、带的联动桥梁,加强朋辈教育在本科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学术方面的引领作用,塑造学生创新人格。以全国中西医临床能力竞赛,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科研学术项目为抓手,扩大思维训练的覆盖面,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成果成效性[13]。
构建专业竞赛平台,促进学生专业强化与技能提升[14]。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融合”的原则,搭建一套科学完整、独具特色的竞赛体系,形成以“中医经典强化平台-专业学科竞赛平台-双创能力提升平台-社会实践应用平台-文化宣传推广平台”为框架的第二课堂平台体系,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协同推进,为中西医专业同学提供强化理论功底、提升临床技能的实践平台,不断强化和提升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岗位胜任力,创新专业教师教学理念,显著提升育人成效,培育一大批中西医优秀学子参加全国各类高水平竞赛,凸显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成效。
强化社会实践作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15]。依托专业特色和优势,打造出一批项目化、基地化、规范化的社会实践平台,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进基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三下乡社会实践等特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促进中西医学子对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的认知、认同,帮助社会民众感知、体验中医药的悠久历史、科学理论、独特方法和良好疗效,营造全社会更加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力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以未来医学发展和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人类健康为目的,紧扣“中西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与教育发展趋势,明晰“岗位胜任能力为主体,融通中西医思维兼具中西医技能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衷中融西”人才培养体系内涵,引育中西兼并师资队伍扎实人才培养根基,搭建知识融合课程体系统领中西思维建设,规范中西教材的编写使用推动知识体系融合,强化临床实践体系建设塑造择优辨用能力,有效推动以“中西兼认、思维互通、知识兼容、技能协同、能力提升”为目标的中西医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为培育适应医学发展、服务人类健康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提供一种可推广应用的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