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姣娣/文
方言词汇的产生与一定的历史背景、文化现象和文化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独特物质、制度、心理文化的反映[1]。方言词汇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能够展现当地的习俗。中国向来尊崇“生死事大”。生和死象征着一个人一生的起点和终点。在广大农村地区,丧葬仪式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且经常与语言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重视。每个地方的丧葬仪式虽或多或少有差异,但都是当地的文化习俗的体现。本文主要调查了衡阳市衡阳县渣江镇的丧葬仪式以及仪式中涉及的词汇,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中国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非常推崇孝道,具体的表现之一就是提倡厚葬。尽管当今社会提倡去繁从简,主张火葬,但是在一些农村还是实行土葬这种古老的形式[2]。如今的土葬相比古代已经少了很多流程,但也没有过于随意,因为在民间文化中,葬礼的隆重程度与子孙的孝顺程度紧密相连。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死者仍能福佑阳间的人,如果不敬不孝,就可能招致凶祟,因而葬礼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以衡阳市衡阳县渣江镇瓦铺村的丧葬仪式为范例,收集丧葬仪式中涉及到的词语,进行文化内涵的相关研究。
寿器[ɕiəu213ʨhi24]:棺材。
寿衣[ɕiəu213øi55]/老衣:入殓时死者穿的衣服。
倒地纸[tau33ti213ʦɿ33]:在人咽气之后,家人要拿出钱纸([ʨian11ʦɿ33]即纸钱),烧成灰之后,装进预先缝好的枕头套中,给死者当枕头。
起水[ʨi33ɕy33]:长子或长孙穿上给死者装殓用的红衣裤,披麻戴孝,拿钱纸、炮竹和香去河边,身边跟着敲锣打鼓[kua213]的人,敲打的次数与逝者年龄相同。到了河边后,把硬币丢进水里,然后装水,意为向龙王买水。
抹妆[ma11ʦuan55]:用檀树、柏树、蜡树的枝叶烧水,再和带回来的水混合,给逝者净身,净身之后,给逝者穿上预先准备好的寿衣:第一套为白色,第二套为红色,第三套为黑色,再加一件黑色的长袍。传说去世的人都要去阎王跟前报到,阎王会安排小鬼给新鬼剥皮,小鬼剥去新鬼的长袍和黑衣黑裤之后,会把露出的红色衣服当成是新鬼的血肉,然后就会停止,红色衣服即对逝者起到保护作用。除了衣裤,逝者还需穿上白袜黑鞋,头戴黑帽,所有的服装在缝纫时均不打结,避免逝者去阴间解结。
入棺[ɕy11kuan55]:给逝者净身穿衣之后,就需要把逝者放进寿器。寿器底层铺上石灰,再铺上白布,然后将逝者放在白布上,再盖上一层白布。寿器中还可以放逝者喜欢的东西陪葬。
钉排栓眼[tian24pai11suen55ŋan33]:即封棺,在寿器的四个角处钉上钉子。
七星灯[ʨhi22ɕin55ten55]:寿器用凳子支起来,下方放一个装油的碟子,碟子中放七根灯芯点燃。
得信[te22ɕin24]:孝子(一般是儿子)披麻戴孝,下跪告知亲戚邻居逝者去世的消息。
披麻戴孝[phi55ma11tai24xau24]:逝者的晚辈需要披麻戴孝。如果是直系两代,则需要头戴白布,如果是重孙一辈的则是戴红布。
开咽喉[khai55øien55xəu11]:在停灵期间,家人需要供饭菜零食放在逝者灵前。
地仙[ti213ɕian55]:请地仙看埋葬的位置、朝向及下葬的日子,预先安排开路、映戏、出门的时间,且下葬的日子需要跟家里人生辰八字不相冲。
吊纸[tiau24ʦɿ33]:吊唁,亲朋好友邻居等来到逝者灵堂前下跪作揖,以表心意。
开路[khai55lu213]:开路一般是定在葬前第三天,主要是让逝者的魂魄离开屋子。
映戏[øin24ʨhi22]:映戏一般是定在葬前第二天。早上吃斋酒,即早饭是素食。映戏这天来祭奠逝者的人需要带钱纸。
夜饭[øia213fan213]:即映戏当天晚上的酒席名称。
上祭[ɕian213ʨi24]:映戏当天晚上就需要上祭,上祭分为上客祭和上家祭。上客祭是指礼生宣读逝者的亲人的姓名及生辰八字,讲明关系,意为告知逝者,该亲戚已来吊唁。读到谁,谁就需要到灵前作揖。上家祭是指礼生宣读逝者的姓名、生辰八字、一生的经历(包括何时生小孩、如何持家、经历的苦难等)。
抯小掐[ʦua24ɕiau33ʨhia55]:家祭之后,早饭之前,需要把寿器抬出灵堂,放到坪中。地仙还会提前算出与抯小掐时八字相冲的人的属相和生辰并粘贴出来,相关的人需要在抯小掐时避开寿器,传说如果相冲的人看到寿器会出现肚子疼或者被带走(死亡)的情况。
出门酒[ʨhy22min11ʨiəu33]:即下葬当天早上的酒席。
邀席[øiao55ʨi11]:用来表示孝子的礼节,即在下葬当日早饭的第五个碗,孝子在酒桌中跪下,感谢亲戚朋友的到来,并说“酒席淡薄”。百客站起来回“身起”。有的地方还会给每一个宾客“发白”,即白布。
上人情数[ɕian213ɕin11ʨin11su24]:下葬当日,来吊唁的人都需要登记自己来吃酒所给的金额,记数人记下后,会给毛巾、寿碗作为回礼。
出门[ʨhy22min11]:即上山下葬。孝子左手捧灵牌,右手拿梧桐棍子(两尺左右),头戴三那箍[san55na11ku55],弯腰走在前面,以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惭愧,同时还能从形式上反映出孝子因为悲伤过度而不能自立,只能倚仗棍子支撑。寿器则由十四人抬着,两人在前头开辟道路,后面跟随哭送的家人,再后面是乐器队和拿花圈、幡子的亲戚朋友。在开阔平坦的地方还需要转掐[ʨuen24ʨhia55],即抬着寿器转几个圈,转掐及过桥等难行处,孝子均须跪迎。一路上都需要放炮竹和烟花。路过别人门前时,该家也需要摆上一方长凳,长凳上放果盘,烧点钱纸和线香以表敬意。
祭绸/祭帐[ʨi24ʨiəu11/ʨi24ʨian11]:即逝者血亲送的被子。
金井眼[ʨin55ʨian33ŋan33]:放寿器的洞,一般为五尺到六尺,也有少许是九尺。出门那天,把寿器抬到金井眼中并且居中放好。
方言和民俗密不可分。温端政指出:“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语汇往往承载着浓郁而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3]”钟敬文提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4]”事实确实如此,方言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伴随着民俗文化的需要而产生;民俗也反作用于方言,民俗文化的发展演变推动着方言的发展变化。衡阳方言丧葬词语能够反映出衡阳人丧葬仪式的特点,其背后所反映出的孝道文化、生命文化、禁忌文化和宗教文化,值得重视。
孝道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在农耕文明时期,孝道文化开始萌芽,周朝时期,孝道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到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学说兴起,孝道有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等。除了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中反复强调孝道以外,《礼记》《孟子》等著作都有提及孝道内容。汉武帝时期为选拔德才兼备的臣子,还创立了“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因此这一时期有很多令人称颂、传诵至今的故事,在《二十四孝图》中有专门记载。总的来说,“孝道文化”在古代人民群众心中占据了很高的地位。
在衡阳,为逝者举行隆重的葬礼,不仅是逝者后代的责任和义务,也体现着他们对逝者的“孝心”。
在衡阳的丧葬仪式中,请地仙看地、定埋葬时辰,请僧道念咒等,是为了让逝者走得安详。此外,寿器旁边需要一直有人跪着陪灵。出殡时,儿子要拄着二尺长的梧桐棍,弯腰走在前面,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和惭愧;女儿则需走在棺材后,撕心裂肺哭送,表达对逝者的不舍和痛心。丧葬仪式体现着中华传统对孝道文化的继承。
孝道文化中也反映出“祖先崇拜”。李蕾在分析丹东地区丧葬仪式时认为:“原始人类将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结合起来,逐渐转为对活着的长辈顺从和尊敬。可以说,孝道起源于祖先崇拜。[5]”这种祖先崇拜直到现在也存在。如每年初一、清明节和七月半,后人需要祭奠先人,祈求先人庇佑。
当人去世之后,人们仍要用阳间的生活方式对待逝者,这种事死如生的生命文化贯穿了整个葬礼,甚至还有延续。如逝者应净身、穿衣、穿袜、穿鞋、戴帽,宛如生者,寿器中还应放烟、酒、牌等随葬品。“倒地纸”被视作阴间的货币,用来消费和贿赂小鬼。在整个葬礼中,逝者灵前需要供奉水果、零食、饭菜等,以免让逝者饿肚子。逝者的阴生(去世的日子)往往也比较隆重,就像阳间过生日一样,吃长寿面,请亲戚聚餐,且吃饭往往是逝者先吃,其他人不能移动桌子椅子和饭菜,不然逝者会生气让其肚子疼。仪式过后,其他人吹灭蜡烛,方可上桌吃饭。除了做菜,还需要买纸制的五色衣、冥币、房子、车子、手机、手表、电视等烧给逝者,与阳间生活无异。此外,每年的大年初一早上,后人要拿上钱纸、线香和炮竹去给逝者拜年问好,如同给生者长辈拜年。这种事死如生的生命文化,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在丧葬仪式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不仅表现出生者对逝者的敬意,也表现出对逝者的怀念。
中国的“禁忌”历史十分悠久,贾谊的《过秦论》中就提及“秦俗多忌讳之禁”。除了禁忌行为,还有禁忌词汇,如需要避统治者或者父母的讳,以表尊重。《公羊传·闵公元年》中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除了避讳尊者、亲者、贤者,一些不好的事情也需要避讳,例如死亡。死亡向来是人们不愿谈及的事情,但是丧葬不可避免,于是就产生了与丧葬相关的“避讳雅称”。在衡阳,人们一般称“死”为“走了”“拜年了”等,把咽气后烧的纸钱称为“倒地纸”,把死后所穿的衣服称为“老衣”或者“寿衣”,把棺材称为“寿器”。这种不提及死,甚至反向称为“寿”的方式,表明了人们对死亡的抗拒。
除了孝道文化、生命文化、禁忌文化,衡阳的丧葬仪式中也反映出了宗教文化。丧葬仪式上要请僧道开路念咒,从而到达引路、超度的目的。在衡阳,人们认为和尚和道士能通阴阳,所以才能成为逝者的引路人,这可能跟衡阳的宗教传统有关。衡阳市南岳区现存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的南岳大庙,并且儒、释、道三教共存一庙,这是我国乃至世界庙宇中绝无仅有的。可以说,衡阳的丧葬仪式是涵盖了“儒释道”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这与衡阳地区现存的宗教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丧葬仪式中的方言词汇,受到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独特的表达形式,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是对当地地域文化的反映。本文主要分析了衡阳丧葬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了解了衡阳文化的包容性。这些词语,不仅反映出当地的特色习俗,也是探索本地文化的重要来源。■
引用
[1] 丁爱侠.连云港婚嫁丧葬礼俗中的方言俗语[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1):44-46.
[2] 戴昭铭.中国东北的婚丧习俗和民俗词语[J].汉语学习,1996(6):1-5.
[3]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5] 李蕾.从丹东地区丧葬仪式看中国传统丧孝的传承与转换[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