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传播学视角拓宽郭沫若研究的学术视野

2023-10-22 13:06主持人杨晓军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郭沫若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革命文学郭沫若传播学

主持人 杨晓军(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个相对新兴学科,以其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不断延伸的文化“触角”有望成为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主导性学科。而郭沫若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在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朽的业绩。成为新闻媒体非常关注且争相报道的焦点性人物。就此而言,新闻传播和作为社会活动家的郭沫若之间的互动效应显然是郭沫若研究的又一新鲜视角和有趣的话题。

回顾历史,1937 年8 月24 日,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主办的《救亡日报》在上海出版,郭沫若任首任社长。同年,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闻界全国性人民团体——“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中国记协”前身)在武汉成立时,郭沫若应邀作为文化界代表出席。次年初,郭沫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撤退到长沙后,范长江等人又成立了“记者之家”,并邀请郭沫若、沈钧儒、邹韬奋、徐特立等来到“记者之家”作政治时事报告,讲述八路军敌后抗日事迹。郭沫若还出版了《文艺与宣传》(1938 年)、《战时宣传工作》(1940 年)两部新闻宣传学术专著,对当时的新闻宣传工作及新闻宣传思想进行了深入思考与阐释。此外,郭沫若和同时代的新闻界关键人物范长江、张季鸾、邹韬奋等交流频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郭沫若和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确实有着密切之关系。

然而,遗憾的是,学术界对郭沫若与新闻传播的关系的研究相对薄弱。所幸,本期刊发的两篇文章《创造社的媒介妙用经验——基于拉斯韦尔模式的〈创造月刊〉转型分析》与《〈新华日报〉新闻报道中的郭沫若形象》,便是从新闻传播学视角拓宽郭沫若研究学术视野的有益尝试。前者运用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的“5W”模式对创造社的媒介妙用经验进行了分析,文章的观点“控制分析:将社团的集体意志外化为编辑的把关行为;内容分析:将社团内部的革命文学议题打造为公众议程;媒介分析:将传媒矩阵建设成革命文学论争的阵地;受众分析:将受众培养成革命文学创作的生力军;效果分析:将革命文学论争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契机”,无疑打开了我们重新认识作为“把关人”的编辑部进行媒介经营、舆论引导、话题生产与传播修辞的理解维度,就此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成功案例。后者以《新华日报》为媒介,从“媒介”文本的内容中去“打捞”、钩沉与建构郭沫若的“媒体形象”,认为《新华日报》的报道构建了“郭沫若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的社会活动家、战时文坛主将和抗战文化宣传的主政者的媒体形象”。不得不叫人思考“媒体中的郭沫若形象”对人们“主观认知中的郭沫若形象”产生的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认为,不管是对郭沫若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期间的历史、文本、思想进行整理与研究,还是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视角切入去阐释与郭沫若相关的新闻宣传思想,抑或是将书籍、报刊作为一种媒介,从“媒介”的物质性层面去考察郭沫若的人物形象或学术思想,都将会丰富郭沫若研究的学术智库,拓宽郭沫若研究的学术视野,走向一种米尔斯所说的“我们试图回顾特定时期特定思想家的历史遗产,以反思他们如何影响人们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关系,并将我们自己从熟悉的历史领域中‘抽离’出来,用批评的眼光和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它”的学术想象。

猜你喜欢
革命文学郭沫若传播学
“京派”看不到的世界:澎岛和北方革命文学
“黄埔生”的革命文学实践与革命文学运动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革命文学的完整历史建构
革命文学的完整历史建构
郭沫若佚诗一首
反七步诗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