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刚 张剑强
(1.四川天府新区书法家协会,四川 成都 610213;2.西安外事学院 教务处,陕西 西安 71007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①《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11 页。大文学观视野下,中国形象必须以中国文化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根基。放在书法上讲,就是创作中饱含灵气、性情、精神和才识等人文气质,突出艺术格调和精神学养。这是中国书法自文字产生以来,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得以永续传承的重要原因。
自古文艺不分家。清人刘熙载在《游艺约言》中说:字不出“雕”“朴”两种。循其本,则人雕者字雕,人朴者字朴②杨宝林:《刘熙载书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年。。由此可见,中国书法自古讲究人文精神和艺术情感,所谓“人书其字,字如其人”。当代书法在取得繁荣进步的同时,出现了“技长艺短、逐末弃本、形美质空”等创作困境,展厅时代甚至出现了书法“唯技论”。救弊之道,应提倡和重视书法创作中对文字、文学、文化、文人的学习探索,以药不学无文之病。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陈独秀、鲁迅、胡适、郭沫若、茅盾等文化巨匠,在书法上都有成就,他们的作品,构成了20 世纪中国书法的另一道风景——文人书法。郭沫若先生,就是风景之链中最闪耀的一环。多年来,关于郭沫若书法的研究,多数都是被其“文化伟人”的身份所掩盖,加上部分人脱离时代背景对其书法艺术妄加评论甚至谬断,未能全面地将其书法创作的文化精髓和丰厚遗产进行传承和学习。大文学观视角下,对照当代书法竞技创作中人文缺失的“唯技”危机,以文人书法为镜对郭沫若书法艺术进行研究,秉承客观中立、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艺术评价,让书法艺术回归人文经典,实现书法艺术的文质兼美和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书法艺术创作大繁荣。
近年来,关于郭沫若及其书法艺术的争议不断。说郭沫若是文化巨匠,没有人敢说不;说郭沫若是文字学者,也毋庸置疑;但说郭沫若是书法家,有些人不认同,甚至以不屑的态度否定其书法成就和贡献,归根结底是对文人书法的不认同,是对书法的人文内涵的弱化和摒弃。今天的书法艺术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与古典情结的现代审美转型,书法家与传统文化断裂,庸俗、鄙陋、粗野、媚态的“丑书”层出不穷,直接导致了书法缺乏人文精神,“韵、趣、情、雅”的文人书法在人文精神的日趋低落中竟为某些人所不齿,反而是把书法创作当成了个人装点门面的名利场,这是书法的不幸①参见欧阳中石:《书法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郭沫若是不是书法家,历史已经给出了评判。对于这样一位名留青史、家喻户晓的“全才”,为什么一些史料文献介绍郭沫若,并未明确其“书法家”身份呢?为什么会有人不认同他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呢?为什么会否定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当代文人书法呢?
(一)文韬才略多面成就卓著,郭沫若一生不以“书法家”为名。纵观20 世纪中国的文化版图,举世瞩目的文化学者不胜枚举,但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鲁迅思深,沫若才高,钟书学富”②李青刚:《万端“文”气皆修养》,《现代艺术》2019 年第10 期。。郭沫若一生,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学、戏剧、翻译、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是20 世纪中国文化史上难得一见的“球形天才”,他的崇高学术地位是由他在学术界的突出贡献决定的。到目前为止,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知名楼堂馆所、教材等名字很多都是郭沫若先生题名,可见一斑。周扬曾经说过:“郭沫若同志在学术文化方面的建树是多方面的,他是中国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③吴敏,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传记文学》2019 年第7 期。著名学者、诗人北塔认为,以郭老的才华,如果他专攻一门,入选诺贝尔奖绰绰有余;当然,以他的经天纬地之才,他恐怕不屑于被某一个专门领域所拘牵④史忠平:《郭沫若的书学贡献与书法艺术》,《中国书法》2011 年第1 期。。郭沫若的一生,首先是一个革命者,是文学家,然后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者等。书法于他一生,好像未甚经意,但又始终不离不弃,故学界对郭老多有“因文掩书”的评价。因为没有把书法当事业,是无意当书家而成了大家。追溯历史,尽管有深度的研究他与书法的文字较少,但就书法学科而言,放置于现当代中国书法史的历史舞台来看,郭沫若是20 世纪中国书法不能回避的重要人物。郭沫若平生虽未以“书法家”自居,但这毫不影响其是一位名留丹青史册的书法家。
(二)以今知观往史,笼统地将郭沫若其人其书置身时代漩涡。郭沫若对中国古文字的研究、碑帖的考证和书法创作等方面创造的成就被国内外书法界共知。其书作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八字要诀⑤桑逢康:《郭沫若的文化价值取向》,《郭沫若学刊》2020 年第2 期。。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其书法成就有目共睹。评价这样一位文化学者,不能笼统地将彼时的时代背景、政治环境、个人情感等割裂和脱离,用此时此刻的眼光揶揄彼时彼刻的时代境况,将与书法无关的东西变成其书法艺术的标签,这不符合艺术的客观评论规律,也无疑是对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书法家的不公平待遇。艺术批评应该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对他和他的书法作品进行研究,着重揭示艺术评价的本质和主流。如果故意混淆颠倒,甚至不惜污蔑和谩骂,那就背离了评价历史人物和艺术作品应有的原则和方法,这同无限拔高或贬低一个历史人物的做法一样,都是不可取的。
(三)美术化误读误解郭沫若书法艺术,把书法与文化、艺术对立。近年关于“书法不是艺术”的讨论,折射出众多“书匠”在书法创作和理解过程中的“无知无畏”。郭沫若作为文化巨匠,从他一生的书法创作中可以看出,他的书法创作涵盖了博大精深的人文文化,是史学、哲学、文学、美学的结合体,凝聚着书者的修养、才力、个性、技能和情思的积淀,也是天赋和智慧的自然融入。把个性和思想外化入书的形式,既有当代形态意象和“现代感”的风格,又有超越古人前贤书法的创新意识,提高人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①谭仲池:《书法天地应深蕴人文情怀》,《中国艺术报》2014 年12 月3 日,第5 版。。由此创作出的书法作品,促进了同时期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郭老的书法作品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处处可见的郭体书法牌匾和题字,充分证明其书法作品是一种人文自信意识的反馈。但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将郭沫若书法与西方艺术作品及艺术现象比较并进行美术化解构,认为郭老书法不够现代、缺乏意象,仅仅是“名人书法”,这样的观点往往能在网络上调动非专业书法人士的“碰瓷式”评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许多人将书法与文化、艺术对立,美术化误读书法的内涵标准及人文传承,缺乏对书法基本的书史学理认知和审美参悟,将书法等同于西方的油画、雕塑、装饰艺术等具像实物进行美学品评,这是不了解中国书法本源和中国传统文化,妄自菲薄、自娱自乐的冲动,而非基于艺术本体的创新认知和表达。
(四)展览竞技下重技而轻道,对文人及文人书法的时代认同低。从郭沫若的书法作品和相关论著可以看出,他主张书法回归传统,推陈出新,实现内容与形式互为一体。他强调文人应习书法,书家也应同擅文章。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文人书法,就是在此基础上,以凸现文人个性文化、注重趣味和书卷气的书法形式。文人书法的兴起,表明文人对于古典美学的继承。历史上凡被称作书法家的人,远如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近如郭沫若、赵朴初、启功等,在书法造诣有所成就之前或者同时,一定是文人,或者说是有相当文化修养的人。书法家不能专注追求“技”而忘了“道”,推崇书法技术,忽略文人情怀。在书法竞技的展览时代,文人少被提及,文人精神被边缘化,文人书法自然也就只剩下“表现”而非“表达”。甚至人为地割裂书法生态,书法家变成一个个“文字的搬运工”或者“码字先生”。从近年来举办的全国性书法展览来看,很多作者临帖、章法、形式等都无可挑剔,但一个展览下来,自作诗词的作者少之又少,即便是抄送古今诗词,也是断章少义、人为错漏。有些作者连续多年、多次书写同一内容和形式作品投稿,单幅作品接近完美,但多是为“展”而“战”,缺乏人文意识和思想精神的表达。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已经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书法家应该以郭沫若等前辈文人为镜,提升自己书法创作中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感。
(一)追本溯源,取法传统经典。书法是以汉字书写这一特有的表现方式,以情感意象为内容的表现艺术。它以线条为手段,讲究形体结构和造型,而非具体的对自然物象的塑造。学习书法,必须“入门有法,取法有径”。这里的“法”和“径”就是几千年来中国流传下来被认可并传承的经典碑帖。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70 余年,砚边垂墨,笔耕不辍。其平生书法学习可分为早年的临摹模仿期、日本求学书体发展变化期,归国后风格定型成熟期。青年时期郭沫若师法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线条朴茂,结构宽博;在日本时期他潜心研究金文、甲骨,将早期造型符号融入结构用笔中,字里行间流露金石趣味;归国后他的书风渐趋成熟,融入个人的艺术学养,形成其典型的“郭体”。郭老一生的书法实践,都紧扣传统,追本溯源,堪称回归传统的典范。而观当下书法创作生态,凡大成就者,皆以郭老及书法先贤为楷模,日临不辍,虚心向古人碑帖求教请问。但还有大量的“江湖书法家”,以“我体”“无体”“老干部体”作为创作动力,月书万卷,未见进步,此类江湖习气不应该成为书坛导向。从这点上讲,郭老的创作成长经历,值得当下学书之人深刻体味、秉承践行。
(二)融古化今,守本与创新并举。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教授总结出“文化书法”的理念: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②王岳川,龚鹏程:《文化书法与文人书法——关于当代书法症候的生态文化对话》,《中国书画》2014 年第3 期。。这是对书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跨时空的精辟总结。郭老书作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尤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这是源于他深厚的学术涵养和古文字的坚实底蕴,从书法的原创期就得以探幽发微,融古化今。他的书法作品弱化了北碑的奇突之势,强化了南帖的豪放之气,化古人之法为己法。他的书法创作生涯,将抒发人文情感放在第一位,但也不忽略形式的多样化,这也是文人书法最大的特征。《蜀印锦书:二十世纪四川成都书法篆刻事略》文中评价:郭沫若的书法是建立在扎实的甲骨文字研究(郭沫若是近现代甲骨文字研究的“甲骨四堂”之一)基础之上,以其跌宕豪迈流布四方。郭沫若的书法从宋四家出来,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宋四家意味,但又个性突出,为世所重。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①向黄:《蜀印锦书:二十世纪四川成都书法篆刻事略》,《文艺生活》2014 年第12 期。。这是对郭沫若书法创作及学艺过程的精准评价。
(三)诗文做基,倡导人文书法气质。“明代草书第一人”祝允明曾言,写字时“情肠百结,顺管奔流”,遂致奇崛纵横,神鬼莫测②马治权:《中国书法之谜》,《光明日报》2015 年4 月24 日,第13 版。。黑格尔也曾说,一个艺术家的地位愈高,他也就愈深刻地表现出心情和灵魂深度③吕文明:《文人书法和现代书法的人文精神》,《书法导报》2014 年7 月16 日,第5 版。。书法家要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创作神妙之作,必须借助厚重的文化底蕴,使丰富情感见于翰墨之表。郭沫若七十岁时曾以行草书写过一幅扇面:“有笔在手,有话在口,以手写口,龙蛇乱走。心无汉唐,目无钟王,老当益壮,兴到如狂④李继凯:《论郭沫若与中国书法文化》,《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3 年第2 期。。”由此可见郭沫若的精神世界里具有一种超常的诗人气质,这种诗人气质主要体现在对生命情感认知的两种存在形态:一是感情激荡时的亢奋与宏放,二是感情低落时的忧郁与感伤,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衍化,互为迭宕。其内在精神则是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追求自由与超越。而这一切都与博览多重文化相激相汇的大势相联系,显示出耐人寻味的历史文化意蕴。以文载道,直抒胸臆,诗书并举,让“文人书法”与“人文书法”相得益彰,提升到新的艺术鉴赏高度。近年来书坛大力鼓励自作诗词的书法作品,这必将引领新的人文书法创作趋向,值得推广。
(四)碑帖博通,成就文人书法大家。商周尚象,秦汉尚势,晋代尚韵,南北朝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明尚态,清人尚质,中国书法发展的一条主线都在围绕文化的精髓和内质进行⑤冯继红:《中国各代书法风格所内蕴的文化精神》,《大众文艺》2011 年第16 期。。只有涉猎不同时期的书家精髓,内化外现,方能成就经纬书才。郭沫若在旅居日本的十年中,几乎涉及了所有的书体,不仅从文字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且从书法实践的角度进行探索。甲骨文线条流畅,错落多姿,疏密相间,自然天成;金文极富装饰性,形象性超过了甲骨文;石鼓文摆脱了文字的装饰因素,又超越了实用书写的意义,具有笔法书写的审美效果。此段时间里,郭沫若对晋、唐书法的追溯,为帖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相当一部分书作,具有完整晋人书风的楷书;有对二王书法的心领神会,无意中透露出先贤天趣妙境的行书;有受孙过庭《书谱》影响、东坡神韵浸染、王铎醒世骇俗墨迹开启的行草书。当我们熟悉了郭沫若书法实践的过程,我们就会叹服其书法艺术之人文魅力和文人情怀所在。正是因为他具有坚实的碑学和帖学基础,才使他创立了别具风格的“郭体”。
历史传世书法作品靠的是什么?我们临帖摹碑向古人书法学习什么?这是每一个书法学习者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中国文化的记录符号是汉字,而表达汉字的手段是书法。书法艺术发展至今,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字记录,而是以文字为载体、表达书写人(创作人)情绪情感、思考态度的富有美感和内涵思想的艺术作品,故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郭沫若一生的书法创作实践,正是这种文人书法的典范,大文学观视野下,以郭沫若文人书法为镜,反思当下书法创作中“文”与“艺”如何并联融通,实现“技道两进、文质兼美”的审美寻绎?值得书界同仁深刻反思。
(一)崇尚“真善美”的艺术审美与创作标准。书法艺术渗透着儒家文化的“身心兼修”“格物致知”精神,也渗透着道家文化的“自然而然”“天人合一”的精神,书法创作自古要求必须具备“真善美”的艺术标准,不断提升“修身修心”的艺术境界。古人十分看重“作字先做人”,有的字因人贵,有的字因人轻。当代书家忽视品德修养的提高,认为“做人”即做官、出名,只要有位子,有名气,就一字千金。于是宣传、包装、游说等书坛怪相百出,这不仅扰乱了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分不清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出现了创作中的“丑书”“怪书”“江湖体”“符号体”等,误导了一大批“涉书未深”的书法爱好者,甚至让孩童学习书法的心态都随着家长的急功近利而浮躁。文人书法作为“修身”与“修心”紧密结合的自我丰富手段,得到了郭沫若等前辈书法大家的继承和弘扬。“顺其自然”不仅表现在书法创作的本身,还应表现在书法家对人生状态与价值理想的追求上。
(二)强调字内与字外的文人书法美学追求。书法是造型艺术,也是人文艺术。书法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中,处处彰显着“人”的个性与品格,也时不时地暴露出与“人”相悖的致命弱点。当前不少书家(包括小有成就的书家)以一成不变的方法去应付自己的创作,又想快速极力表达自己的所谓“个性”。这些作品表面上看或老辣或新奇,但经不起美学推敲,更谈不上美学情趣与人文价值。他们将“字如其人”表面化、肤浅化,认为“如其人”即“如其表”,未能真正理解到“如其才”“如其志”这一人文美学高度。当代书法创作中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文美学意识,在展厅下的竞技书法创作中,被逐步忽略,取而代之的是为评委、为名利的“无我”创作。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文人书法,是在以人为本、人艺共修的基础上得到的艺术升华,这是当代书法家需要传承和思考的重要命题。
(三)重视古今书论与人文学科的贯通学习。古今书论既是对古人书法创作的总结,也是对今人书法创作的指导。纵观当前书法生态,不少人提笔就写字,却对于书法理论嗤之以鼻,不愿意坐市场经济下书法理论研究的“冷板凳”,专业的书法展览也缺少理论研讨安排,以郭沫若为代表的老一辈文人书法家,用自己终生的创作经验告诉我们: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除了老辣沉雄的字内功夫给人以美的感受外,书写者通过作品反映出的人文学识也是感染读者的重要因素。当代书家必须将古今书论与哲学、文学、史学、美学贯通学习,以补书法创作“人文缺钙”之憾。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海先生曾提出,新时期书法创作必须充分重视书法理论的作用,主动吸收强化文学功底,加深对前辈文人的文化思潮、文学流派、文艺现象作深人的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结合,必将为书法创作者创造胸有成竹、下笔有神的艺术灵感。
(四)倡导“百家争鸣”的常态化艺术批评。普希金说:“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它是以充分理解艺术家或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所遵循的规则,深刻研究典范的作品和积极观察当代突出的现象为基础的①梁继:《书法批评的五个维度》,《艺术广角》2011 年第5 期。。”纵观当前书坛的书法批评,多套用一套形式:少年聪明好学,成年遍临碑帖,依古变法,终成大器。这种表扬式评论的程式化,即使书作中的毛病很多,也大言不惭认为是瑕不掩瑜,将“人性化”的书法批评“人情化”,一谈书评就是表扬与自我表扬,把文艺批评看成了讨好书家的工具。文艺批评的过程,实际上是批评家在把握文艺创作规律的基础上,应该开展百家争鸣式的文艺批评(评论),这就要求对作者创作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梳理归纳,对作者未来的创作提出客观建议。书法创作者要把批评当做自己提高水平的一种手段,以一个文化人对艺术的高度责任感来对待书法批评,真正确立“百家争鸣”艺术评论的常态合理地位。
郭沫若先生作为当代中国文人的杰出代表,是文人书法的时代标杆。他的书法作品处处透射出一种“文”的气息,集万端于胸中,幻化出千种思绪,从笔端涓涓流出,化为与其学问修养相融合的境界,以书法艺术形式展现给后人。他的书法艺术获得了坚实的学术根基和人文素养,其学者风范与书家风度的完美结合,构成了郭沫若书法艺术的鲜明特色。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大文学观视角下,需要我们持续创新地研究郭沫若及其书法艺术,让文人书法得到更多认可和重视,同时也引导更多书法创作者沉下心来,走进书房案头,阅书写诗,临帖摹碑,夯实人文基础,构建人文环境,践行审美规律,实现书法创作从高原到高峰的时代跨越,创作出代表中国文化、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