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投保意愿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以镇江惠民保为例

2023-10-21 03:14:30王文轩龚文进
卫生软科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镇江投保惠民

王文轩,龚文进

(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1400)

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的疾病风险也将增加,由此导致社会疾病经济负担迅速上升,发生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可能大大增加,这对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老龄化,我国2020年提出将在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持续推进医保治理创新,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经办服务,探索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医保治理格局[1]。

惠民保的全称为“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也被称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是指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政府不同程度介入、与当地基本医保的保障范围相衔接、为大额医疗费用提供二次保障的医疗保险,同时具有基本医疗保险的普惠型和商业医疗保险的营利性[2],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自2015年深圳市首次推出“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起,惠民保的发展经过了萌芽期、探索期、爆发期[3]。截至2021年底,惠民保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保约1.4亿人次,保费约140亿元[4]。但惠民保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制约了其长远发展,因此本文以镇江惠民保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前镇江惠民保的优势与不足,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惠民保投保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提升投保意愿为核心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惠民保的健康发展。

从镇江惠民保官方公众号上得知,镇江惠民保起源于2020年,是镇江市医保局指导,由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6家大型保险公司共同承保的一款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人不限年龄、职业、户籍和健康状况,仅需参加镇江市基本医疗保险便可投保。镇江惠民保的保障范围主要为医保目录内个人自付费用、目录外个人自费费用、特定高额药品费用和重大疾病治疗费用这四大类,按照保费和待遇将产品分为99元/年和299元/年2个价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同时职工可通过医保个人账户为自己和家人投保,投保周期为1年。镇江惠民保符合目前惠民保低门槛的特点,作为基本医保的补充,旨在为民众提供更普惠更全面的医疗保障。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于2022年3月采取问卷调研法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内容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了22个问题,其中4个为多选题,调查的问题可分为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参保情况、认知情况三大部分。其中参保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变量;参保情况包括投保情况、投保原因等因素;认知情况采用Likert量表的形式由被调查者打分(1~5分),分值越高,表示对满意度或影响程度越大,包括总体认知、参保认知、理赔认知、待遇认知、政府参与认知等因素。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量表的Cronbachα信度系数为0.896,表明信度较好;KMO值为0.912,Bartlett球形检验显示,P<0.05,表明结构效度较好,问卷设计合理。

1.3 调查方法

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以方便抽样的形式进行抽样,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自愿填完后当即回收。对于无法正常填写问卷的人群,由调查员口述问题并代为填写,或由其陪同人员代填。为了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对选中的调查员提前进行培训,在调查过程进行调查员的调查结果一致性检验,排除偏差过大的问卷。在数据录入时采取双录入方法,减少录入的差错。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对影响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50份,问卷有效率为88%。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50名调查对象中,女性79人(52.7%)、男性71人(47.3%);25岁及以下36人(24.0%)、26~40岁37人(24.7%)、41~55岁34人(22.7%)、55~70岁28人(18.6%)、70岁以上15人(10.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9人(6.0%)、高中或中专46人(30.7%)、本科或大专70人(46.7%)、研究生及以上25人(16.6%);健康状况很差18人(12.0%)、较差17人(11.3%)、一般36人(24.0%)、较好42人(28.0%)、很好37人(24.7%);每月支出为0~1000元23人(15.3%)、1001~2000元45人(30.0%)、2001~3000元41人(27.3%)、3001~4000元25人(16.7%)、4000元以上16人(10.7%)。

2.2 参保情况

150名调查对象中,未参保98人(65.3%),参保52人(24.7%),其中投保99元/年基础版的21人(14.0%)、投保299元/年升级版的31人(20.7%)。参保人群的投保原因中,有38人(73.1%)表示“镇江惠民保有国家政策支持和政府参与”,36人(69.2%)表示“镇江惠民保保费低、无投保门槛”,31人(59.6%)表示“镇江惠民保投保便捷”。未参保人群的未投保原因中,有67例(68.4%)表示“不了解惠民保”,62例(63.3%)表示“身体健康,不需要参保”。

2.3 认知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76人(50.7%)表示对于镇江惠民保“不了解,没听说过”,49人(32.7%)表示“听说过,大概知道些”,仅有25人(16.6%)表示对于惠民保“非常了解,很关注”。在听说过和非常理解镇江惠民保的74人中,有38例(51.4%)通过网络推文了解到镇江惠民保,通过广电报刊等传统媒体、政府宣传、亲友介绍的方式了解到镇江惠民保的人数分别为7人(9.5%)、14人(18.9%)、13人(17.6%)。在未听说过镇江惠民保的76人中,分别 有19人(25%)、21人(27.63%)和15人(19.74%)使用社交软件、公众号(订阅号)、搜索引擎作为日常信息的获取渠道,相比之下,仅有8人(10.53%)和10人(13.16%)以广电报刊等传统媒体和面对面交流作为日常信息获取渠道。

认知调查包括总体认知、参保认知、保费认知、待遇认知、理赔认知、增值服务认知、政府参与认知这7个方面,利用Likert五级量表打分,然后取均值,分别为1.76分、2.89分、3.45分、3.21分、1.97分、2.10分、2.24分。其中被调查者对镇江惠民保的总体认知、理赔认知、增值服务认知和政府参与认知明显偏低。

2.4 投保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探究镇江惠民保投保意愿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取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每月支出、总体认知、参保认知、保费认知、待遇认知、理赔认知、增值服务认知、政府参与认知这12个变量作为自变量,选取镇江惠民保的参保情况作为因变量。先对自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筛选出来再纳入Logistics回归分析[6]。

通过卡方检验,初步筛选出健康状况(χ2=15.373,P<0.05)、对惠民保的了解程度(χ2=31.235,P<0.001)、理赔流程满意度(χ2=46.031,P<0.001)、增值服务满意度(χ2=22.382,P<0.01)、政府参与(介入)(χ2=18.574,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将上述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参保情况(未投保=0,投保99元基础班=1,投保299元升级版=2)作为因变量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情况为:健康状况(很差=1,较差=2,一般=3,较好=4,很好=5)、对惠民保的了解程度(不了解,没听说过=1,听说过,大概知道些=2,非常了解,很关注=3)、理赔流程满意度(很不满意=1,不满意=2,一般=3,满意=4,很满意=5)、增值服务满意度(很不满意=1,不满意=2,一般=3,满意=4,很满意=5)、政府作用(无作用=1,有点作用=2,一般=3,较大作用=4,很大作用=5)。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自变量描述统计

在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前需要证明自变量之间无多重共线性并进行平行性检验。如果容忍度小于0.1或方差膨胀因子大于10,则表示有共线性存在。经检验,各自变量的容忍度均远大于0.1,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10,所以本模型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经平行线检验,χ2=4.721,P=0.451>0.05,说明平行线假设成立,可以使用有序Logistic过程进行分析。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是对模型中所有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是否全为0的假设检验。结果χ2=103.553,P<0.05,表明至少有一个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不为0,即包含这5个自变量的模型的拟合优度好于仅包含常数项的模型,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健康状况(X4)、对惠民保的了解程度(X6)、理赔流程满意度(X10)、增值服务满意度(X11)和政府作用(X12)对投保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健康状况每提升一个等级,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是对照组的0.63倍(χ2=8.404,P<0.05),提示健康状况与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呈负相关。对惠民保的了解程度每提升一个等级,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为对照组的2.48倍(χ2=10.826,P<0.05),表明对惠民保的了解程度与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成正相关。理赔流程满意度每提升一个等级,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为对照组的2.10倍(χ2=21.204,P<0.05),提示理赔流程满意度与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成正相关。增值服务满意度每提升一个等级,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为对照组的1.70倍(χ2=12.305,P<0.05),提示增值服务满意度与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成正相关。参保人认为政府发挥的作用每提升一个等级,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为对照组的2.12倍(χ2=19.267,P<0.05),提示参保人认为政府发挥的作用与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成正相关。见表2。

表2 镇江惠民保投保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被调查者对惠民保的认知水平不高

Logistic回归的结果显示,对惠民保总体认知的OR值达到了2.48(对惠民保的了解程度每提升一个等级,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为对照组的2.48倍),提示参保人对惠民保总体认知越高,其投保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参保人对惠民保的了解程度来提高其参保意愿。在调查对象中有76例(占比50.7%)表示对于镇江惠民保“不了解,没听说过”。镇江惠民保目前主要依靠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宣传的力度有限,应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参保率。调查数据显示,在大概了解与非常了解的74人中有51人投保,占比69%,提示参保人在了解到镇江惠民保之后大多选择投保,这主要得益于镇江惠民保产品设计的差异化以及保障范围广。调查同时发现参保人群主要通过网络推文了解惠民保,未参保人群也以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为今后通过互联网提升居民对镇江惠民保的认知程度提供了基础。

3.2 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参与不足

Logistic回归的结果显示,政府参与的OR值为2.12(政府发挥的作用每提升一个等级,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为对照组的2.12倍),提示惠民保的参保率与政府参与的程度密切相关。调查对象认为政府在镇江惠民保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大,其投保意愿就越明显,因此可以通过增强政府参与来提高惠民保的参保意愿。根据政府参与的程度,可将惠民保的基本模式分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指导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三大类[7,8]。在政府主导模式下,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委托商业保险公司承保,主导了产品的设计、推广和运营,该模式下的参保率较高,基金运营较为稳定,代表为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在政府指导模式下,政府主要通过提供医保数据和宣传资源的方式参与其中,由商业保险公司实际运营,该模式有利于惠民保的运营和风险控制,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的医疗保障需求,该模式的代表为北京普惠健康保。在市场主导模式下,政府仅通过挂名或背书的形式参与惠民保的发展,由保险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在产品设计上注重创新,营销方式依赖于互联网,由于缺乏政府的参与,参保率往往不高,该模式的代表为杭州市民保[9,10]。镇江惠民保由镇江市医疗保障局指导,政府为其提供宣传资源[11],但并没有参与惠民保的产品设计和运营,因此镇江惠民保的发展模式属于政府指导模式。从调查结果来看,调查对象认为政府对镇江惠民保的参与程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政府角色在投保理赔环节介入有限。镇江惠民保的投保理赔渠道主要为微信公众号,居民在整个环节中难以感受到政府的存在,尤其是在理赔环节,镇江惠民保无法在就诊结束时进行一站式结算,投保人必须自行申请,整体流程仍然沿用商业医疗保险的模式,资金垫付压力大,而政府主导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参保人就诊所支付的费用是经过一站式结算报销后的自付金额,这能够极大地减轻参保人的资金垫付压力。二是相关政策法规较少。镇江市政府以及江苏省政府至今仍未出台与惠民保相关的政策法规,这可能会导致惠民保的产品设计、定价、销售、理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影响惠民保的公信力,降低惠民保的参保率和民众获得感。

3.3 被调查者对理赔流程的满意度不高

Logistic回归的结果显示,理赔流程满意度的OR值为2.1(理赔流程满意度每提升一个等级,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为对照组的2.10倍),提示参保人对理赔流程的满意度越高,其投保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可以通过优化理赔流程来提高惠民保的参保意愿。镇江惠民保的理赔流程仍然遵循商业健康保险的模式,需要参保人自行收集报销凭证,然后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渠道进行理赔,不同的报销项目需要提交不同的材料,表现出镇江惠民保与医保局的合作不够紧密,没有实现系统的对接。对于参保人来说,繁琐的报销流程可能会降低其投保和续保的意愿。

3.4 被调查者对增值服务的满意度不高

Logistic回归的结果显示,增值服务满意度的OR值为1.7(增值服务满意度每提升一个等级,投保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为对照组的1.70倍),提示参保人对惠民保增值服务的满意度越高,其投保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优化增值服务能够提高投保意愿。许多地区的惠民保都出现了续保困难、持续参保意愿低下的现象,因此保险公司应当注重拓展健康增值服务,加强对健康风险的评估与干预。这不仅能提高参保人对惠民保产品的忠诚度与粘性,提高续保率,还能对客户进行二次开发,进一步拓展保险公司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等业务[12]。通过拓展增值服务,能够促进惠民保从“费用补偿”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转变。但经调查发现,镇江惠民保的增值服务主要集中在药品服务,包括预约购药服务、送药上门服务和慢病购药折扣,并没有在其中体现出健康管理的地位。

4 建议

4.1 明确政府定位,加强政策引导

镇江市医保局作为镇江惠民保的治理主体,应当明确其在镇江惠民保发展中的定位,在扩大参保群体的同时降低弱势群体的参保难度,从而有效地填补商业医疗保险的不足。政府深度参与惠民保发展的典范是浙江省,在浙江省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深化浙江省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13],将惠民保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重大改革项目加以推进,各市医保局要及时指导商业保险承办公司根据投保率、赔付进度、约定赔付比例等因素,按实际资金赔付要达到协议赔付率90%以上,待遇覆盖面需达到一定比例的要求,及时调整赔付责任和起付线。政府的深度参与使得浙江省的惠民保覆盖率超过50%。因此建议政府尽快出台与惠民保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惠民保的资质要求、绩效评估、数据共享、供应商监管等方面的要求,加强对惠民保各个运营环节的监管,以提高居民的参保意愿,促进惠民保的良性发展。具体到镇江当地,政府应对参保人数和结构进行监测,实时监控基金池的规模大小,以此来判断风险人群是否真正受益,从而对政府的干预程度进行调整,同时对承保公司的收支结构进行监督,使得承保公司的盈亏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14]。

4.2 对接医保系统,优化理赔流程

优化理赔流程是提高惠民保参保意愿的重要举措,但现在包括镇江惠民保在内的绝大多数惠民保产品的理赔仍然依赖于参保人自行收集报销凭证,然后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渠道进行理赔,与商业医疗保险的理赔程序并无本质区别[15],这使得部分参保的意愿有所降低。如今各地的惠民保一直在积极地对接当地的医保系统,参照基本医疗保险的模式,极大地简化了患者的报销流程。如广州“穗岁康”已经实现了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出院时可在医保异同直接结算报销,无需垫付,这极大地提高了参保人理赔的便利性。各地惠民保应当主动对接医保系统,优化理赔流程,从而提高群众地参保意愿。

4.3 拓展增值服务,落实健康管理

当前各地惠民保都不同程度地包含各种增值服务,主要包括药品服务、咨询服务和重疾服务。相比之下,长沙惠民保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创新值得借鉴,其通过提供全病程管理服务、第二医学意见及病理专家会诊三重服务,为患者设计了从前期诊断、后续治疗方案以及患者治疗及康复过程的健康管理服务[16]。进一步拓展增值服务的范围,不但可以加强惠民保对参保人的粘性,提高参保续保率,还可以通过疾病筛查、体检等手段降低参保人患病的风险,从而达到节约保险基金的目的,长久来看有利于实现惠民保的稳定运营[17]。

4.4 加大推广力度,注重线上渠道

产品推广是提高镇江惠民保参保意愿的必要手段,可有效提升投保人数,从而发挥大数法则的作用,实现风险分散。在推广惠民保时,应当注意确定目标群体,突出惠民保价格低廉、保障范围广泛的特点。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保险公司应该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让惠民保更具有吸引力。比如可以提供优惠活动、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等。另外,在推广时应做到合法合规,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行为。

猜你喜欢
镇江投保惠民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3:00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54
保险投保与理赔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人大建设(2019年11期)2019-05-21 02:54:46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镇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32
公路工程保险投保策略
因地制宜 推惠民举措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