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社团有效开展的实践与研究

2023-10-21 02:15马晓宁任卓妮
学周刊 2023年30期
关键词:生物学生物核心

马晓宁,任卓妮

(甘肃省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甘肃镇原 744500)

“新课标”明确界定了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同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生命观念以及社会责任等,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但生物学科知识点众多,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探究、动手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培育。面对这种情况,生物教师要利用社团活动补充课堂教学,延伸生物教学的时空,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一、生物社团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生物核心素养与生物社团

生物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生物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涵盖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以及态度责任四个维度的内容。生物社团是指生物教师指导学生结成团队,由相对固定的成员在固定活动室内组织开展生物学探究实践活动。生物社团活动具有明确的活动主题、丰富的活动内容以及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保障了社团活动的开展效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生物社团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生物学问题,能够获取丰富的学习实践经验,有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重要作用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改善了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面貌。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教师不但带领学生高效学习生物学知识,还同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生物课堂教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知识要点,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思考、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知识,锻炼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生物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且生物核心素养涵盖较多维度的内容,因为受课堂时间、地点、实验装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教师无法在课堂中组织部分探究性实验及其他类型的活动,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而生物社团活动具有形式多样和时间充裕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实验探究、实地考察等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社团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提升教师思想认识,明确活动目标及开展原则

为充分发挥社团活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生物教师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明确生物社团活动的重要意义,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另一方面,要尊重科学的原则设计活动,避免违背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或学科教育理念。

1.提升思想认识。和常规课堂教学相比,社团活动指导具有较大的差异。生物教师要积极观看并学习社团活动方面的视频、书籍及报刊,转变自身的指导理念与角色定位,以协作者、促进者的身份参与进来,在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极强,但缺乏良好的自律能力,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很容易出现活动内容偏离主题等问题。因此,生物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引导者职能,科学地引导学生顺利开展社团活动。当学生在社团活动中遇到难题时,教师需要及时鼓励学生遵循假设、验证的流程进行探索,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思维与主动探究习惯。当部分问题的解决难度较大,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时,教师要及时协助解决,以便顺利实现活动目标。

2.明确活动目标。为高效开展生物社团活动,教师应当依据当前生物核心素养的要求来制订活动目标。通常情况下,要从四个方面界定生物社团活动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生物教师在组织社团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视角正确认识生命活动规律、生物界组成、生物与环境关系等知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解释或解决生物学相关现象与实际问题。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生物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适宜的活动任务,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多种科学方法,如归纳、分析、分类等方法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辩证分析,在质疑、批判既有观点与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性的见解。三是培养探究实践能力。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的特点,提出一些真实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制订与实施探究方案,获取相应的科学成果。四是培养学生的态度责任。生物教师要设计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理性解释与判断社会事务,勇于解决真实的生产生活问题。

3.明确开展原则。社团活动服务于课程总体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生物教师要遵循正确的原则设计社团课程及活动,充分体现社团活动的价值。一是科学性原则。生物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科学设计活动内容,提前规划活动的开展时间、开展形式以及组成人员,保证与学生的学习探究需求相符合,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社团活动有效补充与延伸了生物课内学习,教师要遵循生物学科思想、课程改革理念设计活动。二是可行性原则。各学校具有差异化的物质环境与物资储备,生物教师要坚持“因校制宜”的原则设计活动主题及内容,保证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进行深入了解,合理调控社团活动的难度,避免因难度过大而无法实现活动目标。三是趣味性原则。如果社团活动内容吸引力不足,将无法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因此,生物教师要综合考虑初中生的兴趣特征,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活动主题。四是多样性原则。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如观察类、操作类、实验类等。如果长期采用某一种活动形式,将会束缚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

(二)开发利用活动资源,选择社团活动类型

1.综合利用各类资源。为促进生物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生物教师要从资源角度提供支持。一是实验室资源。科学实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载体,也是生物社团活动的主要形式。在生物实验活动实施中,生物教师要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室资源,优化学生的实验环境,满足学生的实验需要,保证生物实验类社团活动的实施效果。二是图书馆资源。为顺利落实既定的活动方案,学生往往要搜集查阅相关的资料及数据。因此,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相应的数据支持。三是校外资源。校外具有十分丰富的学习资源,生物教师在遵循安全性原则的基础上,可设计课外社团活动,让学生挖掘利用大自然及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这样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及态度责任。

2.灵活选择活动类型。生物社团活动与传统课堂教学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主要用以调节、扩充和深化课堂教学。生物教师在选择社团活动类型时,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身心特征,着重开发设计探究实验类活动,配合引入观察类、鉴别类活动。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不但能够深入理解学科基础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教学“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时,生物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类活动,让社团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园内各种绿色植物的名称、形态结构等进行了解,查阅相关资料认真核实后,在校园植物上悬挂对应的名片。再如,教学“被子植物的一生”时,生物教师可设计探究类活动,让学生利用植物种子、土壤、水等开展活动,认真观察种子的萌芽及植株的生长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三)科学设计活动内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生物教师在设计社团活动时,要充分贯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方针,利用社团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切实体现社团活动的价值。

1.扩展学科知识,提升人文素养。生物学具有十分丰富的知识,浓缩了人类发现与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过程。在生物学长期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系列令人敬仰的科学家的探索故事。因此,生物教师可以“生物学史话”为主题设计社团活动,让学生对生物学家的故事、生物学发展历程等进行探索,讨论或辩论生物学科前沿问题。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要经历搜集信息、整合资料、思考探究、交流辩论等环节,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品质。

2.渗透科学精神,组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是生物社团活动的重要目标,因此,生物教师要结合学科内容与学生情况,探索设计类型多样的实验探究活动。然后,教师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知识和其他资料信息,科学制订活动方案,在探究过程中观察生物学现象,解答真实的生物学问题。通过这类探究性社团活动,学生能够较为完整地体验生物知识的探究过程。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技巧以及植物细胞结构知识,然后引导社团成员利用课下时间制作其他植物的临时装片,严格遵循擦、滴、取、展、盖等流程步骤。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任务后,利用显微镜仔细观察细胞结构,绘制相应的细胞结构图。通过设计这一社团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3.联系现实生活,指导日常行为。现阶段,虽然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掌握基础的文化知识,但是却不会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难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这种情况,生物教师要充分明确学科知识对生活的指导作用,设计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问题,为以后的生活提供指导。此种社团活动的生活性、趣味性较强,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4.关注时事热点,培养责任担当。社会责任感是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物教师在设计社团活动内容时,不能一味关注学科知识与个体生活,还需要密切结合社会热点,让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理性判断、解释社会事务,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例如,在教学“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全球气候变暖等热点环境问题,利用热点事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组织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等社团活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推荐了一系列的环保举措,如践行垃圾分类、宣传环保常识等,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创新成果展示及评价,持续优化社团活动

在社团活动实施过程中,生物教师要重视成果展示及评价环节,避免只是关注活动过程。一方面,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活动类型,灵活选用成果展示形式;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完全沿用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而是要结合社团活动的目标及内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构社团活动评价机制。

1.成果展示。学生在完成社团活动后,需采用适宜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通常情况下,学生可利用总结报告这一形式展示探究活动成果,利用问卷调查形式展示社会调查成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成果表达,让学生自由选择。

2.活动评价。为深入了解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及发展情况,生物教师在关注活动结果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入形成性评价方式,及时评价和指导学生的活动行为,为学生进一步完善社团活动提供导向。同时,教师要凸显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让学生相互评价各自的实际表现。为发挥核心素养的导向功能,教师需设计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如参与态度、行为操作、协作意识等,引导学生从这些维度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

综上所述,社团活动能够有效延伸和补充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因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准确把握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以生物核心素养为导向科学设计社团活动,让学生完整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丰富学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同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创造精神。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物核心
生物多样性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第12话 完美生物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