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方法探究

2023-10-21 02:15:41徐红茹
学周刊 2023年30期
关键词:表现力弹奏音乐作品

徐红茹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1756)

钢琴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艺术,但学生学习钢琴弹奏技术,更注重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当前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已经成为大学钢琴教师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一、音乐表现力的内涵

音乐表现力指的是演奏者根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在演奏过程中把握作品特点,将其中的情感展现出来。音乐表现力非常考验演奏者的两种能力,其一能否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其二能否欣赏音乐作品的美。想要做到这两点,需要学生充分调动听觉、知觉以及情感方面的情绪,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想象和创造,进而保证学生可以高效发挥音乐表现力。

音乐艺术中的听觉较为特别,在培养大学生该能力时,要引导从音色、音调、音高以及音长等角度去了解声音,并熟练掌握不同音乐的听觉特征。音乐知觉指鉴赏者对音乐的独有判断,体现在他们是否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感情。音乐情感能力涉及范围较广,需要学生了解音乐创作者的经历、作品创作背景,从而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教师在培养大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前,要先培养这三种能力,引导他们在练习和实践中锻炼。音乐表现力还与理解力有密切联系,当学生可以准确理解音乐作品时,他们的表现力才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想象力是演奏者以自身想法为基础,结合作品内容产生的合理想象。创造力则是演奏者在演奏期间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以此彰显自己的演奏风格。由此可以看出,音乐表现力涉及内容较多,大学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此能力时,需考虑多个方面。

二、大学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一般情况下,大学教师会将教学重心放在技术培养上,认为学生只有掌握了技术,才能提高钢琴演奏能力。弹奏技术是学生学习钢琴的基础,更是他们未来发展的核心能力。但教师除了要重视弹奏技术教学外,还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因为在演奏音乐作品时,弹奏技术只能被称为手段,表现音乐作品,引发听众共鸣才是演奏的目的。学生想要将音乐作品的魅力展现出来,就应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由此可以看出,大学钢琴教师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能够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鉴赏能力

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大学钢琴教师除了要保证正常课堂教学外,还要整理大量音乐作品,组织学生鉴赏,让他们体会不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锻炼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想象力。在鉴赏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作者、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他们的音乐听觉、音乐知觉都会得到发展。最重要的是,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能够为他们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大学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遇到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大学钢琴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教师除了要教学生弹奏技能外,还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等级考试和比赛。为此,教师在开展钢琴教学时,教学目标并不清晰,教学定位也比较模糊。这很容易导致钢琴教学变成“重技术,轻素质”的教育模式。大学生在此种氛围下会逐渐养成过分追求钢琴演奏技巧的态度,他们在学习时会越来越麻木,音乐听觉、知觉以及表现力、想象力的培养会被忽视,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发挥钢琴教学的价值。

(二)学生能力参差不齐

高等院校的招生范围较广,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各个地区招生标准不同,他们的钢琴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钢琴教师难以利用统一标准对学生进行教学。面对参差不齐的生源质量,教师要进行分层,制订针对性教学计划,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在能力范围内学习专业知识,提高钢琴演奏能力,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了解。但实际上,一些大学教师并未重视这一点,仍是将他们安排到同一个班级,接受相同的教育。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还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三)音乐器材配置不足

钢琴教学需要音乐器材作为辅助,教师除了要讲解不同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情感表达外,还要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弹奏技能,推动其全面发展。但是在了解时发现,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学校的器材配置并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尤其在钢琴课堂中,因为钢琴数量有限,所以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中拥有独立弹奏的机会,更不用说利用实际弹奏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了。

四、大学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方法

(一)完善师资力量,优化器材配置

为了推动钢琴教学高效发展,学校需加强对师资力量建设工作的重视,使他们在紧跟时代潮流,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创新教育理念,为开展钢琴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教师还要认识到钢琴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高校当前的器材配置情况,以及对钢琴教学造成的影响等。

首先,学校要根据教育需要调整招聘信息,提高钢琴教师入校门槛。之后学校要加强对钢琴教师专业能力的了解,认识到他们的不足之处,邀请钢琴方面的教育专家为教师进行培训,引导教师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使他们认识到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案例与钢琴教师探讨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其次,教师要注重从实际情况出发,记录钢琴教学现状,了解缺少器材设备的问题,并向学校反馈,使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让学校根据钢琴教学需要,构建器乐室,增加钢琴设备数量,保证教学正常开展,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锻炼时间。

(二)组织学生测试,合理编排班级

大学钢琴教师在教学开始前,要了解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以此为依据为他们划分班级。单纯结合艺考结果为学生分班,会存在较强偶然性。所以,教师要从多方面出发进行综合考虑,在学生开学后,组织学生进行钢琴演奏测试,根据实际能力划分层次,合理分班。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学习钢琴的时长以及所考取的相关证书,初步评定学生的能力。还要在沟通中了解学生学习钢琴的模式,有些学生是因为家庭条件好,从小便报名了课外班,在家中练习时也有专业教师一对一指导。有些学生则是在弹钢琴方面有天赋,后期通过参加专业培训机构学习钢琴。这些情况也可以成为教师为学生分班的参考信息,也能够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其次,要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钢琴测试题目。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测试他们的弹奏技能,还要了解他们对钢琴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教学中测试结果以及学生的学习经历合理编排班级。

最后,钢琴教师要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基础班级主要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适当引导学生鉴赏不同的音乐作品,锻炼他们的鉴赏能力,并适当组织他们到器乐室进行钢琴演奏训练。具有一定弹奏技能的班级,则提高教学内容难度,借助钢琴演奏训练机会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对于综合能力较强的班级,则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还可利用较简单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二次创作,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分班的方式,能够提高大学钢琴教学的针对性,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合适的教育,并合理提高自身能力。为了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师还要定期组织测试,为他们调换班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他们提供学习动力。

(三)细化教学目标,重视听觉训练

钢琴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出发,细化教学目标,逐步加强学生对音乐表现力的认识,在不知不觉间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前文在分析音乐表现力内涵时发现,音乐听觉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大学钢琴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听觉训练,提高学生对音量、音色、节奏以及乐感的追求。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换言之它可以被称为听觉艺术,人们主要通过听觉接收音乐信息,感受音乐的美妙。为此,钢琴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浸润灵魂,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在此之前,教师要将听觉训练放到钢琴教学的首位,让他们通过训练,提高自身接受声音、分辨声音的能力,并尝试从声音中感受到不同的情绪。之后教师再从钢琴弹奏的角度出发,和学生共同分析弹奏类音乐作品在听觉方面的特点。最终总结发现,我们在聆听钢琴音乐作品时,最先感受到的是音量、音色,随着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会分析作品的曲调以及其中的节奏。为此,钢琴教师在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时,可以通过实际演奏引导学生分析,让他们结合自己所掌握的钢琴知识表述他们听到的音乐特点。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聆听”音乐作品,教师要引导他们边听边想象,分辨钢琴中的音调和音色。

钢琴教师细化教学目标后,教学效率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学生会形成良好的听觉习惯。在鉴赏音乐作品或者进行弹奏训练时,他们可以单纯依靠听觉发现其中的错误,整体弹奏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四)注重综合训练,提高整体把握

钢琴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时,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弹奏水平,还要从鉴赏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感受音乐作品内涵的方法。只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后,他们才能在弹奏时结合自身想象力将作品的情感表现出来。

1.锻炼学生钢琴弹奏技巧。大部分大学生都具备学习钢琴的基本条件,手指灵活、弹奏速度快,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但是他们在弹奏音乐作品时,往往呈现的效果较为生硬,缺乏美感,无法充分体现出钢琴音乐的魅力。对此钢琴教师要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基础技巧教学,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弹奏技巧,并在反复训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弹奏方法,保证他们可以流畅地弹奏不同的音乐作品,更熟练地展现音乐作品。当学生的弹奏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他们便可以在弹奏期间分出精力更好地表现作品中的情感或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内涵。大学钢琴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品内涵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稳妥、最能推动学生能力发展的便是与他们共同研读乐谱。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又能深化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对于学习钢琴弹奏的学生来说,对乐谱的了解程度决定着他们能否弹奏好一首曲子。教师在组织学生一起研读乐谱时,要先从创作者角度出发,分析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音乐作品时的背景,方便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内涵。之后教师要从音符、节拍、指法以及奏法等角度出发,与学生沟通交流,尽量多引导学生发言,提高他们看乐谱、识乐谱的能力。当学生的此种能力得到提升后,他们才能在乐谱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演奏时加入自己的弹奏特色,更好地表达音乐内涵,提高音乐表现力。

(五)开展表演活动,强化表演能力

对于学习钢琴弹奏的大学生来说,实际表演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钢琴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时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钢琴弹奏表演活动。

首先,教师要与学校进行沟通,搭建表演平台,安装相关的表演设备。之后教师再与学生沟通,由于场地、设备有限,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登台演出。所以教师可以在正式演出前,组织所有学生开展一场演奏比赛,从中挑选出弹奏能力、表现力俱佳的学生参加最终表演。在比赛过程中,所有学生都会积极准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整体教学效率会得到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也会得到有效锻炼。即便只有少数学生可以参加表演,其他学生的表演能力也得到了强化。

其次,表演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相鼓励,从对方的表现中吸取经验,为之后的学习和训练做好准备。由此可以看出,表演活动在钢琴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以便推动钢琴教学发展。

综上所述,音乐表现力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钢琴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将能力培养重视起来,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为学生提供实际训练机会。另外,教师还要改变师生关系,增加师生沟通,了解他们在弹奏时遇到的问题。很多学习艺术的学生容易遇到瓶颈期,对此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开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辅助作用,推动学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充分融入钢琴课堂中,提高自身弹奏技能的同时,形成音乐表现力。

猜你喜欢
表现力弹奏音乐作品
弹 奏
诗林(2023年1期)2023-03-22 15:24:56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少儿美术(2021年5期)2021-04-26 13:46:36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小读者(2019年20期)2020-01-04 02:14:02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2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音乐传播(2016年2期)2016-12-01 06:41:15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