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20 08:09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周春红
天津教育 2023年27期
关键词:教师应探究数学

■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 周春红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能够弥补教学现状的不足,帮助教师将教学活动转化为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对课程内容展开自主探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应提高对项目式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切实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本文针对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析。

一、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持续性原则

将项目式学习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中,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不仅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选择的项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几个课时完成,也可以贯穿整个学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后生活中都能展开研究,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在判断学生项目完成度时,时间并不是参考的唯一标准,而是要将重点转移到最终学习成果以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由此可见,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原则之一便是持续性,利用具体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课后也会继续思考项目内容,在兴趣的驱动下全身心投入其中,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下顺利完成项目,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合作性原则

团结协作精神是每一名小学生都应具备的良好品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因为学生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践行项目,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或想法,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目标,切实保证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对相对复杂的问题,学生很难凭借一个人的能力去解决,而小组学习的方式则能够有效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在互动中发现其他同学的闪光点,经过默契配合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式学习。因此,教师应遵循合作性原则设计课堂活动,将班级学生划分为4 人一组的形式,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个性化学习项目,要求他们先独立思考,再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对所学内容形成更深刻的认知,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式学习的应用价值,促进学生协作能力与数学素养共同提升。

(三)指导性原则

小学生系统性学习数学的时间较短,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并且受年龄因素的影响,他们还不具备完善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中离不开教师的耐心指导。因此,教师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起到引导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课堂完全由学生掌控,教师要遵循指导性原则,在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及时指出错误,并以激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研究兴趣,逐渐拓宽其解题思路,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下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式学习。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的尺度,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能直接告知其正确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分析,让学生一直处于项目式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今后的项目式学习,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情境导入,明确项目任务

为了保证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教师应在课前确认项目的各个环节,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认知规律以及学习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他们的思维特点,再从生活化角度确定项目具体任务,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渗透项目任务,使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加入互动中,促进项目式学习顺利实施。由此可见,情境导入可以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以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的方式呈现,调动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明确的指引下展开自主探究,为后续各个学习项目的践行奠定基础。

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多位数》为例,教学重难点在于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创设情境的方法设计项目式学习框架,利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比万大的数据引出新课。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件中的文字信息: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0000 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720000 平方米。其次,教师提出问题:“谁能准确地读出以上数据?”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引出本课主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参与探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如此一来,学生便能总结出项目式学习的重点所在,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深入思考,全身心参与到互动中,踊跃分享自己的观点,有利于活跃班级氛围。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选择了充满生活气息的挑战性问题,不仅让学生明确了项目式学习的具体任务,还使其对新课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理,无需教师监督也能主动思考问题,尝试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将原本零碎的知识整合化处理,助力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二)收集资料,探究项目方案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高效运用离不开方案的支撑。因此,当学生明确项目式学习的具体任务后,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自行收集相关资料,通过阅读教材信息和借助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设计项目方案,为活动的顺利完成做好准备。这一流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学生要深入挖掘课堂中有限的学习资料,结合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从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使数学思维得到充分锻炼,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考虑到项目式学习的持续性,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收集与本课知识相关的资料,对教材内容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如此一来,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同时探究能力得到提升,意识到项目式学习的必要性,并积极参与课前准备与课后学习环节,切实保证项目探究活动有效开展。

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为例,项目任务是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并学会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教师应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并将圆与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对比,总结它们的异同点。回到课堂中,随机抽取几名学生分享各自的预习成果,对项目任务形成初步了解后,研究画圆的具体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身边的一些物体或工具,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尝试画圆等活动充分感受圆与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在画圆的同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当教师介绍完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后,顺其自然地引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确定了探究项目方案的具体流程,得出以下结论:圆的认识:圆心O,半径r,直径d,d=2r 或r=d/2。如图1 所示。

图1

在探究项目方案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在教师的指引下展开深入研究,优化项目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加深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时能够直面挑战,经过不断地研究与思考作出正确决策,促进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小组合作,践行项目任务

确定项目探究任务和具体流程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正确的方式顺利解决问题,对项目内容形成全面且深刻的理解,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对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独立完成项目探究活动。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研究。首先,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将其分为若干小组,以项目任务为中心展开讨论,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待组内所有成员发言完毕后,将大家的答案整合在一起形成最终结论。其次,教师要为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提供支架,如情境图、学习单等,鼓励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情境图可以将已知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制作的时候,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单则能带领大家逐个攻破思考问题,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加深刻,清晰地展现他们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保证项目任务顺利完成。

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为例,本课的项目任务是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正确顺序。首先,在合作探究之前,教师出示学习单,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其中包含两个算式:140×3+280;400-400÷8,要求学生说一说每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唤醒学生对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记忆,为项目式学习的开展做好铺垫。

其次,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算式:150+120÷6×5,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学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经过热烈讨论总结出正确的计算顺序:150+120÷6×5=150+20×5=150+100=250。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在计算150+120÷6 时,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 而不是6×5 呢?”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已经得出答案,因为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除法时,哪一步在前就先算哪一步。

最后,学生可以与组内成员互相交流不带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保证每个人都能掌握本课所学内容,在项目式学习中获得数学水平的提升。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顺利完成多元化的项目任务,而教师的关注点不仅在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他们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变化,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四)总结评价,深化项目认识

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而不是最终呈现的结果。表现性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情况,要求他们自行解决问题或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在项目式学习评价环节,教师应借助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点评。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贯彻落实到课堂的每一个流程,将学生的课程目标、学习任务、解决方案的完成度纳入评估数据,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另一方面,项目式学习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更是学生,每个人都有自我反思和点评他人的权利,全体学生都要参与评价过程,在交流与沟通中优化项目流程设计,促进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关键能力的提升。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为例,项目式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掌握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以此培养学生的数感。当学生完成项目学习后,通过独立思考总结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教师在点评时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要将他们的课堂表现记录到考核成绩中,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除此之外,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在项目式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反思,指出不理解的知识点或在小组合作中表现欠佳的地方,以此明确日后学习的重点,有利于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结束反思后,学生还具有点评他人的权利,从客观的角度分析组内成员在本课中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深化项目认识的同时助力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这样一来,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项目式学习评价中,通过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明确自身的优缺点,及时调整后续的学习计划,在针对性的改进中提高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性。这样的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思维碰撞中不断挖掘他们的个人潜力,不仅能够加强对所学内容的吸收与运用,而且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关键能力,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彰显项目式学习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深远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革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时,应针对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主要流程是明确项目任务,以学生的基本学情为中心优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吸引他们对理论知识展开个性化探索,实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共同提高。基于此,教师应以项目式学习为核心制定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深化知识理解的同时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