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3-10-20 06:47罗隆
科学咨询 2023年15期
关键词:劳动实训技能

罗隆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075)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劳动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我国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要实现培养目标,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1]。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教学过程特别注重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职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应该重视劳动教育,当学生能独当一面时,他的人生价值也就能很好地实现,其社会认同感与获得感也能显著增强。

一、高职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劳动技能教育的影响力,仍然是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劳动教育的相关教材及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之前的体系中,没有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相关教材更是缺乏。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工科类专业劳动教育的研究,开发相应的教学内容,编写相应的教材,将劳动技能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从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高职院校要加强劳动实践教育,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推动劳动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二)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结合不够

工匠精神是每个职业院校学生应该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职业院校的精神支柱。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要关心、尊重劳动者,要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让全社会都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将工匠精神贯穿整个工作中。在现代社会,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要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要有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和最本质的目标[2]。

(三)专业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不够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都是以辅导员或其他教师为主导开展的,与专业技术技能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往往将劳动教育停留在传统的劳动上,没有挖掘专业领域的劳动元素。各学校出台的劳动教育管理办法也没有对专业教师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专业教师也就失去了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观能动性。高职院校要想真正落实好劳动教育,就必须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从制度、课程改革、教学竞赛等多方面引导专业教师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去。高职院校要将劳动元素写入新教材,在教学项目中加入劳动知识与技能,在日常实训中融入工匠精神,在校外实践中加入学习劳模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专业教师要充分发挥在育人方面的优势,做到全方位育人。

二、构建“德勤技专创”五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

现在的育人模式无法解决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问题。我院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研究高职工科类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明确劳动育人目标,构建“德勤技专创”劳动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德勤技专创”劳动教育体系

(一)总体思路

“德勤技专创”五位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主要分以下五点:1.以劳动思想道德教育为抓手,与专业课程进行高度融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劳动观念教育。2.专业教育主要是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劳动要素,培养学生的专业劳动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勤”指劳动意识培养,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劳动的意义,勤于工作。4.“技”指进行相关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5.“创”指将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都具有专业的劳动元素,这些劳动元素既有共性,也有一些差异。高职院校要想使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就必须考虑不同专业的特色,深入挖掘专业的劳动教育元素,把劳动教育融入培养方案的全过程中,并与企业专家共同进行课程改革。高职院校要通过劳动实践,将新技术新规范融入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技能。

(二)对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系统设计,做好三个融合

劳动教育融入传统专业教育需要有一个探索和积累的过程。高职院校要通过校内实训融合、校外实践融合、创新创业融合,按照针对性、发散性、适用性原则,对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系统设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很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传统的实训室建设都是以课程为主导,实训室的建设规划主要是围绕一门课程进行的。实训教学主要以原理验证性为主,难以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教师要充分结合专业所需的劳动技能,将技术能力融入实训过程,在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劳动素质、工匠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3-5]。

高职院校在开展校外实践时,也要将相关的技能培养融入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认知实习计划和顶岗实习计划,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将每一个学期的具体任务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高职院校要将企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引导学生完成与校外实训相关的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第六学期为学生进入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时期。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能以真实的生产环境为依托,使劳动技能与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高职院校要以入企劳动为重点开展劳动教育,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应要求各专业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特点,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加强劳动教育。在实习实训中,教师应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

(三)培养过程贯穿劳动教育,构建三位一体育人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将课程所承载的职业教育元素、劳动教育元素、工匠精神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实习中,从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和劳动态度等方面实现“职业劳动教育”。高职院校要开展“劳动—思政—专业”三位一体育人的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如图2所示),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学过程为主线、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内容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图2 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四)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进行课程内容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要积极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内容体系,以及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课程形式结构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高职院校要注重专业课程内容的创新性和劳动操作的规范性,加强专业课程内容整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高职院校要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劳动操作规范引入课程,在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加强劳动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学到专业技能,而且能了解到专业的发展前景,提高劳动实践水平。

第二,高职院校要淡化学科界限,从技术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构成出发,淡化现有的学科界限,将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为学生学习综合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淡化学科界限、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目的。

第三,高职院校在开展集中的劳动教育的同时,也要开展分散的劳动教育,注重乡土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营造崇尚劳动的氛围,将劳动知识传播给大学生,使每个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逐渐受到影响。同时,教师要分门别类地开展劳动教育,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爱好、兴趣等,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分批参加不同类型的劳动实践。在劳动中,教育者要因材施教,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有一技之长,使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三、劳专教育融合的体系制度建设

(一)强化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要切实将劳动教育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按照教学计划对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统一管理[6]。新生入学时,学生工作负责人和辅导员应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劳动教育的相关规定,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如何学习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团委办公室可以积极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

(二)培养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要注重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整合教学资源,选聘优秀人才担任劳动教育课程教师,适时建立劳动教育教研室。高职院校要建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高职院校要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要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进行全员培训,增强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高他们开展劳动教育的自觉性[7]。

(三)制定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要构建完善的学生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分类评价。在课程实习实训或顶岗实习实训指导中,教师应明确劳动教育学时和考核标准,把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岗前培训中,把学生的劳动表现纳入实训成绩考核体系中。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评价以学生自评与互评为主,教师予以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增加考核的趣味性。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高职院校要在课堂内外、校内校外,依托各种项目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在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掌握各种专业技能,也能掌握专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劳动实训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