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荣
(苏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江苏苏州 215000)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全面合作,尤其是产研融合创新,是高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彰显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与模式。在后疫情时代,各类企业能够认识到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但由于企业自身的局限,其在科研投入中的经费或精力均有限。因此,高校强强联合是较佳的发展途径。近几年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局)相继联合发布政策,共同推动校企深度融合。鉴于此发展背景,高校横向科研作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直接体现,显得尤为重要。
2014—2021年,我校民口横向到账经费及新签项目数均呈逐年上涨趋势,且近五年到账经费均超亿元(详见表1)。其中,千万级项目达6项,500万元及以上项目达27项。重大项目主要瞄准生物制药、大数据、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且项目负责人均为杰青、长江学者或上市公司特聘至学校的首席科学家。特别是2021年,我校与近400家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80%的合作企业位于苏州市。与我校合作的企业具有显著的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功能,为当地的人才培养及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表1 2014—2021 年间学校民口横向情况
我校是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基础学科优势明显,但应用型工科学科缺乏优势,缺少一定数量的顶尖人才,对市场需求以及前沿技术缺乏嗅觉与灵敏性。因此,我校的横向科研具有以下不足:1.与同类兄弟院校相比,经费到账数少,千万级以上重大项目数少。2.学校没有行业背景,没有行业及政府支撑。与具有一定行业背景的地方高校相比,我校的横向到账经费不在同一数量级上。3.合同经费10~30万之间的横向项目数占80%,小项目数量大,说明科研人员的开发能力有限。4.苏州区域经济发达,全球500强企业众多,科研人员服务区域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显示度也不够。
综上所述的各种不足,其最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科研模式为学科松散型、论文导向型,即论文为上、闭门造车的模式。此类科研模式难以集聚全校科技资源,从而形成攻坚克难的创新合力,也无法产生对当地区域经济具有巨大效益和就业效应的产业集群和前沿技术[1]。此外,松散型的横向科研所形成的成果无法充分反映高校重点研发成果的水平和价值,高校的管理部门之间也无法形成共识。高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四方必须形成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以战略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优势为基础,基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开展从基础到产业化的贯通式研究。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做大做强横向科研。
“产研融合”是高校科研与企业产业化之间发挥各自不同优势的协同与集成化,是科研创新、产业化需求的有机结合。企业对于前沿技术的需求、行业运行趋势具有强大的嗅觉与灵敏性,而高校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深度以及未来科学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基础和学科支撑。因此,高校与企业具有不同的优势[2]。横向科研是联系高校与企业的产研融合纽带。近几年来,我校从三个层面开展了横向科研,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经过几年的努力与沉淀,我校已经构建了相关高质量科技创新体系,基于行业、地方龙头企业以及上市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不同层次需求,建立了相关协同创新制度,即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协同创新联合体和运作机制,共同就研发内容、研发目标、研发成果进行专家论证与规划。2015—2021年间,我校针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启动了一批千万级横向项目,有力服务了苏州地方区域经济,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当下,高校与各类企业的授权专利数量都在膨胀,但能够产业化或彰显经济效益的专利很少很少。如何挖掘专利的背后价值,即培育高价值专利,是高校与企业必须联合解决的问题。目前,我校有效授权专利近5 000件。2015—2021年间,我校专利转化到账经费近三千万元,与专利相关间接带动横向经费近亿元。因此,未来几年,高校与企业应相互沟通双方的专利信息,以免重复研发,浪费资源和经费。高校和企业应该就技术壁垒开展双方的合作与产研融合,以点带面,从而全面推动企业与高校的科研合作,带动一批推动当地发展的产业化项目和横向项目。同时,知识产权+横向科研的双向联动可以促进产生一批批高科技技术企业,从而带动当地的就业与税收。
产研融合是校企合作的高级形态,横向科研是载体。近几年,我校教务部、研究生院、科研院联合制定了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将科研纳入培养体系,大力鼓励各类学生进行科研攻关与项目研发,着力推进创新、创业的“双创”。此外,我校还建立了相关激励机制,鼓励各类学生深入企业,共同攻关企业所急需的技术。未来几年,学校需搭建学生的产研融合平台,方便学生深入企业开展产研融合工作。
近几年,学校积极发挥区域人才资源、科技资源方面的聚集与带动作用,以纳米材料、量子信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优势学科为基础,有计划地选择主攻方向,从跨学科、跨行业视角,着力搭建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打造了一批优势学科集群,为学校高水平横向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校横向科研的着力点应着眼于全方位、多渠道、强创新,其关键是立足于当地区域经济。苏州市地处江苏省南部,工业发达,著名外企多达3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 000家,全市85%的本土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全市专利授权量达15万件。苏州市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和产业基础,并且相关技术与产业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在数字经济时代,苏州市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取得的成绩也令人瞩目[3]。基于苏州市发达的区域经济,我校在近三年间全面健全了校企对接机制,加强了有效引导。各团队主动担当,构建起了互信、共享、双赢的产研对接体系,逐步完善了学校横向科研的各层级的举措及政策。
我校的纳米科学、生物材料、先进制造、大数据、生物医药等学科比较突出。因此,近几年来,我校瞄准纳米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苏州四大产业群的科技前沿,主动出击,积极与政府洽谈,获得政府支持,在土地、资金、人才方面获得帮助,共同助推企业发展。我校在苏州各版块打造产业群,协同攻关了近100项核心技术,为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协同攻关的同时,企业也为学校提供了大量的科研合作经费,从而扩大了高校横向科研的规模。
近几年来,我校与各类企业联合组建了数百个研发实验室、校地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基于这些平台,校企可以联合申报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也可以联合申报政府、部委的配套资助项目,从而带动我校的横向科研项目。2022年,我校出台了《苏州大学校企创新联合体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重点强调了校企间需共同组织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具有原创性、引领性、核心竞争力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以需求为引领,解决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重大问题。基于此,我校制定了相关政策:累计到账100万及以上的项目,可挂牌设立校企研发中心;累计到账500万及以上的项目,可挂牌成立校企研究院。
各学院成立了大团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布局,以横向科研为抓手进行顶层设计,以具有原创性、引领性、核心竞争力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作为载体,为关键领域和技术发展提供支撑。学校组织开展技术优化整合与集成,统筹行业技术精英和一流专家,围绕苏州市材料、医药、电子、大数据等产业群的发展,真正地研发属于高校和企业的技术,切实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4]。
我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家研究领域为基础,每年都会选聘一批技术骨干、专家教授作为研发顾问,参与企业研发。企业同时也为研发顾问提供一定的横向经费,用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行业咨询,从而带动高校横向科研的开展。此外,学校每年也会从企业高管中选聘产业教授到学校开展技术交流、师生培训等活动。
我校每年组织约50名在校博士研究生、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他们的角色是兼职工程师。兼职工程师与企业研发团队一起针对企业的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从而增加了高校的横向科研项目数。
近几年来,我校积极筛选有价值的专利,并有针对性地去相关企业进行宣传与转化。我校积极培育高价值专利,在申报省级、国家级专利奖的同时,着力对高价值专利进行转化。相关企业从高校转让了专利之后,会进行后续技术更新与二次研发,带动一批横向科研项目,从而实现专利转让与横向科研的双向联动。
近十年来,我校大力鼓励教师、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孵化与创建了近50家中小企业。我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该平台是开放协同发展、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我校的横向科研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5]。
过去几年,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机遇,围绕培养卓越拔尖人才、开展科研协同攻关、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加快国际合作交流等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学校始终扎根苏州、服务苏州,为苏州高等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一段时期,学校需要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规划建设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核心是人才,基础在教育。学校要抢抓发展机遇,把服务地方发展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方面,为苏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6]。基于此发展背景,学校横向科研任重而道远。
高校横向科研开展层次以及到账经费规模,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行业的景气度、高校的激励机制及其顶层设计、职称评审的导向机制、硕博研究生招生规模等,某一因素的变化都将直接影响高校横向科研的规模[7]。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管理人员、学校领导三位一体化科研是对科研的集成与协同,三位一体化科研已成为当下共建创新生态、深化产研融合的艰巨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