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宾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1)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逐渐增多,许多建筑物也已经投入使用,而在使用过程中,建筑物渗漏问题逐渐显现,给人们生活造成较大不便吗,为保障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必须应用好防水防渗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的位置其渗漏问题不同,引起渗漏的影响因素也不同,为确保整体建筑的防水性能,在施工中必须做好防水防渗处理。因此,加强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了解研究,对保障建筑物使用效果油重要意义。建筑单位应加强施工技术应用优化措施的实施,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技术应用方法,做好建筑物防渗漏施工质量管控工作,切实保障建筑物防渗漏性能。
对于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来说,建筑外墙渗漏问题较为常见,建筑外墙大面积且长时间暴露于露天环境,受风吹雨打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很容易形成渗漏问题,外墙渗漏一般始于外墙裂缝问题,长期使用中如若对裂缝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容易导致裂缝过大形成渗水。外墙渗漏问题会改变和损坏外墙的建筑结构,造成外墙结构变形,渗漏严重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能,造成安全隐患。外墙渗漏部位主要集中在外墙主体、门窗柱面结构,这些部位长时间受积雨影响会产生变形、裂缝,从而使得积水渗出,室外的冷空气通过渗漏部位进入室内,还会影响建筑物内部结构的使用[1]。
建筑物屋面的主要部分为屋脊和屋檐,冬夏雨雪天气较多,屋面部位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渗漏,屋面渗漏会影响到建筑物顶层的使用。在屋面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混凝土材料进行施工,在防御积雪、积雨方面较差,容易出现屋面刚性变形、混凝土裂缝或漏浆等情况,从而导致屋面渗漏严重,因此在防渗漏处理时,应做好屋面排水系统工作,尽可能减少屋面漏水问题。
由于厨卫用水最为频繁,因此,在开展卫生间和厨房部位的施工时,需要在厨卫空间铺设许多水电管道,而这给厨卫防水防渗施工增加了较大难度,防渗漏工作较为复杂,为了确保厨卫的正常使用,应加强对厨卫防水防渗工作技术的应用。一旦厨房或是卫生间发生渗漏,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物内部结构,还会直接影响到铺设的水电管道,长时间处于渗漏环境,水电管道会受到侵蚀,影响厨卫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话,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地下室处于建筑物地下底层位置,承载着建筑物的大部分基础设施管道的铺设,在施工时,由于铺设了大量管道,墙体的伸缩缝、通道等缝隙较多,渗漏风险较大,加上阳光无法照射,地下室环境偏阴暗潮湿,遇到雨雪天气,地下室变得更加潮湿,渗漏问题愈发严重,因此在防水防渗施工中,须得关注地下室的渗漏问题,针对地下室的环境特征采取更为稳妥的防渗漏措施,防止地下室出现严重渗漏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结构。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不合理容易造成后期施工存在问题,设计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在设计混凝土建筑结构时,没有考量结构突变,使得在施工中混凝土容易出现断面病害,在断面突变后还会集中应力于突变部位,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而导致渗漏问题。②在进行设计时,对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结构中的预应力分布不合理,部分构件应力太大,建筑结构容易形成裂缝,进而造成渗漏问题。③一般的建筑材料在使用中可能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轻微变形,例如,热胀冷缩等,这种情况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时综合考虑建筑结构变形量,预留出一定的空间给材料的变形,否则一旦材料变形容易形成裂缝,加重裂缝病害。④不同混凝土型号有所差异,在拌和时对材料比例的要求不同,材料变形情况也不一样,因此设计人员必须结合所需混凝土材料进行设计,充分考虑材料变形情况,防止后续使用时出现渗漏[2]。
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混合材料,主要由多种原材料混合并拌和而成,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都影响着混凝土使用质量,一旦质量出现问题则会造成裂缝病害。一方面,材料的粗细集料质量问题,以及含泥量不符合标准问题,会影响混凝土材料的收缩应力,使得收缩应力超出设计值,进而提高了混凝土材料的裂缝概率,进而导致裂缝。同时,集料颗粒级配不良也将会增大混凝土收缩应力,进而造成开裂风险;另一方面,骨料粒径与的施工要求不符,且含有较多针片,采用此类骨料时,在混凝土拌和时需要用到大量水泥和水量,从而导致混凝土拌和质量不佳,更容易产生裂缝。除此之外,部分施工中所用水泥材料的种类不符合要求也会存在混凝土开裂风险。例如,在快硬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收缩力都较大,使用这种原材料会增加混凝土开裂风险。此外,材料掺入数量和配比问题对混凝土材料的最终性能有直接影响,如若施工人员对水灰比的控制不合理,使得混凝土在拌和时水灰比超出正常指标,会提高混合物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在材料脱水干缩时容易产生塑性裂缝,从而出现渗漏问题。
除了设计和材料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渗漏问题还可能由于施工中的操作不合理。首先在混凝土浇筑环节,施工人员对浇筑速度把握不佳,且在振捣过程中,没有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导致浇筑的混凝土存在漏振、过振以及分层问题,难以成型,容易出现裂缝,投入使用时则会出现、渗漏;其次是在使用掺合料在混凝土材料中时,施工人员操作不符合施工要求,对材料搅拌时间过短,且在搅拌完成后没有及时浇筑,导致后面浇筑的混凝土容易开裂;再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大体积浇筑情况较多,混凝土浇筑时间较长,而且难以一次性浇筑完成,这就造成不同层次混凝土的衔接容易出现问题,衔接部位的混凝土凝结成型较为困难。与此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对水化热情况进行良好控制,工作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降温保温处理,如若对结构温度把握不合理,则会使得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差较大,超出标准范围,进而使得混凝土产生裂缝病害;此外,在后期混凝土养护环节,工作人员洒水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浇筑后容易出现脱水问题,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相差较大,进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混凝土结构初步成型时,部分工作人员对拆模时间把握不佳,过早拆除模板,导致混凝土结构还未成型时缺少应有的支撑,进而容易产生裂缝形成渗漏隐患。
建筑物外墙防水防渗施工应做好细节处理,对于外墙粉刷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粉刷,防止外墙遭到破坏,影响防渗漏性能,具体来看,首先应对外墙墙面基层进行清理,确保基层平整,如若墙面存在缝隙,则可用聚合物水泥净浆填补缝隙,增强基面与砂浆粘连的密实度。然后开始抹灰处理,在抹灰前,先对墙面进行堵洞和勾缝处理,然后进行抹灰饼找方,在抹灰时,应找平墙面凹陷,抹灰处理完毕后,施工人员还需对墙面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脱层、空鼓现象,如若有,则应立即处理。之后是设置防水层环节,在墙面铺贴相应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并根据施工标准均匀涂抹防水材料于墙面上。完成外墙防渗漏施工后,施工人员必须重视后期养护工作,对卷材进行收头避免卷材滑落。对于墙面角落处,可增加附加层,提高墙面封闭性。同时,还应洒水养护外墙,可以通过洒水或湿布覆盖的方式,防止外墙暴晒或磨损,直至完全干燥[3]。在验收时,应严格检查外墙表面是否有遗留孔洞,如若有,应及时修复,防止后期孔洞渗水。还应检查外墙连接部位密封情况,确保连接部位已做好防水措施。
建筑物屋面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合理设置变形缝。屋面施工受气候温度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夏季温差较大,屋面由于温差太大容易形成裂缝,因此在施工时,必须设计合理的变形缝以解决温差影响。②施工缝防水处理。在施工中由于构造层次的不同,会产生一些接缝部位,这些接缝部位是后期渗漏的高发部位,是防水防渗工程施工的重点。在施工时应将混凝土振捣至密实效果,确保材料防水效果。对于施工缝应设置两道或者以上的防水措施,在施工缝部位采取中埋止水带防水措施、迎水面防水措施[4]。③合理设置屋面天沟、檐沟坡度。屋面的天沟、檐沟出现渗水概率较高,渗水原因大都由于收口处坡度太小,所以,在屋面施工时应合理设置天沟、檐沟的坡度,收口处应使用密封材料进行嵌填,并做防水层增设附加层。④屋面穿管泛水处理。将屋面的卷材铺至垂直墙面上以形成卷材防水。在屋面与垂直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上刷卷材胶粘剂保证卷材胶粘密实度。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在垂直墙中凿出通长的凹槽,将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防水压条钉压,再用密封材料封严,外部抹上下旁承水泥砂浆作保护。屋面女儿墙、高低屋面墙、挑檐都应做好防水处理,使其不受雨水冲刷,从而保护屋面其他部位的防水层。
一般厨卫漏水,大都出现在穿透墙面和地面的管口位置,例如地漏、冷热水管口、下水口等,大都因为这些位置的交接处没有处理好,从而导致漏水多发,因此,在进行厨卫防水防渗施工时,应在这些交接处涂抹防水材料。在厨卫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首先应找平地面,对于缝隙处用水泥砂浆进行填补,确保地面平整,然后进行防水处理。如若厨卫出现漏水问题,可以用防水膏填实墙缝、管根、瓷砖缝等破损部位,并喷涂渗透防水剂,在喷涂后,应避免喷涂部位淋湿。除此之外,也可用防水涂料之来涂刷渗漏部位,在该部位均匀涂抹3 次后待涂膜固化即可。在卫生间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由于卫生间的上下水管道与地面间的接缝部位较多,接缝处理不当容易导致漏水问题,因此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应仔细检查下水管道穿过楼板的封堵,查验封管处是否密实。在施工结束后,对工程进行验收,应进行24h 闭水试验,施工人员可将卫生间的下水封堵,然后灌入一定量的水,第二天再次检查地面、墙面有无渗漏问题,如若没有则说明防水处理已完成[5]。厨卫防水防渗施工是建筑物防渗漏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在施工时应注重细节处理,严格落实各个环节的防渗漏操作要求,选择使用合乎要求的防水材料,合理设计厨卫房间的高度差,同时,尽量减少地面打眼操作,避免破坏防水层和地面管线。完成防水处理后,工作人员还应对地面进行泼水试验,检查厨卫防水质量。
地下室涉及建筑物多种管道,在进行防水防渗施工时,应注意管道安全。在进行地下室防水施工时,应先清洁基层表面,确保基层干净无杂质,然后涂刷底层防水涂料。之后对需要贴铺卷材的区域进行定位和画线,确定卷材大小裁剪以及铺设位置。而后进行卷材铺贴,在铺贴时,卷材底部可能会出现气泡,此时需及时排除气泡,并压实卷材,确保防水效果。卷材铺贴完成后,应撕掉卷上的隔离膜。地下室墙面水平施工缝可通过加止水条的形式达到防渗水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新旧混凝土接缝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冲洗施工缝,并多次湿润接槎面。对于地下室管道穿墙部位,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套管,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距离应大于250mm,管与管之间的记录应大于300mm。穿墙套管必须为刚性止水套管,套管防水附加层施工应按照节点做法进行。当穿墙管较多时,可采用穿墙盒的封口钢板与墙上预埋角钢焊严。在进行防渗漏施工时,地下室止水螺杆的止水片焊缝必须饱满。
综上所述,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有重要意义,建设单位必须予以重视。在防水防渗工程施工中,建筑企业应全面了解建筑物使用中容易渗漏的位置,分析引起渗漏问题的因素,加强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研究应用,施工人员须得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同时,建筑施工情况在不断发生改变,施工人员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渗漏问题进行总结,丰富施工经验,不断提升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水平,促进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