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3-10-19 21:13高懿旸
今日财富 2023年28期
关键词:企业发展

高懿旸

我国中小微企业经营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承担着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的重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改善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助力中小微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才有助于增大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民营资本快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有关部门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有人认为,这一措施起因于近年来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民营资本产生的诸多问题,而有的人则产生了“国进民退”的担忧,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猜测。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在新的发展时代,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同样适用于国有资本。新经济形势下,中小微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准备条件。

一、中小微企业对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微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呈现出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截至2022 年,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达5200万户,比2012年末增长2.9倍,其中专业服务和批发零售领域的中小企业数量增长最快;2022年,我国日均新设企业2.38万户,是2012年的3.5倍。其中,中小企业可以说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看,我国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已经占到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的99.8%,在吸纳就业方面,占到全部企业就业人数的79.4%。总的来讲,中小微企业既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必需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又成为吸纳和调节百姓就业的“蓄水池”。

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单体规模小,但数量庞大,重要性不容忽视。多方面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中小微企业所具有的“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企业数量占到市场主体90%以上,为全国就业提供岗位80%以上,获得发明专利占到70%,贡献了60%以上的GDP,创造了50%以上的税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小微企业在数量上的增加,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愈发明显,经营实力稳步加强,对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充满活力,已成为我国经济韧性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市场的主体,是保就业的主力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的关键环节,为加快构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中小微企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源泉

当前,我国中小微企业可以说是量大面广,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市场主体。从长远角度看,支持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对推动整个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来越明显看到,中小微企业是促进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也是大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市场高度敏感的中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定制化生产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可以为大企业提供有价格优势的各种配套服务,助力大企业进一步提升实力与竞争力。由此,让更多中小微企业生存下来、发展下去,对激发市场新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都是必要的。

我们要认真梳理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清除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各种政策束缚,解决其发展中遇到的政策配套问题等。早期的支持政策偏框架性,配套政策不完善,致使中小微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处弱势地位。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最受伤的往往都是中小微企业。再如,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相对大型企业较高,通常中小微企业违约风险大,银行提供给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会高于国有企业。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中小微企业的信用利差上涨会更加显著。当银行贷款额度不能满足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时,就会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微企业被迫通过高利贷方式向民间进行借贷。

近年来,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加,尤其是受全球疫情因素影响,市场主体困难增加,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更为突出。中央和地方从多个方面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扶持,如扩大市场需求、推动复工复产、缓解资金压力等,并相继出台了减免房租、减半征税、缓缴社保费等一系列纾困政策,用以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但各有关方面的举措应协同联动,力争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从而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发展中小微企业是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利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提出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倒U形曲线假说即库兹涅茨曲线。他认为收入开始增长时,不平等会上升,到某一点之后,不平等会降低。据此,有些人就提出“收入差距会随着经济发展先扩大然后自动缩小”的观点,其实,这是对库兹涅茨理论的误解。收入差距究竟会不会自动缩小,更能说明问题的还是实际的经济走向。如在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农民工难以在城市长期立足,就选择返乡或到家乡附近的小城镇居住和就业,致使城市出现“用工荒”,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改变,却成了促使城市工资水平提高的主要动力。而且,累进税等政策措施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库兹涅茨曲线不会自动实现,只有把改善民生和保持经济增长有效地结合,才能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目前,我国劳动报酬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占比约为50%,还有提升的潜力。为此,要坚持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建设能体现效率,促进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而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搞好中小微企业是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一般来讲,中小微企业发达的地方,其收入分配也相对公平。因为促进居民就业是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重要手段,如果对劳动力需求旺盛,就业岗位充分,劳动者报酬的增长就有了基本保障,而中小微企业是这一任务的最主要承担者。但是,即便有充分的就业机会,也会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这一点不可避免。

适度的收入差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但是收入差距过大则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0.4—0.5被视为收入差距较大,这意味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较为严峻。目前,应进一步落实各项已出台支持企业纾困的发展政策,让企业能够得到更多实惠,稳定现有工作岗位,尽快消除疫情对劳动者就业造成的影响,有效缩小收入差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点,中小微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作为管理者,就必须紧跟时代,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一是企业管理者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企业员工、管理者创造更多进步机会;重视对业务的培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员工对企业有更清晰的认知,打造高效工作团队。二是企业管理者要有前瞻意识,制定企业战略发展规划时,不能仅局限于近期的收益。要格外重视企业品牌,发展企业特色产品,用差异化策略在市场形成有影响、有创意的独特竞争优势。三是企业管理者要重视打造企业文化,积极营造创新发展、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制定管理制度方面,体现“以企业职工为中心”的理念,让员工有归属感,为员工谋更多福利,让大家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在改善工作环境方面,改善企业环境质量,提供绿色环保的工作场所;在企业形象树立方面,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能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还有利于企业员工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

(二)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

中小微企业要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增强企业融资能力。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获得支持,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开发特色产品。政府可通过出台货币政策,引导各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并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走科技创新之路。要激发企业活力,搭建中小微企业科技类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人才、资源共享战略;中小微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合作,优势互补,联合技术攻关,加强协同创新,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共谋发展之路。三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小微企业通过数字化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有效促进运营管理精细化,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可鼓励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设计多种方便实用的数字化转型助手工具,提供AI、云和大数据支持,搭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平台;可针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可行性研究,制定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发布典型案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帮助中小微企业开展规划。同时在转型过程中做到跟踪分析、服务诊断与绩效评价,对转型升级成功的中小微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其它政策方面,要确保政策完整性、连续性,让中小微企业得到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

(三)加快专业人才的培育

中小微企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面对人才流失现实,要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在引才、留才同时,培养更多实用型本土人才。一是中小微企业在引进人才上,要为人才提供适合的薪资待遇,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尽力为引进的外地优秀技术人才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二是优化企业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可以用技术入股等形式,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潜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实验室科研成果更好地转换成经济效益。三是开设各类培训班,让员工了解并熟练掌握各项技术,引导他们学习相关知识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创新先进工作方法;为优秀人才提供深造机会,以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同时,采用传帮带方式培养更多年轻人,保证企业人才队伍新老接替有序,降低人才流失带来的风险。

(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小微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外部环境很重要,在这方面,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为中小微企业树立信心。一是提高企业政策敏感度。中小微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有力的政策保障、落实。作为管理者要定期、及时派专人了解掌握与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联系服务部门,做好对接。工作中有主动意识,积极向上级部门反馈存在问题,也可通过企业商会与主管部门建立联系,解决棘手难题,把握企业发展机遇。二是加快政府職能转变。各地方政府应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重要使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如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清单管理审批,简化环节与流程,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在商事制度改革上,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严格落实清单制度,将政府服务事项、业务处理流程等公开,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可通过建立综合性的地方经济服务平台,将一系列资源如政策信息、合作企业概况、最新技术等进行整合,推广一站式服务。改变传统被动提供服务的思维方式,主动作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良服务,树立市场营销理念,调整过去公共资源供需上存在的不平衡,更多关注和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努力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不管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充分证明,中小微企业良性发展,经济发展才有保障;做强中小微企业,地区经济才会更强。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所在,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惠企、利企政策体系,强化精准有效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更多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努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