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雷雷
(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高平 048400)
云泉煤业15102 运输顺槽过断层时原支护方案不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围岩破碎、支护困难。为解决巷道围岩变形量,提出过断层时采用长短锚索组合优化支护方案[1-4]。全锚索的支护形式在过断层巷道中的有效应用,能够确保煤矿巷道过断层围岩稳定性[5-7],创造安全的作业条件。
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开采的15 号煤层倾角为2°~7°,厚度为2.03~3.86 m,平均3.22 m,煤层结构相对简单。15102 综采工作面南邻15 号回风大巷,北邻实体煤,西邻15116 运输顺槽,东邻实体煤。15102 工作面煤层顶板为厚6.33~12.89 m的石灰岩,抗压强度为54.60~60.57 MPa,底板为厚1.86~3.93 m 的泥岩,抗压强度9.36~13.00 MPa。
15102 工作面运输顺槽设计长度为1600 m,沿着15 号煤煤层顶板掘进,掘宽5000 mm、高3100 mm。掘进至1415 m 时揭露落差1.2 m 的F4 断层,掘进至1505 m 时揭露落差1.9 m 的F2 断层。运输顺槽在F4、F2 断层区域的围岩破碎,巷道变形严重,支护困难。
1)顶板支护。巷道顶板锚索采用规格为Φ17.8 mm×6000 mm 钢绞线锚索,每排2 根布置,距巷帮1500 mm,间排距2000 mm×2400 mm,预紧力≥ 210 kN,配套托盘及锚固剂;锚杆采用规格为Φ22 mm×2400 mm 的MG500 高强度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1000 mm×1200 mm,边锚杆距巷帮500 mm,向巷帮侧倾斜10°布置,每排布置5 根顶板锚杆。
2)两帮支护。巷道两帮每排布置4 根锚杆,规格为Φ22 mm×2000 mm 的MG500 高强度螺纹钢锚杆,间排距900 mm×1200 mm,上部锚杆距顶板150 mm,向上倾斜10°,下部锚杆距底板250 mm,与巷帮垂直,锚杆的扭矩为200 N·m。
在揭露断层前原支护围岩控制效果良好,但当15102 工作面运输顺槽揭露F4 和F2 断层时,巷道围岩出现破坏,主要破坏特征如下:
1)巷道顶板围岩出现应力集中显现,局部区域破碎,顶板中部有明显下沉,个别锚杆、锚索被剪断,金属网也被破坏,最大变形量为720 mm。
2)巷道两帮出现收敛变形,在揭露断层的第一周,巷道围岩变形速度明显增快,最大移近速率可达55 mm/d,最大变形量为650 mm,局部夹有较薄煤层,已出现局部片帮现象。
3)巷道底板因淋水后围岩软弱,底板中部变形破坏明显,出现底鼓,向两帮侧开始扩展,最大变形量为560 mm。
F4、F2 断层带优化后的设计采用长短锚索组合支护方案。顶板采用6 m、3.5 m 两种锚索,配套使用钢带组合进行支护;帮部采用3.5 m 短锚索支护,如图1、图2。支护参数如下:
图1 过断层长短锚索支护断面图(mm)
图2 过断层长短锚索支护平面图(mm)
1)顶板支护。顶板长锚索采用规格为Φ17.8 mm×6000 mm 钢绞线锚索,间排距2000 mm×1200 mm,每排为“212”布置,配套使用托盘及锚固剂,张拉预紧力≥ 300 kN;短锚索每排布置5 根,规格为Φ15.24 mm×3500 mm 钢绞线锚索,间排距1000 mm×1200 mm,配套使用托盘及锚固剂,锚固力≥110 kN,单根短锚索预应力不小于120 kN。顶部短锚索搭配钢带规格为长4900 mm、宽80 mm、厚35 mm,孔间距1000 mm。顶板网片为Φ6 mm 的钢筋焊接,规格为2800 mm×1400 mm,网孔大小为100 mm×100 mm。
2)两帮支护。巷道两帮每排布置4 根短锚索,规格为Φ15.24 mm×3500 mm 钢绞线锚索,间排距900 mm×1200 mm,配套使用托盘及锚固剂,张拉预紧力≥ 250 kN,锚固力≥110 kN,单根短锚索预应力不小于120 kN。两帮搭配帮钢带规格为长2900 mm、宽80 mm、厚35 mm,孔间距为900 mm。两帮网片采用12#铁丝编制而成的菱形网,规格为3000 mm×1400 mm,网格大小为50 mm×50 mm。
为检验在15102 工作面运输顺槽过F4 和F2 断层带时长短锚索组合优化支护方案后的支护效果,在1450 m 和1550 m 各布置1 个测点来监测巷道围岩顶板下沉、底板底鼓和两帮收缩位移量。2 个测点监测周期都为60 d,监测频率为5 d/次。图3 为测点1 和测点2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结果。
图3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结果
根据图3 可知,两测点围岩顶板下沉、底板底鼓和两帮收缩量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测点1 和测点2 都是在监测前20 d 内巷道围岩变形速度增快,到20 d 后围边变形量开始逐渐趋于稳定,顶板最大下沉量为158 mm,底板底鼓量最大为92 mm,两帮收缩量最大为166 mm,顶板、底板及两帮围岩变形量分别为原变形量的21.9%、16.4%和25.5%。
结合井下现场观测的顶板离层监测与锚索载荷监测数据表明,运输顺槽顶板离层量为0~1 mm,锚索载荷监测结果如图4。从图4 锚索载荷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测站1 和测站2 顶板和两帮锚索受力趋势为观测前期增长幅度大,观测中期锚索受力开始呈下降趋势,观测中期往后锚索受力开始趋于稳定并且有小幅度波动。顶板锚索在观测的1~6 d 内锚索受力增长速度急剧,最大300 kN,在观测的7~12 d 内锚索受力开始逐渐减少,在13~29 d 内锚索受力逐渐稳定,锚索受力值稳定在285 kN 且有小幅度波动。但是,两帮上部和下部锚索的受力值相差明显,两帮上部锚索最大受力值为142 kN,在观测的12 d 后开始逐渐趋于稳定,两帮上部锚索受力稳定在120 kN;两帮下部锚索受力变化趋势大致和上部锚索相同,两帮下部锚索最大受力值为310 kN,在观测的13 d 后开始逐渐趋于稳定,两帮下部锚索受力稳定在275 kN。分析原因,由于15102工作面运输顺槽沿15 号煤煤层顶板掘进,巷道直接底为煤体,煤体受力后变形量远大于顶板岩层变形量,因此下部锚索受力大于上部锚索受力值。通过图4 测站1 和测站2 数据可以看出,锚索受力稳定且承载能力还有较大富余。由此可见,15102 工作面运输顺槽采用长短锚索组合优化支护方案效果较好。
图4 锚索受力监测结果
过断层时采用长短锚索组合优化支护方案,增强了15102 工作面运输顺槽巷道围岩的整体性。通过现场支护效果监测可知,顶板、底板及两帮围岩变形量分别为原变形量的21.9%、16.4%和25.5%。结合顶板离层仪和顶板两帮的锚索受力值可知,优化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量,锚索受力良好且有富余,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