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概念需要大任务与之匹配,任务承载着素养目标,支撑和引领着学生发展。任务分为单元、章节和课时任务,课时任务作为基础性任务,最终支撑着大概念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大概念匹配的课时大任务要具有典型性,要选取和优化生活和实践的常态性任务;要具有挑战性,能促进学生发展高阶思维;要具有价值性,突出引领正确价值观树立的功能。
关键词:课时大任务;大概念;高中思政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7-0015-06
大概念教学需要创设与之匹配的大目标、大情境、大任务。思政学科对“任务”这个词并不陌生。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思政新课标”)用词看,“任务”是仅次于“议题”的高频词,课标中关于任务的表述意涵丰富;从教学实践看,思政学科把自身定位为活动型学科课程,客观上要求把活动与任务联结。因为,不能与任务结合的活动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基于此,思政大概念教学必须把理解、创设和实施大任务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包括单元、章节和课时三个层次,归根到底,主要由课时大任务落实教学目标。创设课时大任务要围绕“大”字做文章。这个“大”,有三层意蕴:一要具有典型性,要选取生活和实践中的常态性任务,不要人为简化;二要具有挑战性,要赋予任务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潜力;三要具有价值性,任务要立意高远,要重视正确价值观引领。
一、课程改革语境下的活动与任务
新一轮课程改革,转型的重要抓手是“做中学”。其中,如物理学科强调“探究”,语文和英语学科强调“任务”,而高中思政学科则明确提出由“学科课程”向“活动型学科课程”转型,这些说明每个学科都在通过不同表述强调让学生动起来。那么,什么是活动,什么是任务,二者之间什么关系,必须理清。
一般来说,活动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从事的行动。从这个定义看,教育教学本身就是活动。从本轮课程改革中思政学科特别强调活动型学科课程性质这个角度看,其中的“活动”意在突出活动是新的课程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一种新的方式,即强调通过活动来实现育人方式转变,由原本过度重视以知识学习为主转变到以活动为主,进而实现从“被动灌输”到“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转变,从“讲授型课程”向“活动型课程”的转变,有效促进学生素养发展。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课标专家特别强调学生“动起来”,至于“活动能带着学生到哪里”强调得不多。
“任务”的含义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或指定担负的责任,通常是上级给下级的工作;其中,任务内在的“目标”引领着人们的主观意识及其外化的行为,驱动人们向目标推进。奥苏贝尔(Ausubel)认为,认知内驱力(cognitive drive,把求知欲作为其本身的一个目的)是课堂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动机,这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它能自动地为其本身提供奖励,也就是能满足内驱力的奖励是存在于完成任务之中的。由此可见,“任务”对于学习活动来说非常重要。与任务结合的活动,会有目标、计划和效率。这也符合建构主义强调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相结合,以完成任务去驱动学生学习”的主张。基于此,“活动”必须与“任务”相结合。
二、课时大任务的特征
如前所说,大概念教学需要创设与之匹配的大任务。而从课时教学来看,是用“任务”合适还是用“大任务”合适,个人以为,还是用“课时大任务”更合适一些,以区别于我们常态下布置的作业或任务。常态下的任务是什么状态,我们必须清楚。从我们对相关课堂的观察来看,目前常态下的任务呈现“三多三少”状态:一是知识记忆性任务多,思考型任务少;二是零散性任务多,聚集重点的建构性任务少;三是认知性任务多,迁移运用性任务少。因此,本文用“课时大任务”,强调它应该不同于一般性任务,具有自身的特质。这个特质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学科性。任务是课程下的任务,课时大任务必须充分体现本学科特质。落实到思政学科,学科性任务应该是思政学科最具有辨识性、稳定性和运用性的东西。高中思政新课标明确思政课程的性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學科课程。”[1]6从学科性质看,评价课时大任务的最高标准是看任务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上有没有作为,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状态。
二是真实性。新课程特别强调“真实”二字。从真实情境、真实活动、真实任务到发展真实能力,无不强调真实性。在这些“真实”中,任务真实是中心,情境与活动围绕真实任务建构,而真实能力是真实情境、真实活动和真实任务的必然结果。源于社会生活的真实活动和真实任务,超越模仿,赋予学习活动以真实性和复杂性,有利于学生发展基于原生态社会生活的高阶思维。创设基于学生真实生活的情境,更有利于学生融入情境,激活经验和知识,发展真实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社会生活中解决自己遇到的真实问题和任务,而不是学和做“两张皮”。
三是开放性。开放是与现实、未来和创造创新联系在一起的。面向社会现实、面向未来、面向创新是思政课时大任务的重要特点。高中思政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并明确“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为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是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社会大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注重通过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1]57。从课标的这些表述看,思政课要向社会实践开放。从本文的视角看,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还要预见未来,以未来的美好生活激活学生向上的动力,推动学生创新创造。
三、课时大任务的创设
课时大任务的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高品质的任务,联结着情境和素养目标,引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激活生活经验,激发思维潜能,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领其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进而推动学生素养发展。下面结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课时教学,谈谈课时大任务的创设和实施。
(一)大任务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典型又优化
生活是任务之源。课时大任务不是简单强调源于生活,还要追求高于生活。只有高于生活才能成就其为“大”。具体来说,这个“大”,一是强调生活处于宏大的社会叙事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点之上,而不是简单的生活片段截取;二是对这个“点”要进行加工再加工,既优化生活情境又优化任务,突出任务的典型性,赋予“任务”以更大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任务1】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确定课时主题和议题后,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围绕任务开展课前活动。其中,非公有制经济调查小组的调查对象是本地淘宝村的经营户,任务有:(1)了解京沪高铁给他们的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2)调研以他们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功经验和当前的困难;(3)调研并论证本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有效的政策和经验;(4)以小组为单位形成调研报告供课堂展示讨论。
如前所述,本文的案例定位是课时大任务。之所以是大任务,而不是任务,是因为上述任务本身统整了学生生活与学习内容,而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案例中,教师没有简单地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回答“如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如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问题,而是立足于学生自身的经济生活,以调研为基础,用目标去统整生活和教材内容,以任务去推动学生认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了解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是有关系的,更知晓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必须“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这个任务符合大任务的特征和要求。
从生活层面创设大任务,必须走好以下三步:
一是任务前置,回归学生生活。课程只有进入学生生命才具有成长的价值,而进入学生生命的有效途径就是回归学生生活。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教学空间拓展到学生生活,这也契合思政课实践性和活动型的特征。这个拓展既可前置,也可后延。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角度看,前置的不只是通过看书完成知识预习,更重要的是通过前置任务,以任务引领学生深入自身的生活实践,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以前没有重视的社会生活,推动学生明确一个基本道理:原来自己所学的新知识源于自己的生活。
二是寻找真实,创设典型任务。回归生活,赋予学习活动以真实情境,这是学生展开真实学习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因为情境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是为任务完成服务的,回归学生生活才能有效助力学生完成任务。但,这个生活不是随意选取的,任务也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翻版,必须进行整合和加工,从而赋予真实生活和任务以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任务1的创设中,不仅布置任务引领学生展开调查,更以有要求的任务提升调查报告层次,从“明确调查目标和计划—确定调查小组明确调查任务—展开调查活动—形成调查报告”,构成一个典型的课外实践任务链条。
三是优化要求,提升任务品质。任务只有与学生的成长发生关联,才具有课程价值。学习活动展开的状态如何、活动任务完成的效果怎样、收获如何,离不开教师的设计。高品质的活动和任务是教师个人甚至是团队智慧的结晶。本案例作为一节较高级别课堂展示,是由一个市级名师率领的高水平团队设计和实施的。作为听课教师,通过听课和参与课后交流,不仅观摩课堂活动与任务的完成质态,而且知晓任务背后的教育教学目标,理解任务与主体、活动与任务、任务与目标等的关系,对任务的创设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大任务应基于学生思维又高于学生思维,既高阶又挑战
思维培养是任务的合理内核。大概念教学本身应该是培养高阶思维的课堂样态。因此,课时大任务不追求低阶思维层次的师生学习活动顺畅,而要致力于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大任务之“大”,一是强调任务直面学生当下的思维质态,积极谋划如何在学生现有的思维素养基础上提升其思维能力;二是强调任务要对标高考评价的其思维要求和核心素养内在的思维要求,聚焦重点难点的内在挑战性和高阶性,赋予任务以更深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任务2】围绕总议题“为什么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形成两个子议题。其中,子议题一“京沪高铁股份有限公司為何要上市”课堂探究任务是:(1)京沪高铁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是否改变其经济性质;(2)京沪高铁引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对其发展有什么好处;(3)为什么说中国高铁的股份化改革不是走向“私有化”,而是促进了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课中由小组合作完成上述任务串,并由代表展示汇报探究成果。
美国学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认为,“大概念就是一个概念、主题或问题,它能够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意义”[2]。可以说,大概念教学应该呈现培养高阶思维的实践样态,折射出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科学的认知能力的培养方式。教育教学不创设指向高阶思维的学习任务,教学内容往往是肤浅的关联,不能从深层次加以联结和组织,教学指向碎片化知识习得,学生的高阶思维不能发展,面对深度迁移和运用的任务学生往往手足无措。实施大概念教学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在任务2的创设中,教师立足教学内容创设具有学科特点的由三个问题构成的“任务串”,其合理内核在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大概念下视野的任务设计重视提升思维品质,必须抓住以下三点:
一是思维为核,整体谋划任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提到关键能力时强调,关键能力是“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所必须具备的、支持学习者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是“培养核心价值所必备的基础,是发展学科素养的重要支撑和前提”[3]。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要放在教育教学的突出位置。无论任务1组织学生展开调查研究,还是任务2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说中国高铁的股份化改革不是走向‘私有化,而是促进了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都是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的载体。高质量的思维任务引领师生共同完成一堂高品质的课,这是本课的亮点。
二是源于学生生活,既挑战又高阶。强调真实性是本次课改的基本要求。创设学习任务,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本案例中,组织学生调研本地淘宝村的经营状态、思考京沪高铁开通后对本地发展的影响,辨析京沪高铁股份制改革会不会导致“私有化”,这些任务中包含的项目事件尽管都发生在学生身边,但又不是刚刚走入高中校门的学生能够完全胜任的。形成调研报告、解决思辨性话题等任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证据意识,呈现了任务具有挑战性和高阶性的特色。
三是在重难点突破中提升思维品质。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不只是记忆点,更是思维升级点、观念和方法生成点,是学生发展的契机。这也是任务和活动围绕重点难点创设和展开的依据。关于本案例的教学内容,课标要求是“阐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明确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16。其中的“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师没有直接从正面给出结论,而是通过设置问题,由学生讨论“为什么说中国高铁的股份化改革不是走向‘私有化,而是发展了公有制”加以完成。在思辨的过程中,学生实实在在地发展了辩证思维。
(三)大任务应基于现实又面向未来,既科学又人文
面向未来才能把握将来。课时大任务不只强调基于现实,更强调面向未来。只有面向未来才能成就其为“大”。这个“大”,一是强调任务不只是面对当下的问题,还要积极谋划如何面对未来的问题;二是对任务内在的“科学”“人文”取向进行思辨,突出人文价值取向在面对未来的价值,赋予任务以更为长远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任务3】生涯规划小组课前任务:(1)搜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表彰的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相关资料;(2)制作职业生涯规划榜样人物卡;(3)设计制作小组活动评价与最佳观点点赞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信未来》为背景音乐,以俞敏洪《给40年的信》作为任务情境,在增进学生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认同、以当代民营企业家为榜样的基础上,为接下来的“生涯规划”环节做铺垫;“生涯规划”环节的任务是以“写给未来30年”为主题进行生涯设计,并组织交流点评,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教学活动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其重要目的之一是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国家意志。发展核心素养,首先成就学生个人,同时也满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必须清楚:素养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真实的。正确价值观的涵养需要有活力的生长场域支持,需要有质量的任务来引领,更需要有为的教师来推动。案例3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生涯规划”环节,以来自江苏的俞敏洪作为典型案例,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合理内核,并以“写给未来30年”为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生涯设计,以正确的价值观念驱动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大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上好以下三层台阶:
一是在“身边榜样”故事中激活成长欲,思考人生。情至才心活。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教师不断唤醒、引领,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由外感到内动的过程。“身边榜样”的成长、成功的故事具有先天的亲近性亲切性,能够快速建立起学生成长与他人发展的联系,激发学生思考人生、规划自我的欲望。
二是在自省中理性分析,确定目标。理至才行明。進行生涯规划教育,这对于高一年级新生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们刚刚经历过中考,进入高中大门后究竟如何发展,多数学生并不十分清楚,教师有意识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恰逢其时。实施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有情,还要明理。它要求学生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阶段,生涯规划只有到了理性层次,才不会出现躁动和盲动,才能行稳致远。在教学中,课前安排生涯规划小组进行准备,并启动相关任务;课中在情境烘托和榜样引领下,教师安排学生以“写给未来30年”为主题完成生涯设计任务,成为本课的亮点。
三是在分享互动中相互学习,携手共进。共享才共赢。愿景引领当下。成人成才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民族振兴的伟业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式现代化给青年学生足够的平台让他们共享共进共赢。大单元教学不仅要在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上有成绩,更要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生命,于是,课程有了育人价值。引领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不仅要求规划符合个人情况,要求规划适合国家发展需要,更要以愿景引领学生把每一天比过去过得更实更好。这也是包括思政课程在内的所有学科的重要任务。
“课程本质上是育人蓝图,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与通道。”[4]思政大概念教学作为素养发展的新通道,是一个包括问题链、活动链、任务链、资源链、评价链在内的生命成长支持系统。其中,任务链条在深入学生生活中启动任务,在重难点突破中升级任务,在价值成长点深化任务,全链条助力学生个体实现由知识学习向核心素养转化,支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品质达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格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2.
[4]郭元祥.破解核心素养培育的难题[J].课程·教材·教法,2022(9):52.
责任编辑:贾凌燕
*本文系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十四期立项课题“中学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实践研究”(2021JY-L145)、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一核三维四环节:高中活动型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JK231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7-22
作者简介:周步兵,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中学,正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和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