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HbA1c、C 肽联合检测在2 型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3-10-18 12:36王小霞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胰岛糖化空腹

王小霞

(亭湖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盐城 224001)

2 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糖尿病种类,该病症多是受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影响所致,表现出代谢紊乱的特征,呈现高血糖迹象[2]。如未采取有效方法改善患者的症状,可能导致持续高血糖,促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引起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种类,对患者健康构成损害。因此,临床要重视对该病症的诊疗,结合临床实践,在有效利用C 肽、HbA1c(糖化血红蛋白)、FPG(空腹血糖)指标条件下,可为诊断糖尿病症状提供支持。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上述三项指标在联合检测条件下,对2 型糖尿病诊疗时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我院接诊的1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0 名为对照组。研究组男56 例,女44 例;年龄26~75 岁,平均(45.5+8.6)岁。对照组男61 例,女39 例;年龄21~78 岁,平均(45.2±8.7)岁。两组人员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比(P>0.05)。

1.2 方法所有人员试验前1 天晚20∶00 后禁食,次日早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血清C 肽和FPG 指标,2 mL EDTA 抗凝血并充分混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器:C 肽用安图A2000Plus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方法使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糖化血红蛋白使用日本东曹全自动糖化分析仪,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空腹血糖使用东芝FX8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方法是葡萄糖氧化酶法。

1.3 观察指标

1.3.1 糖尿病诊断标准 (1)HbA1c≥6.5%。(2)具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及无原因体重下降。(3)空腹血糖≥7.0 mmol/L,空腹状态是至少8 h 内没有热量摄入。(4)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即OGTT 试验,2 h血糖≥11.1 mmol/L。上述4 条满足其一即为糖尿病。

1.3.2 在确诊糖尿病症状后,鉴别1 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1)发病年龄不同:1 型糖尿病发病多是年轻人,2 型糖尿病多是中老年人;(2)发病情况及形式不同:1 型糖尿病是以急性并发症入院,突然的血糖增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甚至有的患者因昏迷而入院,2 型糖尿病发病特点多是缓慢、隐匿的起病,很久以后体检才发现血糖偏高,2 型糖尿病因急性并发症而入院在临床上比较少见;(3)胰岛功能检查不同:1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曲线几乎低平,是刺激不出来胰岛素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功能只是胰腺的高峰延迟、峰值降低,和1 型糖尿病完全不同;(4)血糖特点不同:1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大、比较脆,2型糖尿病很少出现低血糖,如治疗或用药、饮食不规律,2 型糖尿病也会出现低血糖;(5)抗体检查:可帮助区分1 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

1.3.3 按上述方法检测血液样品,统计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血清C 肽、HbAlc 含量;对比观察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效果。其中空腹血糖正常参考范围是3.89~6.11 mmol/L,HbAlc 正常参考范围是4~6%,血清C肽正常参考范围是0.2~4 ng/mL。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6.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取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PG、HbA1c、血清C 肽结果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HbA1c、FPG 结果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C 肽结果虽略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但数据在正常范围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PG、血清C 肽、HbA1c 含量统计

2.2 FPG、HbA1c、血清C 肽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效果对比 采取联合检测的基础上,对比单项检测,发现FPG、HbA1c、C 肽联合检测时得到的2 型糖尿病阳性检出率达97.00%,大于单项检测得到的阳性检出率(P<0.05),见表2。

表2 不同指标诊断2 型糖尿病阳性检出率统计

3 讨论

当前,临床诊断糖尿病并不难,可简单通过空腹血糖即可诊断,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会导致误诊、漏诊情况。也会利用糖耐量实验(0GTT),在实际操作中,对该实验条件提出了较高的限制,整个检测操作过程趋于繁琐,且可重复性较低[3]。但C 肽和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和分型具有一定价值。

利用空腹血糖指标诊断糖尿病时,单纯执行此项检测通常无法准确判定为2 型糖尿病,血糖测定也可能会受到机体应激状态、日常饮食等因素影响,测得空腹血糖时,其结果通常仅局限在某一时刻的血糖含量上升[4]。血清C 肽是胰岛β 细胞分泌产物,在胰岛β 细胞分泌过程中,产生的C 肽分子量与胰岛素相等。血清C 肽检测可反映出目前胰岛β 细胞的功能状态,了解胰岛素的分泌情况,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时体内会产生胰岛素抗体,对胰岛素测定造成了干扰。血清C 肽不会受到外源性胰岛素影响且不与胰岛素抗体反应。在胰岛β 细胞遭遇损伤的前提下,机体血清C 肽含量会降低。血清C 肽作为分子量相对较小的线性肽结构,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容易裂解。检测期间,受限于相关因素影响,难以完全避免其裂解的情况。因此,在将单独血清C 肽水平检测结果应用于2 型糖尿病诊断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针对早期糖尿病症状,患者多表现为微弱的胰岛素抵抗特征,此时胰岛功能可正常发挥作用,血清C 肽在早期阶段相对正常。随着血糖浓度持续升高,会刺激机体的胰岛细胞,促使血清C 肽含量升高。通过观察C 肽水平的变化状况,可反映机体胰岛细胞的工作特征,明确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在病情逐渐加重的同时,机体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会受到明显影响,对血糖的控制效果降低,在此时血清C 肽含量会发生相应变化。

HbAlc 是血红蛋白与血糖进行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其生成是一个缓慢的、不可逆的过程,生成量与血糖的浓度和高血糖存在的时间相关,不受葡萄糖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或食物的影响,所以HbAlc反应的是过去的6~8 w 的血糖浓度情况。如机体血糖表现出持续升高的状况,会促使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上升。因此,HbAlc 具备成为糖尿病诊断关键指标的潜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操作简单、精确、快速,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目前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作为糖尿病控制标准。HbAlc 可反映血糖在特定时间内的水平变化,能较为精准、稳定地对机体血糖水平、生成速度进行评价。在具体应用阶段,该指标也会受到局限性的影响。在HbAlc 升高并不显著的条件下,可能会涉及到血红蛋白变异的情况,因此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如在单独应用HbAlc 的条件下,影响其含量的因素并不固定,在机体红细胞产生、红细胞结构发生改变时均可能致使HbAlc 含量表现为异常状况。执行3 项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出率。结合本研究过程,发现在采取联合检测的基础上,对比单项检测,发现空腹血糖、HbA1c、C 肽联合检测时得到的2 型糖尿病阳性检出率达97.00%,大于单项检测得到的阳性检出率(P<0.05)。

综上,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空腹血糖、血清C 肽、HbAlc 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也反映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合理指导用药,有效控制血糖,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胰岛糖化空腹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