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鹤
王思元*
荣文卓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中国从“生产导向”过渡到了“幸福导向”时期,人民在公正、平等、民主、法治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公正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必由之路,它意味着资源、利益的平等分配[2]。社会公正以生产力作为衡量尺度[3],其意义在于催生“优良”生产要素及资源之间的有效社会合作[4]。其中,景观公正作为社会公正的分支,对于促进社会交往、提升居民的绿色环境意识、保障居民游憩休闲需求、提升社会生产力有着重要意义。
城市绿地是实现景观公正的重要载体[5],它是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6]。它既是城市呼吸的绿肺,也是居民休闲放松的场所,在人群提升生活质量和保障身心健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自古以来,城市绿地就承担着社会公正的作用,古希腊的文人学园和体育场是公共园林的雏形,中国的寺庙园林成为当时人们公共交往的场所[7-9]。有研究认为城市绿地有助于减少贫富健康差距、心理压力和环境不公的问题[10]。
景观公平能够促进城市绿地高效使用,让绿地提供更优质的绿色服务。实现城市绿地公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今却存在弱势和边缘化群体在城市绿地空间使用上受限[11-12]的问题。享有景观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政府通过规定量化的指标来保证景观规划的合理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来看这种方式较为粗放。随着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发展,景观规划设计也在根据人口结构与特征向精细化和公正性变化[13-14]。国内外学者开始从绿地空间分布、政策公正、参与正义等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景观公正理论也随之发展,如今处在探索阶段,急需进行系统梳理与辨析。
本文收集国内外研究信息(WOS及CNKI),借助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通过总结归纳的方式,梳理景观公正的研究方向。通过文献浏览、筛选和扬弃提炼出景观公正的内涵和3个维度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景观公正整合不同研究范畴,完善景观公正的本土化,形成景观公正的科学评价体系,为景观公正评价、空间优化等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通过知网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检索词为“景观公正+景观正义+空间正义+环境正义+生态正义”,得到1704条结果,经过人工筛选,去掉不相关领域的论文,最终得到393条有效数据。同时,对WOS数据库以与中文同义的英文表达进行检索,筛选去重后,得到数据598条。
从图1来看,城市绿地公正性的研究集中于空间正义、环境正义、生态正义。其中,环境正义的关键词有公众参与、生态补偿、分配范式等;空间正义的关键词有住区更新、伦理失陷、准公共性等;生态正义的关键词有公正性、共享性、公众健康等,景观公正概念的论文不多。
图1 国内景观公正领域研究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数据量:393篇文献)
由图2可见,国外的研究集中于环境正义、环境管理、分配者感知公平等。研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比如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绿色空间等。国外论文对于环境正义的研究较为深入,对于景观公正未形成有力的综合研究课题,多是不同类型研究的延伸。总的来说,目前城市绿地公正性的研究,主要涉及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群体的公平感知,以及城市物质空间要素影响两方面[15]。
根据Citespace分析,景观公正在2019年正式提出,目前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未来将会向着精细化和量化的方向深入,空间格局的优化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国内,空间正义和绿地可达性研究最为丰富,但尚未形成有体系的本土化景观公正理论,景观公正的定义仍然较为模糊,相关理论和实践还处于摸索阶段。国外的热点多集中于法律法规、政策及使用公平的研究,对于景观公正概念及指标的综述研究较少。
回顾景观公正的发展历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概念。20世纪60年代,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出现许多社会不平等的问题,尤其表现为有色人种、贫困地区、土著地区的环境不平等,人们对于生态和城市绿地的反思逐渐兴起。80年代,由于公正缺乏愈演愈烈,美国兴起了环境正义运动[16],可视为景观公正的前身。在英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公正可持续性[17],提出要将环境正义限制于可持续性的框架内,分配环境商品,以确保人类现在与未来的生活会更好。同时期,法国也通过立法对景观公正进行了引导与支持[18]。这些研究成为景观公正研究的基础。
一些公约与宣言里也明确提出了平等的权利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如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里提到“人类有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1992年里约宣言里提到“环境问题最好在所有有关公民在有关一级的参加下加以处理”。进入21世纪,景观公正在中国得到重视,十九大报告重新定义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不平衡”是公正问题[19]。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
如今,景观公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题,所涉及的权利与义务错综复杂,包括代际、人际、群体的差别与不公,也包括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差异和冲突[20]。资源供需匹配关系的巨大矛盾制约着居民享有绿地资源公正性[21],出现了如绿色绅士化、绿地的阶级性、“与人为敌的景观”、非友好性质的开放空间等概念。而弱势群体到城市绿地的邻近性更低,缺少平等的进入绿地的机会[22],并因经济收入的差异造成了显著的城市绿地空间不公正问题[23]。同时,由于缺乏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这一群体在更广的社会活动中的参与度下降,使社会不公加剧[24]。
由于目前没有成体系的景观公正概念,名词阐述众说纷纭,需要辨析一下相关概念的含义。导向性指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的指导作用,其从高到低排序为:正义>公正>公平>平等。正义译作justice,公平一般译作fairness,公正译作equity、impartialness,平等译作equality。正义具有很强的道德色彩和导向性,是一种价值观。公正是一个古老的议题,就字面意思的理解,是对既有自然法则的不带有任何偏见的、自由并合理的遵循[25]。公正侧重于分配领域,而正义则侧重于社会制度的安排。公正与正义是种属关系,公正的外延比正义大[26]。平等是公正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公正的内涵比平等更丰富,公正的价值评价涵盖了平等,平等是达到公正的一种手段[27]。而公平强调地位上的一致、标准上的统一和起点的一视同仁,追求资源分配的均等化。公正偏重于每个人得其所得,根据每个人的贡献进行分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现实性,有助于最终实现整体公平。因此,本文选择景观公正这一提法进行研究。
景观公正概念与社会正义、空间正义等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图3与表1,社会正义是一个较大的概念,社会公平公正就是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合理分配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尤其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28]。心理学的正义与社会正义也有交叉,但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如空间正义与社会正义的紧密,它认为公正是人们比较了自己与他人的报酬及投入产出比之后产生的价值判断[20]。
表1 不同领域对于公正的诠释
图3 景观公正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社会正义和空间正义的定义也有交叉。空间正义认为,要批判地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及这种不同的产生是否正义。空间生产结果保证居民的物质资源和空间权益的公平享有。景观中的空间正义,即以空间系统为载体,向特定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公共服务[29-30]。空间正义可以分为自然空间正义和社会空间正义[31-32],其中自然空间正义与生态正义的含义大体相似。
生态正义可以分为:人的关系和非人的关系。生态正义的学说承接自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认为人的生态权利与环境权利平等是生态公正的核心[33]。而环境正义属于生态正义中关注人的部分,研究主体是人。环境正义的概念是指在生态环境上,权利和义务的无差别无歧视对待[34]。环境正义问题的表现具有复杂的尺度特征,主要体现在区域和群体2个层面,呈现出多学科视角、多元化主题和学科的交叉趋势。
景观公正作为“环境正义”的重要维度和有机组成部分,其内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变得丰富[35],它既是作为环境正义的延展,也是对过去20年里景观设计实践的理论总结。景观公正旨在以风景园林视角综合调节社会各个部分、各个机构,强调不同人群对于绿色资源获取、使用的公平[36],并且达到绿地中获得健康和愉悦的目标。
有学者将公正评价分为可用性、可达性、吸引力、社会人口特征、文化背景几个方面[37]。也有人认为可以分为分配公平和认可公平,分配公平指的是绿地资源的公平分配,认可公平是利益相关者在城市绿地决策过程中的公平[38]。塞萨·洛(Setha Low)针对公园绿地使用问题提出了公正的3个维度,即分配公正、互动公正和过程公正[39],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分类方法,由于年代及国情的不同,其没有相关的方法论与应用场景。本文在其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国内外学者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景观公正的内涵、方法与实施管理路径。
分配公正反映了绿地这种景观资源的要点是能否让民众享有平等进入的权利,也表示着在大范围的绿地规划中,是否能合理地分布,达到人人可公正进入绿地的效果。国内俞孔坚等最早提出绿地景观可达性可以作为评价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指标[40],其在规划中被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绿地分配公正的意义。但分配公正不只是绿地可达性这一个方面,还有绿地的数量、质量、防灾避险能力和面积等。分配公正是实现景观公正的第一步,只有民众能够公正地进入绿地,才会有如何使用和参与,分配公正对于保证绿地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分配公正立足于较大的范围内绿地系统的规划过程,可分为公共服务和生态格局2个层面,公共服务格局包括空间分布、面积及防灾避险3个方面;生态格局包括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格局2个方面(表2)。
表2 分配公正类别与方法
4.1.1 公共服务层面
公共服务在广义上指城市中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在空间分布、布局样式、相互关系及对城市健康运转的影响[41]。公共服务基于公正与效率的原则建立公共服务评价指标,是多因素影响其服务品质的系统综合[42]。它不局限于传统的一刀切统计指标,而是增加了公园可达性、人均享有公园面积、供需比等指标作为公共服务主要评价及检验标准。可达性是指从空间中任意一点到该景观(源)的相对难易程度,其相关指标有距离、时间、费用等。对于可达性使用最多的是缓冲区分析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数据容易获取,对于评价到达的难易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网络分析法在此基础上有了改进,考虑了实际路网对于到达绿地的影响。施拓等用缓冲区分析法与网络分析法研究了沈阳市绿地的可达性,并且对比了两者的差异[43]。此外,两步移动搜索法修正了缓冲区法忽略路网的问题,根据供需关系,通过绿地和居民点2次搜索来进行评价。赵梦蕾等运用该方法,提高了研究对象绿地可达性的准确和灵活度,更好地反映绿地分布的公正性[44]。
关于绿地防灾避险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绿地防灾能力的评价和灾后建设的建议。穆博等提出构建多尺度多层次绿色弹性综合体进行灾害防控,从大范围到精细尺度有效利用绿地系统进行布局,能够高效利用有限的绿地完善防灾功能[45]。
4.1.2 生态服务层面
生态服务层面是指绿地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与自身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对各类绿地生态研究方法与理论的集合。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格局2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的利益[46]。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意义是通过研究民众的支付意愿,数值化生态功能,从而说明人类需要什么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实现绿地公正。戴尔阜等研究了生态系统服务各个因子之间的权衡关系,力求实现综合服务功能的最大化,总结了4类生态系统服务的方法和几种模型,如InVEST模型、ARIES模型等[47];李想等研究了北京生态系统服务的文化方面,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市民对于景观的主观感受,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处理,得出了北京市市民的支付意愿[48];陈宏伟等对沈阳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揭示了历年来的时空变化规律[49]。
景观格局是指不同形状、大小和数量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排列状况,反映了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的作用结果[50]。它是观察绿地空间分布的重要手段,通过景观格局的研究可以对未来城市绿地的合理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础。魏绪英等用空间格局方法研究了南昌市绿地点线面绿地景观格局与优化,对比优化前后的景观指标结果,使绿地布局更加合理[51];付凤杰等研究了深圳福田区的景观格局,加入了建筑高度将二维的景观格局升为三维,达到了更为科学真实的效果[52]。
城市绿地的互动公正是指任何人都能够无差别地使用绿地,绿地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需求,且功能全面多样。其建设应以人为本,可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研究,适合方法有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图4将绿地功能分为3个方面:游憩休闲、社会交往和景观美感,并列出具体指标。具体应用如陈永生等研究了合肥市公园绿地的功能评价,运用多种方式建立了绿地功能评价体系,通过GIS、Tragstats等软件对合肥市公园绿地进行了实证分析[53];刘志强等进行了绿地功能评价综述,提出了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综合功能,并且列出了评价方法和出现频率,提出了数量型、结构型、功能型、质量型指标[54];储金龙等研究了皖南地区绿色功能综合评价,从规划、结构、社会服务3个方面确立指标,基于3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和建立数学模型[55]。
图4 互动公正评价类别与方法
过程公正即公众参与到城市绿地建设的各个阶段,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公众拥有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营造权(表3)。公众参与需要各个相关部门政府、团体、居民、机构协同配合,在绿地建设的全流程中切实保障社会公正,做到公众的知、参、谏、学,不流于表面的形式化,而是能够将群众的声音落实,切实参与到绿地规划设计运营的全阶段。过程公正的应用实践在日本、美国、英国比较丰富。
表3 过程公正类别与方法
日本将过程公正纳入法律,在《绿地总体规划(1996年)》中规定将综合规划的内容进行公示,收集民众的意见,保证市民的知情权。并且让市民的意见参与到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公示,比如将规划图纸和说明书印制成册发送、召开各种说明会进行讲解公示、街道牌公示等[56]。
美国设立了公园运行机构,如委员会、基金会、公园组织、社区团体等。如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城市公园系统中,即有专门的组织和平台去处理和运营公园公众参与事项。为保证上下贯通,公园组织了规划过程的公示和咨询委员会及志愿者团体,让民众加入公园建设中,使其有更强的参与感[57]。
英国与美国的运营模式有相似之处,都是政府让渡部分权利,让公众、组织来运营管理绿地。在公众参与过程中有2个方面:一个是交流和信息共享及协商;另一个是积极参与到决策、设计和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帮助确定其进程发展[58]。
以上3个国家都对过程公正的推进与落实进行了探索,这对于推进我国的过程公正有借鉴作用。根据美国规划师Sherry Arnstein提出的“公众参与阶梯理论”阶段模型,其中第二阶段为象征性参与,第三阶段为实质性参与。我国绿地的公众参与属于第二阶段至第三阶段的转变过程中,参与形式由安抚性、教育性、告知性,逐步转变为决策性和合作性。如社区微更新等项目,居民的参与程度显著增高。保持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方式;鼓励居民及活动家自下而上的更新活动;建立健全的上下沟通通道,将政府机构、专家团队、社区居民协调组织,协同参与;同时构建好公众全过程参与平台,保证三方合作,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是目前国内正在实践的方向。
综上,景观公正涵盖了绿地资源分配、使用、建设3个方面的内容。分配公正与互动公正偏向空间维度。其中分配公正主要研究的是绿色资源在大尺度空间上的分布合理性,能否按需分配,满足服务范围内居民的游憩休闲要求,相对客观;互动公正主要针对的是单一的绿地内部,它的设施、植物、地形、水体等能否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能否涵盖和兼顾多数群体和弱势群体,更多受主观因素影响。而过程公正偏向时间维度,它要求在绿地建设的全过程中,让居民充分参与,包括立项、规划、设计、建设、后期运营与活动组织。三者结合形成了景观公正立方体模型(图5)。
图5 景观公正3个方面之间的时空关系
归纳现有研究可以发现,分配公正和空间正义的单独研究广泛,但景观公正还没有形成适用的方法论,并且相关研究不成体系,景观公正的3个维度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探讨了景观公正的含义,从分配公正、互动公正、过程公正3个方面对景观公正的方法论进行了提炼。将景观公正涉及的学说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目前,我国对景观公正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研究。
1)景观分配公正的研究要拓宽研究内涵。可达性作为经典指标在绿地分配公正的研究中有一定代表性,但绿地分配公正不仅仅是可达性,还包括了均匀度、面积、防灾避险、质量、生态系统服务、景观格局等。分配公正是景观公正的基础,今后应该对分配公正的研究加以延伸,并非一定要大规模建设,也可以使用微更新的方法,达到很好的公正效果。如利用废弃或未充分利用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背街小巷等地带,补充和完善绿地空间与服务功能。
2)加强对景观互动公正的研究。互动公正侧重绿地的使用感受,是一个较为主观的维度。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定性研究为主。在日后的研究中,应该加强定量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得出合理的结论。根据研究对象的具体状况,对评价指标进行适当的选择,灵活运用。如当地条件比较倾向于景观的艺术美感,可以使用景观美质评估法,增加相关的评价指标。
3)过程公正要坚持民众全过程的参与管理。通过考虑城市绿地建设所涉及的所有过程和关系,包括将不同的人纳入设计过程中[59],并且根据研究主体做出调整。结合调研,充分考虑民众意愿,及时将公众的声音纳入建设过程,做出符合公众需求的绿地;通过设立专门的绿地运营平台,组织绿地公众参与,向上与政府衔接,向下与民众组织,对外与媒体宣传,对内与专家联系,建立完善的过程公正体系;鼓励非正式的公众活动,为其提供机会,同时更精心地管理、维护和策划公共空间[60]。
本文对景观公正进行了概念辨析,提炼出了分配公正类别与评价方法,由于具体的场所情况各有不同,使用评价方法时应当灵活选择,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选取指标,进一步地细化和修正。此外,本文对于景观公正的内涵研究尚有不足,仍需从未来的科研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