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李明,朱艳,白雪松,崔雯,金辉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药剂科,上海 201299
精神药品是能够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且连续使用会产生依赖性的药品。根据其对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程度,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精神药品,其中第二类精神药品主要用于镇静、催眠、抗焦虑、抗癫痫等[1]。目前,越来越多人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面对疫情带来的生活环境压力,非常容易导致失眠、焦虑的发生[2],这就使得第二类精神药品越发成为临床上常用的以及需求量较大的药品,但是这类药品容易过度使用或滥用,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3]《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4]《处方管理办法》[5]以及《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6]等一系列相关规定的出现,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机构对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和使用,为其使用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为了解某院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使用,现利用该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对2022 年度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梳理,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该院HIS,调取2022 年1~12 月门诊药房16 206 张包含7 种第二类精神药品(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苯巴比妥片、氯硝西泮片、唑吡坦片、地西泮片和氨酚羟考酮片)的处方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的名称、规格、用药数量、用药总天数、销售金额等。应用Microsoft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分析法,计算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 DDDs)、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 DUI)、日均费用(daily average cost, DDDc)、 药品排序比(sequence ratio,B/A)。DDD 值基于《中国药典》(二部)[7]《新编药物学》(第18 版)[8]以及药品说明书中推荐的日剂量,并根据药品实际使用情况由临床药师共同协商确定。DDDs=药品年消耗总量/DDD,该数值越大说明药品应用的程度越频繁,即临床选择的倾向性越大。DUI=该药品的DDDs/用药总天数,该指标用于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若DUI ≤1,则为临床使用该药品较合理,若DUI>1,说明处方日剂量大于正常用量范围,即临床使用该药品存在超量现象。DDDc=药品年销售金额/该药品的DDDs,该指标用于评价药品使用是否经济实用,DDDc 越大,表明药品价格越贵,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B/A=药物销售金额排序(B)/该药品的DDDs 排序(A),该指标反映药品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数的同步性,比值越接近1.0,表明该药品同步性越好。若B/A<1.0,表示该药品使用频率低或治疗费用较高;若B/A>1.0,表示该药品使用频率过高或治疗费用较低。
该院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的患者年龄分布在3个月3 天~102 岁之间,跨度较大,用药频度最高的年龄段为66 岁以上,其次是51~65 岁,占比分别为45.58% 和32.53%。女性患者开具的处方量(9096 张)高于男性(7110 张)(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
该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处方16 206 张中,现有第二类精神药品共计7 种,每种药品的使用频度=每种二类精神药品出现的处方数/二类精神药品总处方数。其中氯硝西泮片自2022 年2~4 月厂家断货,氨酚羟考酮片自2022 年8~10 月厂家断货。该院2022 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中使用频度最高的是艾司唑仑片(45.09%),之后依次是唑吡坦片(28.91%),氯硝西泮片(13.47%),阿普唑仑片(8.96%),氨酚羟考酮片(1.49%),苯巴比妥片(1.24%),地西泮片(0.85%)(表2)。
表2 2022 年该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情况(以处方数量由高到低排序)
2022 年该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不同月份开出的处方数有所不同。其中,3 月和4 月处方数较低,均低于1000 张。6 月处方数最高,5 月次之,7~12 月连续6 个月处方数>1200 张(图1)。
图1 2022 年度第二类精神药品月使用情况
唑吡坦片、艾司唑仑片、氯硝西泮片DDDs 排名居于前3 位(表3),且用药总天数也较多,表明这3种药品的使用频率较高,临床医生对这3 种药品的选择倾向性更大。氯硝西泮片、苯巴比妥片、阿普唑仑片的DUI>1.0,表明这3 种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超量现象;唑吡坦片的DUI=1.0,表明存在滥用风险,应引起注意;氨酚羟考酮片、艾司唑仑片、地西泮片的DUI<1.0,表明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未存在超量现象。
艾司唑仑Estazolam分子式:C16H11ClN4
唑吡坦zolpidem分子式:C19H21N3O
2022 年该院氨酚羟考酮片的DDDc 为25.80(表4),居于首位,表明患者使用该药品的经济负担较重;其次为唑吡坦片DDDc 为2.85,其余药品DDDc 均<1.5,表明药品总价格水平不高,患者平均日费用较低,符合药物经济实用的原则。艾司唑仑片、氯硝西泮片、唑吡坦片、地西泮片的B/A=1.0,表明其同步性好,使用较为合理。
由表2 可以看出,女性患者使用二类精神药品的人数多于男性,这与国内大多数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一致[11-12],可能与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各方面的压力有关。从年龄分布上看,66 岁以上的患者使用频率较高,这个年龄的老年人本身容易患有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随着疾病的发展,舒适状态难以维持,就会出现失眠的情况,再加上老年患者大多已退休,有更多时间操劳家中各种琐碎的事情,从而容易使自己处于焦虑状态,导致睡眠质量降低。另外,从图1 中可以看出在时间分布上,3 月和4 月的处方数较少,之后使用量回升并趋于平稳,这可能是因为新冠疫情影响,门诊停诊导致3 月和4 月处方量有所下降。4 月下旬为了解决患者的就医问题,该院便民门诊开始接诊,故5 月的处方量开始回升。
通过对第二类精神药品DDDs 和DUI 的统计发现,唑吡坦片、艾司唑仑片、氯硝西泮片DDDs排名居于前3 位,说明这3 种药品在临床上选择倾向性较大。艾司唑仑片、地西泮片、氨酚羟考酮片的DUI<1.0,表明使用剂量较为合理。阿普唑仑片、苯巴比妥片、氯硝西泮片的DUI>1.0,超过了限定处方日剂量,提示该院对其使用控制欠佳。阿普唑仑和氯硝西泮的DDDs 是根据失眠的适应症来确定的,如氯硝西泮片服药后走动容易眩晕、跌倒,因此,DDDs 不宜过大。但在临床上这2 种药品还用于抗焦虑和抗癫痫,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增加日剂量,另外这2 种药容易产生耐受性,患者产生耐药性后所需剂量增加,因此由于个体差异较大的原因,使得DUI 值变高。苯巴比妥是一种肝药酶诱导剂,会使联用药物血药浓度降低,临床上已较少用于失眠症的治疗,而多用于对抗癫痫。其对癫痫大发作与局限性发作及癫痫的持续状态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还能降低血浆胆红素浓度,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分析原因可能是抗癫痫治疗的疗程较长,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比较痛苦,为了能够随时备药,减少就医次数,便要求医生加大剂量开具处方。唑吡坦片的DUI=1.0,说明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唑吡坦适用于偶发性失眠症或暂时性失眠症等严重睡眠障碍和失眠症的短期治疗,患者使用酒石酸唑吡坦的起始剂量和维持剂量为5mg 或10mg,用药频次为睡前1 次,疗程最长不超过4周[14]。该院一直以来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二类精神药品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 天用量,慢病或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至14 天,但需在处方中注明理由。而新冠疫情期间,患者就医配药本身比较困难,有些甚至还要委托社区志愿者前来医院帮助配药,为了缓解患者用药问题,医生在特殊时期增加用药次数或者剂量,可能产生了超量的问题。
最后对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Dc 和B/A统计结果显示,氨酚羟考酮片的DDDc 值最高且B/A<1.0,其为一种阿片类镇痛药,每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325mg和盐酸羟考酮5mg(相当于羟考酮4.4815mg),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重度急、慢性疼痛,如术后的疼痛、关节痛、神经痛、癌性疼痛等[15],结果表明该药价格较高,但因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医生和患者对其选择倾向性较高。其次,阿普唑仑和苯巴比妥DDDc 较低且B/A>1.0,提示该药物价格便宜,使用频率高,患者更容易接受;其余药物的B/A=1.0,说明同步性较好。
综上所述,该院门诊药房使用管理二类精神药品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个别药品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药师要严格审核,坚决做到“四查十对”,加强对特殊药品的学习,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精神药品,减少因使用不当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