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药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第1 代抗组胺药有异丙嗪、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其对中枢活动性强、受体特异性差,故可引起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的作用,表现出困倦、耐药、口鼻眼干和作用时间短的缺点。故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不宜使用。
第2 代抗组胺药有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氯雷他定等。第2 代抗组胺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无明显中枢镇静作用,其大多数作用时间长,对喷嚏和鼻痒效果好,而对鼻塞效果较差!
抗组胺药对昆虫咬伤所致的皮肤瘙痒和水肿有良好的效果,对药疹和接触性皮炎也有一定的疗效,但对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差,对过敏性休克无效!
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也称肥大细胞稳定剂,其能阻止组胺及其他过敏介质的释放,产生抗过敏效应,临床上常见有色甘酸钠、酮替芬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肥大细胞稳定剂起作用较慢,对于已经发作的患者来说疗效更差,因此最好在接触过敏原之前使用。
白三烯受体阻断剂可以阻断白三烯所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支气管痉挛等,常见有孟鲁司特、扎鲁司特。其不良反应较小,适用于2 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的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和缓激肽等的产生,从而抑制因过敏反应而引起的病理变化,减轻过敏症状。糖皮质激素通常是在应用其他抗过敏药无效或者严重患者病例,才选用本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抗过敏药物还有一种是钙剂。如我们常见的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钙剂可以改善毛细血管的致密性,从而减轻水肿和渗出。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各种皮肤炎症,包括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在临床上一般选用静脉注射钙剂的方式,来缓解皮肤的各种过敏性症状。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是不是对过敏减轻了一些焦虑呢!但是要注意:抗过敏药大多数都属于处方药,需要在临床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中国合理用药
扫一扫观看视频
“三分钟说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