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功 ,陈正星
(1.贵州财经大学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0;2.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得到显著、持续提升,并于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但在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其中就包括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等,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不平衡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和“十四五”时期的宏观政策基本导向。
中国是农业大国,用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近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使14 亿人端牢了饭碗,成就举世瞩目,但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打击。2022 年,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在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在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约占总量的17%,因此,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同时,对保持耕地生态健康亦具有积极意义。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都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征程上的重要内容,那么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政策目标的表现又是否具有趋同性?本文尝试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郑殿元等[1]认为,中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面临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空气质量恶化加剧等问题,不仅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国从经济增长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步伐。持续的城乡收入差距会导致农村劳动力的重新分配,使得更年轻、更健康、接受过更高教育的人口流出农村。而当收入差距较大时,由于农业投资回报较低,农民宁愿将生产要素投向非农业生产,也不愿投资于农业活动。并且,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可用耕地数量一直呈温和下降趋势,粮食播种面积亦是如此,但中国能实现如此长时间的农业生产力增长,除了对粮食品种的改良,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化肥的使用。Zhang(2020)等[2]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将会显著提高化肥的使用强度,而化肥使用强度与农村人均收入间表现出“倒U”型关系,但其峰值点远高于我国各省农村人均实际收入,即在达到峰值之前,化肥的使用强度将进一步增加。而王宝义(2016)[3]的研究发现,农业化学制品对农业碳排放量的贡献巨大,其中,化肥源排放的占比高达60%,减少、控制以化肥为主的农业化学制品对降低农业碳排放意义巨大。但高晶晶等(2021)[4]的研究发现,当前农业化学制品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动力已经开始减弱,农膜的产出贡献也不再显著,因此,未来不能再依靠农业化学制品的投入来实现增长。Zhang等(2022)[5]实证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城乡收入差距虽然不会影响空气质量的“倒U”形状,但会延迟经济增长与环境脱钩的时间。并且,城乡收入差距与空气质量间呈现“U”型关系,其阈值为泰尔指数计算的0.03,当低于该值时,城乡收入差距是空气污染的“绊脚石”,超过则成为“垫脚石”,意味着当前阶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会增强民众为环境治理付费的意愿。另一方面,Gao 等(2014)[6]以1978—2010 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增长的不利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与农业产出呈负相关关系,会对农业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不利于经济增长。由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导致的年轻人口流失,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以及技术经验的积累、更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将受到影响。蒋健等(2023)[7]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不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即农业的产出将受到不利影响。在对环境质量的态度上,不同收入人群对其要求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收入水平更高的群体对环境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一方面,环境规制与居民环保意识的不同,可能导致大气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农村地区较低的收入,可能使得农村居民对收入问题的关注程度高于环境问题,将出于提高收入或解决就业的目的,引入环境门槛较低的企业或产业,进一步恶化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井波等(2021)[8]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认为城乡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即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显著降低环境质量,并且这一现象在西部地区比中东部地区更为明显。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增加农业化学制品的使用,导致年轻劳动力的流出,农民生产要素投向的转变,进而增加农业的碳排放量,造成大气污染,同时降低农业产出,不利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将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形成恶性循环。那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否不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省份间是否表现出差异性?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本文拟回答的关键问题。
本文拟探究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选取我国30 个省份2011—2019 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西藏自治区因数据缺失严重而剔除,其中,主要数据来源为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2.2.1 解释变量
本文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Prop)作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指标,即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该值越接近1,则城乡收入差距越小。为确保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计算了相应年份的泰尔指数(Theil),以便进行稳健性检验,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j=1,2 表示城镇或者农村地区;yi,t,j表示i省在t年的城镇或农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yi,t表示i省在t年的总收入;pi,t,j表示i省在t年的城镇或农村地区人口数,pi,t表示i省在t年的总人口数。
2.2.2 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参考沈满洪等[9]的研究采用SBM-GML 模型计算得出,构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
表1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指标
2.2.3 控制变量
分别选取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Pgdp)、城镇化率(Ur)、政府干预程度(Int)、对外开放水平(Op)、区域创新能力(Inv)以及产业结构水平(Is)等为控制变量。其中,城镇化率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政府干预程度为政府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该值越大表示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干预程度越大;对外开放水平以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区域创新能力为每万人的专利申请受理量;产业结构水平以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表示,该值越大表示产业结构水平越高级。
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城乡收入差距是否能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其中,GTFPi,t表示省份i在第t年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Propi,t表示省份i在第t年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值;Controli,t表示系列控制变量;λi和ηt表示控制了省份与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系数α2为本文关注的回归结果,若该系数显著为正,则表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将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反之则抑制。
由如表2 所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Prop)的最大值为0.542,最小值为0.272,说明收入差距小的省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4%,收入差距大的省份农民可支配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到30%。可以看出各省份间均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在不同省份间的表现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来看,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123,标准差为0.153,表明各省份间的农业绿色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基于前文模型构建,本文主回归结果如表3 所示。列(1)为控制省份和年份固定效应但不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列(2)为同时控制省份和年份固定效应并引入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这样就得到了一组有对比性的结果数据。
表3 城乡收入差距对各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由表3 可以看出,在控制年份和省份固定效应并引入控制变量的过程中,核心解释变量Prop 的系数符号分别在1%、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拟合优度从0.243 提升到0.424。变量Prop 表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该值越接近1 则城乡收入差距越小。以列(2)为例进行解读,其回归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能显著提高各省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中国幅员辽阔,各省份在地貌类型、气候生态、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整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局面,由于地形地貌、土地肥力、适种粮食种类等存在差异,可将各省份区分为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黑龙江、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河北、吉林、安徽、湖南、湖北、内蒙古、江西、辽宁13个省份为粮食主产区,其余省份为非粮食主产区)。而两种区域在农业技术条件、农业政策支持力度、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据此,本文参考金绍荣等[10]的研究区分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探究两者关系表现的异质性,具体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异质性
表4 中的第(1)、(3)列为未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第(2)、(4)列为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其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符号始终在1%、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意味着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对粮食主产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能起到促进作用。但对粮食主产地区的系数(2.667)要大于非粮食主产地区(2.355)。表明就促进作用的强度而言,对粮食主产地区的促进作用比非粮食主产地区更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粮食主产区第一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占比更大,政府对各项农业财政补贴的支持和倾斜力度也更大。若能通过其他渠道使得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增加农业化学制品投入以提高收入的意愿将会降低,农业碳排放将会减少,进而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
为确保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计算了相应年份的泰尔指数,该指标越小则收入差距越小,将其作为解释变量重新进行回归,结果如表5 所示。从回归结果看,在加入控制变量后,核心解释变量Theil 的系数符号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意味着泰尔指数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泰尔指数增大,将会抑制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反之,泰尔指数减小(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会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与本文之前得出的结论保持一致,表明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
表5 稳健性检验
本文对2011—2019 年30 个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而后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粮食主产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地区进行了异质性检验,最后为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计算了相应年份的泰尔指数,替换城乡收入比值重新进行回归,得出以下结论:
1)城乡收入差距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将抑制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在政策目标上具有趋同性质;
2)无论对粮食主产地还是非粮食主产地而言,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变,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粮食主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强。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不断优化对“三农”的政策供给,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同时,要重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负面影响,健全耕地休耕制度,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方法,加强可降解农业化学制品的研发推广,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最后,加强农业宣讲,增强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知,鼓励使用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中生态绿色导向的制度建设,让农民尝到绿色农业的甜头,使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农业绿色发展和弦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