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起到决定性作用。教育科研的本质就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种有效路径,其最大的价值并不是“写多少篇论文,做多少个课题”,而在于让教师形成教育科研的意识。行走在教育科研的田野,可从突破教学困境起步,不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捕捉论文写作的灵感,用教育科研的力量促进反思,抵达“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境界。
关键词:教育科研;专业发展;课题研究;论文写作
正高级教师、宁波大学兼职教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甬城教育名家培养对象……作为一名长期身处教育基础薄弱的农村高中的一线教师,我的专业发展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令很多人感到惊讶。之所以能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教育科研起到决定性作用。我行走在教育科研的田野,一路且行且歌。
一、 从突破教学困境起步
没有哪个教师一开始就了解教育科研、喜欢教育科研,做课题、写论文更多的是一种“功利化”的驱使,一旦达成既定目标,如晋级高级职称、荣获名师光环,课题、论文往往就从此“永不相见”。当然,还有一些教师对教育科研心存偏见,以为教育科研就是为了“装点门面”,为了“沽名钓誉”,对教育教学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因此,他们对课题、论文“嗤之以鼻”。
20年前的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跟全国大多数农村学校一样,离教育科研很遥远。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仅是两篇评高级职称的论文就够他们忙活大半辈子了,至于课题那更是一种传说。虽然没有教育科研,但大家的工作热情依旧不减,尽心尽责地教书育人。只是生源质量下降过快,导致教学变得越来越吃力。数学这门学科尤为明显。尽管也采取了减慢教学进度、加强课后辅导等措施,但成效甚微,“老师讲—学生听—课后练”的教学套路难以为继。
当时,我刚好担任备课组长。正所谓“穷则思变”,既然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学生,那么能否改变一下教学方式?当时,“先学后教”风靡全国,山东的昌乐二中、江苏的洋思中学等一批“教改明星学校”风光无限。那么,这种教学模式是否也适合我们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都会表现出认知能力差与学习习惯差的共同“症状”,认知能力差导致他们不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学习习惯差导致他们学习被动。而“先学后教”刚好对症下药:由于有了“先学”的经历,学生对知识会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再做针对性的讲解就容易促使学生理解,这样,学习就会变得主动起来。于是,我决定带领全组教师进行“先学后教”的教学尝试。
没有专家的指导,更没有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凭借“变则通,通则达”的信念,我们在“先学后教”的道路上摸索前行。我们知道导学案很重要,可当时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也买不到适合学生的导学案,那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挑选合适的问题与例题,一道一道输入电脑,形成适合自己班学生的导学案;接着,我又把电子稿发给其他人,让他们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优化,这样就形成了适合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导学案。经过多年的积淀,我们建立了一套覆盖高中数学所有内容(包括高考复习)系统化、系列化的导学案。除了导学案之外,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一开始学生的不适应与个别学生的抵触情绪。已经习惯了听老师讲,现在忽然要对着教材预习,肯定会感到诸多不适。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一方面指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预习,另一方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学生不仅逐步适应了“先学后教”,而且“聪明劲儿”似乎回来了,讲的难题也能听懂了。后来的高考成绩验证了“先学后教”的成功,创下了历年新高。
二、 不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教师可以不搞教育科研,但我相信,绝大多数教师不会对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无动于衷,至少不会在付出努力之前听之任之。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一般会作出一些改变,会想办法去解决。其实,问题解决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科研的过程,只不过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临时性、碎片化的隐性研究。这与专业化、系统化的具有显性成果的研究相比,差距甚远。但无论怎么说,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师出于职业本能的最朴实的研究,它是正式研究的根基。
当县里的专家认为我们“先学后教”的教学改革就是一种课题研究后,我才知道自己是在做课题。专家肯定了我们所取得的成果,还建议我把实践的过程以课题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直接参评当年的县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我从来没有写过课题报告,也不知道课题报告长什么样子,经过几个星期的搜肠刮肚,最后写出的所谓“课题报告”就像小學生的记叙文。幸好专家没有计较文本的格式,他们更看重的还是实践的成效,给了我们一个县一等奖,还让我在表彰大会上做经验介绍。从那一刻起,我终于认识到:课题研究并不神秘,它其实就是平时教学的一部分。
此后,我开始留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其中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提取出来,上升为研究的课题。
“数学写作”是我主动研究的第一个课题。在“先学后教”的课堂中,学生不敢讲、讲不来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尽管很多时候,学生心里是清楚的,但就是无法有逻辑地表达出来。直到看到了一篇有关小学生“数学日记”的论文,我突然想到:既然学生不会“说数学”,能否先让学生尝试把数学写出来,然后再照着说?这样会不会更容易一些?本着以写促说的想法,我协同组里的几个年轻教师申报了第一个市级课题——“高中数学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了做好这个课题,我请教了县里的专家,也做了很多功课,基本搞清楚了课题研究的流程,也知道了结题报告的文本格式。经历了艰难的“学中做,做中学”的摸索过程,课题不仅成功结题并获奖,还收获了大量的学生作品。数学是代码,是诗歌,是谜语,是口诀,是伙伴……每个学生都用文字尽情地表达自己眼中的数学,诉说着对数学的“爱恨情仇”。原来,在学生心里,数学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体。我一边阅读学生的作品,一边也对每篇作品进行点评与反馈。不知不觉中,数学写作成为教师诊断学情的工具与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
数学写作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新开辟的《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拓展栏目就是最好的例证。在学生的眼中,数学是如此的形象生动,为什么教师却无法在课堂上把数学生动的一面呈现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现的更多是枯燥、冰冷的数学:当概念及其性质教好后,接下去就是无休止的练习与“刷题”。有没有什么途径来提升教师对数学的认知?课题“高中数学概念溯源教学的探索”应运而生。在研究过程中,我对高中数学教材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也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围绕生活、历史、学科等多个维度,对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进行溯源,不仅厘清了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还通过严密考证、合情推理,揭示了数学中不为人知的一些事实与真相,比如基本不等式为何“基本”、自然对数为何“自然”、三角函数与圆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何用ca来定义离心率等。本课题的研究在拓展自己数学视野的同时,也为构建生动课堂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当一个问题解决后,我们又会发现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课题研究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發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循环。我发现在预习环节,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课前导学案完成的质量不高,就开始尝试用微课帮助学生自学。逐渐发现微课的功能远不止于此,于是,我申报了省级课题“高中数学系列微课开发的研究”,成立了跨区域的校际微课开发联盟,开发了各类微课600余个,建立了免费的微课网络学习空间。这个课题最后获得了省一等奖,开创了学校课题研究的先河。微课短小精悍的风格深受学生喜欢,于是我又想:除了微课以外,能否引进更多与“微”相关的教学手段与媒介,以实现分解学习难度、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高中数学微教学的实践研究”正式开启,通过把微课、微信、微专题、微练习等时代产物有机融合在一起,最终实现化整为零、统合综效的实践效果。而当我第一次接触到由崔允漷教授提出的“学历案”时,我马上认识到传统的导学案需要升级,于是“学历案”又成了我后续的研究对象……从已有的课题中发现不足,不仅可以使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到完善,还能衍生出新的研究对象,这就是“课题生课题”。
三、 在教学实践中捕捉论文写作的灵感
相比于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是不是更容易些?实际上并非如此。课题报告只要把做法写清楚,基本上就能达标,而论文撰写还要兼顾发表的要求,比如,选题要新,立意要高。我也经历过论文写作的痛苦,看着别人发表的文章,似乎觉得自己也能写,但真正动起笔来,却一个晚上也憋不出几句。自以为满意的文章,投出去也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庆幸的是自己不乏“屡败屡战”的精神。
2008年初,我的一篇题为《本不该发生的意外》的教学案例文章居然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发表了。文章讲述的是我参加优质课比赛的经历:由于在备课时考虑不周,学生“意外”的提问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好在我随机应变,圆满化解。这篇文章的发表让我觉得只要不放弃,论文写作也并非无法跨越的鸿沟。自此,开启了我教学案例写作的生涯。
教学案例文章一般由教学背景、教学片段、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说白了就是讲教学故事,因此可以写得非常生动。但也存在难度,那就是如何从一节课中截取值得写的教学片段,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课堂观察与分析能力。为了能够写出好的教学案例文章,我改变了以往那种“看热闹”式的听课习惯,把注意力放在教学细节的抓取上,同时也不断思考“这节课有什么亮点与不足”“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学生学得怎么样”“如果我去上,会上成怎么样”……带着问题听课,让我成长为一个课堂观察者,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一篇教学案例文章。随着课堂细节分析能力与文字表达技巧的娴熟,我基本上做到了每听一节课就能写出一篇教学案例文章,也写出了《一题多解要见机行事》 《心动、生情、钟爱——分离参数法教学情感三步曲》《同课同构:给教学注入工匠精神》《牵着走,还是让学生自己走?》等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在我发表的文章中,这类文章足足占了6成以上。教学案例文章的撰写不仅让我的文章屡屡出现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核心期刊上,而且促进了我对课堂教学的认知,我的教学设计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有了教学案例写作的经历,写起理论性较强的文章也变得容易了。我还写了一些关于如何写论文的文章,与广大教师分享写作心得。除了基于听评课撰写文章外,我还围绕研究的课题撰写相关论文。比如,在“数学写作”课题研究中,发表了相关论文5篇;在“微教学”课题研究中,发表的论文更是有10余篇。课题研究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方向与主题,解决了“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不仅确保了写作灵感不会枯竭,而且有助于实现论文写作主题化、系列化,进而使教师个人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四、 用科研的力量促进反思
曾经不止一个人问我:你写这么多文章有什么用?你做这么多课题累不累?说实话,几篇论文、一两个课题对普通教师评职评优已经足够。但我要说的是,我之所以不断地写论文、研究课题,是为了使自己时刻保持反思。都说“经验+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公式,但反思的路径有很多,可以在自己心里默默地反思,也可以在教案后面写教学反思,但我认为,无论哪种反思都比不过教育科研的反思。在我看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反思,正所谓一课一论文、一文一反思。所以,擅长教育科研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也会更快。
善于反思的教师在教学中也会更加冷静与睿智。比如,数学教师一般喜欢“一题多解”,恨不得把所有好的方法都呈现给学生。但你会发现,尽管你卖力地讲了很多方法,学生最后只会掌握一种他认为最好用的方法。有教师会把原因归结为学生缺乏求知欲,但真正的原因恰恰出在教师教学的理念与讲解的时机上。试想一下:当原先的方法有效时,谁还会愿意学习新的方法?正如让一个用惯了苹果手机的用户改用安卓手机一样,出现抵触情绪原本就是人之常情,除非安卓手机有苹果手机不具有的新功能。学生学习也是一样,教师要让学生接受并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前提是让学生觉得原先的知识不够用了,即通过制造认知冲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如,很多教师纠结于数学公式的推导方法,拿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来说,其推导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构造直角三角,也可以借助单位圆,还可以通过向量数量积运算来推导。那么到底选择哪种方法?有些教师可能会认为,推导的方法越多越好,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其实不然,正确的处理方式取决于知识内容所在的教学单元。在以前的教材中,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被安排在三角函数这个单元中,为了凸显“三角函数是圆函数”的单元思想,借助单位圆模型来推导公式是比较理性的选择;而在新教材中,这两个公式被放在“平面向量应用”这一节中,目的是体现向量的工具作用,因此,选择用向量的方法来推导公式是比较合理的。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不能仅仅考虑方法的多样性,而要立足单元教学的视角进行综合考量,“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就是对单元教学理念最恰当的回应。
五、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2010年,我顺利评上高级职称,也承担了学校教科室主任的职责,专门负责教师的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以及培训工作。当时,我只是发表过3篇论文、做过一个课题而已,对教育科研也非常陌生。出于对教育科研的热爱,我在边学习边成长的同时,也尽心尽力地帮助其他教师修改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在我的示范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教育科研,学校的教研队伍日渐壮大。对大家来说,课题不再高不可攀,论文也不再是专业晋级的“拦路虎”。在县论文评比中,学校论文的获奖数量曾一度比全县其他普通高中获奖数量的总和还要多;课题研究成果更是在全县普通高中首屈一指。学校也因此获得了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甬派教育科研培育基地等殊荣。作为一所基础薄弱的农村高中,从教育科研“小白”迅速成长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教育科研强校,学校涌现了一批跟我一样的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实现了专业发展的“弯道超车”。
正如前文所讲的,教育科研的本质就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种有效路径,是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也是对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现象的反思。其最大的价值并不是“写多少篇论文,做多少个课题”,而在于让教师形成教育科研的意识。教育科研的意识会让教师的教育心态趋向平和,面对教学困境不会沮丧;教育科研的意识会让教师的教育思维更加理性,遭遇教学难题会想办法克服;教育科研的意识会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始终对教育满怀热情。
(吕增锋,浙江省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正高级教师。宁波大学兼职教授。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派名师培养对象、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宁波市名师、宁波市德育先进个人、甬城教育名家培养对象。主持国家级、省市级课题10余项,多项课题获得省市级奖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16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著有《数学论文写作背后的教学故事》《高中数学教学新思考》《每周一讲——新课标高中数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