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和学的关系,郭思乐教授在《杯子边上的智慧》一文中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他说,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边做得很厚,笨重而容积小。随着时间的推移,杯子的“体”——杯子本身(边),越来越薄,而杯子的“用”——装水的功能(简称“容”),越来越大,同样的杯子,可以装更多的水。尽管杯子的边能兜住水,但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恰当地调配“边”与“容”的份额,实现“边”少而“容”多。教学就像一只杯子,杯子的边薄,装的水就多,也就是教少成就学多。他继续说,我们决不会笨到认为杯子需要厚边,这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杯子之用是装水。
我们确实不会这样认为,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常常忽略了教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学,导致我们的“教学水杯”有着厚厚的边,盛水的效用极低。
反躬自省,我们中的很多人十分当然地认为教了就会了,却忽视了“教了”和“会了”之间有一个永恒的中介,这就是学。我们十分注重提升自己教的本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上煞费苦心,却鲜少觉得学生的学也需要由我们来设计与优化,忽略了学习本质上是由学习者自己推动的。用郭教授的话说:“在我们眼前的成长才是我们承认的成长。如果学习者自己成长了,就会使我们怅然若失,感到不太过瘾。所以,我们会用一种方式,来把本来学习者可以自己‘吃’下去的东西由我们自己转手交送。”
实际上,“教少”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减负。恰恰相反,让学生学比自己教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没有什么是比一讲到底更轻松的教学方式了,教师不用去设计学习任务,不用去组织课堂活动,不用去优化教学情境,不用去观照学生状态,只顾按部就班地把准备的内容讲完;而引导学、设计学、评价学则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因为有大量的课堂生成和学生质疑需要回应。
让学很难,这和我们的固有经验和思维定式有关,也有一定程度的惰性心理在作祟。然而,当我们真正明白必须
依靠学才能达成教的道理,就不会置学生的学于不顾。当我们发现以教代学的课堂上学生状态很糟糕时,我们就不会觉得一言堂理所应当了。
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认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不同的学习方式而呈金字塔式分布,其中,以教授他人等的方式产生的知识留存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听讲和读写。因为如果学生能够把学习内容教授给其他同学,说明他真正掌握了。
教少成就学多。我们有必要矫正教和学的“关系错位”,最大限度地让学。
为此,不妨把课件上讲授的内容转换成填空、连连看、问答、情境探究等形式,要求学生在自习的基础上自主完成;不妨把习题交由学生来做,并要求呈现答题过程;不妨尝试让学生来分析主观题,讨论答题思路,共同分析材料;不妨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背诵、反思、整理……刚开始的过程确实生硬又磕绊,学生也常常冷场、不自觉、不会学,准备的教学内容有时只完成一半,但坚持下去,坚持以优化教的方式来消解不安,该退出时退出,该等待時等待,该介入时介入,该调整时调整,精心打磨课堂的时机和节奏,终会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终会看到教与学的改变。
坚持让学生的学看得见,这是我慢慢形塑的理念。我想,学生在课堂上忙起来了,学习效果就会上来。我想,假以时日,学生定能适应并乐在其中。
(虞曙明,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