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梅
(哈密市第六中学,新疆 哈密 839000)
教与不教是存在于美术教学中的一对相反相成的矛盾体,看似是“教”与“不教”的对立,实则二者相互影响并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最终形成“教是为了不教”“不教而教”的良性互导。现代教育学家叶圣陶也从实践中总结出“教与不教”的本质,即“教”是在达到“不复需教”。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引导。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从古之先贤到现代教育大家,无不为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拨开迷雾,指引我们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及方式投身于实践,在美术教学的教与不教之间寻找到最有效的平衡。现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理解并实践“教与不教”的理念的。
1.规则的制定
(1)课堂管理规则的制定与执行。运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进行课堂管理,其内容基本从课堂管理、作业管理、学科助手管理、美术活动管理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以一个学期为基本时间单位,以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活动的跟踪记录为主要形式,按照学期末的汇总分形成ABCD四个评价等级。该管理模式符合素质教育下倡导的注重学生多元发展,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等要求。二是构建出公开、公正的开放式平台。明确告诫学生当下自己在本学科的综合表现,使其时刻保持自我管理的最佳状态。目前这套课堂管理模式在具体的课堂实践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授课模式的实施与推广。在授课上我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这套教学方法由四个环节构成:①出示课题,明确教学目标(时间:1分钟);②分步骤自主学习(时间:28分钟);③当堂训练(时间:10分钟);④发布任务(时间:1分钟)。这个“美式四步教学法”一是注重精细化设计。其中分步骤自主学习环节被细化为“第一次先学后教·掌握基础、第二次先学后教·巩固重点、第三次先学后教·提高拓展”三个由浅入深的阶段,每个阶段给出明确的指导,包括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时间、检测方式、得分要求等。学生在细致明确规范的学习模式中充满了紧迫感、方向感,内在的主动性瞬间爆棚,知识内化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打破了被动单向的传统模式,变得主动积极多渠道。二是通过单人自学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实现全班总动员,合作学习的意义获得激发,先会的帮不会的,主动的拉着被动的,大家都好好合作才能共同进步,课堂合作不再走形式,合作探究真正开启了助学的动力火车。
(3)学具的准备与使用。学具方面旨在教会其收纳管理学习资料,掌握美术材料正确的使用方法。但在具体操作中尽量鼓励大胆创新,或大量鼓励因为意外造成的神来之笔,不因给使用方法“框死”。
2.方法与途径的传授
教的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故应注意降低学生知识获得途径的依赖性。教师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简言之就是教师的“教”重点在于教会其学习的方法与途径,训练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自行内化的基础知识不可教;(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分享所得的知识不可教;(3)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与启发以及稍加帮助指导后领悟的知识不可教。
关于不可教部分我是放在教学模式的第二个“分步骤自主学习”环节重点实施的,在分步骤自主学习的“第一次先学后教·掌握基础”阶段,要求以个人为单位自学并独立进行成果展示,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目的是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自己学,此处老师不教。之后的“第二次先学后教·巩固重点”则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兵教兵”的方式,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目的是通过合作获得的知识合作学习来求得,此处老师亦不教。“第三次先学后教·提高拓展阶段”自始即不多讲,而以启发指点代替多讲,启发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的地方精讲一二,使其印入更深,此处基本不教只略加指点,助其自行参透。
现根据美术教学内容的划分从四个方面分析如下。
1.不可教的部分怎么教
(1)提供鉴赏资源:精美课件、挂图、模具、相关资料。
(2)组织鉴赏形式:查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进行观察;体验感受;启迪品评。
(3)明确鉴赏态度:自主学习;主动合作;深入观察;相信直觉;敢于评价。
(4)强化鉴赏评价:营造评价氛围;鼓励评价行为;赏识评价结果。
2.可教的部分怎么教
(1)教学生掌握鉴赏方法,逐渐懂得欣赏什么,怎么欣赏。举例说明,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外国美术名作巡礼”是由“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和“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两部分组成。在上这部分课时,首先提醒学生按照空间线索和时间线索宏观上把握大的鉴赏脉络,其次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典型作品来认识美术的多样性,注意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不同美术特色,最后引导学生尝试去尊重理解多元文化,建立自身的大文化情怀。
(2)站在较高角度进行人文部分的文化补养与拓展。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的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时,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古典文化的补充拓展,融入书法、绘画、戏曲、明清家具设计、古典音乐、民族服饰等多方面的文化,使学生在理解古人造园理念的基础上,润物细无声的梳理学生的古典文化脉络,涵养其文人情怀。
1.不教的部分怎么教
(1)纳入直觉观: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感受、多体验,获得当下审美的直觉力和洞察力,享受直觉性带来的审美体验。
(2)纳入畅情观:美术的学习,讲究畅情适性。轻技能重表达,运用技能时更多倾向于自由发挥,重在最终达成个人情感的表达。例如我在上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色彩的魅力”时,加大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环节设计,降低对当堂训练作业中构图、造型等技能要求,加强引导学生尽情使用颜色表达内心情绪释放天性,体验运用色彩传情达意的妙趣。
2.可教的部分怎么教
(1)教学生掌握美术造型中的观察方法。观察什么?怎么观察?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这一课,我教时侧重点不是苛求学生将人物全身速写画的多么形神兼备,重点是教会学生正确掌握美术造型中最基本的观察法。学会先观察大形,再观察细节,大中小的关系层层递进观察。假如学生逐渐掌握了这一观察法,就能够自己去观察表现,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这样岂不是就渐渐由“教”达到“不教”了。
(2)教学生掌握美术造型中的表现方法。把造型表现技能引导性的“教”给学生,而不是简单进行技能技法的训练。将“教”变通为“玩”去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给定“玩”的主题,适当结合常规的美学规律进行修正指导,帮助学生创造性的表现美的、新的、个性化的视觉形象。“教”一定的美术知识、技法是必要的,但只有把美术作为学生表现自我、表达对客观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能通过美术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让他们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多方面的经验。
1.不可教之处怎么教
(1)将设计美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训练学生使用常规设计语言应用到生活美学方面,重点将生活实践经验和感受与一般美学设计语言紧密结合,通过引导学生借助自身能量和所学尝试设计生活美化生活,激发其内在对美的强烈渴求与创造精神。例如八下第三单元第一课“插花”,侧重通过对插花艺术语言的掌握,增强美化居室的自审力和自觉性,增强学生参与创造生活美学的热情和能力。
(2)有意进行学生眼界与眼力的训练。美术教学是关于视觉美觉训练的学科,宁可“眼高手低”都不能“眼低手高”,尽可能提供丰富的视觉盛宴扩充学生的眼界,也尽可能提供高品质高层次的艺术资料陶养其眼力,以期逐渐获得较高的艺术素养与修为。
2.可教之处怎么教
(1)有意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与训练。美术教学要把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作为教学核心,不能用程式化的模式、公式化的教条和成人的意志强制性的机械模仿来干涉学生。要像爱护小花骨朵儿一样悉心呵护学生身上原生态的灵气与力量,艺术的觉醒与成长需要自发的内驱力,外力造就的至多是扭曲苍白的复制品。
(2)进行设计规律的掌握与应用。在教学中,使用最简洁的方式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最基本的常规美学规律。使用当堂训练或者合作完成的方式,锻炼学生对一般美学规律的敏感性与表现力。
侧重实践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强调参与与合作,即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表达,也强调团队合作与协调。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用“教”来让学生获得力量,又能通过“不教”来保护学生的能动意识?如何在“教”与“不教”之间取得平衡?私以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展开探索。
根据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在教学方法、内容、拓展提升方面,都适应该阶段学生发展状况,把握好时机有的放矢,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不断丰富发展学生对知识的驾驭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凭着自身智慧和观察判断,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关键性的指导,例如技能的运用或者是美学规律的把握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途径合理实施。
(1)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切主动性学习的原动力,创设各种开发兴趣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鼓励学生去天马行空的想象与不拘一格的创新,让他们在思想自由的世界充分地交流探索。
(2)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式,注重把握学生现状,因材施教,适时调整教学方式与方法。
(3)合理把握技能性教学内容的尺度。将技能传授与学生认知发展相结合,积极适应学生现阶段身心发展规律,鼓励学生尊重内心意愿,在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导中自发的实现对美的表达与抒发。
(4)帮助学生了解美术语言的多样性,丰富艺术表现形式。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介绍各类艺术门类及其使用语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的表现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去探索美术的多种表现可能。
学生美术中的“教”是最重要的,但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要确认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从研究学生的学习天性、本能、特点、规律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使之获得正确的学习能力。
美术教育的实质是通过美术语言的传授,综合开发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素质和人格品质。所以美术教师就需要承担起启发者、引导者、鼓励者的角色,在教学中保持学生的天性,合理安排“教”与“不教”,使学生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收获更多。总而言之一句话,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会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