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中的逻辑运用

2023-10-17 04:02陈晏中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3年40期
关键词:黄润国联悦纳

陈晏中

话题导入

语言是逻辑和思维的产物,也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在议论文写作中,除了最常见的运用关联词来增强逻辑性外,不同类别的句式也可以让逻辑更严密、层次更清晰、议论更深刻。那么,我们应如何运用不同类别的句式来彰显议论文语言的逻辑力度呢?

范本呈现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實;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新东西,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选自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自信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相信自己,懂得省察与突破,才能推倒断壁残垣,重铸生命起点,成就绚烂人生。

相信自己,悦纳自己,人生方奔腾如浪,壮丽如霞。

但人绝不能因环境的局限抑或他人的否定而自怨自艾,而应在挫折和冷遇中相信自己,悦纳自己,绽放心灵的光芒。为什么李白窘困时仍高歌“我辈岂是蓬蒿人”“直挂云帆济沧海”?为什么辛弃疾失意中仍悠叹“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为什么毛泽东回首过往仍慨叹“牢骚大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是因为他们都相信自己,依赖自己,用自信和坚韧,刷新起点,征服世界。

突破自己,超越自己,人生方拔节如竹,振翩如鹏。

不论是个体的跃迁还是民族的复兴,都需要突破自我,顽强生长。华为正是因为自主研发、自我迭代,才能延展创新的边界,冲破外界的围困;河南电视台正是因为打破常规、突破自我,才成就科技与文化的烂漫碰撞、商业与情怀的壮丽拥抱;中国正是因为独立自强、勇于超越,才走出了尽显大国风范的“高铁外交”,实现了浪漫而伟大的“太空出差”,在文化和科技的“丝路”上风神疏朗、气象万千。自我突破,是托举生命飞翔的长风,是叩响历史拔节的鼓铮!

(选自黄润媛《自信自省自胜,成就绚烂人生》,四川泸县二中实验学校)

众说纷纭

雷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标题提出了问题。鲁迅先生在行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这一问一答的设问论证,不仅使行文结构井然,逻辑严密清晰,而且用这种形式引导读者的思考,可以强化了论证的力量。

李宇轩:《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运用排比句式,不仅具有强大的论证气势和力度,而且使文章具有清晰的论证思路。

宋昭:黄润媛同学以李白、辛弃疾、毛泽东三位人物的典型诗句入篇,既阐明了他们不因环境的局限抑或他人的否定而自怨自艾,又把他们相信自己、悦纳自己的神采描写了出来。既运用设问,又运用排比,灵活自如。

彭景雅:两篇文章都巧妙地运用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长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鲁迅运用长句强调不可只看表面,要深入细致地观察才能了解。黄润媛同学的习作则运用华为自主研发、河南电视台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中国高铁等事例组成的长句,有理有力地展现了突破与超越的可贵。

技法点睛

同学们可以通过三种句式的运用,来增强语言的逻辑性。

1.运用设问句和反问句

设问句的特点是自问自答,一问一答的方式本来就能够显现议论文的行文思路和逻辑性,并且这种问答形式其实是对表达内容的一种强化,能够引起读者思考,增强议论文的逻辑力度和表达力度。与设问句相比,反问句在形式上有问不答,答在文中,主要作用是用来强调语气、突出感情色彩、强化要表达的内容。例如韩愈的议论文大气磅礴、气势逼人,多使用反问句是原因之一。其《马说》中经典的反问句“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韩愈对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行为有不可遏制的谴责之情。

2.运用排比句

排比句在议论文中的独特作用有两个:第一个是在内容方面,旁征博引,突出内容的丰富性;第二个是在表达效果方面,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运用排比句可以增加论证的力度,增加可读性。荀子的《劝学》、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鲁迅的《拿来主义》、吴晗的《谈骨气》等议论性的作品,都是使用排比句增加论证逻辑力度的典范。

3.运用长句

长句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能表达深刻的思想,而且富有气势。例如黄润媛同学的《自信自省自胜,成就绚烂人生》一文中的“但人绝不能因环境的局限抑或他人的否定而自怨自艾,而应在挫折和冷遇中相信自己,悦纳自己,绽放心灵的光芒。”运用长句,阐述了人不应该自怨自艾,而应该自信,读来气势磅礴、有力度。

猜你喜欢
黄润国联悦纳
悦纳他人、悦纳自己,寻找美与美的融合——《小公鸡,太棒啦!》原生艺术绘本的魅力展现
口碑制胜!全面禁抗时代,国联天科在鳜鱼上有何作为?
悦纳自己,是给未来最好的礼物
利用遥感技术解析地理试题的研究
国联和日本耍的把戏
亲戚悦纳,让所有的疲惫变得有意义
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探讨
悦纳
天津市国联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项目在静海县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