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生命宽度

2023-10-17 04:02王博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3年40期
关键词:美食家黄州西湖

王博

妙文品评

一蓑烟雨任平生

程云蝶

出走半生,历经坎坷,来到黄州时,苏轼已然成熟。人生只需一件蓑衣便可抵御风雨,潇洒前行。【首段呼应题目,直接入题,引起下文。】

老天似乎与苏轼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给了他过人的天赋,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夺走他施展才华的机会。然而,仕途的不顺、人生的坎坷,阴差阳错地拓展了他生命的宽度,成就了他精彩的人生,恰如那风雨之后的彩虹,无比绚丽。【紧承首段,亮出中心,并以比喻的修辞赞美了这种有宽度的人生。】

一生遭贬三次,反而成就了苏轼的无数千古诗作名篇。年老的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总结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乌台诗案,千古奇冤,最终以苏轼被贬黄州告终。于是,诞生了前后《赤壁赋》,有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有了《定风波·三月十七日沙湖道中遇雨》。九死一生的苏轼完成了他文学上的华丽转身,这一时期成了苏轼文学发展的最高峰,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成就。正如余秋雨在《黄州突围》中所写“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一次次被贬的经历,使苏轼慢慢成熟起来,也成就了他的文学。【引用苏轼的诗、罗列苏轼有名的作品,是用来说明被贬的不幸遭遇成就了苏轼的文学,拓展了他的生命宽度。】

苏轼是个乐天派,他积极入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徐州任上,抗洪抢险,加固、加长防洪堤;定州任上,整治军队;登州任上,巩固海防。其间,流传着许多有关苏轼的传说、佳话,最有名的是苏轼与西湖的传说。在苏轼任职的地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东坡处处有西湖。”有扬州瘦西湖、惠州西湖、颍州西湖等,当然,最著名的还是杭州西湖。苏轼在杭州时,疏浚西湖,并用淤泥筑成长堤,这就是“苏堤春晓”的由来。如今,它仍以“十里长虹”的风韵位于西湖十景之首,被人称道。【虽然仕途受挫,苏轼仍然积极有为,在地方上的功绩也同样显著。】

未曾得到世界善待的苏轼,却依然热情、执着地爱着这个世界。他把这种对世界的热爱融入到一日三餐中,吃出了面对不公命运时的豁达、坦然与豪迈。被贬黄州,他发明了“东坡肉”的吃法,还作诗自嘲被贬生活:“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在苏轼眼里,黄州到处是美食啊。再贬“瘴气之乡”的惠州,他竟吟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还发明了“羊蝎子”这道美食。生活的不易、世事的无常并没有打倒苏轼,他用美食来消解这世间的苦难。甚至在蛮荒之地儋州,他发现了美食“烤生蚝”这道美食,还在家书中写道:“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这既是在宽慰家人,也是自我宽慰。【在被贬的日子里,苏轼用美食来宽慰自己,一个士人竟成了美食家。】

且行且吟,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无意间活成了千年文人的偶像,他是诗人、词人、散文家、实干家、美食家……有如此生命宽度的人生,无疑是精彩的。【照应开头和题目,前呼后应,同时也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构清晰、完整。】

【陕西渭南市尚德中学】

技法提纯

这篇作文中心明确、立意深刻、结构清晰,行文过程中引用大量诗句,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增加了文学色彩,有许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1.前后呼应,结构清晰

作文首段中的“人生只需一件蓑衣便可抵御风雨,潇洒前行”呼应题目“一蓑烟雨任平息”。第二段点出中心:拓展生命宽度,成就精彩人生。中间段落从“文学成就”“功绩”“美食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一段照应题目和开头。前后呼应,结构清晰。“一生遭贬三次,反而成就了苏轼的无数千古诗作名篇”,是从苏轼的文学成就的角度阐述;“积极入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从苏轼的功绩的角度阐述的;“把这种对世界的热爱融入到一日三餐中”,是从苏轼作为美食家的角度阐述。这样多角度阐释中心论点,使中心明确、立意深刻。

2.内容丰富,语言优美

叙述苏轼的人生经历、罗列苏轼的作品、引用诗句,都使作文的内容更为丰富、语言更为优美,增强了作文的可读性。读者可以从作者罗列的苏轼人生经历中感受到他的豁达心胸,也能从诗句中得到文学的享受。

课后练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苏轼《石钟山记》

材料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见解与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材料一中苏轼质疑: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有或没有,可以吗?这句话告诉我们,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轻信,不可臆断,肯定了眼见为实的价值,强调要亲自考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

材料二中苏轼的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認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综合起来,两则材料都指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客观事物。既不能凭空想象,主观臆断,要求真务实,又要深知视角对事实的限制,尽可能通过全面的观察视角还原真相,去伪存真,去芜存菁,在多元化中为事实画一幅全景象。前者讲的是态度,后者讲的是方法。两则材料为互补关系。

态度贯穿整个认识事物的过程,当我们站在某个角度有所认知的时候,同样需要警醒自己是否已经认识得全面真切了。

写作时要紧扣命题要求,从“以上材料”中获取理性认知,而不是单方面就某一则材料生发议论,否则,难免有失偏颇。充分思考,辨明两则材料内在的逻辑关系,才有助于写出思想较为深刻的作文。

具体到写作实践,要远离堆砌论据的误区。议论文的本质是摆事实、讲道理,关键还是要落到一个“理”上,要加强对论据与论点之间关系的分析议论,以理服人,而不是割裂论据论点的联系,奢望通过论据的列举来弥补思维分析的不足。

【刘婷、周文杰/供稿】

猜你喜欢
美食家黄州西湖
多情最是黄州月
A taste of Jiangnan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美食家忽必烈
看不见的美食家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大美食家
当西湖遇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