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萌萌 刘园秋
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郑萌萌 刘园秋
研究生“三助一辅”是有效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确保高校良性运转的重要政策,它的预期目标的实现必须在具体执行中考量效果。通过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对政策执行各因素的分析发现,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研究生“三助一辅”文本的内在限制影响政策执行力度、高校研究生的认知偏差影响政策执行过程、高校管理部门的行为偏差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单向度的高等教育环境影响政策执行效力等问题,制约着“三助一辅”政策培养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从优化政策顶层设计以推动政策执行落地落实、兼顾岗位需求与学生发展以提升目标群体政策认同感、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以调动执行主体积极性、优化高校教育环境以营造良好政策生态四个方面来推进“三助一辅”政策有效执行。
研究生教育;“三助一辅”;史密斯模型;政策执行
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的雏形始于1988年,自2013年《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制度”后[1],“三助一辅”政策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举措,正式进入系统设计阶段。2014年12月24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三助一辅”工作提升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的高度,成为推进各高校开展“三助一辅”工作的指导性方案。“三助一辅”政策突出了“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的要求[2],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高等院校都积极落实政策要求,设置专门的组织或机构推进该项工作开展,在研究生教育系统内建立相对完善的资助细则,以期达到资助育人的效果。《2021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资助48.90万人次,同比增长18%,资助金额29.35亿元,同比增长14%[3]。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各高校“三助一辅”政策的实施情况,笔者调研国内8所高校,其中东部高校4所、中部高校2所、西部高校2所,以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为分析框架,多维度呈现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破解之道,以期为优化政策的制定、提升政策的执行效力提供相关建议。
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不仅是落实教育成本分担制、减轻研究生经济压力的重要战略决策,而且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索实践,因此,也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教育课题。目前,学界对研究生“三助一辅”的功能与作用、现状与问题、发展方向和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4-10]。学者们对“三助一辅”工作的功能、问题及发展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拓展了该问题的研究深度,为本文提供了借鉴。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视角比较单一。研究生“三助一辅”作为一个动态的政策执行过程,适用于从公共政策学视角开展研究,而当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教育学视角。二是缺乏学理支撑。现有成果多是对事实展开讨论,研究浮于表面且存在大量同质化内容。
从公共政策学视角看,“三助一辅”不仅是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更是在人才强国战略下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实施落地的一个缩影,“三助一辅”工作所呈现的现实问题也是理想化政策在实践中执行不到位的重要呈现,因此,需要借鉴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总体来说,公共政策执行研究有四种途径:①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其基本命题是科层官僚制下,更多从政策制定者的立场来考虑。②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其特点是将政策执行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归结为基层执行者,认为政策执行和政策制定存在某种互动关系。③整合视角下的研究途径。这种整合模式综合考虑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结果的影响,提出诸多影响政策执行的要素。④基于政策工具选择的研究途径,将政策执行看作政策工具选择的过程,政策工具的选择关乎政策执行的成败。上述四种途径皆有所长,但是显然我国科层制体系更适用于第一种途径。在“自上而下”贯彻各项政策的背景下,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是最优选择。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不仅比较符合我国的政策实践过程,而且对政策执行影响因素的分析也更加科学全面,因此被学界广泛应用在我国重大公共政策执行研究中。因此,本文借助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这一分析工具,对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的执行现状进行深入探究,试图为问题解决提供新的视角和框架,将研究对象聚焦至具体的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其研究内容将更具体、更深入,不仅全面展示了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的执行逻辑,还为揭示我国教育政策的执行现状提供思考空间。
1.分析框架
在《政策执行过程》一书中,史密斯将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归纳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理想化政策,包括政策本身的类型、政策的社会形象等。二是目标群体,即公共政策直接作用的对象,主要包括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以及其对政策的反应和配合程度。三是政策执行机构,包括政策执行组织及具体的政策执行者、执行人员的专业素养等。四是政策执行环境,包括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这四大因素之间会形成一种有张力的互动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政策执行,影响其执行效果。此外,政策执行的最后结果也将会被反馈至新的政策制定过程中,以此不断完善理想化政策。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作为一种政策分析工具,在我国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提出的四个因素是学术界公认的影响政策执行过程的基本要素,因此也成为经典的政策分析模型。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具有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政策传导特征,而且作为一个综合体系,其执行过程错综复杂,因此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对于分析研究生“三助一辅”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利于深入分析政策执行中可能存在的盲点,也可以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提供有益思路(见图1)。
2.研究方法
以往有关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的量化研究方法,但是问卷调查难以反映出政策执行中的具体细节,因此,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以中国矿业大学、湖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8所高校的448名研究生、150位教师为调研对象。访谈提纲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①“三助一辅”的选聘机制、岗位设置和工作内容的具体情况;②研究生参与“三助一辅”的情况;③“三助一辅”的宣传方式、培训方式及考核情况;④研究生及管理者对“三助一辅”政策的认知和态度;⑤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2013年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以来,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稳步推进,改革发展成效明显,为完善我国资助体系和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该政策培养功能发挥较弱,理想与现实之间还存在巨大鸿沟。本文将结合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具体剖析影响“三助一辅”政策执行的因素。
图1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理想化政策是影响政策执行的首要因素,主要涉及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等。有学者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设计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经济资助转向大学人力资源补充,以及强调研究生知识与能力并重、学业与职业有效衔接。然而,各高校出台的政策中虽然都提及“三助一辅”岗位,但是规定的界限尚不清晰。此外,单纯从制度设计来看,“三助一辅”政策尚未脱离2014年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后我国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下资助举措的设计范畴。具体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三助一辅”功能定位的偏差影响其人才培养作用的发挥
(1)政策设计缺乏前瞻性考虑,政策目标层次较低。高校对“三助一辅”功能定位的界定将决定这项工作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同时影响其制度设计和工作开展。研究生“三助一辅”一直被视为缓解研究生生活压力、获得津贴补助的重要方式。资助功能有助于减少研究生对自身经济条件和教育成本的担心,增加学术与职业发展方面的考虑[9]。然而与资助功能相比,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所肩负的培养功能发挥不足,无法体现其在高校人力资源体系中的作用。如在“三助一辅”的岗位设置上,政策设计仅仅停留在维持现有行政工作需要和服从教学工作安排,尚未将其上升至高校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层面。
(2)政策之间协调性差,政策规定冲突弱化政策执行。为进一步发挥“三助一辅”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作用,《意见》强调,助教应当逐步积累教学经验,培养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11]。但是各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明确规定,严厉禁止研究生给本科生上相关课程。为了规避政策规定之间出现的冲突,决策者往往选择模式单一的设计思路,将助教工作的内容仅限于课堂教学准备等机械性任务。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助教工作因缺乏在教学实践中历练成长,最终逐渐沦为教学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事实上,高等教育的课程形式是多样化的,对于助教的要求也可以更加严格,对于有能力胜任习题课、讨论课的研究生,学校可以考虑给他们提供机会助力其成长与进步,发挥“三助一辅”实践育人的预期功能。
2.国家层面“三助一辅”政策文本表述的模糊性增加了政策执行的现实难度
政策文本与政策细则直接影响到政策执行过程,政策模糊不清会导致政策执行困难。虽然《意见》强调要发挥“三助一辅”培养研究生能力的作用,但是其政策文本在提升研究生能力方面的表述却十分笼统,缺乏具体的标准和尺度。譬如,《意见》指出“提升助教对研究生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的有效作用”[11],其中的“知识掌握”实际上缺乏统一明确的含义和指向,难以单独进行考核评估,无疑在实践中给政策执行增加了难度。
《意见》还指出“应根据本单位办学定位和学科特点,统一制定助研、助教、助管和研究生担任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建立基本的管理制度,规定基本的津贴标准”[11]。上述政策要求也仅对政策执行活动做方向说明,没有给出具体的战略部署和详细的操作说明,可能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理想目标与现实情况相脱节,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相对模糊的政策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不同高校可以在合理范围内依照自身实际,灵活制定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具体执行办法;另一方面,相对模糊的政策文本会导致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造成教育质量差距日益扩大。此外,政策文本表达的模糊性也给了那些习惯于搭便车的高校敷衍塞责的机会,他们仅仅是表面上完成政策任务,而深层的政策理念被束之高阁无法彻底贯彻,依旧是“穿新鞋,走老路”。
总之,模糊的政策规范使用笼统、抽象、不精确的语言表达政策含义,仅能给政策执行者提供一些方向性、原则性的指引,却无法给出具体的操作标准,只能任由政策执行者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办法[12],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政策的执行难度,不利于理想化政策目标的普遍实现。
史密斯认为,政策目标群体是公共政策直接作用的对象,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知水平和态度是影响政策执行的关键因素,其对政策执行产生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利益取向和文化心理取向。具体到“三助一辅”政策运行过程,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所有高校的研究生均属于它的作用对象,他们对该政策的认知不清晰以及缺乏高度认同都会影响政策执行过程。
1.研究生对“三助一辅”政策的认知不清晰影响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政策的知晓率是指对政策的价值目标、政策的具体内容有充分了解。只有对政策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判断政策是否对自身有利,才能依托政策规定做出适合自身的安排。具体到“三助一辅”政策上,研究生只有对各个岗位所必备的能力及工作内容有清晰的认知,才有助于他们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高效地利用政策资源。通过访谈发现,很多已经参加或者准备参加“三助一辅”工作的研究生并不了解这一政策,有些只是道听途说,缺乏对政策的理解与认同。
(1)政策宣传路径不畅通阻碍目标群体充分了解政策的基本内涵。通过检视高校“三助一辅”政策的传达过程,发现在宣传手段上,传统的宣传工具仍占据主导地位,途径较为单一,如学校宣传公告栏;在宣传内容上,更多是简单描述岗位概况和基本要求,而不是传达政策的目标和意义,以致研究生对“三助一辅”政策的理解较为片面,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政策宣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达到理想的宣传预期。学生对“三助一辅”各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功能缺乏基本认知,难免产生消极认知与抵抗情绪。通过访谈发现,仅25%的受访研究生认为“三助一辅”政策宣传教育做得“非常好”或“很好”。研究生普遍对“三助一辅”各岗位的认识模糊、定位不清,如将助研津贴理解为导师科研经费中的必要支出,视作理所当然;向往辅导员岗位但对其申请条件与基本要求一概不知。
(2)政策信息渠道不统一,选择范围有限,造成目标群体难以及时获取完整有效的政策信息。目前,由于大多数高校管理部门招聘信息发布时间不固定、发布渠道不统一,大量信息缺乏统一规范的整理记录,分散在各种平台之上,如在班级群教师及学长、学姐转发的消息,学院官网的通知,学校勤工俭学网站上的招聘信息,等等。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发布渠道,研究生难以在招聘时间内获悉所有的招聘信息。一位参加过助教的同学在采访中表示:“本来的规划是当兼职辅导员,但是我也不知道从哪去找相关的招聘信息。当时老师发了招助教的消息,刚好我也有时间,就申请了助教。后来我从别的渠道才知道其实那时也有其他学院在招辅导员。”可见,信息渠道不统一会导致研究生选择空间缩小,不利于他们对未来的科学规划。
2.研究生与教师对“三助一辅”政策缺乏高度的认同感
研究生对“三助一辅”政策提升自身能力的认同程度会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绝大多数研究生越来越关注个人未来发展方向,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三助一辅”政策,并非出于对政策理念的认同,而是基于对个人利益的左右权衡。当职业发展方向与“三助一辅”政策对自我提升的需求相契合时,目标群体便积极参与。反之,则以消极的态度回避这项政策。从访谈结果来看,研究生参与“三助一辅”的动机主要有三类:一是被动无意识型,基于学校或学院对研究生的相关规定参与“三助一辅”工作;二是主动功利型,倾向于从“三助一辅”工作中获得劳动报酬和综合测评加分等;三是发展动机型,借此机会锻炼自己,提升综合能力。从被动无意识和主动功利两种参与动机可以看出,研究生更偏向于机械地完成“毕业任务”或者看重其经济帮扶功能。
从目前的实践看,助管、助教、助研、辅导员等岗位都与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挂钩,其本意是调动研究生参与教学实践、理论研究、学校及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在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使其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岗位要求研究生付出的时间成本与研究生日常紧张的科研任务会形成现实冲突,从而影响其参与的主动性。从岗位设置来看,虽然“三助一辅”政策提供的岗位是多样的,但是像助管这类工作内容繁杂琐碎、机械重复的岗位并没有受到普遍欢迎,其价值和地位没有得到研究生及其导师的认可[13]。从“三助一辅”的培养功能看,通过访谈我们发现,部分研究生表示自己要申请助教、助管等岗位时,导师更愿意鼓励他们多读书多写作。如果存在生活困难情况,导师会抽取部分科研经费资助他们,这一情况在理工科也较为普遍。在许多导师看来,相较于在助管、助教、辅导员等工作岗位的历练,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科研的广度、深度更能直接正向作用于他们的创新能力[14]。
各执行机构是政策贯彻落实的主体,任何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都需要各执行主体按照国家层面的政策精神来使其具体化。因此,政策执行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高校执行能力的影响。然而,各高校开展“三助一辅”工作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执行偏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高等院校“重资助、轻培育”的选择性执行削弱了政策整体执行力
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推进,“三助一辅”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以经济资助为主,转向以人才培养为主[15]。《意见》也明确指出,要按照“培养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的原则统筹协调“三助一辅”工作。但是在许多高校出台的“三助一辅”政策中,并未凸显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全方位的发展策略,仅能从津贴补助的普遍提高推测出政策的经济资助功能得到实现。
在政策功能和政策效果的呈现上,“三助一辅”政策中的经济资助功能比其人才培养功能更胜一筹,因为前者能通过统计数据看到更为直观明了的成效。而当决策者难以清晰地看到或预计政策效果时,通常会相对保守地选择坚持原有的政策理念,为避免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成本,不会过多“开发”政策的新功能。因此,在“三助一辅”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往往因自身发展利益的最大化选择“其他功能”,而忽视“培养功能”。
以“三助一辅”工作的岗前培训为例。岗前培训能够帮助研究生更清晰地了解工作内容与岗位职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三助一辅”工作中培养的能力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切实增强“实践育人”实效。然而现实情况是:部分高校将同质化的培训内容贯穿于各岗位,违背因材施教原则;部分高校仅用“在选聘后各单位应依次开展培训”等文字表述提及这一环节,缺乏进一步的细化;部分高校完全没有设置岗前培训这一板块,只对选聘、考核、津贴补助等方面给出相关规定,选择性执行政策内容。无论是政策内容的缺损还是规定的模糊,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忽略对研究生综合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个性化指导,暴露了高校选择性执行的自利行为。“三助一辅”工作在充分强调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根据各岗位要求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活动。只有不断增加过程指导和丰富知识结构,研究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2.高校管理者形式化的考评监督导致政策难以发挥实效
《意见》强调,应根据不同岗位特点设置管理考核办法,充分考虑指导教师、任课教师在岗位考核中的作用[11]。实际上,《意见》所指出的分类考核与管理是不仅体现了公平公正,而且也为细化评价标准、明确各岗位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现实依据。但是许多高校在评价考核时仍然采用一般等级制,将评价标准模糊化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缺乏具体的公开透明的考核标准,仅存在一个最终的考核结果,从而导致考评监督形式化、表面化。通过访谈发现,在对助教的考核上,超过2/3的主讲教师并没有形成清晰系统的评价细则。评价标准的模糊实质是岗位职责的模糊。政策文本的笼统表达与实践中的定位不清,是造成考评监督简单化与浅尝辄止的重要原因。
从监督形式上看,各高校普遍缺少内部监督的相关办法,例如进行质量抽查、建立相关评价反馈机制等。“三助一辅”政策开展的成效究竟如何,也不直接与学校和教师的荣誉与利益挂钩,因而难以在学校和教师层面产生彻底执行该政策的动力与压力。此外,外部监督机制也不够健全。“三助一辅”政策通常与奖助政策捆绑在一起,其具体的执行信息依赖于“向上”汇报的单一途径,外部的监督检查最终往往沦为一纸总结,政策执行的全貌难以完整地呈现出来。
总之,同质化的考核方式会导致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只追求合格而不是精益求精。长此以往,“三助一辅”政策蕴含的培养理念容易被悬空,考核监督评价也逐渐流于程序化、形式化,难以发挥出“在科研和实践中培养、人力资源补充、助学助困渠道”等重要作用。
政策环境是构成政策执行的基础,不良的政策环境会削弱政策执行力。高等院校在教育领域的注意力分配不均和落后的硬件设施条件阻碍了“三助一辅”政策的有效执行。
1.高等院校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注意力分配不均削弱政策执行力度
“三助一辅”工作虽然是研究生事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高校的“隐性地位”远远比不上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校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决定了其必须以学术为主”,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和师均论文引用数这两项指标在高等院校的教育评价机制(以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为例)中占有60%的权重[16],多数学校及导师对研究生能力的评价大都也以发表论文作为关键指标[17],因此大部分高校会将更多的注意力分配给教学与科研,相较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更加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三助一辅”政策中蕴含的“实践育人”理念并没有成为人才选拔和衡量教育质量的硬性指标和评价标准,导致高校对“三助一辅”政策的关注度普遍不够,尤其容易忽视其内在的培养功能。助教的实际工作与其教学能力提升的关系并不紧密,更多聚焦于专业课程建设。相对于提升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和实践应用能力,学校更关注研究生是否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这种“重学术、轻应用”的传统,反映出我国高校管理部门缺乏对“三助一辅”政策内在价值意蕴的深入思考,不仅会弱化“三助一辅”政策的人才培养功能,而且也会制约“三助一辅”育人平台的理想效果。
2.硬件设施配备更新换代慢,降低政策执行效率
“三助一辅”政策的现实运行涉及面广、执行主体多、管理难度大,其工作管理与服务体系运行复杂,传统的手动操作效率低下,一定程度上使政策执行受到梗阻,因此信息化建设和运维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部分高校仅对助管、助教、兼辅等搭建了相关管理平台,但对助研管理缺乏系统的跟踪管理和质量监控,特别是没有统一的岗位管理平台,岗位招聘信息呈现出碎片化和滞后性特征。高校“三助一辅”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不仅增大了高校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而且也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终阻滞政策执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18]。那么,在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教育背景下,如何确保“三助一辅”政策更深入更全面地执行?如何破解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本文认为推进“三助一辅”政策的有效落实,需要从优化政策顶层设计以推动政策执行落地落实、兼顾岗位需求与学生发展以提升目标群体政策认同感、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以调动执行主体积极性、优化高校教育环境以营造良好政策生态体系这四个方面出发,全面提升高校教育政策执行力,谱写新时代人才强国新篇章。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让好的政策发挥出好的效果,就必须解决好政策执行问题。政策目标的明确性与政策内容的科学合理性影响着政策执行机构对政策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政策的贯彻与落实。为解决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文本存在的内在限制性,发挥其实践育人的特色优势,应致力于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提高政策执行力度。
1.明确政策目标,提高政策执行精准性
“三助一辅”政策的顶层设计既要考虑总体部署,又要展现其倡导的价值导向。“三助一辅”政策目标从经济型助困逐渐向资助和发展型培养并重转变,在培养模式上从注重知识学习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转变。“三助一辅”是深入研究生教育改革下的新型育人模式,注重锻炼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助推研究生的综合发展。研究生通过具体实践来验证和强化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在锻炼中不断认知自我,从而达到全方位育人目的。因此,在顶层设计中要明确“培养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的原则,将“三助一辅”工作列入研究生培养计划,使之成为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必修环节之一、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评定的必备条件之一。
2.细化政策内容,增强政策执行可行性
笼统的政策表达为执行主体敷衍塞责提供了便利条件。“三助一辅”政策通过改善研究生经济状况并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助力其掌握实践学习能力和高水平科研技能为目标,促进其学业与职业的衔接,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实现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为保障“三助一辅”政策的执行效果,必须不断优化政策内容,依据总的管理办法与原则,出台各岗位管理的细则,实行分层分级管理;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体察目标群体的潜在需求,提升政策执行的科学性;建立反馈建议机制平台,加强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协商沟通,切实增加“三助一辅”政策执行的可行性。
目标群体是政策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因此,为提升目标群体对“三助一辅”政策的认同感,应致力于增强目标群体对该政策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使目标群体真正获得体验感和满足感,认识政策本身的意义与价值。
1.创新政策宣传方式,提升研究生对“三助一辅”政策的知晓率
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同是建立在正确认识政策的基础之上,因此,各高校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内容与手段,丰富“三助一辅”政策的宣传形式。一方面,要重视利用研究生入学教育、新生座谈会、设岗单位培训等宣传时机,积极引导研究生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转变其思想观念。另一方面,要深刻阐述“三助一辅”政策在培育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深层政策内涵,使他们认识到“三助一辅”不仅是具有资助性质的助困渠道,更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施展才华的良好实践平台。此外,还可以发挥优秀案例的榜样作用,树立“三助一辅”培育典型,加强政策认同感;充分利用校内媒体,拓宽目标群体获取政策信息的渠道,激发主体自觉。
2.注重以人为本、科学立岗、突出培养功能,提升“三助一辅”岗位的专业性,增加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
高校管理者在确定“三助一辅”岗位时要结合研究生所学专业特点,参考研究生的意愿和职业发展需求,着力改变目标群体对政策的消极看法和自利行为,使研究生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与能力。比如,设置教学专项计划,为未来想在教研岗位上工作的研究生提供锻炼机会,让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组织等教学实践,锻炼其教学能力;制定详细周密的助管培养计划,科学设计助管的岗位职责,设置基本技能培训课等。
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意愿及执行能力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效果。完善监督考核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有效规范高校管理者的行为方式,还为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平稳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1.明确各执行机构的职责,健全高位监督机制,完善政策执行方式
各高位主管部门要深入领会“三助一辅”政策精神,发挥监督、指挥、协调作用,凝聚监督合力。学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应建立对各学院的质量抽查和监督办法,审查每学年各设岗单位的监督考核规定,确保责任到人,严格遵守政策要求;教务部、校务部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要对“三助一辅”政策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考核;各设岗单位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强化培养单位主体责任,调动培养单位、教师的积极性。
2.制定分类考核方法,提升考核质量,提高“三助一辅”工作管理水平
高校“三助一辅”设岗单位要制定具体的管理考核细则,提供明确的岗位职责、工作时间、选聘标准和考核要求。在考核内容上,将工作量与工作质量相结合,对助教考核可纳入教学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对助管考核应注重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对助研考核应提出最低科研标准;对兼职学生辅导员的考核要综合考量所带班级学生整体学业状况、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因素。在考核形式上,强化过程管理,采取月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基础考核与述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研究生的个人自查总结与主管教师的引导教育考核,提高“三助一辅”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政策环境是保障政策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撑,政策只有与之所处的环境达成平衡,才能实现理想的政策效果。高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相较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助一辅”的实践教学方式在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上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因此,高等院校应该为研究生的多元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优化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执行环境,夯实“三助一辅”政策的执行基础。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凝聚价值共识,贯彻“三助一辅”政策的“育人”理念
高校持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采用什么样的人才培育模式,直接关系着学校育人机制的发展。面对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各高校应在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平台与服务,保证政策资源的有效投入。同时,“三助一辅”政策涉及的各类执行主体也应形成统一的价值认识。现实中单纯将助管、助教作为教学、管理的支撑和补充,以单一化标准衡量研究生成长发展的现象层出不穷,反映出各类主体缺乏共同的价值共识,不利于高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阻碍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为此,各高校应该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广泛宣传科学的育人观,引领相关行动者形成对政策的共同认识,使学校、教师、管理者之间形成有利于政策执行的协同效应,共筑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2.加强“三助一辅”管理平台建设,提升信息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系统助力提高政策执行过程的透明度,技术与管理的融合为构建良好的政策生态体系提供重要保障。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搭建研究生“三助一辅”管理系统,利于动态跟踪管理以及质量监控,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管理系统的更新升级为各高校“三助一辅”政策的高效执行建立了良好的信息基础,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信息化保障。管理系统能使得“三助一辅”工作更加规范,促进管理部门各司其职。研究生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岗位信息及聘用情况,有利于保证工作流程公平公开公正。岗位设置与监督的双向透明利于增加研究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进执行主体与目标群体之间的信任感。
[1]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教研[2013] 1号[A/OL]. (2013-04-19) [2022-12-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304/t20130419_154118.html.
[2]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 (2020-07-29) [2022-12-27]. http://www.gov.cn/xinwen/2020-07/29/content_ 5531011.html.
[3] 2021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EB/OL]. (2022-08-28) [2022-12-27]. http://edu.people.com.cn/n1/2022/0828/c1006- 32513070.html.
[4] 张莹. 研究生“三助”工作之资助功能简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8): 90-91,94.
[5] 赵小羽. “三助”工作对思政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积极作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 7(11): 133-135.
[6] 罗英华, 许丽红. 培养机制改革后研究生“三助”工作的发展现状与思考——以复旦大学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7): 45-49.
[7] 史少杰, 周海涛. 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 问题及对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3): 20-25.
[8] 李博文, 於文博, 刘文韬, 等. 浅谈研究生“三助一辅”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教育现代化, 2017, 4(15): 91-92.
[9] 谢矜, 王晓莉, 肖宝华, 等. 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生“三助”制度设计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5): 50-56.
[10] 贾立壮, 胡文斌. 协同育人视域下研究生“三助”工作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2(3): 77-78, 163.
[11] 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 教研[2014] 6号[A/OL]. (2014-12-24) [2022-12-2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412/t20141224_182993.html.
[12] 韩志明. 政策执行的模糊性及其治理效应[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2(4): 30-35.
[13] 王冉. 研究生“三助”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为例[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8(5): 104-105.
[14] 李祖超, 张丽. 科研实践培养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14, 35(11): 60-67.
[15] 霍莉, 李兰. 从“助学”到“培养”——研究生“三助”岗位制度创新的思考[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6): 27-30,66.
[16] 罗燕. 中国高校评价的制度分析——兼论“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价[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 38(6): 37-44.
[17] 程序. 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新机制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17(12): 164-167.
[18]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34.
郑萌萌,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徐州 221116;刘园秋,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徐州 221116。
2023年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史密斯模型视角下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执行研究”(编号:2023WLJCRCZL223)
10.16750/j.adge.2023.10.005
(责任编辑 周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