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2023-10-17 01:29:22熊毅俊晏育伟程俊峰雷百战
科技管理研究 2023年16期
关键词:县域现代化科技

熊毅俊,晏育伟,程俊峰,雷百战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第一动力。农业科技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宏伟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科技的发展与突破。科技革命总是能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生物育种、合成生物、微生物组学、农业生物质工程、智慧农业等颠覆性技术将会对农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县域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战场,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薄弱环节,相对更加迫切需要依靠和发展科技,因而开展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21 年5 月,农业农村部提出开展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共建一批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探索构建科技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机制新模式。加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也被写入了《“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作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措施。目前,全国有72 个县(市、区)与对口技术单位开展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1],各地也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模式,并对此开展了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本研究以广东县域为视角,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外经验启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具体实践,凝练形成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以期为探索适宜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1 农业科技现代化相关研究综述

1.1 相关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以及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的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围绕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内涵、外延、特征和实现路径、评价体系进行的理论研究较多,如吴海霞等[2]认为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可以归结为农业科技的制度体制现代化、研发水平现代化、装备水平现代化、人才队伍现代化、创新治理现代化和成果转化现代化;张新仕等[3]认为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外延是人才支撑、平台建设、机制构建和政策保障;苗红萍等[4]认为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至少包括农业科技支撑强、农业科技贡献大、农业科技效率高等方面,并据此构建农业科技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朱思柱等[5]立足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特点,从产业科技化、人才专业化和生态绿色化等3 个方面构建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以上学者对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关键构成因素进行了详尽分类及阐述,不仅将制度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研发经费投入、专利数量、平台建设、人才发展等评价科技创新水平的传统指标包含在内,同时也把机械化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等体现农业特点的指标作为考量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将农业和科技两个不同维度的客观事物进行了有机融合和内在统一。

农业科技现代化本质上仍然属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范畴,有关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成果可作为开展农业科技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舒尔茨[6]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进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和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农民引进新要素需要一定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免费的,需要一定的投入和成本,这些成本就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如今普遍开展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技术培训,技术观摩会、展示会,科技下乡等,均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进而促进经济发展[7]。罗富民等[8]根据创新理论提出破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约束的路径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曼斯菲尔德[9]的技术扩散理论认为,一项新的农业技术的扩散趋势从技术采用到衰老的过程呈现“S”型曲线,一般要经历突破、紧要、跟随和从众4 个阶段。董君[10]在对曼斯菲尔德技术扩散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业技术扩散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技术供给方、农业技术扩散中介、农业技术潜在采用者、产业本身和社会经济系统,这些构成要素之间通过市场力量或政府干预结合在一起而发挥作用。公共物品理论认为,许多农业技术具有一般公共物品的特征,如技术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溢性等,容易导致“搭便车”现象,造成技术供给不足等问题[11]。因此,农业技术的公共性决定了其在技术推广与服务过程中的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社会团体及农户的主体关系及构成的组织形式[12],在此过程中,农业科技的社会化服务供给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农业科技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体现和关键支撑,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开展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探索实践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开展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模式研究的实质就是为了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有效解决农业产业面临的技术问题,进而加快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1.2 国内外经验启示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发达国家均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重点。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国家,以提升劳动生产率为核心,注重生物工程技术研发和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并建立以农业科研院校、企业、农场主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产学研协同化发展模式[13];以日本为代表的精耕农业国家,形成以政府和农协为主导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运作模式,重视农业教育以及先进适用农机改造和农技推广服务,以政策保障科研成果的普及推广,如屈小娥[14]、李俊[15]的研究所述;以荷兰、以色列为代表的国家,农业资源相对匮乏,但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水平非常高,通过建立高效的技术推广体制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16],推动高效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数字化、智能化、设施化农业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一跃发展成为农业强国[17]。

在国内,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较高。其中,山东以多种农机发展模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18],同时培育农机服务市场主体,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江苏注重基层农业科教和人才培养,鼓励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联合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参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实行“一村一名农技指导员”,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农技推广服务;浙江以推动生态农业科技进步为抓手,开展种业创新,选育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通过建设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转化应用。

以上实践表明:不同条件的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的路径各有侧重,以规模化农业的发展模式重视农机装备的科技进步,通过提升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资源约束型地区的农业以精耕细作为主,更加重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通过政策保障、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其共同点均是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和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以及政产学研一体化推进。

2 广东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分析

2.1 广东县域农业科技现状分析

广东作为科技强省,区域创新能力自2017 年以来持续位居全国第一[19]。2021 年,广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1.3%,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为98%以上,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8.5%,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20]。由于受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制约,广东县域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不高,且各地农业发展水平不一,农业经济发展差异巨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22》,广东有122 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包括65 个市辖区、20 个县级市、34 个县和3 个自治县[21]。本研究所指的“县域”是广东省境内的县及县级市,同时为便于对比分析县域与市辖区在某些指标上的差距,也将市辖区纳入分析范围中。样本县域具体分布在珠三角(12 个)、粤东地区(8 个)、粤西地区(10 个)和粤北山区(27 个),其中全省接近一半数量的县及县级市集中分布于粤北山区。选取国家级星创天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等相关指标,以农业科研平台及农村创新创业载体数量分布为切入点,从不同侧面分析评价县域农业科技发展水平。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全省国家级星创天地有63 家,有41%分布在县域中;广东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有87 家,其中有24%分布在县域;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有96 家,其中涉农类为16 家,仅3家在县域范围内,分布在县域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占涉农类的比例为18.75%;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有50 家,有56%在县域(见表1)。

表1 广东市辖区与县域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相关指标对比

从区域分布来看,粤北山区县域农村创新创业最具活力,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数量最多;珠三角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最多,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区域企业创新水平较高。在县域层面上,粤北山区各相关指标仍处于领先地位;尽管粤东地区缺少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但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量仅次于粤北山区;而珠三角县域的国家级星创天地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县域分布较少,分别被粤西、粤北山区和粤东、粤北山区超越。通过对比农业科技相关指标数量在市辖区与县域的分布来看,粤东、粤西、粤北山区等地在市辖区和县域数量分布上较为平衡,而珠三角则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国家级星创天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市辖区,县域农业科技竞争力相对较弱,也反映出市辖区对县域的虹吸效应。整体而言,尽管粤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县域农业科技发展态势较好,农村创新创业活力较强,而农业基础相对较好的珠三角、粤东、粤西地区,其县域农业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2 广东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探索实践

为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广东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县域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广东在促进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致6 种典型模式,包括以高校、科研院所带动的校地合作模式、院地合作模式和平台共建模式,以及县域内生的数字引领型、产业链集聚型、社会化服务型等模式。

(1)院地合作模式。一般是指国家或省级科研院所以地方政府行政力量为依托,与县域内的多家科研机构、企业等达成深入合作,通过整合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和地方行政资源优势,将平台、人才及项目、成果等资源进行引进、研发、转化、落地,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如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与地级市政府合作共建地方分院,以“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协同创新、全链服务”的合作模式辐射带动区域农业科技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整县域科技支撑,集中优势力量支撑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快速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带动县域农业科技水平提升[22]。

(2)校地合作模式。校地合作与院地合作有许多共同之处,一般是指高校与地方政府或科研机构、企业建立的科技合作。相较于科研院所,高校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学科门类齐全,覆盖的领域广泛,精准化程度更高;二是学生资源丰富,其创新活力旺盛,是激发乡村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如华南农业大学在地方成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乡村振兴研究院等;三是成果丰富,高校的科研产出多,基础研究能力强,待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多。但高校的主业是教育和培养人才,更多的时间需要花费在科研及教学上,高校老师服务地方产业的动力相对不足,成果转化率相对偏低。

(3)平台共建模式。以平台作为载体整合科技资源是许多科研院校与地方开展科技合作常见的方式之一,不同于高校、科研院所一般性质的科研平台,此类平台是以当地重大战略需求和农业产业发展实际问题为导向,以聚集特定的创新资源、构建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打造特色产业体系为目标,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综合性科研平台,其针对性更强、服务更加精准化、队伍更加稳定。但其需要克服诸多难题,如场地、人员、资金的保障,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和利益分配等关键环节的融通、协调,以及维持平台运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等。目前,广东省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均作出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佛山、珠海、江门、梅州等地,广东省科学院积极探索建设适宜广东特点的技术育成孵化组织载体,通过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政策链“四链”融合,构建全过程、全要素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科技赋能区域社会经济协同发展[23]。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与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佛山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开展以基因组学技术为核心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攻关,针对生猪、淡水鱼、花卉和中草药等领域开展产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普咨询等,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研究机构和产学研创新体系。

(4)数字引领模式。指基于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通过数字化的记录、分析和管理,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质量和标准化程度,实现高效、智能、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数字农业技术被视为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沿技术,不仅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支持,实现自动化、透明化、可追溯化,便于数据分析和决策,还使得农业的销售更加便捷,农产品可以通过电商、直播平台和社交媒体等创新销售手段快速推向市场;同时,推动农业产业链向数字化、服务化、智能化、共享化领域拓展,创新驱动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繁荣县域经济。如高州荔枝产业以“数字兴荔”为抓手,运用“5G技术+大数据”率先打造全省首个单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以“一个中心、六朵云”的理念构建起了“大数据指挥中心+荔枝云仓”、荔枝云链、荔枝云展示、荔枝云园、荔枝云商、农业云管理六大系统,以基地规范化、农事精细化、销售精准化、管理一体化的智能监管体系,实现全市荔枝“一盘棋”统筹管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但目前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的普及应用仍困难重重,一是技术成本高、普通企业和农户难以承受;二是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和相关技术支持,难以推广应用;三是数字化技术更新换代较快,这也增加了农民和农业生产企业的技术投资和更新成本。

(5)产业链集聚模式。产业链集聚是指一个产业的上下游关联在某一地理区域形成产业集群,是具有高度集中性的发展模式。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集聚是指从种植开始到最终消费,包含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两个及以上环节的市场主体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或纳入内部组织管理,具有比较优势的一种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如产购销一体化、育繁推一体化、农业全产业链等发展模式。产业链集聚的发展模式是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方式。产业链集聚的关键在于企业创新链的形成。创新链为产业链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各种创新元素的产生和应用,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产品升级,进而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如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打造全产业链业态为目标,集聚各类创新主体和经营服务主体。典型代表为徐闻县菠萝产业园,其依托头部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带动,与农户之间形成了一个结构完整的利益共同体与农业产业链,同时又通过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将他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菠萝全产业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社会化服务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一般是指通过服务组织或专业机构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提供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并逐渐实现服务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以满足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也包含对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如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品种,借助数字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现代装备集成应用、耕地质量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技术等示范推广的科技服务。当前,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的带有公益性质或项目性质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难以满足目前农业产业和农业经营者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而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规模农户、提供经营性科技服务为主业的社会组织或专业机构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相比于其他供给主体,这些专业化的组织机构可以对小农户的农业科技服务进行快速反应,能够有效解决技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技术服务不到位等难题。如台山市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市-镇(街)-村”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全市18 个镇(街)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建设镇级农业生产服务中心、创建江门无人机水稻作业属地标准。针对规模化经营要求,探索“合作社+村集体+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和村集体组织动员农户,协助村集体和合作社将农户的零散地块以50亩~100 亩(1 亩≈0.066 7 hm2)为单位入股[24],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经营服务需求。实践结果表明,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解决农业质量效益不高、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方式,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还带动县域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整体跃升,对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3 广东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构成

根据农业科技供给主体的分布及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将农业科技供给侧主体分为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需求侧按照经营主体、集约化程度、农业功能进行分类(见表2),构建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模型(见图1),以进一步揭示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演化机制。将技术成果类型和技术扩散方式等作为供需主体连接的关键要素,技术成果按照功能属性进行分类,主要包括良种、装备、农资、管理等。其中,农资是指除良种之外的农业生产性物资,如农药、化肥、兽药、农膜等材料;管理是指动植物的生长管理、病虫害的防控管理以及信息化管理等过程中包含的技术成果。技术成果的扩散方式根据技术成果在研发、转化、推广等过程中借助的载体作为分类依据,主要包括示范基地、科技园区、综合性科研平台、公益性推广服务等。将公益性推广服务纳入技术扩散方式范畴,主要考量社会化服务过程中政府、科研院校承担的公益性推广服务的特点,将其作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的集中体现。鉴于每个技术需求主体对技术成果的需求以及扩散方式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偏好,如规模化的农业偏好农机装备,资源约束型地区偏好社会化服务等。基于此,根据不同需求主体的偏好,对技术成果类型和技术扩散方式进行随机组合,与发展模式进行匹配,形成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企业带动模式、社会化服务模式和产业链集聚模式(园区模式)。

图1 广东县域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模型

表2 农业科技供给侧与需求侧主体分类

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以科研院校的技术成果为主体,通过共建平台、人才下沉,与地方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如院地合作、校地合作、平台共建模式等。企业带动模式是以头部企业为主体,通过自主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充分体现在单项技术上的引领作用,如数字化引领模式。社会化服务模式是基于对小农户的技术供给不足,通过社会化服务主体提供科技服务的一种模式,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团体以及科研院校均参与其中。产业链集聚模式是以产业链为基础,通过建立科技园区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以上发展模式匹配的技术成果类型和技术扩散方式组合情况如表3 所示。

表3 农业科技发展模式要素分类及组合

2.4 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困境

县域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载体,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然而,现阶段县域农业科技发展自我“造血”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科技推广力量不强、企业创新水平低、高水平的科技平台稀缺,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处于生产一线的农户、企业迫切需要技术的支撑,而科研院校的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仍未完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偏低,农业科技供需失衡成为制约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最大障碍。具体原因如下:

(1)缺乏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主要来自科研院校,但有效供给仍然不足。一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一些核心种质资源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二是多数科研院校注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相对薄弱,缺少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科研成果。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出的大量低端、重复科研成果均不具备商品化、产业化潜质,农民能够看得懂、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供给不足。

(2)人才下沉的长效机制不完善。针对县域自身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的现状,引进人才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首要选择。通过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扎根基层;或与科研院校合作,科技人员通过离岗创业、企业兼职,挂职、驻点等方式,长期在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然而,人才引进来却面临留不住的问题,一方面,引进的人才缺乏项目经费、科研用地、仪器设备,后续配套跟不上导致科研工作难以开展,甚至有的从事一般管理工作,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现行科研院校对科技人员的评价还是以项目、论文、成果等为主,科研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项目申报、论文撰写、成果报奖中,真正用于研究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的时间非常有限。

(3)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薄弱。农业科技推广的最终目的是让产业增效、农民受益。农民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最大群体,但其掌握并运用新理念、新技术的比例偏低。一方面,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弱化,无法满足现实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储备大量科技成果的科研院校大多数与企业合作,通过共建示范基地等方式进行科技成果的展示、推广,企业与农民之间某种程度上形成竞争关系,农民并没有获取多少收益。对农民而言,获取新技术的渠道仅仅是通过参与技术培训、技术观摩会等,不足以使他们能够完全吸收新知识并付之于行动,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传统耕作方式。由此可见,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4)企业的短视行为。农业是高风险行业,具有门槛低、投资大、波动大、周期长等特点,而科技研发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同样也是一种高风险的投入,大部分企业更愿意追逐规模效益而放弃为创新持续投入,在获取新技术方面属于短期行为,偏好“拿来就用”和“短平快”的技术成果,缺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动力。此外,许多农业技术的公共物品属性使企业存在“搭便车”等侥幸心理,同时也加深了企业之间的技术隔阂,导致创新意识落后和企业自主创新水平低下。

(5)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投入经费不足和投入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农业科技投入依赖政府财政投入,企业和社会投入总量不足,且财政投入主要集中在农业的生产环节,科技投入占比非常低;另一方面,农业科技领域投入的财政经费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校,而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协同创新研发投入的占比偏低,一些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县域农业科技发展整体滞后。

3 对策建议

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以“四个面向”作为根本准则,把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为根本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3.1 创新农业科技现代化整县域推进模式

在县域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整县服务模式,引进国家或省级科研院校在本地建立县域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联合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农科所、农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科技服务公司等社会化服务主体,以及农村科技特派员、乡村农技“轻骑兵”,创建县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推广联盟。引导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田间课堂等方式开展先进技术试验示范,为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程化、精准化和个性化农业科技服务;同时,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的团队协作,形成分工明确、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科技协同服务体系,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开放共享、人才交流互动,解决各自为战、低效重复、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3.2 完善县域科技创新链

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作为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依靠科技解决资源环境约束、人多地少矛盾以及粮食效益低等突出问题。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因素以及提质增效和生态优先两个目标,开展品种选育、栽培模式创新、病虫害绿色防控、耕地质量提升、粮食减损、食品加工、资源高效利用、质量检测等研究,推动农机农艺农技相配套,强化农业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增加种粮收益,改善生态环境。支持本地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生产经营基础好、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加强院企、校企合作模式,协同科研院所联合攻关解决农业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提高科技产出质量和转化成效。

3.3 加强县域农业科技人才现代化建设

持续推进农业科技人才下沉,依靠科研院校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带动地方农科机构科技水平提升,促进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创新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统筹各级农技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力量,围绕各地农业产业发展,响应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生产实际的技术需求,开展农业产业技术攻关和农技服务乡村行,打通基层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方式为基层培养年轻高素质人才,保障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运转经费,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鼓励农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吸纳长期在生产一线、技术能力突出、人民群众认可的乡土能手加入农技推广队伍,参与“农村乡土专家”评定,并作为特聘农技员的优先遴选对象,使其成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生力军。

3.4 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

科技是动力,制度是保障。农业科技现代化不仅要体现在农业科技硬实力上,更需要加强农业科技软实力的建设,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科研环境与创新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一方面在于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摆脱体制机制障碍,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和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推动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另一方面在于提升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要素向县域的集聚和流动,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

4 结论与展望

加强农业科技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重点、难点、短板在县域。扭转县域发展落后的局面根本动力在于科技。抓好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建设,必须从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入手,加强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企业创新,增强县域科技自我“造血”能力,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让更多优质、先进的科技成果惠及企业、农户,带动区域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充分分享科技红利,实现共同富裕。广东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储备,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企业创新能力强,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县域发展滞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未来,在探索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的进程中,广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科技资源优势,借助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理念和技术成果,推动县域农业科技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跨区域、跨领域合作,弥补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不同地区县域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的方式和路径也不尽相同,本研究通过构建农业科技供给需求模型,根据技术需求主体对技术成果和技术扩散方式的偏好进行组合,提出了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研究框架,然而,针对技术需求主体的偏好设定,以及技术成果和技术扩散方式组合匹配相应的发展模式等机制研究尚有一些不足之处,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需进一步开展不同技术需求主体对技术成果和技术扩散的实证研究,以及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机制研究,分析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和技术需求上的差异,推动实现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精准对接,为各地开展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探索实践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猜你喜欢
县域现代化科技
边疆治理现代化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科技助我来看云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46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科技在线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8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