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彦,翁国虎△,邱华威,符厚锐,陈林金,符馨尹
(1. 海南省中医院,海南海口 570206; 2.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海口 57010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为常见脑血管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有偏瘫、运动、意识障碍等,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IS 发生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当前社会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目前,超早期静脉溶栓是治疗AIS 的有效方案,但由于大脑持续缺血、缺氧,神经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后仍可能遗留运动障碍等,影响预后[2]。因此,在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有效的药物治疗,帮助改善AIS 患者颅内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提高临床疗效十分重要。丁苯酞是一种脑保护剂,能提高脑组织缺血耐受性,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保护神经功能和营养神经细胞,对脑神经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3]。本研究中探讨了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AIS[4];首次发病,病程不超过4.5 h;年龄不大于50 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20 分;入院前未接受抗凝等相关治疗。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为20191126-2),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静脉溶栓禁忌证;伴其他严重颅内病变;合并恶性肿瘤、免疫系统或血液疾病、急慢性感染;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既往精神疾病或神经疾病史;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临床资料不全、依从性差。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海南省中医院2020 年1 月至2022 年5 月收治的AIS 患者14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70)Tab.1 Comparison of the patients'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n=70)
所有患者入院后予调节血糖和血脂、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0.9 mg/kg注射用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国药准字SJ20160055,规格为每支50 mg),最大剂量低于90 mg。首先,取总剂量的10%于1 min 内完成静脉推注,剩余剂量在1 h 内泵注完成。静脉溶栓24 h 后,头颅CT 检查确认无颅内出血,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 S. P. A,国药准字H20160685,规格为每片100 mg),每日1 次,每次100 mg。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为每支100 mL∶25 mg),每日2次,每次100 mL。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观察指标:1)采用NIHSS[5]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得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根据Barthel指数(BI)[6]判断患者的生活能力,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能力越好。2)采用EMS-9PB 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仪(深圳德力凯医疗有限公司)测定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Vp)、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7]。3)采集患者治疗前后外周空腹静脉血各4 mL,离心(转速为2 500 r / min,离心半径为8 cm)15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 1(ET - 1)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4)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疹、恶心、呕吐、头痛。
疗效判定[8]: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90%,为痊愈;NIHSS 评分下降幅度为46%~90%,为显效;NIHSS评分下降幅度为18%~45%,为有效;NIHSS评分下降幅度低于18%,为无效。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2至表6。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n=70]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n=70]
表3 两组患者NIHSS及BI评分比较(X±s,分,n=70)Tab.3 Comparison of NIHSS and BI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point,n=70)
表4 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X±s,n=70)Tab.4 Comparison of MCA hemodynamic parameters betweenthe two groups(X±s,n=70)
表5 两组患者血清VEGF,NO,ET-1水平比较(X±s,n=70)Tab.5 Comparison of serum VEGF,NO and ET - 1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n=70)
表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n=70]Tab.6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n=70]
AIS 是因脑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该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静脉溶栓是早期AI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能恢复缺血区域血流供给,从而改善脑组织缺血状态[9]。但脑组织对缺氧敏感程度较高,短暂缺血也可能引起神经功能损害,静脉溶栓后可能遗留各种神经性后遗症。阿替普酶扩张血管功能有限,单用效果不佳[10-11]。丁苯酞是临床治疗AIS 的一种新型药物,能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脑水肿,改善大脑微循环,减轻炎性反应,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和营养神经的作用,对改善缺血区域血液循环、保护神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12-1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提示在静脉溶栓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丁苯酞治疗AIS的作用机制较复杂,可通过协助构建和完善脑微循环,提高脑组织血液供给,保护缺血神经组织,还能维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稳定,提高线粒体复合酶活性,进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静脉溶栓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有助于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修复,改善其生活活动能力。
脑血流动力学障碍是造成AIS 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的始动因素,同时也与神经损伤的再生、修复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15]。积极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状况可保障脑组织充分供氧,提高神经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最终改善预后[16]。TCD 检查能快速呈现脑部血流动力学信息,监测脑血管痉挛状况,对指导AIS 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7]。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大脑中动脉Vp 显著快于对照组,PI 和RI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静脉滴注丁苯酞有助于提高大脑中动脉血流流速,改善脑组织血流灌注。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提高血管自身修复功能有助于改善AIS 患者的预后。VEGF 是促进血管新生的关键因子,能维护细胞内皮完整性,刺激血管内皮释放组织蛋白酶,诱导新血管生成,帮助建立侧支循环,增加脑组织血流灌注,从而减轻神经细胞的凋亡[18];NO 是一种血管扩张因子,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自由基生成的作用[19];ET-1 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的血管收缩因子,可激活Ca2+通路,导致其内流,产生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20];NO/ET-1平衡是维持血管功能正常的基础,其失衡会造成血管痉挛,影响组织血液循环,从而诱发脑血管疾病[21]。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VEGF和NO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ET-1水平显著降低,提示在静脉溶栓基础上给予丁苯酚治疗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脑血管痉挛。这是由于静脉溶栓能促进梗死部位血流灌注恢复,挽救缺血半暗带;丁苯酞则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促进线粒体代谢,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促进新血管生成,还能调节NO/ET-1表达平衡,减轻血管痉挛,从而改善脑血液循环。观察组增加丁苯酞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显著升高,提示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丁苯酞联合静脉溶栓治疗AIS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灌注和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