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艳
(灵台县上良中心幼儿园 甘肃 灵台 744404)
幼儿的天性就是爱玩,幼儿园在开展教育的时候应充分认识到幼儿的天性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认识事物,学习各项能力,使学生的专注力和自制力都能够得到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使其保持健康、积极的状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针对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可以通过课程游戏化建设进行改善。
课程游戏化就是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教育的时候,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游戏融合在一起,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课程教育,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各种本领,促进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使幼儿健康地成长[1]。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主要是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游戏活动中增强对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能力。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更关注游戏活动的过程,重视在游戏过程中吸引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潜力,帮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游戏活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幼儿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并对传统说教式的教学形式较为反感,因此幼儿园开展课程游戏化建设,将课程内容融入到游戏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吸收知识,更好地学习。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应用多种工具,可以打造精彩的游戏课堂,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游戏中来。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通过良好的游戏设计,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游戏精神,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可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其自制力和专注力。幼儿的思维不成熟,很难专注地做一件事,幼儿教师通过将游戏与课程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时,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自己叠衣服、小被子和整理衣柜。
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教育时,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将课程教学和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可以利用良好的游戏设计,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对其思维进行拓展[2]。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尊重幼儿的教学主体地位,创新游戏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分级设计游戏的方式,逐步引导幼儿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让幼儿感受到游戏学习的乐趣,拓展思维空间。
3-6岁的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获得直接经验,爱玩是这一阶段的幼儿的基本特点,而游戏就是这个阶段的幼儿的主要学习形式。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课程游戏化教学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机械化地执行教育要求,为了游戏而游戏,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也没有对幼儿进行游戏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时,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游戏教学的任务,在游戏环节延长游戏时间,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发展规律。
幼儿园在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时,没有将课程内容和游戏内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导致教学分离,课程设置不合理。一方面,有些幼儿园为了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的生活,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渗透了小学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游戏时没有充分考虑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和各方面能力发展。教师在进行课程组织时,盲目追求教学的结果,而忽视了游戏过程对幼儿的思维和能力引导,从而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一些幼儿园教师在进行课程游戏的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性格的多样化,在进行游戏设计时无法满足所有幼儿的发展需求。幼儿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课程游戏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对幼儿的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会导致幼儿对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不感兴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3]。教师采取单一的游戏形式对幼儿进行教学,无法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会导致幼儿的注意力分散,不能发挥出课程游戏化的作用。
一些教师在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时,没有认识到游戏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游戏设计不合理,组织能力较差,单纯让幼儿进行玩耍,而没有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引导和教育,最终导致幼儿无法在游戏中提升认知水平和各项能力。幼儿教师无法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就会错失教育的机会,在对幼儿进行常识的引导和德育的渗透时,失去有利的时机,效果不明显。教师的综合能力不足,无法科学、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就会导致课程游戏无法完成其应有的使命,失去游戏化教学的意义,从而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教育时,更加重视室内环境的设置,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室内活动空间,但是却忽视了室外活动的创设,没有充分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有些幼儿园的规模较小,没有较大的游戏活动空间,在对幼儿进行游戏教学时,主要通过室内活动,压抑了幼儿对室外活动的需求,导致幼儿在教学的游戏化教学中无法全面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的身体健康也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缺乏体育活动锻炼,可能会导致幼儿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受到影响。
幼儿园在开展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时候,应明确教学的目标,也就是通过游戏设计体现出课程内容,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完成课程学习,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幼儿游戏精神,使学生通过游戏精神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幼儿的天性是爱玩,但是他们只会盲目地玩耍,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全面地认识游戏、尊重游戏、遵守游戏规则。尊重游戏不只是尊重游戏本身,还要尊重游戏中另外的参与者,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教导幼儿一旦确立了游戏规则就要遵守,如果违背了游戏规则就要受到惩罚[4]。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的时候,应为学生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天性发展、幼儿较为熟悉的游戏环境,使幼儿能够尽快融入游戏中,提升幼儿的体验感。例如,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为了锻炼幼儿对游戏规则的认知,可以设计一个“找数字”的游戏,在宽敞的教室中铺上不同颜色的泡沫地垫,地垫写有0-9中的任意一个数字,每个数字若干个。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为幼儿讲解游戏规则,确定每一个幼儿都了解游戏内容和规则以后,再开始游戏。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指令组团找到对应的数字站到上面,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找到相应的数字人数并站在相应位置的人属于游戏失败。在游戏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尊重游戏的规则,并正确面对游戏失败,在幼儿游戏失败的时候给予鼓励,但是如果有幼儿违反了规则,就要对其进行处罚,使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游戏精神,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教育的时候,课程设置承载了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课程游戏化应重视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将游戏融入到课程体系建设中。教师应不断调整课程游戏的方案,更加关注游戏的本身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意义,合理设计游戏环节,将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地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提升各项技能。教师在开展课程游戏化时,应认识不同游戏的特点,总结不同游戏对幼儿各项能力的培养作用,从而形成一个游戏数据库,在进行游戏设计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数据库中的知识,对课程游戏进行完善。同时,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感受对游戏化教学的展开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还要对课程活动的推进做出必要的干预和引导,使游戏活动有序推进,更好地把控幼儿的情绪,教师还应在游戏中根据幼儿的状态和需求及时调整游戏的内容,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成长和发展。例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超市物品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提前准备好各项超市物品,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幼儿模拟在超市购物的场景。教师应组织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一起讨论各种蔬菜、零食、玩具、水果等的摆放位置和价格,锻炼幼儿对物品归纳和整理的能力。当游戏场景设计好以后,教师就应该让幼儿扮演的“小导购员”、“小收银员”、“小客户”、“小老板”等,在“超市”内部展开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在超市购物的流程。在游戏中,幼儿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幼儿园在开展课程游戏化建设时,由于游戏化的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要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引导的时候采取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避免幼儿感到厌倦。幼儿园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应重视对幼儿综合素养和各项能力的培养,通过将各项课程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创设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综合培养。例如,教师可以设计音乐活动和绘画活动,培养幼儿审美思维;可以设计观察自然、观察人物等的游戏,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对生活的感受力;还可以设计动手制作手工画报的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设置,引导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对艺术、科学、体育活动等的兴趣,为其以后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幼儿的音乐教学时,可以将节奏游戏和音乐课程结合在一起,利用节奏游戏的设计,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节奏,让幼儿熟悉节奏的内容,然后在学习音乐课程的时候,让幼儿通过拍手等形式找准节奏。教师还应设计变换拍手的形式,在节奏变化时,让幼儿变化拍手的形式,在学生完全掌握之后,就将节奏引入到童谣教学中,让幼儿通过节奏游戏对童谣进行学习。通过节奏音乐游戏为幼儿营造全员参与的游戏氛围,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爱好和天赋,使幼儿感到新鲜,从而提升学习的欲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于幼儿的特点,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培养的时候必须要具备幼儿游戏设计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建设。首先,教师应学习先进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重视课程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幼儿来讲,游戏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现阶段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健康地成长,而教师的工作就是设计良好的游戏活动,并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教师在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应认识到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需求,并鼓励幼儿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参与到游戏环节。教师在游戏设计时不必事事亲力亲为,应适当给予幼儿发挥的空间,让幼儿自己设计游戏的内容、游戏角色、故事情节,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佳。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在教学中应优化自身的教学用语,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语言。幼儿的认知更加简单,对于夸张的语气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夸张的语言引导幼儿展开学习。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搭积木的游戏时,幼儿搭建了一个很大的城堡,教师就可以通过夸张的语气夸奖幼儿:“哇——这个城堡好大好漂亮啊!”幼儿得到鼓励就会增强信心,从而对城堡进行更加用心地装饰,使城堡更加美观。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应的语气对幼儿进行引导,如可以通过遗憾的语气说:“如果可以有一个大花园就更好了。”幼儿得到启发之后就会对城堡进一步完善,增加城墙和花园的搭建,使城堡更加漂亮。因为幼儿的理解能力较弱,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语言体系,从而为幼儿设计更加符合其发展需要的游戏,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
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环境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开展课程游戏时,需要各种游戏材料和游戏设施的支持,才能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使幼儿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游戏学习[5]。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时候,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室外活动空间,重视整体游戏的设计,并丰富室外游戏活动的空间。教师应为幼儿设置自由活动区域、攀岩游戏区域和器械游戏区域等。在不同的区域设计不同的游戏物品。如在自由活动区域可以设置秋千、滑梯、沙土、皮球等游戏资源,器械游戏区域可以设置单双杠等游戏资源,攀岩游戏区域可以设置攀爬架游戏资源等。同时,教师还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合理安排游戏区、学习区和生活区,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场地,并设置大量的游戏资源,如剪纸材料、实验材料、积木等。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时候,应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合理设计游戏活动的内容,让幼儿的各项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避免幼儿在身心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前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例如,教师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设计时,应注意根据幼儿的特点,调整游戏的难易程度,使游戏更加适合幼儿的发展。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认识小动物的游戏时,由于幼儿还未形成理性认识的能力,可以借助于各种小动物的游戏道具,或者借助于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有关小动物的动画片,让幼儿对小动物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幼儿观看小动物的动画片,组织幼儿家开展“猫抓老鼠”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提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总之,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教育的时候,应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为幼儿创设符合其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的游戏,让幼儿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升各项能力。幼儿教师在进行课程游戏化建设时,应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游戏精神,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幼儿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