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之美(下)

2023-10-16 19:15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38期
关键词:藏戏豫剧秦腔

豫剧

豫剧,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是主要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流传于中国各地的传统戏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豫剧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传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汲取了昆腔、吹腔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元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实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的剧种特色。豫剧也被西方人称赞为“东方咏叹调”。

片段欣赏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豫剧是那时人们的重要精神食粮,能到戏院里看场豫剧演出,是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中学某年的初夏时节,县上豫剧团来乡里演《穆桂英挂帅》,我和几个同学欢呼雀跃,相约结伴去看戏。天刚擦黑,四邻八乡的男女老少蜂拥而至,黑压压一片向戏院门口涌来,瘦小的我刹那间被挟裹进人群,身体不由自主地提将起来,慌乱中谁人的茶杯打翻,开水全浇在了我身上……临开场前,我和小伙伴们如愿坐在了戏院里,悠扬的二胡声响起来了,清脆的锣鼓敲起来了,头戴耀眼金冠、身穿华丽戏服、背插雉鸡翎的女主角也威武登场,观众一片欢腾,我烫伤的疼痛也随之烟消云散。

豫剧的传统剧目达千部之多,大都编排设计考究,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丰满,唱腔富于变化,久听不厌,常听常新。《对花枪》赞美了结发夫妻对爱情的忠贞坚守、不离不弃,《秦香莲》鞭挞了薄情男子喜新厌旧、忘恩负义的丑恶嘴脸,《杨家将》歌颂了忠臣良将戍守边疆、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花木兰从军》讲述了女英雄木兰乔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七品芝麻官》刻画了唐知县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许多优秀剧目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我更喜欢豫剧现代戏《朝阳沟》,主人公银环、拴保的身上洋溢着崭新的时代气息,“走一道岭来翻过一架山”“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等经典唱词,成为那一代人永久的回忆。

(节选自张同华《我的豫剧情结》)

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片段欣赏

白天劳作之时,乡亲们通常是集中在一起干活,一边干活一边哼着黄梅戏,那七仙女的“看人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段,似乎每个人都感到这是对自己的真实写照,于是唱得深情、唱得悠扬、唱得够味。在出工、收工的途中,青年们走在空旷的田野中,情不自禁地放声高唱,你一段,我一段,此起彼落;男高音,女高音,遥相呼应……一切是那样的无拘无束,将人们劳作的困乏一扫而去。

夏夜纳凉之际,生产队的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带着小凳子和小凉床,来到村外菱荷飘香的塘边,不一会儿便自觉不自觉地唱起了黄梅戏,有独唱,有合唱,还有对唱,纳凉听唱的人便将手中的芭蕉扇在腿、背上拍打,拍打蚊虫的同时,也拍打出黄梅戏的节拍和鼓点,以作附和。父辈们对黄梅戏大师严凤英及其剧目非常熟悉,每每说起,总是津津有味,如临其境。

秋冬的夜晚,虽然人们很少聚集到塘边,但黄梅戏的声浪仍在村子的夜空中流淌。有笛声、二胡声、口琴声、手风琴声,不同的黄梅戏小段在庄子的上空久久环绕,你辨不清它发自哪一家、哪一户、哪一个方向,一时间形成了世界上仅有的乡村自发的黄梅戏交响曲。

往事悠悠,如今我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哼起黄梅戏,就不再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顿时充满自信和力量。

(节选自周代进《故乡的黄梅戏》)

秦腔

秦腔,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今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与凤翔),成熟于秦。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于全国各地,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

片段欣赏

我已记不得从几岁开始跟父亲去看戏,却记着一个细节:在人头攒动的戏台下,父亲把我架在他的肩上,还从这个肩头换到那个肩头,让我看那些我弄不清人物关系也听不懂唱词的古装戏。

我在这里接受的音乐熏陶,是震天轰响的大铜锣和酥脆的小铜锣截然迥异的响声,是间隔许久才响一声的沉闷的鼓声,更有作为乐团指挥角色的扁鼓密不透风、干散利爽的敲击声。我起初似乎对这些敲击类和弦乐类的乐器音响没有感觉,跟着父亲看戏不过是逛热闹。直到有一次,我跟父亲走到白鹿原顶,听到远处树丛笼罩着的那個村子传来大铜锣和小铜锣的声音,还有板胡和梆子以及扁鼓相间相错的声响,竟然一阵心跳,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一种渴盼锣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织的旋律冲击的欲望潮起了。自然还有唱腔,花脸和黑脸那种能传到二里外的吼唱,曾经震得我捂住耳朵,这时也有接受得颇为急切的需要了;白须老生的苍凉和黑须须生的激昂悲壮,在我太浅的阅世情感上铭刻下音符;小生和花旦洋溢着阳光和花香的唱腔,是我最容易发生共鸣的妙音;还有丑角里的丑汉和丑婆婆,把关中话里最逗人的语言作最恰当的表述,从出台到退场都被满场子的哄笑迎来送走……

我后来才意识到,大约就从那一回的那一刻起,秦腔旋律在我并不特殊敏感的乐感神经里,铸成了终生难以改易、更难替代的戏曲欣赏倾向。

(节选自陈忠实《我的秦腔记忆》)

藏戏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的起源与八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有关。十七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形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片段欣赏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代表柔顺;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藏戏中的情节可以任意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可以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节选自马晨明《藏戏》)

猜你喜欢
藏戏豫剧秦腔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藏戏面具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浅析巴塘藏戏在演出形态方面对西藏藏戏的传承与创新
演藏戏·促非遗扶贫——2019年藏戏演出季完美落幕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传统藏戏的新时代再造——评新编藏戏《朗萨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