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妹琴 许晓婷 杨斯 韦周凝
【摘要】本文提出将非遗文化课程融入艺术设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联动创新创业教育新课程、探索非遗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和就业创业能力、建立非遗文化工作坊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新平台等策略,以实现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在非遗文化发展背景下完成就业创业,弘扬与传承非遗文化的目标。
【关键词】非遗文化 艺术设计学 就业创业 帮扶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1-0088-03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高校要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根据当地资源和本土文化,在艺术设计学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课程体系中融入非遗文化相关内容,有效提升艺术设计学教学的质量和内涵,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推动艺术设计学专业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艺术设计学学生毕业就业创业依托非遗文化发展,将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工作中,学生结合非遗文化要素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并创作作品,可以为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现阶段仍存在一些制约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亟须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非遗文化视域下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该被现代科技淹没,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将之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在国家政策支持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大背景下非遗相关衍生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作为人才文化培养基地也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非遗文化产业背景下主动融入非遗文化内容,搭建非遗文化课堂,在专业成果中体现非遗文化背景,打造特色专业。然而,笔者研究发现艺术设计专业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自身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影响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業创业。在此笔者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研究对象,探究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就业创业问题。
(一)非遗文化课程教育与就业创业结合存在的问题
笔者调研往届毕业生从事设计工作的情况,梳理和分析数据后发现约九成的艺术设计学毕业生不仅要完成设计工作,而且要完成对接甲方、汇报方案等相关工作。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职场公关、沟通交流、方案汇报、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学校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责任越来越重。然而现阶段如何将非遗文化课程与学生的就业创业结合,尚未有明确的指导性教学策略,大多数高校对此还在探索并在探索中暴露不少问题。以学院为例,首先是就业指导课程和专业课程是分开授课,专业教师在授课环节上,以设计知识传授为主,着重讲解教材和非遗文化创作的理论知识为教学手段,而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是辅导员授课,是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就业创业的技巧作为授课内容,缺乏非遗专业知识与就业创业教育结合的指导案例。其次是学院大部分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高。学院作为科研基地,约87%的专业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约56%的专业教师为入职不久的毕业生,虽然学历较高,理论知识丰富,科研水平能力强,但是欠缺社会就业实践经验。非遗手工艺专业技术需要日积月累练习,新进教师无法短时间速成,导致普遍存在实践操作能力欠缺的问题。
(二)学生对非遗文化事业就业创业态度不积极
非遗文化多以传统手工艺的方式呈现,这就要求匠人不仅需要拥有纯熟的手工技艺,而且需要在漫长的单调时光里磨炼技艺。而社会经济增长追求“短平快”的模式,消费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等因素给非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近年来,大学生的毕业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创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愈发加大。同时在当今数字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下,“短视频”文化、“直播带货”的兴起,一方面催生了新型业态,另一方面也给非遗文化的传承带来巨大冲击。当上述因素叠加,毕业生面对求职与就业创业的抉择时,更多考虑的是生存的问题,往往倾向于选择稳定或能快速解决生活问题的方式就业,较少选择与专业相关的非遗文化行业就业或继续深造,从而出现学生对非遗文化事业就业创业态度不积极的现象。
(三)高校非遗文化教育与校企合作不够紧密,就业创业培养脱离市场
在倡导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背景下,高校将非遗文化与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的课程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提高创作能力,为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就业创业奠定基础。而根据学院的课程培养体系,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一时学习美术基础相关课程,初步了解与认识非遗文化;在大二、大三时学习相关的设计软件操作,将非遗文化元素与设计作品相结合;大四时进入校企合作企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由于校企合作中企业项目周期长,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设计与创作的程度,而学生实习时间短,难以在校企合作期间将所学内容应用于企业项目产生效益,因此校企合作缺乏经济驱动而较难推进。这导致部分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没有接触过实际项目的操作,进而导致这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最终产生就业创业学习脱离市场的问题。
二、非遗文化视域下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将非遗文化融入艺术设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联动创新创业教育新课程
无论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设计相关工作,非遗文化的学习经历都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加突出的成果。笔者通过调研往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发现绝大多数专业毕业生在团队中主要承担技术工作内容。为使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发挥专业所长,学院需要努力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非遗文化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学院大力推动构建“文化传承+设计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设计课程的优势,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采用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促进艺术设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理念更新和内容拓展,完成非遗文化资源课程化,形成校本特色课程。学院同时积极申报非遗文化课题,将课题带入专业课堂,引导学生基于不同工艺文化进行创新设计,推进教学、科研、市场的深度结合,逐步形成了以“文化传承+设计创新”为两翼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奠定稳固基础。
学院积极寻求与非遗文化相关单位合作,促成校企双方制订一套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并明确除了完成学生基本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学院每年安排学生参观、调研非遗项目场所。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接触到第一手的非遗文化市场信息,及时把握市场动向,明确非遗文化与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学生毕业就业创业奠定基础。企业每年制定非遗文化与设计结合的相关赛事,邀请学校参与,并要求学生根据企业要求在设计中运用非遗文化相关理论知识。在教学或者比赛过程中,企业通过给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的机会,完成非遗传统文化行业的实际操作演习。
(二)探索非遗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和就业创业能力
为贯彻落实国家非遗传承文化精神,提高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高校承担培养新时代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综合性青年人才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校外专业技术人员“请到”课堂中传授技能,使学生熟悉岗位所需技能。因此,在将非遗融入艺术设计学专业课程的“文化传承+设计创新”教学过程中,学院可以聘请非遗专家、非遗传承人来开展持续化、常态化的实践教学,或让专业教师根据自己专业所长和特点,师从非遗传承人并共同开展教学。
学院要积极探索非遗活态教学新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和就业创业能力,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培养学生非遗文化事业就业创业思维,并在日常教学中落实相关措施。如学院聘非遗专家或非遗传承人共同编写教案、校本教材,将非遗文化融入设计课程。同时通过联合打造在线课程实现资源共享,打造特色专业,使学生在学习创作中逐渐形成将非遗文化与设计融合的创作理念,并对非遗文化的创作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学会利用专业优势进行设计创作,提高专业水平。在学校聘请非遗专家或非遗传承人共同授课的前提下,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定向就業”于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从而助力学校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就业创业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艺术设计学专业与非遗文化结合的工作岗位,从岗位需求出发开展技能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在给学生讲授非遗文化过程中,可融入当下非遗文创成功案例,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实验操作中,应让学生模拟真实案例进行创作。如上民族图案课程时,让学生结合市场需求先选取一个非遗民族图案然后再设计,结合地域性文化特点,以文创的结果呈现。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并在创作过程中对市场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修正作品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规避后续就业创业过程中的风险。
(三)建立非遗文化工作坊,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新平台
2021年12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强调继续推动非遗工坊(原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加强非遗保护,提高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地方高校作为当地青年人才的培养基地,承担着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应当主动服务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助力。具体而言,高校应推进产学研合作,根据地域特色优势,建立地方非遗文化工作坊和体验基地,积极主动开展非遗文化活动;对接地方非遗产业需求,将非遗文化带入课堂;在教学活动融入产业发展,特别是教学要与艺术设计学专业课程相结合。除了传授理论知识,教师可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展实践课程教学、技能培训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利用学生理论知识和设计专业能力辅助非遗传承人研究、提升产品设计,使产品更高效地进入市场,最终促进产业增收,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同时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技能水平。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方式与艺术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相结合,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而且拥有弘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创作作品的自信,为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非遗文化视域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就业创业时面临着诸如课程与就业创业结合不紧密、学生对非遗文化事业创业就业态度不积极等问题,亟须高校采取相应策略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水平,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使非遗文化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学生积极提供就业创业平台。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就业创业之路更加顺畅,而且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推动我国非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璜.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传统工艺专业学生就业创业帮扶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19(25).
[2]张欣.“非遗”保护与传承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J].广西教育,2021(15).
[3]黄华明,陈怡妮.跨学科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6).
[4]张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困境和挑战[J].现代交际,2011(9).
[5]余雁鸿.非遗文化传承与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研究:以贵州非遗培训基地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6).
[6]赵冰,彭亚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探析[J].投资与创业,2021,32(6).
[7]陈希.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路径研究:基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36(2).
[8]郭双凤.高质量就业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讨[J].商业文化,2022(8).
注:本文系广西外国语学院2022年校级科研课题项目“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就业创业帮扶路径研究”(2022XJ01)、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专项重点课题“广西非遗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2021ZJY140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妹琴(1990— ),广西武鸣人,广西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目前在广西外国语学院任环境设计教师、助教。
(责编 罗异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