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静 朱妍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214000
机械通气作为重症监护室(ICU)常用治疗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氧合作用,改善其呼吸功能〔1〕。但由于患者对治疗了解程度较低,因此极易在治疗期间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且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患者极易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影响治疗的进行。目前,临床上主要以镇静、镇痛类药物联合护理措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但由于镇静药物对患者循环及呼吸功能存在一定影响,赵先美等〔2〕研究指出,过度镇静还可导致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需采用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现状。ABCDEF集束化护理即集束化镇静镇痛护理作为新兴护理干预措施〔3〕,主要包括每日唤醒和呼吸同步、谵妄的评估和管理、早期活动、家庭参与4个护理环节。贺晓元等〔4〕研究指出,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谵妄发生率,同时对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ABCDEF集束化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谵妄发生率、睡眠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106例,男61例,女45例;年龄51~73岁,平均(62.17±5.82)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12~24分,平均(17.53±3.42)分;呼吸频率16~23次/min,平均(19.21±2.17)次/min;心率62~105次/min,平均(85.42±7.25)次/min。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均无显著差异,见表1。纳入标准:①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5〕;②患者符合镇静治疗及机械通气相应指标;③患者气道类型为经口气管插管,且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8 h;④患者认知功能及沟通能力正常,能够配合相应护理措施;⑤患者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入组,且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心、肝、肾等内脏功能严重异常;②患者伴有神经肌肉疾病或肢体活动功能障碍;③患者伴有镇痛、镇静药物严重过敏史;④患者伴有持续性癫痫等症状;⑤患者入院前即伴有失眠症状。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
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干预。措施包括:①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实施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安全性及重要性,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同时告知患者治疗期间,提高患者认知水平;②基础护理:对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进行监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按时对患者进行拍背、翻身、肢体适当活动等干预,以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出现;③镇静、镇痛干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常规给予其镇静、镇痛药物,并在给药后观察患者情况。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ABCDEF集束化护理,即由科室内医护人员组成集束化干预小组,每日对患者提供ABCDEF集束化干预,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2.1每日唤醒及呼吸同步 床边护士每日早上6时 30分对患者唤醒干预,并对唤醒情况进行评价,唤醒后主管医生在患者床旁对其进行自主呼吸试验,同时,护理人员对呼吸试验情况及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该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相应生命体征及呼吸机的使用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
1.2.2谵妄的评估及管理 每日早晨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通过ICU谵妄评估诊断表(CAM-ICU)对患者进行评估,计算评分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谵妄等并发症,同时观察患者病情。另外,对患者每日评分进行记录,并根据CAM-ICU评分及患者病情的改变,调整镇静、镇痛药物的给药剂量及给药速度。
1.2.3早期活动及移动 该项活动包括3个步骤:①床上坐起:由医护人员共同对患者病情及肢体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在取得患者同意后,协助患者在病床上保持坐位,并进行适当体位干预措施,同时对患者肢体进行适当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避免下肢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出现。②床边站立:在患者病情允许的基础上,协助患者在床边坐起,并缓慢站起,站位时间一般以3~5 min/次为宜,患者站立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表情,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之后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肢体主动运动。③床旁活动:对生命体征较为稳定且肌力>3级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床旁小范围活动,以增强患者体质,促进其康复,同时,在进行活动期间避免患者发生坠床及导管脱落等不良情的发生。护理人员对患者活动时间、活动频率及强度进行记录,并与医生一同制定患者运动训练计划。
1.2.4家庭参与 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督促患者家属参与ICU日常护理工作,并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家属对患者的关心,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及爱护。两组干预时间均为4 w。
1.3.1ICU获得性谵妄发生率 记录患者治疗期间谵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
1.3.2睡眠质量 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6〕对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安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共计7个维度,总分为21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1.3.3肺功能 对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1/FVC)及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
研究组中共有12例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谵妄,发生率为22.64%,常规组中共有20例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谵妄,发生率为37.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均较差,且无显著差异;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
机械通气在能够改善危重患者通气功能的同时,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研究表明〔7〕,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如出现镇痛、镇静药物使用过度等情况,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烦躁、躁动及谵妄等并发症,进而影响治疗效果。ABCDEF集束化护理干预作为近年来应用范围较广的护理模式,是以循证护理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学科相互协作,医生、护士及家属相互配合,进而满足患者护理需求的护理干预模式〔8-9〕。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ICU获得性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该结果与陈翔〔9〕等研究结果相符,证实了ABCDEF集束化护理有助于降低谵妄的发生率。其原因包括:①集束化护理模式通过组建干预小组,有助于医护人员的协作,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化、具体化的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更加满足患者需求。②吴琼〔10〕等指出,谵妄作为神经系统并发症,其发生机制与大脑神经递质紊乱存在密切关联,而随着ICU治疗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患者情绪波动逐渐增加,进而促进了谵妄的发生,而通过实施规范化的每日唤醒和呼吸同步、谵妄的评估和管理及家庭参与等措施,有助于维持患者情绪的稳定〔11〕,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谵妄的发生率。同时,本研究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患者经集束化干预后,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得以改善,患者情绪的稳定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②每日固定时间对患者进行唤醒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进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③通过采取运动干预措施,使患者运动量有所提高,徐月萍〔12〕等指出,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患者机体代谢速度,进而促进患者更快的入眠。本研究还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干预后研究组患者VC、FEV1、FEV1/FVC及MMEF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该结果与张迪〔13〕等研究相符。其原因包括:①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自主呼吸功能,进而有助于改善患者呼吸肌功能,促进呼吸肌自主功能的恢复。②姚明亚〔14〕研究指出,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够促呼吸内痰液的排除,进而缓解支气管痉挛,达到改善肺通气的作用。③良好的家庭关怀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一方面能够提高对治疗及干预的依从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患者主观能能动性〔15〕,进而促进肺功能指标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基于ABCDEF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ICU获得性谵妄发生率,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肺功能水平。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