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探究

2023-10-16 09:48马淑芬广东省东莞市清溪中学东莞52366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9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消极建构主义

◎ 马淑芬(广东省东莞市清溪中学,东莞 523660)

一、家庭教育的必要性与存在困境

(一)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古代教育中,早就提到“子不教,父之过”的理念。2021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义务实施家庭教育。从古至今,家长都有义务和必要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存在的困境

总体来说,我国的家庭教育欣欣向荣,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技巧及有效的家校沟通。但是我国家庭教育起步较晚,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的理念上思想陈旧,本末倒置,效果不佳。

1.重成绩轻心理

虽然“双减政策”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应试教育的压力还在,家长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成绩上,如孩子成绩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否存在偏科等。对于孩子在学校过得开不开心,跟什么人交朋友,家长很少主动过问,很少思考孩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品质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2.重结果轻过程

对于孩子的成功,家长们的表扬多停留在表面,如“你真棒”“你好厉害”等,孩子往往无法从成功中塑造积极品质;对于孩子的失败,家长们的反应更多的是指责,如“你怎么又退步了”等。久而久之,孩子就忽略了自己为什么成功或失败,丧失了培养心理品质的最佳契机。

3.重要求轻示范

家长们经常会对孩子苦口婆心说一大堆道理,如“不好好读书以后很难找到好工作”“早点休息身体才能发育好”等,但是家长说的很多都是自己做不到的。青少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是非意识,只有言传没有身教,这样的家庭教育得不到青少年的认同,甚至让他们想要反抗。

二、理论支撑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蓬勃发展,受到各界的认可和关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心理品质,开发智慧和创造力;在群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使个体得到良好的发展。塞里格曼曾经提出,母亲的教养风格是孩子乐观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影响源。大量研究数据也表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对孩子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可或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的重大转变,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人的主体意识非常重要。因此学习者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并根据已有的经验构建新知识的意义。家庭教育也是一样,“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已经过时了,在平和的交流、丰富的活动中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家庭教育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并应用于生活、学习,是当前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六大美德和二十四种积极心理品质,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和学校及家庭的实际情况,以带给青少年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培养青少年积极的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我所在的广东省东莞市清溪中学探索和设计了系统的家庭教育策略,这些策略围绕 “积极自我”“积极关系”“积极弹性”三大心理维度,旨在培养青少年自信、乐观、希望、善良、爱、勇气、坚持不懈等积极心理品质。(见表1)

表1 积极心理品质的家庭教育策略设计表

(一)“积极自我”维度的家庭教育策略

“积极自我”是指培养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的品质,对自己有积极的认识,包含了悦纳自我、自信、希望、乐观等心理品质。以“合理评价”为例,评价无处不在,在孩子获得成功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孩子走心式的表扬: 描述好的行为+行为背后的付出+孩子因此形成的心理品质。例如孩子数学成绩有所进步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这次数学成绩进步明显(好的行为),这是你近段时间以来坚持积累错题集、善于向人请教的成果(行为背后的付出),你真是一个好学、上进、有耐力的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孩子失败了或者没有达到期望值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孩子鼓励式的批评:认同、赏识积极面+建议或不同观点+鼓励和希望。例如孩子一回到家马上完成作业,但是字迹非常潦草,这时我们可以这样说:“你一回到家就做作业,爸爸/妈妈很欣赏你先完成作业再玩耍这一点(积极面),但是你写的字比较潦草,妈妈建议你可以慢点写,写端正(建议),我相信只要你用心,一定可以写得很好(鼓励和希望)。”

(二)“积极关系”维度的家庭教育策略

“积极关系”是指培养孩子与人、物和谐相处的能力,包含了善良、爱与被爱、正直、幽默、自我控制等积极心理品质。以“召开家庭会议”为例,在开会时应注意以下四点:第一,会议前先制定本次会议的主题;第二:需要一个发言棒,一根简单的棍子也行,拿到发言棒的人才能发言,不能打断、批判他人的言论;第三:任何家庭成员都有权利发言,把孩子当成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看待;第四:会议的最后安排一个有“仪式感”的结尾,如一起吃雪糕、巧克力,一起唱歌或相互道谢。

(三)“积极弹性”维度的家庭教育策略

“积极弹性”是指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在遇到问题、困难、挫折的时候有较好的抗逆力,迅速回弹,适应、解决困境,而不是被挫折压倒,包含了勇气、坚持不懈等积极心理品质。例如亲子“创业”家庭教育活动中,选择家长比较容易着手、孩子又比较感兴趣的商品,如柠檬茶,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掌握一些生活的技能,也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艰辛。在贩卖的过程中鼓励孩子积极推销商品,必要时给予奖励作为强化,让孩子感受到“创业”的乐趣和挑战成功后带来的成就感。无人问津时可以引导孩子乐观看待挫折,并带领孩子一起反思下次怎么做会更好。

四、几点思考

(一)积极不是盲目乐观

通过家庭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为了引导青少年全面看待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上的表现,帮助青少年塑造积极、优秀的心理品质。并不是说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表扬他一通,孩子做错了或做得不好的时候,也需要家长及时提出并引导改正。如果盲目表扬,青少年只会生活在父母构建的虚幻泡沫中,单独出去历练时会摔得更重。

(二)积极不是拒绝消极

积极并不代表逃避、拒绝消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碰到消极的事情,会出现消极的行为,这时我们首先要接纳消极的存在,并引导孩子从消极的事情中找到积极面,用积极的理念去引领孩子,帮助孩子在困境中塑造心理品质。

(三)积极不是生搬硬套

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很多,塞里格曼总结出来的就有24 种,但青少年塑造积极心理品质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培养孩子欠缺的品质。比如一个孩子已经非常自信,甚至有点自负了,我们要通过家庭教育活动引导孩子谦逊、自我控制,让孩子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离不开恰当的家庭教育,家长要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积累家庭教育知识,从积极自我、积极关系、积极弹性三个维度帮助其塑造积极心理品质。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消极建构主义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