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倩
(临夏市八坊小学 甘肃 临夏 731100)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是促进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特点,遵循趣味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以插图预测对话、以问题导入对话、以任务探究对话、以情境丰富对话、以留白处延伸对话等措施激发、激活、发展、拓展、发散学生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应当遵循趣味性原则。小学生的天性比较活泼、好动,而英语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语言,虽然小学阶段不主张学习语法知识,但对学生的词汇量有一定的要求,还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交际用语。对话教学是以对话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掌握对话中的句型,并通过对话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如果教师在进行对话教学时,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对话、翻译对话,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句子,降低学习效率,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学习对话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思维品质的发展[1]。因此,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应当遵循趣味性原则,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会激发出主观能动性,使思维更加活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英语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原则。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占主导位置,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造成了学生思维上的懒惰和手上的懒惰,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限,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较差。而思维品质是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也是发展与提升英语能力的必要条件,只有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导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著名的语言学家马林雪曾经说过,如果语言没有情境,就没有代表意义,这句话阐释了一个道理,就是语言是在特定的情景下产生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对话教学时,首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英语口语对话的练习当中。语言与生活有着本质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对话教学设计时,也不应该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这样学生才能够感知到英语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教材中的对话部分都配以相应的插图,在开展对话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资源,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对话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情境中的内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插图预测对话是对插图进行充分利用的一种方式,在读对话内容之前,先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的角度或者在问题的引导下预测对话内容,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在这样开放式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在兴趣的引导下,思维便会更加灵活,从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Animals》这一单元的教学,教学目标为能够听懂、说出关于动物的五个词汇:cat、dog、bird、monkey、tiger;能够听懂教师的指令语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在进入对话内容之前,教师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提出问题:“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并要求学生圈出这些动物的单词。学生边看插图边用中文回答出动物的名称,在这过程中学生初步地对每种动物相对应的单词进行了初步的对应。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猜测插图中人物的对话内容,由于学生刚学习英语,还不能用英语表达,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先用汉语表达。该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将看到的内容转化为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通过利用插图预测对话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锻炼了思维,帮助学生自然地过渡到新对话内容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先决条件[2]。课前导入就是一段引子,通过课前导入能够建立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练习,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上,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如以问题导入、以情境导入、以故事导入、以图片导入等,其中以问题导入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开展对话教学时,教师以问题导入对话,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便会带着问题读对话,从对话中探寻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 2《My family》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听懂、会说Who’s that man/woman?He’s/She’s my father/mother.并能够在情境中运用,能够介绍自己和询问他人的家庭成员,其中的难点是人称代词he 和she 的正确使用。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互动并提出问题:“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First,I will introduce myself.My family name is Wu.You can call me Miss Chen.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What’s your name?”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能够明确教师的问题,并用学过的句子介绍自己,活跃了班级的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接着教师引入对话:“Today we will learn how to introduce yourself and your family members,such as your mother,your father.And we also learn how to ask about other people’s family members.”通过前面教师问题的引入,学生已经对如何介绍自己有了进一步的练习,激活了思维,并为接下来的对话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对话情境中,提高课堂教教学效率。
任务驱动是当前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该种教学方式更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认识到,沟通和交流是每一名学生的天分,学生也能在沟通和交流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英语情景对话中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力,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始终保持兴奋感和好奇心,从而想成更好的思维品质。在传统的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在对话内容的学习上仅限于教材,学生本身对对话中的词汇和句子比较陌生,而教师占主导位置,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讲解学习对话内容,没有真正地思考对话内容,无法与对话情境建立练习,使得对话内容的学习范围比较局限。而如果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以任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代替教师的角色自主发现对话中存在的疑点之处,并通过合作学习或者自主学习获得答案,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3]。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是强调以完成学习任务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促进学生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语言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除了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外,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英语情景对话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话教学,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且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英语中的学科树立一个灵活生动的形象。无论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还是对学生自主兴趣发展而言,这种英语情景对话的教学模式都是十分指导教师尝试和实践的。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Unit 2《Boys and girls》这一单元的内容,需要听懂会说的基础词汇有:classmate、friend、man、woman、boy、girl,需要会表达的句子有:She is a girl./He is a boy.在情感与态度方面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话认识到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异,在对话中感受人与身边人之间的情感。在这些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用“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boy?”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形成主线,让学生有条理地一步步地了解别人,培养学生的条理性思维。教师将该问题作为小组合作探究的任务,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交流和表达,然后教师再对每组学生的表述进行评价,树立学生的表达信心。通过任务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欲望,在合作探究中进一步地了解了对话中的人物,发展了逻辑思维,增强了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英语教材中的对话实际上就是一种情境,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对对话内容形成深刻的影响,之后在回想起该情境时便会想起对话的内容,另外,学生还能够初步了解该对话内容使用的情境,增强语言的应用能力。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应当充分利用情境,教师可以在教材对话内容的基础上,以情境丰富对话,拓展学生的思维。教材中的对话都比较精炼,且特点是突出中心思想,而在实际生活中在进行某一具体情境中的对话时,可能会比教材中的对话内容更加丰富,如果以情境丰富教材中的对话内容,将有助于学生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拓展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意识,培养感悟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交流能力和思维拓展以及学生的独立思考是英语对话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的几项明确要求。为了刺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教师可根据当前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课堂中创设相应的英语对话教学情境,从而在课堂中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并通过灵活运用语言,切实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成本学科的趣味性,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有效的培养。
例如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In the park》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已经学过有关动物、颜色、数字的词汇,并掌握“I like...”、“It’s...”、“I can see...”等句型。此外,学生对“Park”的场景并不陌生,喜欢去公园,也喜欢谈论公园,脑海里也会存储有关公园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进行对话教学时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动画等创设情境,丰富对话内容。如,教师出示四幅优美的且本地有名的公园的湖水照片,并提问:“What do you see?”学生回答:“It’s a duck.”教师回应:“Yes,it is a duck.Now I see the duck on the lake.What else can be on the lake?”学生回答:“A boat can be on the lake.”通过创设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巩固单词和句子,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教材对话内容的基础上,积累了更多的相似情境下语言表达的句子,拓展了思维。
在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需要教师深度地挖掘教材内容,利用好教材内容。如果深度地挖掘教材中的对话内容,会发现其对话内容中有许多留白处,这些留白处可以作为发散学生思维的关键之处[4]。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英语的对话内容比较抽象,中西方的交际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对话中语义的留白处进行对话的延伸,将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开放空间中,发散思维,从而缩短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间,发展思维品质。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对对话的留白处进行延伸,以此提升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熟悉教材中的对话内容,找出对话中的生词和句子,该环节的意图是让学生大概了解对话的内容;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该环节的意图是让学生将心中所想的内容表达出来,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疑惑之处,进一步地理解对话内容;最后,在熟悉了对话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对对话中的留白处进行延伸提问,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My body》这一单元内容的教学,第一组对话内容为“What’s the matter? My leg hurts.”教师要求学生先进行初步的阅读对话,该对话的内容比较简单,涉及到了新的单词“leg”,学生可以依据插图推测出其为“腿”的意思,还能够推测出大意为“小男孩问女孩怎么了,女孩回答腿受伤了。”借助插图完成了对话内容的大意理解。接着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将心中的疑惑表达出来,有的学生表达到:“这个女孩与男孩是认识的吗?不认识的话,也可以直接询问吗?会不会太直接?”有的学生质疑道:“女孩的腿受伤了,为什么用hurts 而不是hurt?”等等,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引导和解答,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已经解决了心中的困惑,也对对话的内容有了进一步地理解,还能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最后,教师针对这一对话内容的留白处进行延伸。该对话部分中的“What’s the matter?”没有体现出人称,那么教师针对这个问题提问:“如果你遇到了你的同学发生了意外的状况,你会怎么说?”学生回答到:“你怎么了?你没事吧?”教师回应:“是这样的,那么对话里虽然没有体现‘你’,但也能够表达对对方意外情况的询问。想一想还可以在该句子后面加上什么能让句子的表达更完整?”学生思考后回答:“you.”接着教师将这句延伸为:“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通过在留白处延伸对话,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充分地理解了对话内容,加深对对话内容的印象,积累了更多句子,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内容,促进了对话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是英语教师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的课题,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学情,充分利用对话内容以及插图,优化对话的指导策略,采用多元化的对话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对话练习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增强英语意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从而发展英语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