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廣東自然生態環境
建設與保護,卓有成效
近年來,灣區的自然生態環境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首先,廣東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準大幅提升。通過開展“綠盾”執法、環保督察等保護工作,為野生動植物撐起“保護傘”。如據《廣東省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行動計畫(2023-2030年)》報告發佈資料顯示,廣東省現有各類自然保護地1361處,記錄分佈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共1052種,野生高等植物6658種。其中,與2012年相比,廣東省陸生脊椎野生動物新記錄增加了278種,同時,省內記錄白鷺、大白鷺、蒼鷺、環頸鴴、赤頸鴨、綠翅鴨、鳳頭潛鴨、黑腹濱鷸等鳥類的種群數量增多,超過1000只;多地野外發現中華穿山甲、亞洲黑熊、白鶴、中華鬣羚等物種活動;在韶關南雄發現百株以上野生丹霞梧桐新分佈地,在南嶺發現南嶺疊鞘蘭、南嶺頭蕊蘭、廣東兜蘭、佛岡擬蘭等8個新種和16個新分佈物種等。廣東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準大幅提升,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其次,城市生態建設卓有成效。持續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健全生態保護長效機制,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構建“一鏈兩屏多廊道”生態安全格局,全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珠三角9市全部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現了“國家森林城市”全覆蓋,形成類型豐富、佈局均衡、結構穩定的森林城市群,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建設示範區”。特別是本團隊針對高水準建設廣州城市森林的研究表明:近年,廣州城市森林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但為高水準建設廣州城市森林,提出四方面針對性政策建議:一是切實摸清底數,盡快研編廣州植被志;二是著力拓面連點,完善廣州城市森林格局;三是突出生態功能,加強城市棕地綜合利用;四是堅持科學精細,優化近郊森林管理。
再者,環境品質穩中向好。據省生態環境廳報告2022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再創新低,連續3年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目標(25微克/立方米),珠三角PM2.5平均濃度在全國“三大經濟圈”中率先進入“1字頭”(19微克/立方米)。在水環境保護方面,2022年,全省149個國考斷面中,22個水質同比提升1個類別,地表水水質創近年來最好水準,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92.6%。
廣東重要生態系統
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築牢
近年廣東省在推動自然生態系統保護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廣東重要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整體保護,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築牢。
首先,國家公園與國家植物園建設是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戰略,代表國家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的最高形式。廣東省是我國第一個“雙園”省,擁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良好的研究基礎。廣東省正在積極建設南嶺國家公園(擬設)(中國華南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的典型代表)、華南國家植物園(收集保存研究華南及熱帶亞熱帶植物遷地保護基地)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以穿山甲為代表的野生動物收集保存研究的遷地保護基地),充分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保護一體(就地保護)兩翼(遷地保護)的格局,相互支撐、相互促進。本研究團隊和廣東省林業局積極探索“兩園一中心”創新融合發展新途徑,基於共建共管的管理框架,通過三單元結構與功能的相互融合,形成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及野化中心三位一體的綜合範式。這是完整落實國家自然保護戰略的體現。
其次,廣東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高品質完成“三區三線”劃定國家試點,科學佈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體系,構建生態安全格局。同時,注重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廣東省主要有7種需要重點保護和恢復的植被生態系統類型,分別為粵北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粵西季雨林生態系統、粵東粵中季風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濱海典型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江河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在全球尺度的獨特性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恢復的重大意義,粵北常綠闊葉林最具特色,粵東-粵中的季風常綠闊葉林是世界有獨特性,粵西是中國季雨林主要分佈區之一,而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最具活力的灣區生態系統類型。生態保護和修復得以有效實施依賴於社會維度上的社會民眾資訊、政府決策資訊和經濟投入資訊等,這些資訊決定了生態恢復立項的可行性、社會對它的接受性及生態恢復的規模等。
因此,生態保護和修復依賴於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以及技術集成示範推廣與應用,加大重點實驗室、生態定位研究站等科研平臺建設。本研究團隊從四大方面提出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重大工程項目建議:重點實驗室建設、工程實驗室建設、生態定位研究站建設,以及綜合重大支撐工程(包括資訊平臺、協會和基金會)建設。提出廣東省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重大工程項目建議,為後續支撐體系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提供科學依據,為保障我省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穩步向前推進提供必要保障。
廣東發展生態旅遊的生態
基礎良好,前景可期
廣東省有很多成功的發展生態旅遊促進旅遊經濟的景區值得推介,此處僅列出本研究團隊參與研究的個別例子。
以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為例子。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以其為基礎建立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及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等多種類型保護地。丹霞地貌是一個具有全球意義的特殊自然地理現象和紅層地貌類型,其孕育了複雜獨特的生態系統。擬建廣東丹霞山國家公園,是一類特殊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體現了國家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高度重視,以及開展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目標。丹霞山已形成生物多樣性與特有性的自然教育新模式,促進了區域生態資源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此外,位於廣州市新中軸線南段的廣州市海珠國家濕地公園,成為全國首個入選IUCN綠色名錄的國家濕地公園,成功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是全國唯一一個地處超大城市中軸線上的國家濕地公園,可為廣州這一超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需的生態系統服務,也是城市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平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支撐。而在2012年,這裡還是一個瀕臨“消失”的萬畝果園,經過幾年生態恢復的華麗蛻變,生態環境良好,生境品質優良,生物多樣性豐富。
如本研究團隊出版的《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植被志》詳實研究了海珠濕地的植物群落類型;還特別闡明了濕地的生態系統服務和生態恢復成效。該專著基於的野外調查和資料獲取,不僅依賴於科研工作者,還借由科考大賽的形式,採納了經規範培訓的參賽隊伍提供的部分資料。這種科研和科普相結合的模式,進一步加深了社會各界人士對植被生態學的認識,在自然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上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嘗試。
廣東發展生態旅遊毫無疑問具有重大的社會需求,同時也具有良好的生態基礎,前景可期。
城市植被恢復與建設,成為
澳門發展生態旅遊新名片
於澳門而言,要發展生態旅遊產業,首先要進行的就是澳門城市植被的恢復與建設。
城市綠色植被在生態建設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城市生態系統的調節器。城市植被不僅會給城市發展帶來直接的生態效益,如美化環境、淨化空氣、減弱雜訊等,而且還具有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舒適度等獨特的間接服務功能。特別是對澳門來說,對城市植被進行建設,一方面有利於提升整體環境,另一方面也極大的推動了經濟發展。
要對澳門的城市植被進行恢復與建設,則需要對該地的生態環境和植被進行實際調查,從而掌握一些基礎資料,摸清基本狀況,再落實“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才能更好的進行城市植被的建設;澳門城市植被的建設,要圍繞城市植被的特點來開展。特別是要融合葡萄牙、東南亞和大陸文化的融合,突出城市風貌和特徵;城市植被的恢復與建設,提高了澳門的綠地覆蓋面積,支撐著澳門的生態服務功能,提高了澳門的生態文明,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了其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為其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打下夯實的生態環境基礎。
完善城市植被資源調查,成為澳門旅遊新方向。澳門已開展了大量基礎資源調查工作,如澳門植物志、澳門植被志之陸生自然植被、澳門植被志之濕生植被、澳門鳥類、澳門白蟻等,為區域管理及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澳門服務業尤其是博彩業高度發達,旅遊業的發展使得澳門對城市植被的需求極為迫切。澳門城市植被具有天然的特殊性:典型的中西結合園林式特徵,在世界範圍具有相當的顯示度;為旅遊業發展的直接必要支撐;具備精緻的人工雕刻印記。故此,建議開展城市植被志編纂工作,將為生態建設管理提供依據,成為澳門生態旅遊新名片。
推動自然教育成效顯著,
粵港澳掀起新熱潮
廣東省在推動社會大眾愛護自然環境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廣東省林業局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自然教育交流與合作常態化,聯動舉辦了粵港澳自然教育講壇暨嘉年華、粵港澳自然教育季等品牌活動,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支持、公眾參與、社區共建的良好發展格局。自然教育變得更加規範化、專業化、多元化,在粵港澳掀起自然教育新熱潮。
2023中國自然教育大會在中山大學隆重召開,中山大學歷來重視自然教育工作,利用綜合性多學科的優勢,結合華南熱帶亞熱帶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校內豐富的人文、生物資源,多管道開展自然教育。特別是組建了中山大學國家公園與自然教育研究院,依託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綜合生態學院和旅遊學院等多學科專業優勢建立了跨學科研究機構,為國家公園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域發展規劃、自然教育等提供了有力的科研支持與人才支撐。研究院將繼續在國家公園與保護地植被與生態系統多樣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總之,廣東省在推動社會大眾愛護自然環境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政府、社會組織、學校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了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建議未來進一步加強高校和科研人員在自然教育領域的優勢,提升自然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水準。
廣東是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廣東省積極開展生態日宣傳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宣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大灣區樣板”。
對未來推進灣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特別要注重的就是:在城市快速發展建設的同時,區域生態環境壓力日益增大,粵港澳灣區的紅樹林及灘塗濕地生態環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近年來,由於沿海人口激增、城市建設加快,直接佔據了大量紅樹林及灘塗濕地的原有占地。與此同時,不斷排放至海岸帶紅樹林及灘塗濕地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則進一步惡化了區域內的水文及氣候。因此,對囊括澳門、香港、珠海和深圳海岸帶的粵港澳灣區,特別是該區域內的海岸帶紅樹林及灘塗濕地進行生態恢復與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