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萌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所谓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一个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无疑对学校发展乃至高职教育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代学徒制始于德国,后又发展出学践结合的英国“三明治模式”,国家、地方、学校合力培养的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模式”,校、企、培训中心共同施教的瑞士“三元制模式”,工学结合的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等不同机制模型,这些探索与实践使得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构架与工作原理愈加明晰、深刻。
从《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的颁布到《学徒培训制度改革座谈会纪要》的落实,学徒教育制度在我国进行了不少本土化的实践和探索,如定岗培养、工学交替等。但相较于国外完善的法律、制度、机制保障,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略显力不从心:经济快速发展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各地争相改革试点探索与法律法规政策不够健全的矛盾,加之毕业生就业压力、企业招工困难、产教融合力度不足等现实问题,使得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之路道阻且长。缺乏校企的交互培养,缺乏实训的工作场景,缺乏过程性的育人模式,这些现代学徒制的歧路困境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宁本金服学徒班实践中有了全新的转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结合现代文秘专业特色与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的岗位需求,成立宁本金服现代学徒班,创新交互化、过程化、情境化的文秘人才培养机制,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 提供了可借鉴的清晰范本与可行路径。
在西方,不少国家制定了规范统一的现代学徒制标准,如德国的《职业培训条例》、英国的《学徒制框架》、澳大利亚的《培训包》等,均为专业技能培训高质高效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我国,由于不同地区、企业、专业之间的差异,尚未出台普遍适用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标准,加之企业参与度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的阻隔,现代文秘专业亟需调整原有育人模式,结合自身特点与企业进行沟通与共创,建立与完善符合现代文秘专业特质的产教交互培养机制。自2017 年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宁本金服现代学徒项目启动以来,校企双方基于职业教育标准、现阶段学生基本学情和企业用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可行性课程目标,注重行动、评估和激励的各个环节,参与人才培养的交互化全过程。
首先,在行动上,学校和企业积极参与教材编写,编制招生简章和选拔流程,共同商议出符合现阶段学情和岗位需求的学习制度与管理方案,明确授课时间、地点、模式,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进行弹性的“做中学”。学校平台依托文秘专业国家资源库建设项目,提供《应用文写作》等优质理论基础课程,为学生夯实专业基础。企业公司员工也积极到学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校园宣讲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学生认可度,加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与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的交流互鉴。从了解企业文化与公司岗位职责,到积极完成校内专业课程、根据企业岗位完成学徒班成员的遴选,顶岗实习、在深入公司实践的过程中拓展专业知识、应用岗位技能3 个阶段的宁本金服学徒班产教交互培养,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技巧,使得人人尽展其才,为学校和公司献力。
其次,在考核评价方面,我国虽曾出台《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等文件,但在专业教学培养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矛盾。在宁本金服现代学徒班中,校企双方协同制定评价方案,构建合理、合作、合规的监督评价机制,定期定级对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考核,针对他们的基础理论掌握情况、技术技能熟练程度、专业证书合格率、规章制度遵守情况等设立相应层级维度,对学生进行过程性、阶段性、规范化评价。与此同时,校企也积极创设对话环境,听取学生意见建议,结合教学过程、企业用工、师徒关系等满意度对校企育人机制进行反馈和评价。这一考核评价方式,柔化了学生对学分成绩的功利化追逐,更加关注其思想、技能成长成熟的各个阶段、各个细节,促成校、企、生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双向互动。
最后,在激励机制上,不仅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保障企业基本利润、提升企业积极性,企业也积极构建激励机制,为学徒购买保险、提供餐费补助、设置企业奖学金等,提供良好物质保障与资金支持,用以表彰先进、激发工作动力,让学生愿意、乐意在公司学习和工作。公司也设定了优先晋升制度,或对高技术技能人才降低相应考核指标,或以“1+X 证书”等荣誉材料抵扣相应学分等,在个人努力、组织奖励和个人需要之间构建有机激励平台,保障校企双方的稳步健康发展。
工作场所学习是指发生在工作场所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发生在传统学校教育场域和机构中的学习活动[1]。杜威曾在《明日之学校》中强调“做中学”的价值,莱夫与温格的情境学习理论是实际工作场所学习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浸身于工作场景和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以实践为导向,促进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有效融通,无怪乎学者言道“现代学徒制企业课程实质上是一种工作场所学习体系[2]。”
现代文秘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财经应用文》《秘书实务》等课程,极为注重实际工作中的撰写与应用,需要学生在实训实操中内化概念理论,促进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因此,学生通过宁本金服现代学徒班这一“三全育人”渠道,深入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体验真实工作场景,积极向师傅请教、交流,与公司客户进行真实对接,在情境中学习理论、实践技能、提升素质;师傅也可借助实际场景积极开展教学互动,如将复杂的办会流程在真实会议场景中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在工作场景中观察、学习,将会议策划的理论流程转化成会前、会中、会后工作的具体步骤,提升实操技能。另外,学生可将述职报告的撰写应用到年终工作汇报中;将公文格式规范应用到计划、总结的撰写中;将短视频策划与制作理论应用到公司公众号的制作与运营中,提升自己协同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学生在深入场景了解文案撰写、事务处理、会议筹办等技能后,亦能够将实践转化为文字总结或精华摘录,提炼出现代文秘专业中的规律性内容,摒除专业知识碎片化、孤立化现象,实现从“理论—实践—理论”的深化过程。
与此同时,公司也在工作场所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浸润企业隐性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品质、营销、管理和环境内核,培养团队默契。带薪顶岗、带薪考核、学做结合、培用融通,学生不仅能在工作场所学习中提前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技能,企业也能在实习实训中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在工作场景中进行多维探析与思考,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为公司核心员工资源库储备蓄力,为传统文秘专业注入新的内涵与生机。
课程思政是借助专业课、实践课等课程而潜在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以往的现代学徒制实践中,不少企业单位着重强调“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却忽视了此“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育应以“高素质”为前提,须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思政元素融入授课、探讨、实践、反思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3]。在宁本金服学徒班中,教师、师傅积极关注行业前沿发展成果,顺应时代主题与潮流,加强价值引领,呼应社会热点话题,将职业素养、社会责任等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情感、精神、意志、品质的提升。例如,在《财经应用文》“演讲稿”这一章节的讲授中,教师通过播放《觉醒年代》陈独秀演讲片段的方式进行视频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还使其了解演讲稿针对性、鼓动性等特点,增强学生对民主、科学等观点的认知,从而领悟其中所蕴含的使命感、责任感、爱国精神和开拓精神等。而在公司,师傅则带领学生举办红色精神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实训演练的方式,帮助学生真切掌握演讲技术技巧。场地的择选,受众的反映,开头、高潮、结尾的处理,都在真实场景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事务处理能力。这一课程思政过程化育人场景,使之一方面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提升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演讲稿的练习过程中将自身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独特见解转化到文字中、输出到受众心中,筑牢理想信念。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提出,要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4]。在宁本金服现代学徒班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可以在《秘书艺术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中触摸历史根魂、体悟文化自信;可以在《演讲与口才》《调查报告撰写》等课程中培养精益求精、客观公正的职业精神;可以在《数字化办公技术》《新媒体写作与运营》等课程中感悟物质现代化和科技发展背后的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教学实践之外,该现代学徒机制也沿承了先秦以来古代学徒制尊师重道、言传身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每年开展“古代拜师礼”“国学诵读”等精品团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学风,传承中华经典。
该人才培养机制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积极扩展思政育人的深度和广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互动、协同发力,形成互生共长的良好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其“敬业爱群、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5]。
作为一门传统专业学科,现代文秘的专业建设和课程组织构架已相对完善,但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岗位需求的变革与更新,现代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与路径的择选并非坦途。随着2022 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在“国家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号召下[6],各大高校更加强了对现代学徒制的重视与建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特色创立宁本金服现代学徒班,在产教交互、场所学习、思政育人等领域开拓出一条校企间“互通互融、互学互建”的新鲜路径,交互化、情境化、过程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该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构筑提供了有效范例。
需要承认的是,文秘专业面临三大挑战,即信息化技术挑战、秘书新岗位挑战、秘书角色定位新挑战[7]。如何提升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办学质量监督仍是文秘人才培养路径中的“荆棘”所在。如何披荆斩棘、激发校企活力,坚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育人育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仍需政府、企业、学校、师傅、教师、学生等多方合力构建,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知识保障,加强示范引领。现代学徒制视域下的文秘人才培养机制与路径的探析仍在路上,仍旧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