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基础训练
1. D 据材料“几年内不要忙于与美英等国建立外交关系”“首先要认清敌友”“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可知建国初期面对复杂紧张的国际环境,党和国家领导人将新中国外交的矛头指向了国际帝国主义势力,带有一定的“革命外交”的色彩,D项正确。
2.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中印两国的认可,以后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D项正确。
3. A 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主张,共产党中国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A项正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参加的国际会议,排除B项;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排除C项;亚非会议并未讨论印度支那问题,排除D项。
4. 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初,非洲迎来独立运动的高潮,美苏军备竞赛愈演愈烈,西方大国希望摆脱美国控制的愿望愈发强烈,中国与非洲国家讨论的议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国际局势的变化及中国为应对变化所作出的努力,D项正确。
5. C 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故C正确;日内瓦会议在1954年,故A错误;万隆会议在1955年,故B错误;2001年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故D错误。
6. D 国家计划委员会重视引入国外技术,引发了第二次引进外资高潮,促成了很多项目建成投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在外交上有新的突破,中美关系缓和,因此出现了大量引入外国设备的现象,这说明这一时期中西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的缓和,D项正确;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这一时期仍然处于“文革”时期,排除C项。
7. B 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反对一切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结合所学,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在国际上需要一个和平环境,因此邓小平提出实行完全的独立自主、真正的不结盟,即不结盟、不孤立、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和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态度,B项正确。
8. A 从材料可知,建国以来我国倡导的外交主张在不断变化,其外交主张在不断与世界接轨,说明中国不断丰富多边外交内涵,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排除B项;中国并未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排除C项;材料与睦邻友好无关,排除D项。
进阶训练
9. 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既要保持独立精神,同时也要争取主动,可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B项正确。
10. D 材料提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淡化革命和意识形态的措辞,强调亚非国家的身份,这一策略使新中国获得更多亚非国家的认同,D项正确;A项所述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1952年底国民经济全面恢复,排除B项;印度支那问题是日内瓦会议主要议题,排除C项。
11.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77至1979年,正值改革开放的孕育期和初期,为了积极营造经济建设良好外部环境,国家领导人注重出访发达国家和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C项正确。
12.D 题干显示中国领导人参加的会议都是关于要解决全球性或地区性治理方面的热点问题的,这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故选D项;题干中的会议不全是关于经贸关系的会议,比如江泽民和习近平参加的就是关于环境和抗疫方面的会议,排除A项;中国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由所作讲话一栏可以得出,题干所述会议的内容并不是关于传统国际组织改革的,排除C项。
13.(1)背景:美苏冷战,苏联处于攻势;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境紧张局势加剧引起了美国政府的严重不安,美国加强了与中国的联系;苏联的军事威胁;毛主席的战略眼光。
(2)影响:有效地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边境威胁,并摆脱了6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推動了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为后来我国确立在新时期外交政策中的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气焰,客观上有利于美国在当今世界上确立其“一超”地位;在外交实践中存在着“以苏划线”的倾向,使自己与一些国家特别是某些第三世界国家关系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中国的外交回旋余地。
致作者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作者向我报投稿的作品一经采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报拥有其在报纸、网络的刊载权、出版权,以及稿件的编辑、复制、发行等权利;同时,本报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费用。本报刊发的作品与图片,因未能联络到原作者,未能及时发放的,敬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