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蒙古族火镰造型与装饰艺术研究

2023-10-14 16:02:13黎继文王瑞华
东方收藏 2023年8期
关键词:装饰艺术造型艺术

黎继文 王瑞华

摘要:传统蒙古族火镰造型独特、装饰精美、象征意义丰富,见证了蒙古族人民的一段历史,成为草原生活的原始物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传统蒙古族火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兼具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火镰已成为一种记忆,但它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类文化瑰宝。文章主要通过分析研究传统蒙古族火镰的造型特征和装饰艺术,发掘其文化内涵,从而引起更多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火镰艺术的关注。

关键词:传统蒙古族火镰;造型艺术;装饰艺术

火镰,又称“火刀”,因其打火部分的铁条外形酷似斧形镰刀,可与火石撞击进行摩擦产生火星而得名。火镰的发展可追溯到铁器出现的春秋战国,它在使用时反复与火石摩擦生热,猛击火石产生的火花能够点燃垫在火石下面的乌拉草、艾绒等引燃物,遂得明火。受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火镰的使用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十分流行,尤其深受以畜牧为生计、随水草而居的蒙古族人民的喜爱。蒙古族人信仰长生天,他们认为火镰打出的火源自长生天,是光明的象征,它可以驱散邪恶,有着祈福平安的寓意,因此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少出门时都会佩戴火镰,火镰在蒙古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蒙语称火镰为 “赫特”,蒙古族人常在火镰上串上绳索,与蒙古刀一同佩戴于腰间。火镰应用在蒙古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驱兽、煮食、吸烟、生火取暖、野外狩猎等,有时还用火光作为联络的信号。此外,由于蒙古族人崇火,在婚丧嫁娶等礼仪性场合中常有火镰的身影出现。如在蒙古族传统婚礼当中,新郎需要在腰间佩戴新娘赠送的火镰,并且新郎也需要在婚礼的点火仪式中使用这枚火镰点燃篝火,期望以此获得吉祥、和谐、幸福的生活。

一、传统蒙古族火镰的造型艺术

传统蒙古族火镰造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将金属锻造技术与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完美融合,体现了匠人精湛的技艺与巨大的智慧。《经棚县志·民俗篇》中有述:“火镰,皮质小袋,嵌以曲形铁镰,袋装火绒火石,捻绒就石以镰打之,虽风易燃。”从整体来看,蒙古族火镰造型如斧,上窄下宽,其形似将一块光滑的铁条经热处理,打造成弯弯的镰刀形状火刀,并把一块皮革镶嵌其中制成包状。皮质小包必须防水,也有用鲨鱼皮、野驴皮等材质制作,这种皮质小包统称为火镰荷包。火镰荷包内装有取火用的火石和火绒。

(一)造型结构

传统蒙古族火镰由火石、火绒、火刀、火镰荷包四部分组成。火石、火绒装在火镰荷包内,火刀镶嵌在火镰荷包底部或四周。

火石:常指燧石。如果没有燧石可用鹅卵石替代,也有从山里直接开采出来的火石,其纯度比较高,与现在所用的火石成分基本一致。火石由于在撞击下产生摩擦从而加热,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就会产生火花。蒙古族使用的火石叫做“齐胡日石”,是一种受到碰撞后易产生火星的石片,它体积较小,方便收纳在火镰荷包内。

火绒:即易燃物。其使用蒲绒、棉絮等易燃物沾硝或硫磺制成,还有的直接使用天然易燃物,如艾蒿的嫩叶或白蓓,因为艾蒿和白蓓自身具有防霉、防虫、易燃的功效,且易于收纳,先人们常把它们当作火绒使用。由于蒙古族盛产乌拉草,其晒干后易燃,所以蒙古族火镰也常用乌拉草做火绒。

火刀:火镰的金属刃部叫做火刀,由钢条或铁条制成,是打造成锐度适中的镰刀形状的主要部件。火镰作为蒙古族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及装饰品,是象征使用者身份地位的标志。其金属刃部常采用硬度较高的高碳钢,上面缀有繁复夸张的图案纹样,制作十分精良。多数火刀的造型为镰刀形和正刀形。此外,蒙古族火镰的锋刃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制为圆刀形,风格独特,极具代表性。

火镰荷包:大多由皮革制成。火镰荷包上嵌有用金银或白铜制成的金属环扣,环扣上面雕饰各种精美的吉祥图案,它可以使火镰悬挂腰间,携带起来更加方便。火镰荷包装饰图案丰富、题材多样,一般以黄铜錾花进行装饰。比较考究的火镰还会使用金银进行包饰,并镶嵌绿松石、珊瑚或玛瑙,彰显华贵。火镰荷包内部材料大多为皮革,由用来连接扣合火镰荷包的铁钩和铁钉,以及底部用来固定的铁片三部分组成。

(二)造型样式

根据火刀锋刃造型的不同,蒙古族火镰可分为三种样式:一是火刀锋刃造型似月牙形镰刀状的火镰,称作镰刀形火镰(图1);二是火刀锋刃整体为方正的四边形火镰,称作正刀形火镰(图2);三是火刀锋刃部呈椭圆形,即圆刀形火镰(图3)。镰刀形和正刀形火镰造型较为阳刚,棱角分明,多为男士所佩戴;而圆刀形火镰外形圆润,酷似圆形香包,多为女士所佩戴。三种不同形制的火镰具有不同的特点:1.镰刀形火镰是蒙古族火镰中最为常见的,镰刀状的锋刃又有长短、弧度、锐度的不同。镰刀形状的铁块固定在牛皮火镰荷包的底部,火镰荷包可以开合,打开后内部装有乌拉草、艾绒等充当引燃物的火绒,以及用于摩擦生火的火石。牛皮包上端有圆形挂环或方形挂环,系有银链,使其悬挂在腰间,银链一端连接火镰,另一端连接托海,托海也叫图海,是火镰与蒙古刀之间相连接的部件。在蒙古族文化语境中,人们认为灵魂寄居在腰带上,在腰带上佩戴刀与火镰能够产生光明、劈开黑暗、守护佩戴者。2.正刀形火镰在蒙古族火镰中也十分普遍,其锋刃没有镰刀形火镰的锋刃弧度大,线条较直,通常在锋刃的边角处做一条有一定弧度、柔缓的线条,以防割伤使用者。刀形有细有厚、有窄有宽,根据使用者的自身需求而定。3.圆刀形火镰较为少见,其整体呈长椭圆形,金属刃部环绕牛皮小包周围。其锋刃厚度偏薄,打火线条较广,整体厚重敦实。该形制火镰由中原汉族地区童子常佩戴的元宝锁造型演变而来,因此也被称为元宝形火镰。这种长椭圆形火镰虽源自中原地区,却在蒙古阿拉善一带流行,因此这种圆刀形火镰也被统称为“阿拉善”风格火镰。

二、传统蒙古族火镰的装饰艺术

传统蒙古族火镰装饰精美,图案纹样种类丰富,通常是在火镰荷包表面进行组合纹样装饰,中心多以团寿纹、盘长纹、动物纹、植物纹等纹样进行装饰,边角搭配二方连续回纹、几何纹、火纹、犄角纹、云纹等小型连续纹样,使画面更加丰满、更具民族特色,也有在金属刃部上刻画花纹的,但并不多见,图案多采用组合对称纹样作为装饰。装饰较为华丽的火镰还会将珊瑚或松石镶嵌在中心纹样上,这种火镰多为富贵人家使用。不管是何种造型的火镰,都是以轴对称的形式作为装饰的。火镰装饰图案的制作不仅工序复杂,而且要求手工艺者具有较好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技巧经验,火镰上的装饰纹样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青年人和老年人所佩戴火鐮的装饰具有不同之处,青年人通常佩戴具有编织花纹或镶嵌宝石、玛堪银边儿的火镰,老年人则佩戴镶有乌林赫或树纹赫的铜边儿的火镰,两者在装饰风格上的区分并不明显,而是以材质作区分。

(一)装饰手法

压印、压划、点刺、镶嵌、镂雕、錾刻、鎏金等都是蒙古族火镰常见的装饰手法,由于北方游牧蒙古族纹饰题材存在差异,所以采用的装饰手法也不一样。

压印法常用于皮质火镰荷包上的装饰图案,将皮料放在上、下模之间,在压力作用下,使其材料厚度发生变化,让皮质火镰荷包表面形成起伏鼓凸的字样或花纹后,在图案上进行染色形成精美的装饰纹样。

镶嵌法在传统蒙古族火镰装饰上比较多见,通常将珊瑚、玛瑙、动物骨质、玉石、白贝片、铜铁金属等装饰物用胶水牢牢地镶嵌在火镰荷包上,组成不同的造型和款式,如双龙腾飞、日月生辉等,雍容华贵。

镂雕法,即在火镰金属部件上进行雕刻。做工精巧的蒙古族火镰不仅会在钢铁表面进行雕刻,也会在金属部件内部进行镂刻,因此花纹图案交错叠加,看上去更加生动立体。

錾刻法在蒙古族火镰装饰工艺中占有较大比例,多用于火镰金属环扣或刃部的浮雕纹样装饰制作。蒙古族火镰常用錾刻、鎏金银饰的吉祥图案彰显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二)装饰纹样

纹样在蒙语中称“贺乌嘎拉吉”,传统蒙古族火镰装饰纹样源于生活,它是蒙古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发掘、尝试、总结的结果(见表格),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等都对其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蒙古族火镰的装饰纹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植物纹样,如卷草纹、叶形纹、花瓣纹、莲纹、缠枝牡丹纹、葫芦纹;二是动物纹样,如蝴蝶纹、蝙蝠纹、鹿纹、龙凤纹等;三是抽象纹样,如几何纹、曲线纹、犄角纹、回纹、卍字纹、云纹等。还有很多吉祥纹样、宗教纹样,且蒙古族文字常被用来装饰火镰。宗教中的一些吉祥图案也被应用于蒙古族火镰当中,如八宝纹、盘长纹、团寿纹等,它们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又具有一定的审美性。

蒙古族火镰具有独特的纹饰特点与文化意义,其装饰纹样与传统蒙古族火镰的配合,为蒙古族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了文化上的愉悦,从而将它由一般的取火器具提高至艺术品的高度。传统蒙古族火镰的装饰纹样及艺术风格也影响着现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及审美,尽管火镰在现代蒙古族人的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少,甚至已经远离,但传统蒙古族火镰作为艺术品、旅游纪念品、收藏品等也获得了许多人的青睐,这为传承蒙古族民间艺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传统蒙古族火镰历史悠久,它是游牧文化的缩影,也是蒙古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的重要见证,具有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传统蒙古族火镰具有物质层面的实用功能与精神层面的象征功能,它不仅体现了蒙古族的生存智慧,也彰显出蒙古族人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契合的向往与追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曾使用钻木取火、火镰打火、火柴点火、火机打火等多种取火方式,但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火镰曾是蒙古族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传统蒙古族火镰反映着蒙古族生产生活的风俗、自然环境、图腾崇拜以及时代精神的深刻变化,是熠熠生辉的重要遗存。本文从传统蒙古族火镰的造型特征和装饰纹样角度入手,拓展其文化内容,以期有利于传统蒙古族火镰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使其得到更好地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瑜. 蒙古族传统图案组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2]赵静,郑宏奎.传统蒙古族佩刀装饰艺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2):86-89.

[3]戴丽娟. 清代火镰艺术研究[D].福州大学,2018.

[4]王昕. 基于虚拟现实的蒙古族装饰元素提取及应用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21.

作者简介:

黎继文(1997—),女,汉族,浙江宁波人。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王瑞華(1969—),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及原生态手工艺研究。

猜你喜欢
装饰艺术造型艺术
“莲花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蕴含
山东陶瓷(2020年5期)2020-03-19 01:35:38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谌宏微的造型艺术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42
中国古代陶瓷装饰艺术探析
长袍后面的辉煌
东方教育(2016年19期)2017-01-16 12:57:33
浅谈建筑材料的装饰艺术及运用
装饰艺术形态在展示空间中的设计运用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
今传媒(2016年5期)2016-06-01 00:40:50
水利工程要重视造型艺术和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