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沧海桑田的来去
——漫步地震五千年(1)*

2023-10-14 04:31
地震科学进展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共工黄河

冯 锐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 100045)

0 引言

中国古代有四大神话-共工触山、女娲补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静心一想,这不都是地球物理学吗!都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的味道。

公元前2 世纪的《淮南子》把共工触山(图1)和女娲补天讲得活灵活现:

图1 共工触不周山(孙贤陵,2023)Fig.1 Gong Gong punching Mt.Buzhou(Sun Xianling,2003)

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àn)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天柱折,地维绝”指支撑天盖的柱子毁坏,拴系天盖的缆绳断掉。于是地动山摇-西北方的山体上隆,导致日月看上去仿佛下降移位了;东南方的大地下沉,引起了黄河的漫流和淤积。女娲也因“天不兼覆,地不周载”,赶来救援。

后生大呼:这段说的不就是地震吗!

就观察地震现象而言,古人和现代人是没有区别的。

古书的描述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在山体一侧上隆的同时,对侧出现了沉降。与今日太行山的地震别无二致-两侧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而纯粹的山体垮塌仅仅会引起地面的颤抖和颠动,不会出现这种差异性的错动!问题的关键在于:地震是岩层的剪切性位错,会在地表断裂的两侧出现排他性的、独有的现象-相对位错:或者水平向的左右相对移位,或者垂直向的上下相对错动。

没亲历过,就想不到,编不出。

颛顼是三皇五帝里的人物,他和共工闹矛盾应该发生在新石器时期的晚期,不会更早。如能用现代知识来分析古代传说,当然很刺激了。我们像孩子般地兴奋,对爷爷的爷爷、以及爷爷的爷爷的故事非常好奇,恨不得走到盘古开天地的尽头,搞清一大堆事……

1 地球和地震

1.1 日月和地球的起源

这是个经典问题,学术界在最近一二十年逐渐有了较为一致的认知。

先交代一句:地质时间和考古事件太漫长,基于放射性碳14 法估测的绝对年龄会用“距今XX年”的说法,标成aBP(age Before Present),或者kaBP、MaBP(距今千年、距今百万年)。国际上在1954年作出规定[1]:以1950年为基准年代。即,不论你测试样品的时间为哪年,都必须归算到1950年。比如2022年测到三星堆的出土文物是3200 aBP,并不是指比2022年早3200年的事件,而是指比1950年早3200年,即公元前1250年的事件。只是对夏商延续到今天的人文历史,才会采取“公元前(BC)和公元(AD)”的标注方法。

笔者绘制了一个宇宙年历(图2),把漫长的宇宙历史折算成1 个自然年,便于理解天地演化:

图2 宇宙日历Fig.2 The cosmic calendar

● 138 亿年前的0 时0 秒,大爆炸诞生了宇宙(2023年的新研究,宇宙年龄可能为267 亿年)。

● 5月,银河系形成。

● 9月,太阳系(含地球)诞生,46 亿aBP。

● 10月,月球形成。

● 11月,地球上出现了单细胞物质,生命处于极度隐含、隐居状态。这之前的地球情况基本含糊不清,统称为“隐生(命)宙”。

● 12月15日,地层中发现了无脊椎动物的化石,在5.7 亿aBP。此后的时间统称为“显生(命)宙”。

再用生物的进化(化石)为标准,划出3 个次级阶段:古生代-出现无脊椎动物;中生代-出现爬行动物:新生代-出现哺乳动物。于是,再谈及地质事件就很方便,不必学究式的总讲“距今XX年”,也能像说“汉朝末年”“唐玄宗时候”那么简单顺溜。

● 12月31日,猿猴的化石出现在2.4 MaBP,定为新生代第四纪的开始。猩猩和猿猴分手后的晚8 点钟,人类跟猩猩拜拜;再过约1 个半小时,人能行走:2 个多小时后,人会跑步;在倒计时的最后8 秒,夏朝建立、嫦娥等神仙涌现。然后是青铜器、文字、铁器……机器人、飞天探月,都属于第四纪。

宇宙的演化非常缓慢而悠久,人类认识自然界的累计时长,不过最后的23 秒。有一点不能忘:咱们跟猿猴的生日是同一天,出生时间只差5 个小时,他是哥咱是弟,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跟他。

照说,嫦娥到了月球后,不会太陌生。因为月球是从地球分离出去的天体,在太阳系形成后的4 000万年,地球受到了一个火星大的、名叫Theia 的陨星撞击才分开的(图3)。现已查明[2],月球的同位素、岩石的物化性质都和地球的相似。自1969年起已经在月球上开展了测震工作,大多数都是2~3 级以下的小震。广寒宫的最大危险来自陨石,撞击频繁而强烈。后羿最好早点奔月,既能发挥一技之长,又能与嫦娥团圆。

图3 月球的形成[4]Fig.3 The formation of the Moon[4]

对地球早期的内部结构,目前的研究有些眉目(图4)。地球的稳态原生结构只有简单的3 个圈层-壳层、岩浆海、原核,绝大部分呈软流态。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形成了今天的多圈层结构,而板块构造是在中生代以后才出现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文献[1-3]。

图4 早期和现今地球内部结构[5]Fig.4 Early and current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Earth[5]

1.2 中国的大地演化

地球最早的陆地在约30 亿年前形成并逐渐演变。原生态可能是一个大陆块,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912年将之称为联合古陆(Pangaea,或译为盘古大陆)。随着地幔热对流的运移,古陆逐渐解体成碎块,各奔东西,最后演化成了今天的陆洋分布。

中国的大地构造是由几个裂解的块体慢慢汇聚、拼合起来的,演化过程控制了矿体资源的分布,也决定了地震带的位置及其活动水平。图5 综合了古地磁和其他研究的结果[6]。这个演化过程至今还在继续,拼合中会有裂解,固化后还会活化,本文不再详述。

图5 中国大地构造的形成[6]Fig.5 Formation of geotectonics in China[6]

有趣的是,块体拼合前是被古海洋隔开的,有古蒙古洋、古祁连洋、古秦岭洋和神女洋(Tethys)。从动力学上看,这些块体的漂移和今天板块的运动并没有实质区别。那么,研究中国大 陆内部的地震(板内地震),就可以借鉴板块边界地震(板缘地震)的研究成果。

目前,内蒙、塔里木、华北、华南和青藏五大块体已经和印度等周边的大块体拼合到一起,但是各自的早在270 MaBP 已经形成了的、固化的地层和内部结构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存在后期改造而已。大家只是挤到了一起,但毕竟不是一家人!于是,差异运动(地震)就最容易出现在它们的拼合部位-已消失的古海洋处。正是它们,决定了今日中国地震带(区)的基本格局(图5)。

当然,这些块体还在继续运动,于是今天看到的地震活动就既有历史、又有现行。地震规律的总结也就十分困难。

1.3 末次冰盛期

人类从直立人进化到现代人的时间是在2.58—0.012 MaBP(距今百万年),地质学名是“更新世”,亦称“冰川世”或“洪积世”。顾名思义,当时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老祖宗都是受苦人,经常处于饥寒交迫状态。更糟糕的是,在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简写LGM)26.5—19.0 kaBP(距今千年),全球陆地约24% 被冰雪覆盖(图6),海平面比现代低约120 m(图7),黄河亦被冰封。

图6 末次冰盛期的冰原分布[7]Fig.6 Distribution of ice sheets during the LGM[7]

图7 末次冰盛期的海岸线[8]Fig.7 The coastline at the LGM[8]

就在地球缓慢回暖之时,又突然在12.9—11.7 kaBP 急剧降温。短短的几十年间全球平均气温陡降6~8℃,寒冬持续了长达1300年,最后又猛然升温,北欧10年内上升10℃。地球环境的这次剧烈变化,被命名为“新仙女木”事件[1],它是地球演化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性节点,没有之一(图8):

图8 远古时期的气候、人类进化和地震[9-14]Fig.8 Climate,human evolution and seismic activity in far ancient time[9-14]

● 地质上,更新世转入全新世(已有建议:工业革命后再划出一个“人类世”);

● 气候上,冰封世界转向宜居环境;

● 人类上,智人变成了现代人;

● 生产上,旧石器时期进入新石器时期;

● 地震学上,一般会把此后有过活动的断裂统称之“活动断裂”①按照刁守中研究员较严格的表述:在全新世活动断裂中,近500年来发生过震级M≥5 地震的,或者在未来100年内可能发生M≥5 地震的,定为“发震断裂”,具有危险性。。

地球人欢呼雀跃,伟大时刻永志不忘。

从此,天地旧貌换新颜:冰川褪去、淡水融化、海平面上升,一大群弱势生物被淘汰,黄河水系最终形成。

毋庸赘述,淡水一丰沛,洪水就来到。各国的“创世纪”都要从“大洪水”开讲,中国的大禹、希腊的摩西、印度的佛祖,都要先治水、后当神,尽管真正治水的活动都是很晚的事情。

仙女木(Dryas)的名字很美丽,它是一种北极苔原草本植物(图9)。地质学家根据在欧洲该时期的沉积层中发现了它的化石,取之命名,挺浪漫。

图9 北极苔原的仙女木[15]Fig.9 Dryas on the Arctic tundra[15]

中国人也是这样。花是自然界最秀美的生物,常被赋予特殊涵义。“华”就是“花”的尊称,我们的祖先炎帝、黄帝的“帝”并没有太上皇之意,“帝”同“蒂”字,蒂连结花瓣,使华成为一体。“华”字下半部的“十”字就是花蒂,不露声色地起着联系的作用。所以在仰韶文化中,彩陶图案的特征因素是以玫瑰花为主的,稍晚的龙山文化中是以龙鳞纹图案为主的。选择玫瑰花和龙纹作为我们族群的象征,寓意灿烂的神圣,故而有“华山玫瑰燕山龙”之说。

今天我们中国人便无比自豪地自称华人、龙的传人。

2 黄河的自然改道

2.1 黄河下游的原始位置

旧石器的人们住在黄土塬上,窑洞能避寒、野物可饱腹。

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新石器时期初期的气温越来越高,华北地区比现在还湿热,温度高 2~3℃,年降水量多在100~200 mm,原始农业的鼎盛时期便出现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图8)。大约在7400 aBP,华北地区的海平面升到最高点-今日太行山脚一带(图10),因黄河两侧的山区仍在隆起,造成了河水的猛烈下切和海岸线的东退。人类便离开了采集农业,开始在距水源较近的半山坡放羊种粮,建起村落制陶(图11)……到了仰韶文化的后期4000—3000 BC,几乎90%的人都已经迁移到平原或河流阶地了,如何占有自然资源,尤其是黄河水,渐渐出现矛盾。

图11 仰韶文化遗址分布[18]Fig.11 Distribution of Yangshao culture sites[18]

黄河,在这个时候成为焦点!

更新世中期之前,黄河水系是分割成数段呈离散状的,三门峡以西的古湖盆地与孟津以东的沉降盆地的水系互不连通。孟津的黄河古三角洲规模很小,只有蟒河、济水、沁水、丹水、洛水和伊水这6 条河川汇聚于此。到了更新世中期的410—350 kaBP,古三门湖水开始外流。一种说法认为,黄河完全切穿三门峡的时代是在150 kaBP 左右,才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黄河东流入海[16],但并不清楚下游河道的具体位置。

当时的中游植被处于原始状态,水质清澈,古文的“河”字便专指黄河(“江”特指长江)。公元前7 世纪的黄河泥沙沉积速率还不到今日的 1/20[17]。到了公元前4 世纪的战国,铁器广泛应用,黄土高原的植被遭人为破坏,水土流失,开始称它“浊河”。公元前3 世纪称之“黄河”,虽是汉高祖刘邦首创,但并不流行,直到河水泥沙实在太多了,从唐宋以后才叫起“黄河”。

问题出现:黄河水系形成后,下游的河道在哪?

古书没讲,也可能完全不知道。今天,只能根据地球物理和考古研究来推测。

地球有个隐性规则:地面上的所有运动都会因为地球的自转而承受一个附加力-科里奥利力。它在垂直于地球转轴的平面里,并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这个现象在流体运动中最明显,容易看到北半球的运动呈顺时针偏转,南半球的呈反时针(图12)。历史上,可能是俄罗斯人最早发觉的:西伯利亚的河水都是冲刷右岸、沉积左岸,故名“右岸效应”(图13)。1835年,法国科里奥利(Coriolis)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提出了一个方便计算的“右手定则”,搞清楚了北半球的台风、洋流、季风、河流,甚至傅科摆呈顺时针偏转的力学原因。

图12 科里奥利力[19]Fig.12 Coriolis force[19]

图13 右岸效应Fig.13 Right bank effect

新的推断是,当史前的黄河水冲出孟津山谷后,应该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顺时针右转-流向最小阻力的苏豫皖北部。还将不断地冲刷右岸、侵占右岸,并在它的左岸留下泥沙、荒草和湖泊,最后经淮河入海。这恐怕是黄河下游原生态的最合理的演化过程,新石器前期几千年都不可能改变的趋势。当然,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并不会改变地形地貌的大环境,但局部的影响总会存在。比如黄河中游的银川平原、河套平原、甚至汾渭盆地都出现在黄河的左岸便是旁证(图14)。

图14 黄河两岸的原生态演化Fig.14 The original evolution of the banks of the Yellow River

上述推论并非臆想。

仔细看看距今180—1.2 万年前旧石器遗址分布图(图10),苏北平原是一片辽阔的、空无聚落的荒蛮大地,即便对新石器中期的仰韶文化遗址(7—5 kaBP,图11),至今也没有在这个地区发现一处。人类在千万年间无法在这里长期定居,与黄河原始下游一直在这里漫溢和移位是有关的,难有其他解释。

《山海经》对黄河曾有一句:“昆仑之丘……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似可注意。

近年,用碳14 测定了鲁西南—苏北地区的沉积层年代,为10—8 kaBP。说明在新石器时期的一个很长时间里黄河都是南流江淮、遂在此处沉积的。而且越往东南,河流沉积的时间越长,形成的湖泊沼泽越多,湖相沉积的粘土层也越厚[20]。这与后来黄河北流的情况截然相反,后期的黄河水已经饱含泥沙了,加之北方气候干旱,河道会迅速淤积迁徙,难以形成湖沼地貌。

特别是,在淮北(连云港)海州湾的近海50~150 km 范围内,还发现了一个海底故黄河三角洲(图10、图14),内有近1 万年以来的黄河沉积物。又在河北平原做过采样:在埋深14~20 m、7—4 kaBP 的地层中发现有大量的粘土、淤泥、草炭并富含植物根系,确认都不是黄河主河道的沉积物[21]。

结论摆在桌面:黄河下游的原始河道在江淮,没有北流。

2.2 一个绕不开的新问题

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大约在 5—4 kaBP(3000—2000 BC),历史进入龙山文化期。考古发现,这个时候的江淮平原已经彻底变样:人类足迹遍布这里!出现了大量的遗址和文物(图15)。而北侧的河北平原上的文化遗址基本未大变,并没有超出早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分布范围。说明黄河下游的原始河道已经离开江淮,改道北流了[21]。

图15 龙山文化时期的遗迹分布[18]Fig.15 Distribution of Longshan culture sites[18]

此事件发生在大禹治水前。

怎么解释?

华北平原的中南部在龙山文化期还是一片荒地,部落社会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堵塞南流的黄河令其北流。更何况,从来没有在南北之间的地域发现这个时期的、河道迁徙北移的物质证据。

一句话,这个变化是黄河的自然改道!

自然变化不外乎两种:缓慢演化和瞬间灾变。

常态下,黄河决溢和迁徙是大量泥沙的冲淤作用,但若发生新构造运动的剧变,情况就会完全不同。黄河90°的大转弯,只能是在控制河水流向的关键部位-孟津地区发生了某种灾变,而且这种变化只能局限于局部地段,因为黄淮海平原的广大区域内没有发现地形地貌上的特殊状况。时间,估计发生在新石器时期晚期。

谁干的?

在多种自然因素中,地震的可能性最大[21-23],这也许是诞生共工触山传说的物质基础。

我们可以先看这个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下一节再议共工。

黄河河道是沿鄂尔多斯坚硬地块的外缘与旁侧地块的嵌合线逐渐成形的,一旦从一个嵌合线转入另一个时,就会发生急剧转折,形成几字形大拐弯(图14)。所以,地块边缘的活动性断裂不仅控制了河道,也控制了大拐弯附近的地震活动。就黄河出山口而言,三门峡—孟津段的河道本来就位于古秦岭洋的闭合部位,偏偏山西的汾河裂谷又向西南方延伸到濮州—平陆和潼关地区,即交汇在黄河大拐弯处。于是,河道的变迁便与地震活动存在成因上的逻辑联系。

太行山前断裂的走向从孟津段的北东向转入河北省的南北向,是多条平行的、呈一定宽度的张性地堑结构,两侧又是正断层[20]。由于这段的地势自西南50~110 m 的高程向东北倾斜,地面比降也较大(约为1/3 000~1/4 000),河水一旦进入断裂带的洼槽内,便可自行北流,犹如一条现成的、光滑的水渠!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院士曾根据《山海经》和《禹贡》的记载,绘出了黄河北流的“山经河”和“禹贡河”(图15),其位置几乎与太行山前断裂完全重合。

时间上,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出现了严重小冰期(图8),持续时间约二三百年。华北地区再次大规模海退,海岸线退到了今日位置,黄河的运移自然也随之变化。此期间,地震表现出强烈活动:河北北部古地震遗址揭示,最显著的一次地震发生在4.5 kaBP左右[22];潼关地区的古地震遗址揭示,在4.0—4.5 kaBP和5.0—7.0 kaBP 有过两次大的地震事件[24];西华山北缘断裂的地震集中发生在4.0 kaBP 前后[14]。

看来,孟津—三门峡地区存在发生强震、诱导黄河北流的有利条件。黄河改道不会是一个孤立事件,也未必仅由某一次强震所决定,很有可能还会与整个地震活动期的多次作用有关,并受到水利环境和地形变大小的影响。现有资料,也只能推测到此。

2.3 黄河畔的大地震

历史不会重演,现实却会相似,譬如黄河畔的两次大地震。

1556年 2月2日深夜,华山东北侧的蒲州—潼关发生了 8.3 级大地震[24-25],地面出现了东西向的长200 km 左右的地震断裂带。该带以北的渭河平原大面积沉降,华县地盘下降了5~10 m;以南的秦岭山区大幅度抬升,断裂的垂直断距超过5 m(图16)。历史文献所说的“渭水北徙四五里”(张瀚《松窗梦语》),“山多崩断,潼关道壅,河逆流,清三日”(《赵浚谷文集》)。这些现象已被2018年的新研究所证实[26]:渭河河道向北移位 2 km;发生在潼关的堰塞坝一度堵塞了黄河水(图17),导致上游滞水由浑浊变清澈。如此触目惊心的差异运动让后人明白了共工神话中的“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真实含义。这次地震造成83 万人遇难,至今位居世界首位(图18)。地质探测还发现[25],该地区在7096—7481 aBP、4000—4500 aBP、2500—3000 aBP 均发生过大地震,平均间隔约二千年。

图16 黄河的两次大地震(1556年和1815年)[25,27]Fig.16 Two major earthquakes at the Yellow River(1556,1815)[25,27]

图17 经潼关的南北向地形剖面[26]Fig.17 North-south topographic profile through Tongguan[26]

图18 全球死亡最严重的地震震例[28]Fig.18 Examples of the world’s deadliest earthquakes[28]

读者不难发现,五岳名山中的4 座(嵩山、泰山、华山、恒山)都在洛阳周围,高度均2 000 m 左右,与平川形成一种极具冲击感的景观,反映着这里的差异性构造运动十分强烈。自1.4 MaBP 以来,华北与华南地块间的嵌合部位就愈发松动,南北两侧的山区剧烈抬升剥蚀,渭河与黄河强烈下切沉降:秦岭相对渭河谷地隆升了700 m,鄂尔多斯隆起167 m;而盆地沉降则加大了沉积层的厚度,渭河谷地达到1 352 m,银川地堑2 000 m,河套2 400 m。随之,黄河岸边也就出现了刀削斧劈般的土崖,绵延不绝,堤岸垮塌、河水改道成常态。

从距今1 万年以来的全球环境变化来看,前期变幅远大于当今(图8),而地球能量的分配需要整体调整才能维系稳定。比如1815年4月5 号印尼坦博拉(Tambora)火山爆发-世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爆发,曾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就在半年之后,山西平陆连降大雨40 天,黄河泛滥成灾,10月23日黄河河道发生6.8 级强震,震中位置就在平陆和三门峡之间[27],死亡3.7 万人(图16)。这次地震同样在黄河两岸造成了较多的崩塌滑坡[26,29]。

3 共工触山

3.1 古书记载

史学界对共工触山的解读并不完全一致[23]。

据说共工是炎帝的后裔,《山海经·中山经》里有共谷和共水:“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共谷,就是共工氏族的居地,今河南辉县;共水即洪水;洛,即洛河。由此推断的不周山可能在秦岭—太行山之间的孟津—温县一带。《太平御览》云:“不周山六川之水,温如汤也”;《山海经·大荒西经》曰:

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温县古称“温”,境内有两温泉。《温县志》载:“相传泉流常温,士忻以德,民利灌溉”。传说中的共工采取了“壅防百川,堕高堙庳”的办法,在两山之间筑坝埋塞,积水成湖,渔猎防洪。部落首领开会,还推举他协助尧执政。共工一族后来成治水世家,共工也成了水官的代名词。

上游兴水利,下游没水用,人家当然不干了。于是住在濮阳的首领颛顼就与共工打起来。共工也想不通呀,于是触山闹地震,堤溃泄洪把下游淹个底朝天……听说,共工氏后来迁到“幽州之都”去另写春秋了。

共工,这位带有悲剧色彩的英雄毕竟很令人敬仰。不久前的 2020年2月,国际上把太阳系第五大矮行星2007OR10 命名为“共工”星,流芳百世。

共工闹的地震不仅淹了濮阳一带,更把黄河引向北流。于是孟津原有的黄河“古三角洲”范围加大了,向东一直扩展到山东的济宁和聊城一带,遂改称为“故黄河三角洲”[20](图19)。黄河泥沙的淤积便形成了河北平原,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远不是早期可相比的。

图19 中原地震和传说的诞生地Fig.19 Earthquakes and legends in the Central Plains

传说虽然朦胧绰约,但总算把事情给说圆了!栩栩如生,让人神往心醉。

《天演论》作者赫胥黎曾讲:

古代的传说,如用现代严密的科学方法去检验,大都是像梦一样平凡地消失了。但奇怪的是,这种像梦一样的传说,往往是一个半醒半睡的梦,预示着真实。

今天,共工触山的真实一面让我们略有所悟,在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不仅有四大神话,还有众多宝藏,诸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杞人忧天、河图洛书……都是启迪思想的鲜活题目(图19)。

3.2 尾声

我们要到那里去?地球物理学有个粗略的推测(图20):

图20 对地球今后发展的推测[30]Fig.20 Speculation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Earth[30]

● 10 万年后一颗超巨星的爆炸会形成超新星,将严重影响地球的环境。毕竟,它是银河系的第二大巨星,体积是太阳的28 亿倍、质量是17 倍。

● 800 万年后,火星可能会有一个光环。

● 1 亿年后,曾经造成恐龙灭绝的陨星与地球相撞的事件,有可能会重演……

再远的事,更不知道了…… 好在人类还在前进,信天游仍在传唱: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

祖祖辈辈留下我,

留下我一望无际唱着歌,

还有身边这条黄河……

致谢

刁守中研究员仔细地阅读了全文,不仅具体细致地做了修改,还补充了资料,使作者获益匪浅。另一位审稿者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刘传金和刘珠妹绘制了地形底图。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共工黄河
共工触山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祝融胜共工
大禹治水
齐天石与共工氏——从西游到红楼:石头的脱胎换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