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实验中学 郭煜文
德智体美劳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劳动素养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德育培养、身体健康和审美塑造都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当下,年轻群体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劳动教育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将劳动教育和多学科进行深度融合,以促进劳动教育的全方位推进,是一线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围绕劳动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进行探究。
在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劳动教育被长期忽视。实际上,劳动教育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劳动教育是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追求,旨在促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劳动态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创新能力,进而能够参与到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融合。这对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初中道德与法治旨在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和社会发展之间正向的相互成就关系。这是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最后,劳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也是个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熟练的劳动操作技能更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可见,劳动教育和初中道德与法治都指向学生的立德树人。
劳动教育并非单纯的技能训练,也不是单纯的体力付出,而是技能和情感的双重培养。初中阶段的劳动教育主要从知识、情感和行动能力方面系统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也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指向知识、情感和实践劳动的综合活动。总而言之,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本就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任务之一。
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品质都是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方面,初中生并没有形成稳定的观念和习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特别是部分初中生缺乏劳动教育的正确引导,不具备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因此对劳动教育缺乏足够的参与热情。在劳动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活动中,如果教师只强调劳动教育,开展理论化的“空口说教”,反而使学生产生反感和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需要注意潜移默化地渗透劳动教育理念。
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内容,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培养原则。初中道德与法治并不是单一的劳动教育,需要考虑重点层面的教育目标。《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学校教育需要围绕各学段、各学科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以做好相关的衔接活动,促进劳动教育的持续推进。在劳动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活动中,如果劳动教育的内容过多,会影响学科教学的有序推进,也会影响整体劳动教育的持续推进。因此,教师需要注意适时、适度地开展劳动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发展的分水岭,已经从一味信任和遵从教师转变成“听其言,观其行”。特别是在劳动教育方面,学生对部分教师“只说不做”“只下达劳动命令,而不参与劳动行为”的行为表示质疑。比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做好卫生劳动,而对随手可以捡起来的塑料瓶却视而不见。这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影响学生对劳动行为的必要性产生质疑。特别是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现代社会,学生会以为教师只需要做好课堂理论教学即可,劳动行为可以由其他人员代替。因此,教师需要注意自身示范、引导的教育行为。
将劳动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创新发展,使整个学科教学活动科学有序地开展推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特定的学科内容,涉及一些基础的劳动知识,也涉及一些隐性的劳动知识。但长期以来劳动知识被教师简单化、理论化地一笔带过,隐性的劳动知识则直接被无视,导致学生的劳动素养不理想。如今,在强调劳动教育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融合的教育背景下,以及在强调校本课程资源生成的新课标指导上,必须重视劳动教育要素的深入挖掘,开展全面系统的素质教育认知教育活动。因此,学科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找准劳动教育的切入点。
例如,在“让家更美好”教学时,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家庭劳动,彼此付出、彼此关心,是让家庭更加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家务劳动技能”教育教学活动。又比如,在“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时,集体环境需要集体维护,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集体环境需要集体维护,集体劳动需要集体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另外,在社会教育主题和法律教育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设计出对应的劳动切入点。
除此之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热点话题开展劳动主题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比如,在“做足准备,科学应对老龄化社会”主题教学活动中,“解决老年人生活困难,提供基础的劳动帮助”可以成为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切入点。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寻找恰当、精准的劳动教育切入点,帮助学生意识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劳动行为,以此树立正确的劳动情感和劳动价值观。
劳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采用素质教育的教学手段予以落实。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劳动情感,树立劳动光荣的态度。课本上的劳动知识、教师的理论灌输往往难以让学生产生感同身受的认同感和信服感。劳动存在于生活实际当中,存在于学生日常直接或者间接的视野中,也存在于学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对此具有丰富的认知经验,也具有较高的交流意愿。在交流探讨中,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观念能得到正向的引导和渗透。因此,教师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劳动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对劳动话题的探讨意愿。
首先,以“让家更美好”教学为例,在“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家务劳动技能”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谈一谈对家庭劳动的理解和参与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家务劳动观念差异显著。有的家庭妈妈承担大部分家庭劳动,学生本身缺乏劳动能力,对家庭劳动的价值也缺乏理解。有的家庭爸爸妈妈和孩子共同参与家庭劳动,学生整体的劳动素养较强。通过这样正反的多元探讨,学生对家庭劳动行为产生新的认识和感想,也都表达出愿意参与家庭劳动,劳动主动性得以提高。
其次,以“服务社会”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捐赠衣物给贫困地区儿童的话题中引导学生展开“衣服再利用,重新彰显价值”讨论。这样,学生能够结合相关的认知经验,在多元交流探讨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其中,有的学生能够从植物采摘延伸到印染工艺以及后期的缝制工艺。也有的学生表示,只知道衣服是被现代机器生产出来的,而对于其中的人力劳动和生产工艺等一概不知。如此,学生在彼此的经验交流中逐步认识到制衣劳动的复杂性,也逐步意识到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最后,在“解决老年人生活困难、提供基础的劳动帮助”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从老年人的各种生活情境展开话题探讨,如出门就医、商场购物、卧病在床等。同时,教师也需要对老年护理岗位、老年帮扶工作等具体的劳动职责展开详细介绍。学生的生活经验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相关话题讨论中,进而发现劳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也能够体会到劳动精神的内涵,明确服务他人和自我发展的相辅相成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到劳动话题的讨论中,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体验进行指导和纠正,从而帮助学生拓宽劳动视野,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化设备的日益普及,各种各样的劳动服务行业出现在生活中,加之家长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劳动培养,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也缺乏深刻体验,难以理解劳动的价值和内涵。联系生活实际的劳动话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认知,培养劳动观念。同时,也有部分学生依旧难以被触动。而想要弥补这些学生生活经验的缺失,教师可以创设劳动情境,启发劳动情感。情境能够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获得深刻的角色代入感,进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渗透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把握劳动开展节奏,促使学生参与无意识的劳动活动,提升劳动教育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效果。
例如,在“凝聚价值追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故事,促进学生理解优秀的民族精神在于劳动、在于创造,劳动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本,劳动与中华民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呈现现代化的劳动故事,帮助学生意识到智力劳动也是劳动的概念。以袁隆平为例,他不仅仅是进行理论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水稻田地,去发现第一手的劳动资料,让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水稻种植领域做出杰出的劳动贡献。又比如,在“衣物是如何被生产出来”认知交流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呈现烈日严寒下农民种植棉麻作物的劳作场景,直观呈现不分昼夜的工厂中劳动工人夜以继日地生产创造的具体情境,以及物流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境。如此,学生更容易受到深刻的震撼,也能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劳动行为和劳动价值。
劳动执行力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劳动教育是对学生从物质向精神、从身体向心灵的潜移默化地锻炼和洗礼,道理讲一千次,不如让学生实践一次,劳动教育需要体现在生活实践当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改变对劳动的主观偏见,切实提升劳动能力。现实中学生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参与劳动的机会,才产生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等问题。在新课改日渐深入的今天,劳动教育必须落实在“教学做一体”中,将劳动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也必须遵守这一基本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解劳动精神的内涵,掌握劳动活动的发展历程。因此,教师需要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劳动活动方面的执行能力,提升其劳动素养。
依然以“让家更美好”教学为例,在“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家务劳动技能”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布置如下家庭作业——坚持每天参与家务劳动,记录劳动过程和劳动感受。在经过半个月的坚持之后,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观念都得到明显提升。又比如,在“服务社会”教学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进行打扫公共卫生、帮助孤寡老人购物等劳动活动。这样,学生会对相应的劳动从业者产生敬仰之情,并全面提升劳动素养。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也需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助力家长理解劳动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和主动安排适合孩子参与的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在家校合作大环境下,携手提升初中学生的劳动素养。
总而言之,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注重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促进劳动教育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为其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