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滢
从楠楠小时候开始,爸爸妈妈就不喜欢让孩子情绪外露。在楠楠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时,妈妈说:“女孩子要稳重,笑不露齿,喜怒不形于色,才是大家闺秀。”在楠楠号啕大哭、涕泗横流时,爸爸说:“小淑女应该选择掩藏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外人看了笑话。”每当楠楠叽叽喳喳地向爸爸妈妈讲述学校的事情时,回应她的往往是:“别说那些没有用的,赶紧写作业”。楠楠觉得自己的家就好像空旷的山谷,无论她朝着山谷喊些什么,回应她的只有自己的回音。于是,楠楠慢慢学会了将自己的情绪埋藏于心,并努力克制着不让自己的喜怒哀乐外显,可是爸爸妈妈却给她扣上了另一顶帽子——冷漠。
楠楠真的冷漠吗?曾经,当爸爸妈妈带着一脸倦容回到家时,她也会感觉心疼;当父母吵架时,她也会感到伤心与害怕,可是这些情绪好像在她内心越来越不重要了。因为,她的心中早已铸起了一道厚厚的屏障,与他人巧妙地隔离开来。有了这道屏障,她对别人的情绪感知不那么敏感了。很多时候,不是楠楠不想表达,而是她根本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学校,楠楠与同学的交往并不多,很多同学认为她冷漠、自私,导致她没朋友。即使有同学想接近她,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回应别人的热情。有一次,同桌因为测评成绩不理想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楠楠看到后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安抚同桌,索性“没事人”似的写起了作业。周围的同学越来越多,大家安慰的声音不绝于耳,同学们见楠楠如此“冷血”,于是小声嘀咕:“她怎么这么冷漠啊,同桌哭了也无动于衷。”于是,“冷血”“自私”“麻木”这样的词汇涌到了她的耳畔。其实,楠楠从心底里很羡慕同桌,因为同桌心里难过了想哭就哭,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家里,爸爸妈妈总是用批评的话语说:“妈妈那么累,你为什么不知道帮忙干点家务?”“全家人都急得焦头烂额了,你怎么还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这样的批评像雨点一样砸在她身上,楠楠偶尔木讷地抬头,在心里想的却是:“爸爸妈妈,难道这不是你们期待的样子吗?我已经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可是你们为什么却不喜欢我了呢?”
楠楠将自己的心事写在周记本上,一整页的文字记录了她的迷茫与困惑。作为班主任的我,在了解了楠楠的心理状态后,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让她明白:情绪是世界给每个人的礼物,既能让我们充分感知世界、认识自己,又能让我们建立起与他人的联结。不要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要学着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他人的情绪保持一定的敏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他人帮助。
在我的引导下,楠楠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流泪并不是坏事,甚至还有利于身心健康。”一直以来,楠楠总以为“喜怒不形于色”是淑女的表现,也是懂事的必备特征,可是当她藏起情绪的那一刻起,就藏起了真正的自己,也隔绝了自己与他人的情感联系。
从那之后,楠楠变了,她学会了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互动。她时常关心同学:“你是不是觉得不开心?”也会问爸爸妈妈:“你们累了,需不需要我为你们做些什么?”不仅如此,楠楠不再掩藏压抑于内心深处的情感,伤心的时候也会大声地哭出来,和同学们一起玩得高兴时,也会咧嘴大笑。因为学会了正常的情绪表达,如今,楠楠的世界开始变得丰富且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