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洋 四川省成都七中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信息科技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这表明“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是信息科技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那么,应该怎样理解和认识“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呢?
数字信息是一种以二进制代码表示的信息表达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数字信息的主要特点包括:可轻易地进行拷贝、复制、编辑和修改;可轻松地进行远程传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根据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转换和加工,如文本转语音、图片转PDF等;在数字设备中占用的空间小,节省存储空间;信息的查找和搜索更加容易和快捷。
数字信息的优势在于方便、可编辑、可传输和可存储,然而,数字信息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数字信息缺乏情感体验。与传统的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非数字信息相比,数字信息在传达情感和意境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一首歌曲可以通过数字形式存储和传输,但它的情感和艺术价值往往需要通过听觉体验来感受。其次,数字信息易受攻击,存在信息安全问题。学生在处理和共享数字信息时,需要加强安全意识,防止信息泄露和被恶意攻击。作为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数字信息的优缺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其信息安全的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常见和重要的信息表达方式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研究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医疗、金融、交通、娱乐等。掌握数字信息的处理技能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学习数字信息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中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其中包括加快信息化发展、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等重要任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信息科技课程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数字信息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掌握数字信息处理技能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目标。因此,学习数字信息成为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必备技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并开始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但他们对处理复杂的信息还缺乏经验和技能。数字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数字化图书馆、教育游戏等。这些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者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是设计者、管理者、引导者……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数字化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提供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尝试新的信息技术和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展跨学科教学,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的防范措施。
对于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来说,数字信息的学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掌握数字信息的相关技能,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合作意识。因此,信息科技教师应加强数字化学习,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数字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