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
摘要:诗感是个体对诗歌拥有敏锐、直接的感受力,既表现在听和读的过程当中(内在反应能力),也表现在说和写的过程当中(直接生成诗歌语言作品的能力)。在大量诵读中积淀诗感,要多角度、有步骤,多类型、多时段地大量诵读。在对比想象中强化诗感,体悟语言的凝练准确,捕捉语言的内在意蕴。
在仿写迁移中延伸诗感,要总结儿童诗的表达格式,在此基础上仿写。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诗感;阅读教学
诗感,来自“语感”,是指个体对诗歌拥有敏锐、直接的感受力,既表现在听和读的过程当中(内在反应能力),也表现在说和写的过程当中(直接生成诗歌语言作品的能力)。[1]诗感有自然而然识别、理解句子的作用,更有创造句子的功能。[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就在一些儿童诗课文后面安排“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仿照课文或课文中的某小节说一说”等训练,这些训练均指向诗感的培养。对此,笔者做了一些探索。
一、在大量诵读中积淀诗感
诗歌在我国最早出现时不是用文字记载的,而是用语言去唱诵的。儿童需要借助大量诵读,感知诗中的用词、格式、音韵、节奏,溯源诗人藏在诗中的情感,积淀诗感。“诵读是将文字内化成言语图式,再通过声音表达出来的多功能的言语活动。”[4]大量诵读,读出来,听进去,让学生的视觉、听觉不断接受诗歌语言的刺激,是培养诗感的最佳途径。
(一)多角度、有步骤地大量诵读
滨田正秀在《文艺学概论》中说:“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情感的代名词。”[5]诗歌的语言尤甚。诗歌教学中的诗感培养,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多角度的诵读,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明诗味中领会诗歌语言的精神和情感。
一般情况下,可按照“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明诗味”的流程,引领学生多角度、有步骤地诵读,积淀诗感。比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多角度诵读:读准字音环节,关注“当作”“扑腾”“水葫芦”“蘑菇”等词语中的多音字及轻声;读通诗句环节,要读得流畅,不读破句;读出节奏环节,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加上停顿线,如“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等,强调在读好停顿上下功夫,借助停顿感受诗句的长短、节奏的韵律之美;读懂诗意环节,重在模糊感知,以问题“《童年的水墨画》分别画了哪三个地方的场景?”引领学生诵读,感受溪边、江上、林中的水墨画呈现的场景;读明诗味环节,让学生通过“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中的“笑声”,“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中的“银牙”,“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中的“一个个斗笠”,等等,边读边思,穿行于不同的画面中,读出诗歌中藏着的独特的情、理、趣。
(二)多类型、多时段地大量诵读
一方面,要精选多类型的诵读内容。可以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精选他们感兴趣的中外叙事诗、寓言诗、童话诗中的经典,推荐并带着他们诵读。每天在黑板报一角更新一首,有条件的可编印校本教材。
另一方面,要保证每天多时段的诵读时间。可以在学生早读前、午饭后,各安排十分钟诵读;倡导学生在离校的任何時间自由诵读。假以时日,叠加数量,学生定能形成图式,积淀诗感。
二、在对比想象中强化诗感
儿童诗创作源于生活,但儿童诗语言凝练、含蓄、鲜活,富有内涵。教材选入的儿童诗大多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儿童诗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链接生活,在对比想象中读诗、悟诗、赏诗,感受诗歌语言的美妙,进而强化诗感。
(一)对比想象,体悟语言的凝练准确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这句话是说,说话和写文章,语言要简洁精练且表意准确明白。儿童诗语言的凝练准确,体现在有表现力的动词、营造画面感的形容词、能增加韵律感的叠韵词等中。聚焦不同的儿童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想象中体悟其语言的凝练。
仍以《童年的水墨画》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品读《林中》第一句诗“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时,教师引导学生“三步走”对比想象。第一步,小组内交流,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圈画能够凸显雨后松树、松针形象的词句。有小组的发言“这句话说的是雨停了,松树被雨水冲洗得很干净、很清爽,松针上有许多雨点,很亮”较为全面地对诗句做了“翻译”。第二步,小组相互交流自己说的和诗句有什么不同。交流中,针对上述小组的发言,学生发现“雨水冲洗”与“刚洗过澡”不同,“很干净、很清爽”与“清清爽爽”不同,“许多”与“一串串”不同,“雨点”与“雨珠”不同,“很亮”与“明明亮亮”不同,等等。第三步,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哪种语言更有味道。经过交流、碰撞,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动词“刚洗过澡”比“雨水冲洗”更有动感,富有表现力;与“雨点”相比,“雨珠”更能体现雨的生命力和活力,更生动,更有画面感;“一串串、清清爽爽、明明亮亮”都是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在烘托雨珠干净剔透形象的同时,能够体现出韵律美。至此,学生领会到:表达同样的意思,凝练准确的诗歌语言在炼字炼句的分寸感、动态感、节奏感、韵律感、画面感、情味感等层面都具有独特魅力。
(二)对比想象,捕捉语言的内在意蕴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诗以佳句为主,精炼成章。”所谓“佳句”,就是诗句中紧凑顺畅的排比句,或对仗工整的对偶句,或韵律呼应的互文句,或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句等。这些“佳句”,往往饱含着丰富的内在意蕴,需要通过充分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联结拓展、深度感受。
还以《童年的水墨画》的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层面对比想象,深入《溪边》的内在意境。第一个层面,围绕问题“作者有哪些新奇的想象?”,探寻作者的想象。学生读通读顺诗句后不难发现,作者把“垂柳”想象成“少女”,把“溪水”想象成“镜子”,把“山溪”想象成“绿玉带”等,与自己平时的生活很贴近,很容易理解,但又比直接说“垂柳”“溪水”“山溪”等形象生动。第二个层面,借助图示支架自主对比想象。首先,出示“垂柳”和“长发少女”的图示,让学生对比两幅图,说说由“垂柳”还能想象到什么。有学生想象到了爱美的少女梳妆时的细节:这位有着一头长长秀发的少女,一边梳理长发一边看着镜子,时而皱眉,时而浅笑,思忖着到底怎样才能把秀发梳得好看。有学生想象垂柳像碧玉一般,绿得发亮,一阵风吹来,如绿丝随风飘动。有学生联系古诗《咏柳》,想象春风像一把神奇的剪刀,将细叶裁剪得均匀柔顺。其次,出示儿童钓到鱼儿时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于是,学生就有了“四周静悄悄的,这时鱼儿上钩了,一甩钓竿,扑腾一声,鱼儿被摔在了草地上!伴随着儿童的惊呼声,周围开始闹腾起来”“儿童还没来得及把手中的钓竿放到地上,看着在草地上活蹦乱跳的鱼儿,眼中满是惊喜,连空气中都洋溢着快乐”“阳光照耀着还泛着一丝波澜的溪面,也尽情洒在草地上,洒在儿童身上。儿童手拿钓竿,盯着被自己钓上来正在草地上挣扎跃动的鱼儿——它在阳光下都成了金色的鱼”等精彩发言。待学生说完,教师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一评,最后小结:“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把儿童钓到鱼的欢乐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你们看,这么一大段话,诗人只用一句诗就写完了。这,就是诗歌的魅力!再来读一读,想象那快乐的场景与画面。”至此,《溪边》语言的内在意蕴就一览无余了。
三、在仿写迁移中延伸诗感
新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指出:“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6]这是倡导读后创意表达。教学儿童诗,在学生已经把握诗歌语言和内蕴后,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总结诗句格式,仿写迁移,延伸诗感。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科普儿童诗,全篇用拟人手法讲述了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课后第三题对植物的传播方式做了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该题提供了垂柳、樱桃树和凤仙花三种植物的实物图片,以及“乘着风”“纷纷出发”“蹦着跳着”“炸开”四个词语。据此,教师引领学生分三个步骤迁移仿写,延伸诗感。第一步,品读诗句,理解诗意,评评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位植物妈妈谁的办法最好。指导学生填写表1,梳理不同的植物妈妈让孩子们自由旅行的不同方式,总结儿童诗的表达格式。
同时,教师提供“蒲公英妈妈准备了,把它送给。只要,孩子们就”“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们。只要,孩子们就”“石榴妈妈的胆子挺大,她。孩子们,就”“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啪的一声,,孩子们就”
的表达支架,帮助学生完成这项学习任务。填完了表1,学生就理清了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石榴妈妈、豌豆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们外出旅行的方式,同时明确了诗歌的表达格式。第二步,教师先引导学生弄清垂柳、樱桃树和凤仙花三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然后仿照儿童诗的表达格式仿写这三种植物的旅行方式。通过查找资料,学生发现垂柳妈妈给孩
子们准备了小绒球,让孩子们借风力奔向远方,与蒲公英妈妈的做法相似;樱桃妈妈是吸引小鸟吃自己的果实,通过它们把孩子带到远方,与苍耳妈妈、石榴妈妈的做法相近;凤仙花妈妈是借助太阳曝晒,炸开果皮,让孩子们蹦跳着去往远方,与豌豆妈妈的做法相近。于是,学生选用词语,先仿照诗歌格式说一说,再仿写。从学生的“垂柳妈妈准备了毛绒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樱桃妈妈有个好办法,她让孩子成为香甜好吃的果实。只要引来馋嘴的小鸟,孩子们就能跟着它们去更远的地方”“樱桃妈妈的胆子挺大,她可不担心小鸟吃掉自己的娃娃。孩子们只要在鸟肚子里呼呼睡上一觉,就能找到新的家啦”“凤仙花妈妈更有办法,她把包有孩子们的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等仿写片段可以看出,在“由言到意”“言意兼得”“由意到言”的转换中,学生的诗感得到了延伸。
借助儿童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诗感,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好的诗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做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2][4] 徐瑶.指向诗感培养的儿童诗拓展教学策略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20:7,5,24.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8,26.
[5] 濱田正秀.文艺学概论[M].陈秋峰,杨国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96.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美育视域下农村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编号:XCc/2021/9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