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煜玲
打击乐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幼儿打击乐活动中存在多种问题,如:杂乱而随意地盲目敲打,按照图谱机械打击、不能与他人配合等。那么,如何改变上述状况,科学、高效地开展打击乐活动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反思并在实践中寻找对策。
一、由粗放到精细:关注乐器种类的“投放梯度”
问题:乐器越丰富越好吗?
我们经常看到班级的音乐区中堆满了大大小小十几种甚至更多的乐器,而且大中小班每个班级投放的乐器几乎都是一样的。许多教师认为,打击乐器种类越丰富就越能让幼儿有选择的空间,丰富总比单一好,唯恐自己的班级投放少了。
解决策略:投放乐器应体现年龄梯度
每个年龄段幼儿的乐器操作能力是不一样的,乐器的重量、大小、形状要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持握。每种乐器都有特定的演奏方法,这也是和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相匹配的。
幼儿进行乐器的操作,需要借助一系列契合规则的手指动作来完成。小班幼儿主要是运用大肌肉动作来演奏打击乐器,如铃鼓、碰铃、串铃等。此类打击乐器之中,以幼儿更易掌握的铃鼓以及串铃为最佳,一方面有利于后续的模仿,另一方面此类乐器能够促使小班幼儿更为积极地探索相同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保障演奏的音量适度和音色优美。中大班幼儿已经从大肌肉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有能力接触更多种类的打击乐器,能慢慢用小肌肉动作进行表演。 因此,中班幼儿可以尝试小锣、蛙鸣筒、木鱼、小钹等,充分运用腕部小肌肉,掌握力度控制要求,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大班幼儿可以尝试双响筒、圆舞板、三角铁等。需要注意的是:三角铁和双响筒对用力的均匀度和手眼协调度有着较高要求,更适合大班幼儿。显然,教师只有深度认知与研究幼儿多个时期的音乐能力,同时为幼儿建立更为优质的音乐环境, 提供适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材料,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二、由响亮到悦耳:关注演奏方法的“校准力度”
问题:幼儿越自主越好吗?
打击乐演奏的音乐一播放,很多幼儿会进入极度兴奋期,随意抓握着乐器进入击打状态,有的甚至将三角铁底部搁在大腿上演奏。教师关注更多的往往是幼儿有没有自主、愉悦地加入相关活动,有没有演奏出正确节奏, 而对于是否正确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鲜少关注。他们认为要强调活动的自主性,幼儿的状态更加重要,担心一旦进行严谨的指导会影响幼儿的探索欲望。
解决策略:演奏方法应体现科学性
打击乐对于动手操作的要领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因为幼儿持奏乐器的方法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演奏的效果。相同的乐器,不同的持器方法,敲击时发出的聲音会有所不同;乐器不同,持器的方法也不同,若是乐器握持方式存在问题,敲击声或许会成为噪声。
教师可借助故事、儿歌、童谣等形式指引幼儿感知、领会乐器具体的敲击法。比如:铃鼓应当运用左手握持鼓,右手敲击鼓面,而非随意使用巴掌进行击打;双响筒两端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幼儿需要先敲击一下,确定哪边是低音、哪边是高音,这样才能做到合奏时统一敲击低音部或者高音部,发出的声音才会比较和谐;演奏沙锤过程中应当保持手腕的抖动状态,将双手放于胸部靠下的位置,或者是位于身体两边,使抖动的声音较为集中;三角铁不能用手直接抓握,应左手提在绳上,这样敲击的声音才会有颤音。教师不可任由幼儿随意摆弄乐器,应当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握持乐器并用正确的方法表现。过分强调所谓自由、开放,会破坏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
三、由扶持到让渡:关注教师指导的“投注频度”
问题:教师提醒越频繁越好吗?
在让幼儿演奏较为复杂、极具变化的乐曲时,很多教师特别担心幼儿无法掌握正确的节奏。他们在一旁从头至尾大声哼唱曲调,手不停地在图谱上移动,以此提醒幼儿到了哪个乐句。甚至,个别教师会时不时跑到幼儿身旁用手替其敲击一下乐器,急切地催促着:“快!轮到你们了!下面,响板准备!响板准备!”
解决策略:教师指导要体现精准性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实际感知相关事物的过程中,事物的所有因素、感知者的身心特质与特定环境等都将对感知过程发生作用。因此,从整体感知的音乐活动不仅能够体现出音乐形式与音乐内容之间的整体协调,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与音乐的整体协调。很多时候,教师应随时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奏,感知自身的演奏和其他人的声部有没有良好的协调性,感知音响在实际流动环节中持续转变的趣味性,还有和其他人之间协调与合作的趣味性,了解并把握所有声部合奏的整体音响效果。教师过多的提醒与指导反而会干扰幼儿的整体倾听与感知,甚至喧宾夺主,挤占幼儿持器练习的时间。
在整个打击乐活动中,教师要学会时常转换自身的角色,或组织、指挥,或合作、反馈,在必要时适时退出。这是弱化有关干预措施的高效策略,也是实现幼儿自我调整、自我学习的过程,从而增进幼儿自主实践和表达的机会。教师要基于对幼儿能力水平的分析调整自己的角色,如:能力更加弱小的幼儿需要教师和其距离相对较近,而随着幼儿能力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特定活动逐渐熟悉,教师可退到离幼儿相对较远的位置。教师权威的参与度方面同样如此,当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缺乏了解、演奏能力相对较弱时,教师的权威性则会相对更高。总之,教师应当结合观察获得的幼儿表现状况,灵活调整干预(或退出)的时机及程度。
有时教师会遇到把不准合适的节奏或进度等问题,那么,在设计时可将程序设计得尽量细致些,在施行时可粗糙些。当发现幼儿无法接受时再向后退,一直退到进度合适的位置。当然,如果教师在设计时不够,在施行时就会“无路可退”。因此,对于缺少经验的教师来说,设计时中间步骤应多而细,施行时才能灵活进退,才能保证良性的师幼互动。
四、由喜好到适宜:关注音乐选择的“合宜声度”
问题:音乐越好听越适合演奏吗?
教师经常会以曲子作为选择打击乐的音乐作品,并把这种带有成人主观性的感觉强加给幼儿。很多时候,幼儿听着教师选择的音乐,拿着乐器却无从下手,便乱敲一通,正如教师所反馈的那样——不清楚哪里出了问题。音乐听着很好听,可幼儿无论怎么演奏就是和音乐不协调。
解决策略:乐曲选择要体现适宜性
教师应结合班级幼儿的年龄、性格、兴趣与已有音乐经验等多个因素,选定节奏明确、结构工整的音乐作品。小班幼儿可选择他们比较熟悉的歌曲、韵律活动曲、欣赏曲等,通常是结构短小的一段体,由于节奏简单,就使用固定的节奏型随乐演奏;中、大班幼儿的演奏可以相对复杂,选择有两个或者更多乐段的乐曲之时,应当有鲜明、规律的比较元素,不同的乐句、段落等有较为显著的区别。小班幼儿演奏的音乐节奏应当足够均匀,中、大班幼儿要尽可能选择一拍或两拍一次等节奏进行演奏,偶尔也可使用不同音符构成的节奏型。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具备显著民族风格的乐曲作品,如藏族乐曲、新疆舞曲等就具备较为明显的节奏,更易让幼儿认知,同时也有助于幼儿感知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