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友信 曾小忙 舒红群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江西师专”)以建设全国“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踔厉奋发,主动担当,努力在区域思政育人中彰显高校担当。
在一体化建设中争当排头兵
优化机制是实现一体化建设的前提。全省启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以来,江西师专从实际出发,找准角色定位,主动谋划,构建立体化联络体系。一是争先融入赣东北片区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学校积极联系片区牵头高校,认真组织骨干力量参加片区组织的跨区域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竞赛等活动,先后邀请上饶师范学院等5所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专家到校听课评课,加快学校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步伐,教师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明显提升。二是努力打造区域内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在鹰潭市教育局的领导和协调下,作为鹰潭地区的代表性高校,学校牵头联系鹰潭市大中小学,共同研究区域内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路径,打造鹰潭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推动建立江西师专与鹰潭市技工学校、鹰潭市应用工程学校等中高职学校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协助校内二级学院与区域内中小学建立联盟关系,如艺术学院同区域内畲族学校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联盟,体育学院同区域内中专学校建立体育文化传播联盟,眼视光学院同区域内中小学建立爱眼护眼文化联盟,数学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同区域内中小学建立教学互助联盟。
在一体化改革中担当先行者
办好思政课是推动一体化建设的根本。一是建好学校精品思政课程项目和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学校通过持续深化教学改革,组织思政课教师全员“晒课”、全员上公开课和示范课活动,组织青年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打造一人一堂思政“金课”,并探索构建思政课“一课多师”“师生同台”“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安排思政课教师对接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打造示范课程。目前,已成功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2个,引领区域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二是梳理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体系。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部分内容重复或衔接不畅等情况,学校组织骨干力量,围绕“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的定位,按照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对区域内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以期实现各学段思政课内容前后衔接、首尾呼应。三是建立立体课堂。学校依托互联网、多媒体、VR、无人机等技术,采用“线上+线下”“一线课堂”“同上一堂思政课”等形式,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余江血防纪念馆、贵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与鹰潭一中等区域内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共同打造远程视频公开课、专家课、日常课、现场交流课、心理健康指导课、红色文化实践课,实现立体化教学。
在一体化发展中甘当助攻手
近年来,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快速发展壮大,有力推动了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尤其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助力教学能力提升。学校依托师范类专业学科的资源优势,为区域内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专业培训。二是助力教研互动。学校积极推动区域内高校、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开展交叉备课、上课、听课和交流研讨活动,推动建立6个思政课教研备课组、培育3个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团队。三是助力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鹰潭市师资培训中心,学校在市属高校、中职学校以及中小学教师培训尤其是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中,均安排优秀思政课教师作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四是助力资源共享和开发。学校推动構建区域内集体备课共享平台、教师帮扶平台、活动策划指导平台、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平台,有力促进了区域内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