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种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可和尊重,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坚定不移地追求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一种时代的象征。它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一种传承的源头,是一种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乡村小学,可以通过以下四条途径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熏陶、教育促进、价值导向等功能。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构建独特的育人环境,彰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让文化自信厚植于每位师生的心中。作为新时代的学校管理者,应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精神文化气息的环境,坚持把文化建设纳入发展的战略全局来思考,并通过创新的方式让文化、情感、审美等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让学生在富有内涵的物型环境中生活,涵养精神、气质、修养,获得自我成长的滋养,从而促进教育悄然发生。
汲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校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他们树立青春榜样,凝聚奋进力量。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学校还可以利用富有仪式感的各项活动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比如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国家层面的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学校层面的开学典礼、休业式、十周岁成长礼,班级层面的班队会、晨会,都需要学校精心策划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筑牢文化自信之基。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如果学校只是挂在口头上说说“树立文化自信”,没有落实的具体举措,那么学生就很难真正对传统文化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信任和珍惜,终不济事。文化认同和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浸润式的教育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行为习惯与文化礼仪在学生心中扎根生长。乡村小学应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要求,以国家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为重要依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对学生进行的常规安全教育、课间活动行为要求、作息习惯指导、路队放学训练、一日三操管理、餐饮习惯规范等,都需要学校进行细化,让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要求都能落到实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德育处、少先大队的职能,引领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理念,逐渐形成良好的文化行为习惯。
文化自信源于内心的修养,是一种不需要外界提醒就能自觉培养的能力。作为乡村小学,要将社团活动与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教育进行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利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除了“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之外,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另一主阵地。校级社团、班级社团的开设,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即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社团。参与社团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还可以锻炼技能、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个性和谐发展。为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全校学生的喜好,并与本校教师的技能特长相结合,打破班级、年级界限组建社团。学校还可以设立剪纸、书法、古筝、古典诗词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特色社团,校、家、社协同共育,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学校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教育方针的过程中,除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外,每所学校还应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教育内容。作为乡村小学,应该结合区域和学校特点,打造能够体现先进教育理念和学校特点的特色文化。比如可以结合农村传统文化,开设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主题教育课程,也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不同领域的乡村文化探究式学习,和学生一起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自然的活动课程,让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源头活水,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学校是乡村地区基础教育的主体,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承载文化自信教育的重托。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核,以文化启迪智慧,推动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