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领巾168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023-10-14 15:23陆春花
江苏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红领巾建构红色

陆春花

新课程背景下,在学校新的发展中,如何站在学校文化培育、文化育人的高度,在学校文化建设层面进行探索与实践,逐步建成具有文化育人特色的学校文化,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拥有“四个自信”新时代少年的期待?多年来,笔者学校致力于构建“红领巾168 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红领巾168 课程”中的“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象征,具有鲜明的红色意义。“168”是学校的门牌号码,也是学生的成长密码——“1”是指一个学生,幸福一生;“6”是指学生在校六年;“8”是指八大微课程。八大微课程有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播撒种子;有的旨在传承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古今中外;有的侧重于生命意义与社会责任的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有的重在开阔眼界,将本土视野与全球视野相融合。“红领巾168 课程”是一门文化润心课程,是一门红色基因教育课程,是一门政治启蒙课程,是一门亲历体验、主体经验课程,也是一门众手浇灌、渐进生成的课程。

一、儿童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融通的“红领巾168课程”体系建构

1.总体设计

“红领巾168 课程”着眼于儿童完整的生命体验,以儿童的经验为核心,一方面向外扩张,一方面向内深挖,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社会主流文化进行课程建构。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将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主流文化进行有效衔接,让社会主流文化走进儿童世界,并以儿童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通过六年螺旋式上升的成长性进步,达到幸福一生的期待。

2.核心理念

以文化育,以文正人、以正成人。

3.课程目标

构建“红领巾168 课程”育人体系,探索多元开放的主题育人模式,形成学段衔接、前后贯通、体系完备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达成对主流文化的理解、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并形成文化自觉,呈现文正儿童崇文尚正的成长样态。

4.课程图谱

为了实现“红领巾168 课程”综合育人的目标,学校进行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融合共通的一体化设计,将学校所在区域中散在的资源凝聚为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寻找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融合点”,将“红领巾168 课程”嵌入国家课程,从一门课程走向多门课程。同时,基于课程中学生经验的“生长点”,打通学科间的壁垒,建构“红领巾168 课程”,从多门课程走向一门课程,促进学生在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融合学习中建构和提升文化自信。

5.课程内容

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学校开设“风范课程(范仲淹课程)”“本草课程(中草药课程)”和“运河课程(手作课程)”,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在红色革命文化方面,学校开设“苏州红课程”“星火课程”,以红色基因为导向,带领学生追寻红色印记,在团队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信仰之火熊熊不息。

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学校开设“博物课程”“职业课程”和“创想课程”三大主题课程,让学生博览古今,对照今昔,探索科技,创想未来,与时俱进,开放发展。

6.课程评价

“红领巾168 课程”的评价理念,是人人可行、天天可为、阶梯进步。评价方式提倡多元,从学生参与、教师组织和课程实施三个方面建构“红领巾168 课程”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三者协同发展,评价结果作为调整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依据。以一年级星火课程中的“入队”主题为例,过程性评价以“‘我争向阳章’生活记录单”的方式展现,让学生通过“抄一抄”“涂一涂”“说一说”等方式,记录课程体验中的收获。终结性评价以“向阳章集星表”的方式展现,促进学生不断获得文化习得的内驱力。

7.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指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包括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红领巾168 课程”的课程意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儿童的文化自信取决于经验生长。“红领巾168 课程”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通过一系列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促进学生亲力亲为、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二是儿童的文化自信起步于榜样示范。教育起步于榜样示范,榜样的正向引导教育作用很重要。文化自信的培养不是靠抽象的说教就能达成的,它需要一种模型来示范,需要一种经验作参照。范仲淹是我校的精神人物,是“红领巾168 课程”中重要的资源,也是最大的课程力量。

三是儿童的文化自信贵在于多元共融。构建校本课程是学校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补充。学校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关系层面,将物、人、情、智纳入“红领巾168 课程”之中,使课程具有丰富性和多层次性。

二、丰富儿童文化体验的“红领巾168 课程”实施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从文化场域的打造、文化活动的创新、文化情态的建立等方面着力,构建基础坚实、分层科学,既有多样化又具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落实在具体课程实施中,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1.打造学生最具亲切感的文化场域,在浸润中感悟文化

在文化育人中,将课程、空间、人进行一体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实效。在学校文化场域建设中,学校关注和思考三个问题:怎样让文化进来?怎样让儿童进来?怎样让课程进来?

一是构建文化专题学习区。“红领巾168 课程”内引学校文脉,外探地域文化,挖掘学生最具亲切感的文化资源,在校园内建立文化专题学习区,如运河文化廊、浒墅八咏廊、“仁”“义”“礼”“智”“信”五大园、“苏州红”100个红色基地展示墙等。专题学习区充分融通各类资源,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浸润其中,接受文化熏陶。

二是打造文化主题活动区。为了让学生经历真实的体验探究,构建自带引力的实践场,学校以“主题活动区”的形式打造学生体验空间,如本草园、本草工坊、本草博物馆等。活动场域集药草种植、研究实践为一体,内设本草文化介绍区、本草作品陈列区和药草种子培育区等,促进学生在活动中认知、鉴赏、操作和体验。

三是共创文化生活体验区。学校建有“红领巾168 课程”自主空间,内设“星队室”“映正厅”“体验场”“志愿坊”“心语窗”“品正轩”“文博馆”“未来吧”等八大场域。学校利用课程周、文化日,定期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文化主题课程活动。师生共同设计和组织,学生自主选择、自由活动,获得真实的实践体验,并自主进行活动复盘和反思。

2.创新学生最具亲身感的文化活动,在体验中理解文化

最好的教育是“实践中的教育”,是“体验中的教育”。对学生来说,远大理想的孕育、朴素情感的培养、高尚情操的萌生,亲身体验是不可缺少的。“红领巾168 课程”以项目化活动推进,如课程周活动、研学实践活动、节日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用读、访、看、讲、唱、演等方式,让学生动起来、想起来、做起来,让文化自信教育生动化、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与协作意识。

以“苏州红”课程活动为例。“苏州红”是学校爱党教育的一面旗帜,旨在挖掘苏州丰富的红色资源,讲述尘封的红色故事,发现散落的红色遗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爱党教育,促进他们建立对党的朴素情感,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学生在课程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选择,是课程的参与者、辅导者,也是课程空间的管理者。

一是通过研学访学活动,让红色教育走得实。学校以“四史”为主要学习内容,根据100个“苏州红”实践活动点位,依托家校协同育人,打造“行走的党史课堂”。结合“红色人文行走”活动单选址、寻访、记录、思考,把课堂搬进社区、人文景点、教育基地,将人文历史、文化探寻与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让学生身临其境聆听红色故事,追寻历史记忆,感悟先辈精神,打通理想信念教育“最后一厘米”。

二是通过志愿宣传活动,让红色故事听得见。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红领巾168 百人百日少年说”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寻访中了解到的家乡故事。通过走上升旗台、红孩子展台、红领巾电视台给小伙伴讲,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讲,走进志愿服务基地给社区老人讲……学生从党史学习教育的“听众”转变为“主讲人”,从受教育者转变为党史学习的积极宣传者和自觉传承者,在无形中增强了他们对革命文化的“亲近感”。

三是通过节日主题活动,让红色宝藏看得见。学校利用文博馆收藏日,举办“寻访身边的红色宝贝”活动,面向全校学生及其家庭征集“红色宝藏”实物或照片,挖掘其背后的“红色故事”,举行红色藏品收藏仪式。既盘活了红色家底,又让学生在亲历实践、亲身体验中增进了对党的了解,感悟伟大的建党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党、感恩党、亲近党的情感。

3.建立学生最具亲和力的文化情态,在自觉中建构文化

亲和力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和友好程度,我们着力构建具有亲和力的文化情态,促使儿童主动亲近、自觉建构文化。

一是以文立心。“红领巾168课程”活动的开展注重人文关怀,以文化润泽心灵。在本草课程“纷繁药膳”主题活动中,学生开展“‘姜’爱到底”活动,熬制姜茶水,送给校门口的保安、家长志愿者喝;在“苏州红”课程活动中,学生志愿者来到特殊教育学校,为特殊儿童讲红色故事,教唱红歌,让红色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假期里,他们开展“水韵江南·小小讲师团”活动,用动听的声音讲述苏州故事,传递新时代少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是以文立行。对主流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能引领学生树立向上、向正的价值观,自觉建构文化,主动践行文化理念。学校发起“‘典’亮文正”行动,学生通过寻访、对话等方式,采访了近百名优秀人士——其中,有和新中国同龄的革命老兵,有当地企业家,也有外籍人士,学生从他们的奋斗故事中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向。学校还把这些优秀共产党员、英雄先锋、奋进人士等请进学校,建立中队与先锋结对的工作机制,在入队仪式、成长仪式等中队活动中邀请他们授旗、讲述他们的故事,引导学生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自觉扛起传承、引领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使命。

总之,“红领巾168 课程”通过打造文化场域,营造文化体验的氛围,让学生亲身感受文化;用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化的探究愿望,使他们在实践中感悟文化;以文化情态点燃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自觉意识,促进他们主动表达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红领巾建构红色
红领巾要戴好
红色是什么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红领巾》的“童年照”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红色在哪里?
“红领巾”是谁
追忆红色浪漫
建构游戏玩不够
智取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