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琴(福建:将乐县城关中心小学)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项目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各种知识和技能。项目式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且促进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然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的项目。这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有多方面。首先,项目式学习可以将抽象的科学原理和概念转化为实际的、可操作的项目,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通过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其次,项目式学习有着突出的协作性特点,在进行项目式学习时,学生需要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项目式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学习中去。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设置不佳,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难度大以及与实际生活相脱节两个方面。一方面,目前小学科学的教学难度往往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承受范围。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于复杂、抽象的科学知识和理论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学内容过难,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更多的困惑和挫败,从而影响他们的科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往往与实践生活脱节。教学内容往往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使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内容,也无法将学到的科学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进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然而,目前小学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依赖于笔试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往往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另外,小学科学学习评价的反馈往往不及时。学习评价反馈是学生改进学习计划和方法的主要依据,如果反馈不及时,学生就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而现实中,由于一些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工作繁重,很多时候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评价并给予学生反馈,这就使学习评价反馈流于形式。
小学科学的项目式教学,首先要做的,是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设置差异化的项目任务。因为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教师对所有学生都设置相同的项目任务,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觉得任务太难,而另一部分学生又觉得任务太简单。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项目任务,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项目中找到学习科学知识的挑战,同时也能感受到项目成功的乐趣。以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做一个生态瓶》这一课的项目式学习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项目任务。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生态瓶中构建一个包含多个层次食物链的相对复杂的生态系统,让这些学生自主调查和选择适合生态瓶的生物种类,例如植物、昆虫,甚至是蚯蚓等一些小型动物。同时要求这些学生关注生态瓶食物链系统的稳定性,比如一种生物过度繁殖所导致的食物链失衡等。对基础稍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构建一个只有一种植物和昆虫的简单的生态瓶,并且要求学生关注基本的食物链关系,教这部分学生如何照料生态瓶内的动植物,如浇水、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等。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差异化的项目任务,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项目的成就感,进而提升他们的科学学习积极性。
在优化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这也是项目式学习的一个主要优势。首先,教师为学生分组时,应该从优良互补的原则出发确定小组成员。这样可以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学习基础稍差的学生,而且保证每个小组的项目完成能力差距不会太大。以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设计制作小车”项目教学为例,这是一个涉及运动和力学知识的科学项目。在分组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优良结合的项目学习小组,并且要求每个小组设计并制作一个可以运动的小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和应用关于力和运动的知识,例如力的方向和大小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还要在团队协作中共同解决各种问题,如选择材料、决定车轮大小、设计车身结构等。这样的小组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在小学科学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实际生活情境的融入是一种有效的项目教学方式。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和融入,能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融入,科学知识不再是抽象和疏离的冷冰冰的理论知识,而是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有效工具。以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并研究杠杆应用的项目。例如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家中或校园里的杠杆设备,如秋千、开瓶器、剪刀等,分析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探究杠杆原理在其中的应用。学生还可以在理解杠杆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一个利用杠杆原理的简易设备,如利用杠杆原理自制一个开瓶器,让学生比一比谁设计的开瓶器最简单实用。或者让学生利用家里诸如筷子、木棍、线绳等常见物品,运用所学杠杆知识制作一个能够对简易物品进行测重的天平。在天平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探索如何选择合适的杠杆(如筷子、木棍等)、如何确定杠杆的支点(即杠杆的平衡点),以及如何固定线绳和挂物以使天平保持平衡。在制作天平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和应用杠杆原理,还需要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完成天平制作后,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天平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从而更直观地理解杠杆原理。通过这样的项目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杠杆的科学原理,还能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科学,体验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加强跨学科的项目设计,能够丰富项目的知识点,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帮助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跨学科的科学项目时,首先要确定项目主题,并确定该主题可能与哪些学科存在知识关联,如科学与数学、科学与艺术、科学与语文等。然后,根据项目主题设计具体的项目活动,使之既能实现科学知识的学习,又能涉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应用。以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简易电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制作家用警报器”的项目活动。在完成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物理科学知识,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学生还需要运用数学知识,通过计算和测量来确定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样才能保证制作出的警报器实用可行。另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制作警报器时,要尽可能保证警报器外部的美观性,使警报器既美观大方又实用。这可以锻炼学生的艺术构思设计能力。项目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尽可能精练的语言,对他们警报器的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和成果特点进行介绍,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科学项目式教学时,学习评价及评价反馈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不同于传统的评价方式,小学科学的项目式学习强调的是对学生实践操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其学习评价方式也应与项目式学习的特点相适应。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对科学的认知更多地来自实际操作和体验。因此,评价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成果时,不能只注重对学生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评价,而应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展现出来的实践能力纳入考核范围。比如教师可以观察和评价学生对实验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能力提升情况,以及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而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自主探索和解决项目解决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所以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问题解决能力,也应作为学习评价的一个主要内容。除此之外,保证学习评价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是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成果的关键。教师应在每个科学项目任务完成之后,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评价反馈形式可以是口头表扬,也可以是实际操作中的指导和修正。评价要尽量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的科学学习内容更加具象化和有针对性。但是要充分发挥项目式学习的作用和价值,需要科学教师设计合理的项目任务、项目内容和项目评价方法,这对于教师的教学综合素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科学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