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
[摘 要]高校辅导员要彰显其化“外在规约”为“内在律令”的角色自律形象,須以对职业角色规范的准确认知为前提、以恪守职业角色规范为表现、以追求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实效为目标。针对知识结构不完善、绩效主义管理模式、角色身份和角色价值被人误解或疏忽、多元角色冲突等因素给辅导员带来的角色自律挑战,采取重视教育培训和对口指导、实施弹性考评方式、营造良好职业生活环境、进行专业分工等策略,有利于促成辅导员从自律难严走向自律甚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自律;现实挑战;应对策略;角色规范;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2-0014-05
在党和国家甚为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背景下,作为扮演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1]这一职业角色的辅导员正引起高校教育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其中最引人关注之处是此群体在提升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实效上的角色胜任问题。随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推进,尽管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中展示出了不错的角色胜任能力,但仍有一些辅导员的角色表现还远未同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要求相符合,这其中最为深层的原因之一是部分辅导员在角色扮演上缺少必要的角色自觉,特别是在职业生活的诸多挑战面前难以对角色规范这一角色扮演的制约要素坚持应有的自律。因此,认真梳理辅导员角色自律的本质要求、现实挑战及应对策略,以促进辅导员在坚持角色自律中提升工作实效,就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辅导员角色自律的本质要求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角色自律是某一社会角色主体为了达到他人和社会的期望要求而按照角色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监督自己的角色表现[2]。以此类推,高校辅导员角色自律是指扮演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这一职业角色的辅导员,基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与管理的实效追求,自觉按照其职业角色规范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工作生活状态。从高校辅导员角色自律的概念不难看出,高校辅导员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自律要严,其职业生活必须符合以下角色自律要求。
一是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自律要以对自身职业角色规范有准确认知为前提。每个人在特定社会关系或社会组织中都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角色扮演一般包括角色占有、角色认知及角色实践这三个阶段,其中角色认知作为个体在角色占有后到角色实践前对角色扮演规范予以辨识,以从中获取必要的角色规范知识并在心理上确定行为模式的角色规范内化过程,在整个角色扮演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对于已经占有职业角色的辅导员而言,要避免其角色实践偏离自律轨道,显然先要准确认知角色规范,这些规范包括各级部门和机构为使辅导员端好“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碗”、吃好“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饭”而制定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及纪律规范,包括《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规范中的相关内容。辅导员认知其职业角色规范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自身现有知识来同化现有角色规范,另一种是改变自身现有知识以顺应现有角色规范。这两种认知方式虽然作用各异,但辅导员究竟该选用何种方式来内化职业角色规范,以获得真懂、可用的职业角色规范知识,从而为其下一步的自律性角色实践提供指导,这并非由辅导员的主观意志来决定,而是辅导员的知识结构状况与现有角色规范共同要求的结果。
二是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自律要以恪守职业角色规范为表现。通过对职业角色规范的准确认知,辅导员固然能将角色规范内化于心,但还需在情有所敬、意有所执、行有所成中恪守职业角色规范,才能于知、情、意、行的统一中实现其角色自律。具体来讲,这种对职业角色规范的恪守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对职业角色的他律性法纪规范时刻保有一颗敬畏之心,自觉坚守这一角色底线,自己约束好自己,在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中做到引有所戒、领有所止、控有所正。譬如绝不诱导学生抹黑党和国家的伟大成就,绝不向学生传播歪理邪说,绝不侵犯学生的独立人格与个人隐私,绝不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等。其二,以顽强的意志守护好自律性道德规范这一职业角色的“生命线”,始终按照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要求监督好自己。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并不“风平浪静”的职业生活中努力控制好自己在逆境中的悲观情绪和顺境中的盲目激情,自觉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育人为本、开拓创新等职业道德要求自己。
三是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自律要以追求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实效为目标。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实效是指辅导员通过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活动,帮助大学生自愿内化马克思主义思政理论、自觉反对错误思潮和不良风气、主动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从而在引领大学生政治思想、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守护大学生身心健康上能够符合社会期待的教育和管理效果。虽然面对的是好奇心强、是非辨别能力有所不足的青年大学生,辅导员要通过教育管理来帮助大学生实现思想厘清上的拨云见日、政治参与上的文明有序、社会生活适应上的从容独立并非易事,但是只要辅导员在教育管理中始终做到心有所向、行有所归,不断提升教育管理实效,就不难使大学生在消除思想困惑和防范行为偏差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发展要求产生信服之心、实践之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判断辅导员是否具有较强的角色自律性,最终要看其在确保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实效上是否进行了务实而不懈的追求。
二、高校辅导员角色自律面临的现实挑战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凭借年富力强、学历较高、思维活跃、容易与大学生共情等优势,总体上发挥出其在讲政治、懂管理、重育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失为高校思政教育战线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些辅导员在坚持角色自律上也面临知、情、意、行等层面的现实挑战,需要我们予以深切关注。
(一)知识结构欠完善不利于高校辅导员对其职业角色规范进行准确认知
笔者注意到,对于角色自律底线的法纪规范,无论是在教育学生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还是在引导学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等方面,绝大多数辅导员的角色自律性都比较强,体现了广大辅导员在遵守法纪规范上具有较强自觉性。但相比较而言,部分辅导员在一些职业道德规范上的自律表现就要逊色一些。譬如有的辅导员在讲授思政理论主干课程时并非总能用鲜活、典型的事例来准确诠释马克思主义思政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有的辅导员在讲授“形势与政策”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时传播国家有关最新政策不是很及时,有的辅导员关注和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或思想疑虑时做不到胸有成竹,如此等等。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一个普遍原因是一些辅导员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包括知识面较窄、知识更新不及时、知识基础不扎实等。由知识面较窄或知识陈旧所造成的顺应不足,或者由知识掌握不够所引起的对角色规范的理解消化不好,都难免会导致辅导员对角色规范执行不力。因此,如何完善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为其展现“足以为师”“德可配位”的角色自律形象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应引起高校及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由绩效主义盛行带来的职业生活压力容易打击高校一些辅导员坚持角色自律的必要热情
采用客观、系统、严格的绩效考评标准来引导和评价员工的工作行为,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很多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办法。受这一管理思潮的影响,我国不少高校都把开展绩效考核当作促进高校迅速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而随着绩效主义在高校的盛行,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所有教师在某段时间内的课时完成数、达到一定发表级别的论文或著作数、课题中标数以及工作获奖数等不仅成为衡量其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而且很多时候还是高校确定教师工资福利或评聘教师职称职位、避免教师低效工作甚至解聘教师的关键的执行依据。对于想尽快晋升职称职位的辅导员来说,当其职业生活与绩效水平直接挂钩时,他们往往只能选择多上课、多写论文或著作、多争取项目和多参与评奖等。但这样一来,一些日常管理任务较重的辅导员为了获得足够的教学工作量,就不得不挤时间从事教学工作,以至于经常在教学中呈现出应付的状态,多为被动投入时间与精力而非主动 [3],甚至出现因教师的存在不需要与学生的存在进行真正的互动[4]而引发的教学麻木现象。譬如有的辅导员认为自己之所以不太自觉地根据教学新形势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考评只看教学工作量,而认真从事教学在提高收入水平和晋升职称职位中无足轻重,因此不想投入太多,也没有很多时间去投入。总之,在绩效主义影响下,辅导员若过于关注个人利益,其在工作中就难免会出现麻木和漠视,甚至出現角色自律的缺失。
(三)职业角色的身份和价值被人误解与疏忽频繁冲击高校辅导员加强角色自律的坚定意志
在高校,虽然很多辅导员拥有在不忘党的重托、不负社会期待、不丢人师本色、不失人友真心上的执着与坚定,但也有部分辅导员在坚持角色自律的意志上不时有所松懈。其中较为常见的表现是当有人误把辅导员视为大学生的“生活保姆”或学校行政部门的“传声筒”和指令执行人,或者当辅导员经常成为职称职位晋升队伍中的“陪跑者”或边缘人后,有些辅导员就会意识到自身在相关利益群体中受到了不应当或不公正的排斥性对待,并由此产生诸多负面情绪。比如当辅导员的角色价值没能得到肯定和尊重时其职业自信心就会降低,当辅导员的职业追求被人忽视后他们会感到苦恼和抑郁,或者当辅导员的相关权益被忽略后他们会感到无助和绝望等。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除了会让辅导员对自身职业角色缺乏必要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还极易在不高兴、不轻松、不幸福的心理支配下变得越来越质疑自身的职业角色,继而有可能动摇其坚持角色自律的决心。
(四)由职业角色多元化所引发的角色冲突不时削减高校辅导员展示角色自律的应然行为
如前所述,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这种基于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而设计出的诸如“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的实施者与研究者”“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者”“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者”等多元职业角色,体现出辅导员职责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与重要性,但多种职责规范又容易使辅导员需要面临多个角色间的矛盾或冲突。比如有些辅导员的管理事务实在繁重,无暇对教学科研进行充分准备和深入探究,这就影响到其教研素养的提升,从而使其在消除学生思想疑惑、调节学生心理、减轻学生就业迷茫程度等方面也出现明显的力不从心。不仅如此,即便是扮演管理角色,管理事务的复杂性和管理职责的宽泛性也常常让身兼多个管理角色的辅导员深感角色任务的沉重与深受职责不清的困扰,时间一久,身心疲惫的辅导员就容易把“不让学生出意外事故为上”当作自己的工作追求。而这些在其位却不谋其政、难为其功的角色缺位表现必定会削减高校辅导员展示角色自律的应然行为。
三、高校辅导员应对角色自律现实挑战的策略
从上文可知,种种挑战因素的存在已经影响到高校辅导员角色自律效果,以下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便是为了进一步优化辅导员在角色扮演中的知、情、意、行状况,从而促使其从自律难严走向自律甚严而进行的现实思考。
(一)重视教育培训和对口指导,提高辅导员实现角色自律所需的角色认知水平
角色认知是个体运用一定知识对角色规范予以顺应或同化的内化过程,因而要使辅导员避免出现顺应不足或同化无力的角色认知问题,高校及其管理部门要在完善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上进行精心安排。
一个是重视抓好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搭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促成其能够充分顺应职业角色规范。顺应是进行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的认知方式[5],辅导员可以借助教育培训完善自身的职业知识体系,使角色规范成功融入或内化到其角色认知结构中。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颁发一系列文件对拓展辅导员的知识面作了从培训内容到系统组织的专门规定,但高校还需在支持辅导员外出参加培训、推行分级分类培训、实施培训结果与晋级升职挂钩的制度等方面加以落实,防止培训流于形式。另一个是加强对辅导员的对口指导,辅助其在深刻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将职业角色规范同化到位。同化是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和改变[5],是个体现有知识结构对角色规范信息进行分解和吸收活动,故某一角色规范能否被辅导员完全同化,取决于辅导员是否掌握了与该角色规范内容相吻合的基本知识。譬如辅导员要同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政理论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健康心态”等角色规范,就需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互联互通的网络生活原则和基本要求、心理失衡的特点和主要调适策略后,方可将其真正融入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当中。任何对相关基本知识的不求甚解都将使辅导员对相应角色规范的认知只能以生搬硬套的方式进行接收,这就是自我强制式的同化,实为角色认知的一种扭曲,也是经常引发“把思政理论教育变成思想道德教育”“把网络素养教育弄成法治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安全教育”等偏离角色定位现象的原因。各高校不妨实行辅导员导师制,即为每位专业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的辅导员配备一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既可以是资深辅导员也可以是校内外相关专家,以助力辅导员尽快告别角色不够自律的职业生活。
(二)采用富有弹性的考核与评价方式,激发辅导员追求角色自律的热情
众所周知,辅导员在角色扮演中除了要像专业课教师那样传授知识和讲解方法,以及要像专职思政课教师那样进行政治宣讲与价值观引导,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就业规划、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可见,将辅导员和其他教师按照相同的方式与标准实行统一的管理有失科学性。高校有必要对辅导员采取富有弹性的管理方式,例如针对辅导员需要勤检细查的事情较多、学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的现状,高校可适度减少辅导员的教学工作量,使其拥有比较充裕的备课时间,能够通过经常性地参与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等来提高教学实效,并在获得学生和同行高度认可的基础上长期保有对教学的较高热情。至于对辅导员教育效果的考核,高校绝不能只看辅导员的课堂教学效果,也要考核辅导员在课外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效果,因为这些持续时间长、具有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人格素养之功能的教育工作如果不被列入考评范围,就容易挫伤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另外,针对辅导员科研时间较少的现实,高校可以对辅导员实施科研成果代表作考评制度,即由了解辅导员职业的同行重点对辅导员提交的代表性科研成果进行考核。考核时除了考评代表性成果的学术贡献,还应重点关注成果对辅导员标志性工作业绩的关联度和支撑度,只要其质量达标就可为辅导员的考评亮起绿灯。实践证明,这些弹性考评方式对于加快辅导员的晋级升职进程、增强辅导员职业的吸引力,进而大力激发辅导员坚持角色自律的热情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三)营造要求严格与充分尊重相结合的职业生活环境,培养辅导员的角色自律意志
在职业生活中,辅导员具有坚持角色自律的坚定意志虽然离不开其在调控自身职业生活时的高度自觉,即对自身角色表现进行不断反思和调节,以增强毅力和能力。但考虑到难以克服周围环境之障碍的个体并不容易形成采取决定的能力、坚韧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6]这一事实的存在,培养辅导员角色自律意志的途径就不能局限于意志磨炼情境的自我设置,还需高校通过营造良好的职业生活环境来强化辅导员的角色自律意志。一方面,高校要以辅导员角色规范来严格要求辅导员履行好职责。因为倘若高校对辅导员要求不严,就会影响辅导员坚持角色自律的动力。因此,高校应注重做好奖优罚劣,使角色自律欠强者在主动中止某些非理性行为中能展示应有的角色自制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强化辅导员职业地位的不可替代性,保障辅导员的正当权益,增强辅导员对高校的归属感。辅导员如果拥有对所属高校的归属感,就会时刻感到自身与所在集体息息相关,也才会自觉将自己置于角色规范的约束之下。基于此,有些学者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加强宣传,将学生工作放在同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7];完善辅导员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其收入水平,杜绝目前存在的辅导员收入和工作量不相符合现象[8];积极创造良好的辅导员工作条件和舆论环境,切实解决辅导员的人事编制、职称晋升、发展出路等后顾之忧[9]。这些无疑应成为高校增强辅导员的集体归属感以激励其坚持角色自律的当务之急。
(四)进行合理的专业分工,增添辅导员的角色自律行为
高校可以本着尊重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1]的要求,对辅导员进行科学的专业分工,以帮助辅导员在“轻装上阵”、各显专业神通中提高其角色自律性。譬如高校可以让具有思政教育学科背景的辅导员主要扮演思政理论教育者和思政实践指导者的角色,而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辅导员则可根据学生事务管理任务的不同,自主选择自己最擅长扮演的一个职业角色如心理辅导员、生活辅导员、职业规划辅导员、学习辅导员等。高校相关实践反复证明:合理的角色分工不仅能有效缓解辅导员的角色冲突,而且在推进辅导员角色扮演专业化的同时能够让其积累一些有特色、实效长的专业工作成果,甚至有可能成为特定角色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特别是随着专家品牌的树立,那些专家型的辅导员就容易在增强角色相关自信、获得角色相关激励和维护角色形象中逐步养成角色自律的行为习惯,而这种行为习惯恰恰是辅导员自觉防范角色行为失范以及不断展现和增添其角色自律行为的最有力保障。
四、结语
在党和国家极为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今天,期待本研究不但对学术界进一步探讨高校辅导员的自律素养和队伍建设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而且对牵引高校辅导员自觉用角色自律的要求安顿好自身的职业生活,以及提醒高校和有关教育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关策略来提升辅导员的自律素养具有积极作用。笔者也将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探索輔导员自律素养对其他素养提升的支撑、约束和激励作用,以便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实效提供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2017-09-29)[2023-02-13].https://www.gov 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244874.htm.
[2] 章人英.社会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246.
[3] 陈爱香,姚利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现状与原因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9(2):48-57.
[4] 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
[5] 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
[6] 曾钊新,李建华.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146.
[7] 郑均雷.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的多重诱因及调适之道:以江苏某高校为例[J].高教论坛,2021(9):23-26.
[8] 孔潭.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9(S2):163-165.
[9] 胡建新.关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9,30(10):106-108.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