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朗读技巧深化诗歌学习体验

2023-10-13 21:41罗佳
语文建设·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重音语调语气

罗佳

【关键词】诗歌朗读;语气;语调;节奏;重音;停连

朗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方式。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提出,诗歌的学习需要通过反复朗读进行体验。其中,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还要求学习朗读技巧,以读出诗歌的感情和韵律。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1]朗读时,声音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若声音高低虚实、大小强弱的变化与文字意蕴相应合,便能比阅读书面语感受到更丰富、更细微的信息。而要想达到理想的朗读效果,则需要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主要包括语气、语调、节奏、重音、停连五个方面。

一、利用语气、语调体会诗歌的“情”与“景”

语气“存在于一个个语句当中”[2],指“说话的口气”或“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说话人对行为动作的态度”[3]。语调则是“表达说话人一定语气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4]。可见,语气展现的是句子的感情色彩,语调则是表现语气的声音形式:语气和语调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声音与感情有着对应协调的关系,如从“高昂”“低落”“沉缓”等表示情绪的词中可看出其所蕴含的声音要素:情绪“高昂”时,说话自然声音高、语速快;而声音高、语速快,也会给人“高昂”的感觉。反之,“低落”“沉缓”的情绪则与声音低、语速慢相关。这为利用语气、语调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提供了科学依据。气息是人类声带颤动发声的动力,与声音形式关系密切,分析语调声音形式时还需分析气息状态。

人类七种基本感情色彩的语气与其声音形式——语调有着如下对应关系:

实际上,人类感情丰富多彩,因此语气的声音形式语调也多种多样,如亲切的语气对应着声音轻巧、气息舒缓的语调,骄傲自豪的语气对应着声音洒脱、气息饱满的语调,坚定的语气对应着声音刚健、气息充足的语调等。掌握七种基本感情色彩与其声音形式的对应关系,就掌握了运用语气、语调体验诗歌思想感情的基本依据。

诗歌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是高度概括的,因此要运用正确的语气、语调体会一首诗歌的感情色彩,首先必须对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有较为详细的了解,以掌握这首诗歌的总体感情色彩,即感情基调。以七年级上册第四课《观沧海》和《天净沙·秋思》为例。前者是曹操北伐乌桓获胜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顶居高俯瞰,因大海壮阔雄浑的景象与其征战成功的豪迈心情、统一天下的宏伟志向相符,诗兴大发而作,基调振奋,故诗句的语气以振奋为主;后者是马致远在一次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因秋天的凄凉景象触发其愁楚情绪所作,基调伤感,故该词的语气以伤感为主。因此,应以声音较强、较快,气息饱满的语调朗读前者,以声音较虚、较慢,气息较弱的语调朗读后者,才能体会到这两首诗歌完全不同的感情色彩。

在诗歌中,每一句的具体语意不同,各句语气的具体感情色彩也会有一定差别,对此可利用声音形式不同的语调细细体会。如七年级上册第四课《次北固山下》,王灣借赞美江南壮丽景象来表达他对盛唐风清气正时代风貌的赞颂,以开阔的胸襟创作了这首基调昂扬的诗歌。朗读时,前三联采用声音较高、较快的语调可体会到这样的感情色彩。最后一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声音稍低、稍慢的语调朗读才能体会到作者思乡的情绪。

“景”是诗歌的重要组成元素,诗歌常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心理学认为,人类通过其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所获得的信息是统一协调的,如朗读时产生的“画面感”就说明听觉和视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朗读诗歌时,声音形式还需符合诗歌中景象的特征,才能身临其境地体会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进而体会蕴藏于景象中的感情。仍以《观沧海》为例说明。《观沧海》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象,诗中的具体景物有高、有低,有远、有近。朗读时,声音稍低可体会到秋天的苍凉萧瑟,而表示具体景物词语的声音还需进一步调整,才能产生与之相协调的视觉形象:如“碣石”方位高,“沧海”方位低,因此“沧海”一词的声音应比“碣石”一词更低才能体会到这两种景物的方位感。这样,结合上文对《观沧海》语气、语调的分析,就能在朗读时体会到其情景交融的恢宏意境。

二、利用节奏领略诗歌的律动乐感

节奏是指“具有一定特点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5]。朗读诗歌时,节奏以反复、对应的形式将诗歌零散的声音要素串联成有序的有机整体,是形成律动乐感的核心要素。诗歌朗读节奏需从“诗形”节奏和“诗质”节奏两方面把握。

“诗形”指诗歌的创作形式,包括音步、押韵等。“没有诗的形式,也就没有诗,而变成别的艺术品种了。”[6]朗读时,由“诗形”形成的一定特点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是形成诗歌节奏的基本条件。如格律诗,就有着极为严格的创作格式。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中的《黄鹤楼》一诗,每句两字或三字为一音步,一音步一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同时韵脚“ou”反复出现,将整首诗串联起来,形成其“诗形”节奏。关于“诗形”节奏,以往先贤已有详尽论述,对此不再赘述。

“诗质”是指诗歌的“情感内质”[7]。“诗质”节奏是“由诗歌内容所引起的朗读者内心感情运动形成的”[8]。一首诗歌,因受其感情基调的制约,各个诗句语气的感情色彩有着相似、相近之处,因此朗读时,各个诗句的语调即声音形式,也有着相似、相近之处。这些相似、相近声音形式的反复出现,便形成其“诗质”节奏。如《黄鹤楼》,基调伤感忧愁,各个诗句的语气以伤感忧愁为主。朗读时,各个诗句的语调即声音形式,大多较慢、较低。这种声音形式的反复出现,便形成该诗低缓的“诗质”节奏。这样,“诗形”节奏与“诗质”节奏结合,便可通过朗读领略到该诗悠远绵长的律动乐感。

“诗质”节奏本质上是朗读一首诗歌时的总体声音形式,它与语调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方面,强调凸显语调,自然可在诗句相似、相近的语调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中领略到一首诗歌的“诗质”节奏;另一方面,掌握一首诗歌的“诗质”节奏则能从总体上把握这首诗歌各个诗句的语调声音形式。

这里,可将感情基调(诗歌总体的感情色彩)、语气(诗句具体的感情色彩)与“诗质节奏”(朗读诗歌的总体声音形式)、语调(朗读诗句的具体声音形式)的关系归纳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诗质”节奏对于现代自由诗的朗读尤为重要。现代自由诗对“诗形”节奏没有明确规定,有的甚至缺乏统一的“诗形”节奏。朗读时,通过“诗质”节奏,才能弥补其“诗形”节奏的不足。如九年级上册第三课《我爱这土地》的“诗形”较散,若从其悲怆激越的情感出发,朗读时强化语调较实、较强、较低的声音形式,就能从语调回环往复形成的“诗质”节奏中,领略到其强劲有力的律动乐感。

三、利用重音感受作者的注意中心

重音是说话时“着重强调的词或词组”[9],表现作者的注意中心所在。注意是思维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由于这种指向性和集中性,人才能对一定对象有清晰、准确的认识。注意中心在口语中体现为重音,在书面语中则体现为表达语句重点的词或词组。书面文字大小一致,而朗读时声音却有高低虚实、强弱长短之别。因此,朗读在表现作者的注意中心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朗读时,重音的突出性又可调动朗读者的注意中心。这样,朗读者便可以重音为桥梁,感受到作者的注意中心。利用重音感受作者的注意中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感受作者观察的重点。作者的注意中心,是作者注意指向和集中之处,自然是作者观察的重点。以八年级下册第十二课中的《蒹葭》为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加点的字词体现了芦苇、露水的状态和心上人的所在地及路途的艰险,是作者的注意中心,即观察的重点,朗读时需读重音。重音与想象中的景象相配合,便能有效感受到作者所看到的苍茫秋景和追求所爱之人的艰辛路途。

如何找出表现作者注意中心的词和短语呢?语法规则可以给予很多提示:附加语修饰、限定中心语,往往表现事物引人注目的突出特征,“附加语和中心语之间,附加语一般重读”[10]。

二是感受作者观察对象的改变。在以游记、叙事为题材的诗歌中,作者的注意中心常随作者观察对象的改变而改变。如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中的《钱塘湖春行》:

加点的词提示着白居易注意中心的改变及接下来语句内容的改变,需读重音才能感受到他因移步易景而改变的观察对象。一般新出现的名词往往提示作者注意中心的改变,需读重音。

三是感受作者的精神和情感。抒情类诗歌中,描写人物精神状态的词直接抒发作者的精神和情感,是作者的注意中心。如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中的《登幽州台歌》,诗中的“怆然”和“涕下”是陈子昂当时精神状态的写照,朗读时需读重音才能感受到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感。

其他类型的诗歌,表现作者精神状态的词突出展现着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是作者的注意中心。朗读时,其重音的分量是整首诗歌的“重中之重”。如九年级上册第十四课中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最后一句里的“长精神”,集中表达了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所抒发的对世事沉浮的豁达襟怀,朗读时需比这首诗中的其他重音读得更重,才能感受到他乐观不屈的精神。

四、利用停连体会作者的思维过程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词汇标示着一定的事物,它的语法规则反映着人类的思维逻辑规律”[11]。人们运用语言所进行的交际活动,则是言语。言语与思维密切相关: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间接反映,而言语则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

交际过程中,表达者把对事物及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通过言语表达出来,接受者通过接收言语理解对方所认识的事物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可见,思维是内核,言语是外壳,是连接交际双方思维的载体和桥梁。作者对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在书面语中主要通过标点符号表示,在口语中则主要通过停连表示:停顿越短,说明说话者所认识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越紧。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诗歌分行排列、用词凝练、内容跳跃,标点符号并不能准确表明作者对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那么,根据诗歌的书面语进行朗读时如何确定其停连呢?答案是依据语法规则。作为作者创作诗歌时无法摆脱的基本思维规律,语法规则表现着作者所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诗歌种类繁多,其中格律诗句子简短并有固定的音韵规则,朗读时也有固定的停顿规律。因此,利用停连体味作者的思维过程,主要应用于词、现代诗等语句较长、句子成分较完整的作品。

从语法规则的角度来看,诗句是表达一个完整语意的基本单位。朗读时,为表达一个完整的语意,诗句内语流需以“连”为主,才能因语意的连贯而体会到作者思维的连续性。而在各个诗句间,语流则需“停”,才能通过从容的停顿、换气体会到作者思维的转换和转向。此外,在一句诗中,主谓宾是表达一个完整语意的基本成分,是中心语,中心语之间可采用气息连贯、声音稍顿挫的连停方式予以区分;定状补作为附加语依附于其所修饰的中心语而存在,因此附加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尤为密切,之间一般需要紧密连接。

诗歌由诗行组成,但一行不一定是一个诗句,更不一定能表达完整的语意。因此朗读诗歌时,需打破诗行的桎梏,参照语法规则进行停连,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思维过程。以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雪》为例,“北国风光……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分外妖娆”,分别是对环境概貌和具体景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设想,是各自表达完整语意的三个诗句。朗读时,三个句子内语流需连贯,而三个句子间需有充足的停頓,才能将这三个不同的语意区分开并体会到作者思维的转换。此外,在分节的诗歌中,每个诗节的意思都有所不同:诗节和诗节之间的联系比诗句和诗句之间的联系更为疏远。如这首词,上节写景,下节论史。朗读时,两节之间需有更长的停顿和更深的换气。而在“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七行中,“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是“望”的宾语。朗读时,这七行一气呵成,但在“望”后稍顿挫,就能体会到“望”对所看到的景物的统摄作用。

诗歌创作以情感为基础,因此不能单凭理智去理解它,还应当去体验它。对诗歌的体验一方面来源于对诗歌的理解、想象,另一方面则来源于朗读。声音是直觉体验的动力、刺激和诱饵,可反射式地、自然而然地催化出相应的心理感受,由此较容易地深入诗歌的内在实质。而声音是物质的,可以被感知,较之不可捉摸、易于消逝的理解、想象,更容易接近和掌握。因此,利用正确的朗读技巧进行朗读,确实是激起朗读者形成体验并深化理解、想象的可靠途径。

猜你喜欢
重音语调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媒体报道语调与公司超额现金持有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英语教学中语调的言语行为
谈歌词语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