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国
10万平方米的场馆怎样逛?哪些文物值得驻足细观?新场馆建造的意义何在……8月29日,历时四年建设的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正式面向社会开放。其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展陈面积32012平方米,建筑高度59.9米,地上八层、地下二层,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共文化空间。
之江馆开馆迎客,这对于浙博人、浙江省以及全国的文物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场馆之大、展览之多、展品之丰、科技之炫,都是此次之江馆留给大家的印象。
“开馆后,其实我们一直比较忐忑:是不是哪里做得还不够好?”作为浙江省博物馆的掌门人,馆长陈水华最近密切关注着展馆现场以及社交媒体的一举一动。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今后它将以何种姿态面对公众?在博物馆理念上,它又有哪些创新?关于之江新馆,陈水华向《中国收藏》杂志记者吐露了不少心声。
《中国收藏》:此次之江馆一口气策划了15个陈列展览,被称为“159展览体系”,请您具体阐释一下这个概念。在构建这个体系时,浙博考虑了哪些因素?
陳水华: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及浙江省最大的综合型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推出的展览一定要具备多样性和系统性。虽然浙博拥有丰富的馆藏,但不能有什么就展什么。尤其是针对一个崭新的场馆,推出合理、系统的展览体系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对馆藏文物的梳理以及多方征求意见,最终我们找到了三个展览策划的维度——思想高度、学术深度和人文温度。
“159”中的“1”是指1个通史展,“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首次对浙江一万年历史文化谱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经过多轮专家论证,最后结合公众投票方式提炼出浙江万年百件大事记。突出展示了“浙江长兴七里亭遗址实证浙江百万年人类史”“万年上山文化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世界最早彩陶、中国最早农业定居聚落”“良渚文化出现城市和最初国家形态、世界最早水利系统,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成立”等内容。
“5”是指5个浙江历史文化专题展,涉及青瓷文化、海洋文化、宋韵文化、书画文脉、名人文化5个角度,以此解码浙江独特的文化基因,凸显博物馆应有的学术深度。
另外的9个展览重点体现了博物馆的人文温度,以贴近百姓生活为出发点,甄选的题材和展品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特点,并且增强展览体验感、参与感。如“伊人红妆——宁绍平原的传统婚俗与嫁妆”通过馆藏千工床和万工轿等文物还原了宁绍平原婚俗的场景,让观众充分感受洞房花烛夜的红火氛围。观众可以在模拟的洞房前拍照,甚至还可以在这里拍婚纱照、举行婚礼。还有“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数字体验展”,将非特定女性的一生放在历史递进的大背景中进行呈现,依托成熟的科技手段,为观众打造主题鲜明、虚实结合,具有声光电多功能体验感的数字展览。
《中国收藏》:在琳琅满目的展览中,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的首次常规展示尤为引人瞩目,决定将其做常规展示的意义何在?
陈水华:浙博的十大镇馆之宝有9件以往都在展出,唯有《剩山图》一直在库房,这次借新馆开馆之机,我们将其做常规展示,是在传达一种办馆理念上的转变。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到了法国卢浮宫一定是可以看到的。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应该让公众看到它。而我国也有很多珍贵的古代书画名迹,但有一些是观众平时接触不到的。虽然古代书画的展示相比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难度要更大,但我们还是想做一种尝试,将它做定期常规展示,每年展出一个月,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这件名作。
如果出于简单保护的目的,将名作沉睡在库房里,它就没有“说话”的机会。只有让它露面,与大家交流,才能传递它的生命温度。这不仅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尝试,也是一次古代书画展示传播的有益尝试。
《中国收藏》:在此次推出的展览中引入了许多科技元素,对于科技与文物的结合,您认为应该保持什么原则、注意哪些尺度?
陈水华:此次浙博新馆中全部展柜运用了低反射玻璃,拥有极高的清晰度,减少了光线干扰,拉近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这是科技提升观展体验最直接的案例。此外,博物馆借用数字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展示,在当下已经成为普遍情况,我们也在整个展馆100多个位点运用了多种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包括OLED透明屏交互、裸眼3D、电子沙盘、AR增强现实、数字沉浸等,大大增强了观众对文物的感知和理解。其中,需要明确的原则是,文物和内容才是核心,科技只是辅助手段,不能让科技喧宾夺主。在新馆中,我们还启用了定位感应导览系统,观众打开“云上浙博”导览小程序,只要走近某一件文物,它会自动进行讲解,已经无需扫码了,目前支持中、英、日、韩、阿5种导览语言,这也是国际化的体现。
《中国收藏》:值得注意的是,在之江馆策划的15个展览中,还有两个没有与公众见面,您能否为我们提前“剧透”一下?
陈水华:这次没有露面的两个展览与两个展馆有关,分别是民间文物交流馆和国际交流馆。浙博历来对民间收藏极为重视,也有許多民间收藏家对浙博进行过捐赠,比较知名的是曹其镛先生捐赠的漆器,这次新馆开馆,他又特别捐赠了一件漆屏。民间文物交流馆是浙博专门开辟的用于民间文物展览和交流的平台,此次将临时推出浙江省百大镇馆之宝展,该活动由浙江省文物局和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主办,收到省内73家博物馆的280件(套)藏品的参选资料,最终选出七大类100件藏品入选。国际交流馆则将立足于浙博的国际化交流和推广,展厅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计划在明年“国际博物馆日”之前与观众见面。
《中国收藏》:专门开辟民间文物交流馆是基于什么考量?
陈水华:其实浙博对民间收藏一直保持开放的态度,很早就为民间藏品举办过展览。然而过去所做的一些开拓性尝试,后来也遭到过一些非议。比如有人认为国有博物馆给民间文物做展览存在一定风险,比如藏品的真伪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有质疑的声音就因噎废食,民间文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应该好好利用的资源,现在国有博物馆的大部分藏品都曾来自民间收藏,其力量不容忽视。
博物馆在面对一个主题策划时,经常会面临展品短缺的情况,所以馆际间的借展情况经常出现,而民间文物同样可以为博物馆“补短”。但为了避免争议,其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是民间文物在展览之前的鉴定工作不能马虎;其次是展示民间文物一定要围绕博物馆的策展主题,焦点不应放在介绍个人收藏上面。
《中国收藏》:除了科技的运用,新馆在硬件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浙博拥有数量众多的珍贵文物,新馆启用后,有哪些文物会迁移至新馆保存?
陈水华:浙博孤山馆建设在西湖中间,建筑空间确实有限。很多人不知道,孤山馆的库房是在山洞中的,可想库房的条件并不理想。新馆单独开辟一层楼作为库房,完全建好后文物会逐渐搬过来,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完成这项工作。新库房不仅硬件设施完善,而且将引入数字保护技术,文物的移动也有大数据进行跟踪统计。
《中国收藏》:未来,浙博的孤山馆和之江馆在功能布局上有什么区分吗?
陈水华:孤山馆的建筑外形和地理条件更偏于园林式,典雅精致,彰显着诗画江南的味道,因此它未来的定位更偏人文,以艺术专题馆、学术中心功能为主。之江馆建筑大气磅礴,以展现浙江历史文化、凸显“活力浙江”的主题为主。新馆会给公众更多展示、体验空间,让大家通过新馆的“新”,体会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更加自信。
《中国收藏》:现在,不少博物馆都在纷纷建新馆,与一二十年前相比,博物馆的功能是不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陈水华:博物馆到底是什么样的空间?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从最开始的收藏,到后来的研究、展示,再到教育、文创甚至休闲,博物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而在当下,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博物馆应该成为一个现代化公共文化空间。通俗地讲,就是你来了做什么都可以,探宝、求知、学史、明理、休闲、体验、交友等,博物馆可以满足多种需求。未来,博物馆将以更多元化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